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第一天

B
BeagleDog
楼主 (文学峸)

今天早上在我的emailbox中一眼看到小学同学送来的2012年同学聚会的视频。这个同学当年是我们班上的大队委员,三道杠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她是我的邻居,每天一起上学的好朋友。

起因是春节后,我的小学同学有个小范围的聚会。这个朋友让我和参加聚会的同学聊了一下。后来她谈到参加人数比较多的一次聚会是2012年的50周年联谊会,她有那次聚会的视频。她说等她找出来就送一份copy给我。

现在同学花了精力找出来,我要是不立马看怎么对得起同学的辛苦付出?聚会主持人(也是同学中比较close的朋友)首先让大家回忆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同学们排着松散的队伍,由班主任老师领进教室。然后老师说,同学们,我现在开始点名,。。。

真的和我记忆中和情景一模一样!只是还伴随着我自己的特殊情况。小学开学第一天,我是由我姐(另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送去学校的。当时的情况是,我跟着一队学生进了教室。跟哪队完全是随机的,我和我姐都没有搞明白哪是哪。如上所述,老师开始点名,可是到最后也没听到我的名字。记得老师问,有没有没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好像只有我是不在名册上的。老师出去不多时就把我的名字找回来了,也不知道我原来是在哪一班。只记得我们班的女老师姓李,梳着很长的辨子,和蔼可亲的样子。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偶然的排错队,就和这一班的同学结了缘,而和那一班的同学失了缘。

老商
大连菇凉,不容易!这么多年了还保持联系,其中有没有你的青梅竹马?
老商
我邻居每逢春节邀当年(上山下乡时)的插兄插妹聚会,现在都为人父母啦!弹指一挥间!
老商
岁月是把杀猪刀!

 

B
BeagleDog
商音公子好!昨天领了你的旨意,只好勉为其难地发个小帖子,见笑了。

青梅竹马?我倒是睁大眼睛想找当年 bullied 我的人,结果没找到。那同学把我新华小字典的封皮全部写上她的名字,害我现在还记得她的名字。奇怪的是我跟那个大队委员提到这个 bullying 同学,大队委说我班没有这个人!可是黄皮黑字就在那摆着呢,难不成我得了受迫害妄想症?哈哈哈!

是我们的大队委员挖地三尺把我找出来的。她是搞联络的专家,过去是某单位HR的头。小时候她就把班里同学的家长是干啥的搞得清清楚楚的。

老商
你那位当大队委员的同学适合做人事,户政,情报之娄的工作,毕业歌有句歌词:我们今天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B
BeagleDog
是的。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缺少正规的学校教育,只能凭个人的天赋放飞了。

我听到两个女同学谈过改开后考上大学。其中一人的父亲是原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另一人的父亲是大连造船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五七年被打成右派(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就算考上了大学,也不是正规教育教出来的,也是靠个人天赋。

学校的老师真的很会看人。我们小学最早的班委是老师指定的。现在回头看,还挺贴切的。大队委就是有leadership。

A
Amita
我就记得小学第一天开学典礼,校长看到操场上的我脸色比较苍白,叫一个高年级同学护送我回家

后来大学军训也是这样,教官总是让我到阴凉处歇着。主要是我长得比较白,其实我体力很好,夏天经常户外打两三小时篮球,大学中长跑也有名次。不过能歇着我是不会拒绝的呵呵。

化外人
也记得上小学第一天。

上学前有三个好朋友,都是本校老师的孩子。我们四人结成死党,开学前一起玩得一塌糊涂。

而一年级恰好有四个班。我们四人先去第一个教室,被老师挡在门口,说我们不在这个班。去第二、第三个教室,也说不是。当第四个老师在第四个教室门口也如此说的时候,我们反问,那我们到底在几班?老师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四个一人一班!我们先是一愣,而后嚎啕大哭!

巧的是,经过两次留级,我与其中的一位高中时还是同班。但其他两位,不仅失联,名字也不记得了,模样更是极其模糊了。要摧残年幼的友情是多么的简单啊! 

冯墟
我们都不干人事 哈哈
信笔由墨
商兄:人家本是青梅。老兄应该问:其中有没有你的竹马啊?
B
BeagleDog
是不是六岁上小学?每个人开始有记忆的年龄是不同的。
4
401.king
记得第一天,陈老师说:你带你妹妹来上学啊?

我说,是我自己,我妹妹是跟着来玩的。

后来陈老师不止一次提起这事。

 

到了领导口中,变成:你妈不放心你,所以让你妹妹盯着你。

 

老商
单位有"人事科",没人士科,錯别字,谢谢指正!
老商
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4
401.king
日本人采访李小琳:听说你跟习主席青梅竹马?
老商
哈哈 !可能日文是这样翻译的 ?
老商
六岁 。
B
BeagleDog
你家LD很幽默呀。
古树羽音
哇哇哇,我的好姑娘。好奇妙的经历,太难得的聚会,带给我们读者跟着你再次入学!我这里外面下雨,而我在室内哈哈哈笑。
A
Amita
怪不得要搞掉驸马,包叔说不定从小暗恋。老习和老李都是国务院副总理,孩子们应该有交集
a
akc
老习可不是老李。十几位副总理老习是排名最後的一位。
A
Amita
老习进京时可比李牛x,感觉他是老毛在国务院给周下的绊子。但是后来一是高岗事件,二是他自己比较低调,老毛就比较失望了
B
BeagleDog
从羽音姑娘光顾几曾回首坛,这里多了很多快乐的泡泡!我忙着给你们捧场呀!
a
akc
老习进京和其他四匹马一樣道理。当年毛要老习向高传话回老家当父母官。老习因小说被奸人所害。
a
akc
据老习老婆齐心说老毛三次保护了老习

齐心后来说: 1962年秋,在习仲勋身陷逆境时,是毛泽东保护了习仲勋。在毛泽东关照下,组织上安排他在中央党校(独居在“西宫所”)学习,1963年有人意图是置习仲勋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第二次保护了习仲勋。1975年,毛第三次关怀习仲勋。我想"有人"不会是康生,另有其人。康生已批倒批臭,可以直点名。

A
Amita
从大背景看他为啥被批判,那个时候他已经是边缘人了,可能老毛在七千人大会时候受了气,想找个人出气,刘周的人又不好动

只好找个软柿子。老习正好是个不高不低的比较合适的干部。

A
Amita
世界很小,我在美国认识一朋友,和习主席的爹有特殊缘分

他家是洛阳耐火材料厂的,和习老住在一套房子里,共用一个厨房。他说小时候习老还经常抱他。我说你咋不写个回忆录,回国说不定就混个官当当。

大阿牛
能记得小学第一天的肯定是早熟早恋,哈哈哈
A
Amita
老毛对各个派系的力量还是平衡利用,不会一只独大,也不会赶尽杀绝。林倒了,还留下丁盛
古树羽音
那我为了咱们的好姑娘,也来多多扔垃圾(实则手榴弹):-)))
古树羽音
人说:谦虚是最大的骄傲。你的文笔简洁明了,我得好好学,改掉唠叨。
吾道悠悠
李习两家当年是邻居,两家人应该相互熟悉。
B
BeagleDog
等我写好了流水账,你就知道了。我老羡慕你知识渊博,又多产啦!
古树羽音
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也会一样的,哈哈哈。年龄和唠叨成正比呀。
4
401.king
君住巷之头,妾居巷之尾。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哈
B
BeagleDog
咱俩不是同龄人吗!唠叨也得有内容才有人听,否则不就成了祥林嫂?
信笔由墨
商兄说的不错,就是听着有点……

杀猪刀……都成了……

e
elfie
I don't have contact with anyone from my different schools

China, to me, is definitely a bygone. I don't know any of my classmates from elementary school ever since I graduated from there, and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I can't see any points to keep in contact with those people. People come and go in my life, I don't care about it. When they are gone, I bury it in memory.

And I don't like most of them, 95% of my elementary school classmates were despicable, wretched kids. They looked sloppy with patched clothing and jaundice faces, hollowed eyes. They were ignorant bullies and brutes. The two schools I attended alternatively were inner city schools,  so a lot parents were impoverised laborers: some of them lugged coals, some were hawkers, selling vegetables and snacks in the free market, or workers toiling in the textile factories in the suburbs. Their kids, of course, were not well fed or educated. Back then people didn't have other options but to go to the same elementary school nearby, so party officials' and intellectuals' kids and poorer laborers' kids were mingled together. Some kids, about 80% of them, were starkly undernurished and hygienically neglected by their parents. They might have lice in hair and flea in clothes and all smelled very bad. Families were big, 5 to 6 kids were normal.

I don't want to remember them or gain contact with any of them.  It's like in Gorky's Childhood, poor childhood was a total nightmare.

老商
其实不是绕床,是绕"井",(你骑着竹马过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我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
B
BeagleDog
既然是不愉快的回忆,当然就尽可能地忘掉。祝愿你现在生活在更美好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