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自然灾害时期,怎么人们都不像挨过饿,有的还乐呵呵的?

f
f2022f
楼主 (文学峸)

 

 

1961年11月

 

 

 

 

1962年辽宁大学5个大学生

 

 

 

老生常谈12
都是城里和大中专学校。城里粮食定量没挨饿,只是副食品少了。农村挨饿,特别是四川河南山东安徽农民。

东北基本没怎么挨饿。

本坛或者文学城里其它论坛里说饿死3000万人的网友没见到一个自家人饿死的,都是听说别人家饿死的

当时6亿人口,城里1.5亿, 农村4.5亿人口。

农村挨饿,4.5亿/3000万,每15个人有一个人饿死。每户平均人口算6人,即每5户有2人饿死。

文学城200万个ID,怎么没有人自己家里人饿死的呢?

所以这饿死3000万人的数据难以服众。

如果说那几年的人口少了3000万人,那可能是由于挨饿营养不足,妇女少生了多少万人口。

竞选
那时男人左胸口袋别一支钢笔,是有知识的标志,很时尚。
竞选
中共的重点是保城市,但因粮食紧缺,城市粮食定量也下调了,所以城市人口也挨饿,有人饿浮肿了,凭医生证明可以买到一些黄豆
竞选
为保城市,毛在农村发动反瞒产运动,强行征购,毛有一句名言:征粮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导致农村缺粮饿死不少农民
古树羽音
我在小学食堂常常午餐是红薯面的窝窝头,黑色的。在家,母亲会想方设法充分利用贫乏的物质,还有自己在玻璃鱼缸种小球藻植物蛋白
古树羽音
我在双福博“1966年的游行。这是哪个城市呀?好壮观”文下给红红的留言中,记录了如何查看自己旧文的方法,供参考。
m
man008
饿的像个瘪臭虫走不动的人会去照相馆照相吗?
王武
我对文革的记忆也很平和,记得一个地主一个地主婆在工厂挑煤灰
吾道悠悠
我也有张62年的照片。

                  

申芝堂主
春风满面多喜色,秋月光辉増和颜。老兄官运如何
s
sheandI
这些都是中产摆拍。那时拍个照更现在去趟迪斯尼差不多了
A
Amita
也没那么夸张,除了农村,照相大部分城市普通人还是可以享受到的。不过口粮来说,高中以上是有保障的

一般高中住校生都有定量,吃不饱但饿不死。

难的是农村,我母亲和我姥姥那时从山东农村到南方投奔我姨,我妈60年在高中,我看过她61年高中毕业照,和上面差不多。但是我姥爷自己在山东德州农村就去世了。饥饿/营养不良/或是疾病。

h
hhtt
62年能在人民公园拍照的,文革家里应该受过冲击?
信笔由墨
南京六十年代初,初/高中学生32斤/月,普通市民12斤/月。农村老人有因食不果腹,导致营养不良而早逝。
信笔由墨
三年灾荒,地瘠人贫地区反而不明显。如闽南,地瓜为主食,几无可征之粮,也就没有超征的事了。
h
hongshankou
羽音,俺看到了,谢谢。
4
401.king
信老(乡),华东八室出新篇章啦。。。
竞选
相反,如果不抢农民的粮食,那么城市就会饿死大量人口,反正就是粮食总量不够吃,要么饿死农民,要么饿死城里人
d
dancinghorse
红五类还是有猪油白饭吃的
佩尼燕京人penny
你没挨过饿!城里人浮肿几乎大多数,只是没饿死很多人,但大家全尝到挨饿的滋味。我在大学教书,定量28斤。我的同事饿得要吃烧
佩尼燕京人penny
炒菜人。 我去西山种树,早上稠粥,没中饭,晚上稀粥,咸菜都很少。每天爬高山,我浮肿得爬到山顶虚汗留一地,十天后浮肿
佩尼燕京人penny
眼睛迷成一线,看了医生,马上打高剂量肝精,一周后才睁开眼睛,可以工作,但后来蛋白质不够马上浮肿。一次去大连出差极度浮肿
佩尼燕京人penny
马上去餐馆吃一大盘滑溜虾仁,才解决问题。我妈人大退休教师,十八斤定量,除此之外没吃的,及浮肿,最后只好求冰心,和民进主l
佩尼燕京人penny
主席雷洁琼,她们给她一点粮票并为她申请,只增加5斤。后了有点黑市食物,伊拉克蜜枣等不收票的食物日子才算好过。请看我博客。
佩尼燕京人penny
谁花钱照相要痛苦流泪,或愁眉不展。如果你认识照片中的人,问他们怎样过的。我同屋印尼华侨每月从印尼寄来油,罐头。糖果等,
佩尼燕京人penny
61年离开中国,抱着建设祖国回来,受不了这样日子就走了,她有地方去,中国老百姓能到哪里呢?这是一个北京大学教师的亲身经历
p
puyh
既然这么苦了为什么还要花钱照相呢?不如来一盘滑溜虾仁更实惠哈。。。
走资派还在走
看来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那时候是有钱,买不着东西,商店的货架子空空荡荡
十具
不堪一击的谎言。那时四川城镇机关干部每人每月粮食定量为19斤,没有脂肪,糖,奶任何副食。你应该查查19斤粮的卡路里和饥

饿的定义。

明白仁儿
免费照相,耄主席给群众的福利。人总是要有点精神(面子)嘛。饿着照,大无畏。
十具
“抢”是最客观准确的描述。后来很多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都发现自己很难保持中性叙事,对毛的反人类性格和行径的厌恶会下意识地

流露在字里行间。

f
f2022f
胖乎乎的, 真可爱! 穿得也好。
吾道悠悠
哈哈,谢谢。
吾道悠悠
文革时,俺家基本上没受到冲击或不公正待遇。

 

 

吾道悠悠
谢谢!62年时,我寄宿在我外婆家,

那时我刚上小学,记不得有缺衣少吃的印象。

我家和我外婆家都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家。

m
manyworlds
28斤主食其实足够了,缺的是副食和肉。现在非体力劳动者谁一顿吃4两馒头啊
f
f2022f
能留下照片,很幸运。我小时候的照片就没几张。
p
puyh
哈,我要是没经历过那就更没你啥事了,你看懂我上面说的话了吗?
f
f2022f
确实。如果觉得生活苦,没意思,应该躺平,而不是去拍照。
f
f2022f
照相说明对生活有信心。如没信心就躺平了,懒得去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