1965国庆天安门广场组字亲历记 (转)

f
f2022f
楼主 (文学峸)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1966国庆天安门百万群众大游行亲历记”。其实1965年的国庆我也参加了。并且是在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年我初中一年级,虚岁15岁。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庆祝大会的机会非常幸运地落到我的头上。我所在的学校是北京海淀区的一所郊区中学,北京第九十九中学。当然根本不是什么重点中学,连高中都没有。只有初中。因为我们那里的学生主要是农村子弟,在那个年代,农民的孩子能读完初中已经很不错了。能继续读高中的机会很少,就是我,虽然是居民户口,初中毕业以后也是准备投考免收学费的北京钢铁学校,以后进石景山钢铁公司当工人的。既然读高中的学生很少,所以我们的中学就干脆不设高中。要读高中必须去海淀镇的19中学,或者西山鹫峰脚下的47中学,圆明园的101中学,当然更牛的学生可以投考清华附中或者北大附中。

一般地,国庆活动轮不到我们这所农村普通中学的。但是1965年北京市教委对参加国庆活动的学校名额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国庆只是市区中学参加的情况,特别强调了一定要照顾到广大农村的学校,让广大农民的子弟也能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活动。于是,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历史上破天荒地获得了参加国庆庆祝活动的资格。北京市教委这样做,跟当时毛主席的教导是分不开的。那时候毛主席对于学生死读书的教学方式非常不满意,还说过,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市教委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针,让我们农村中学也获得了参加国庆的机会。事后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农村中学在国庆活动中的表现普遍要好于城市中学。

市教委给我们学校的名额是3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15名。男生的服装是白上衣蓝裤子,女生的服装是白上衣花裙子。一律佩戴红领巾。由一名教师领队。另外,必须做到人手一支花束,花束要按照统一的规格准备。花的颜色是浅绿,深绿和墨绿。三种颜色各占三分之一。1965年9月15日必须做到人员选派到位,花束准备完毕。由海淀区教委检查合格,才能最后获得参加国庆的资格。

我们学校一共六百多人,我非常幸运地被选中了。我们这三十个人从此每天放学以后由体育老师带领着练习队列。音乐老师带领着练习唱歌。歌唱祖国,东方红,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接过雷锋的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革命歌曲。星期天上山采摘一种当地人叫做“荆梢”的铅笔那么粗的细长灌木,用作花束的枝干。然后用绿色的皱纹纸按照给定的规格制作花束。

10月1日早上4点钟,我们到学校集合。一辆大客车把我们直接送到人民大会堂西侧,然后步行进入天安门广场。维持秩序的就是胳膊上带一个红箍的执勤民警。看了带队老师的入场证就放我们进去了。要搁现在还不得把我们搜查个底儿掉哇!

我们的任务是在天安门广场组字群众的前面,每一个中学一列纵队。用手中的绿色花束构成一片由浅至深的绿色大地。庆祝大会开始前,我们要在广场上站好几个小时,每人一块方砖的位置,要坐下休息都不方便。于是我们左右两侧的中学都有人坚持不住被送到后面的医疗点去了。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这片“绿地”左右还有手持气球的学生队伍,从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那些气球就一直不停的飞向空中,庆祝大会开始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气球全都飞跑了。

赌城看客
我参加过1966年十一组字。京外。五个字的第一笔。白衣服蓝裤子。
f
f2022f
这是转的文章。你觉得她的文章说得对吗?
赌城看客
看了下乌有之乡的原文,经历很相似。
赌城看客
你下面的贴子有留言曾参加过,以前城里也有类似的博文。
信笔由墨
小学时,参加过与苏联少年访华团联欢排练,不过没能参加联欢……

跳舞时,老是踩掉舞伴的鞋

走资派还在走
严格的说,这不算组字
h
hongshankou
刚看完走博的,又来双福博。你们仨(羽音)同时间啊!那个LANI5 也在?
h
hongshankou
没仔细看,原来是转文。哈哈
f
f2022f
是转文。我没那么大。找到一张邮电学院的照片。有你的老师吗?

h
hongshankou
咋看都不像邮电学院!外滩留影。
f
f2022f
北京邮电学院的人去上海实习。
h
hongshankou
那么小跳交际舞?专踩舞伴的鞋?还是找茬套近乎?哈哈
古树羽音
非常地临场感!活灵活现的。
古树羽音
古树,走博,双福博是京城老中青,哈哈哈。
f
f2022f
再加红格格是青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