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探子
父亲调到军部没有半年就再次接受了一个十分重要棘手的任务,负责安排军里西北籍即将转业的干部,军里选择父亲也是有缘由的。陕西甘肃的省市一级的许多领导包括省军区的主要领导都是以前老3军的,而现在军部和其他师负责转业的干部都不熟悉,恰恰父亲在3军军部工作过,不仅认识有些还是直接领导,办起事尤其是人事会妥当许多。第一次是1976年,因为安置不错,这一次军里再次点父亲的将,父亲受领任务也可以顺便从江南到中原看看我。
父亲55年在朝鲜授大尉军衔,朝鲜阿玛妮为父亲缝制军衔
父亲曾经和我说起和王主任巧遇以及我说父亲是大队支书引起连长错愕有趣的故事:当时父亲一路上都没有睡好觉,脑子里都是我小时候调皮的样子。还考虑到我们部队会不会对我有影响?来到我们坦克团父亲首先见到团里的几个主官,当团长准备把父亲介绍给刚进来的政治处王主任时,主任一下子呆住了,突然大步上前,激动的叫着父亲:
“指导员。”
父亲一愣,主任一下子摘下帽子。
我是小宝子呀!”
“啊呀!小宝子,怎么是你!真是太巧了!”
王主任激动的向周围说:
“这是我的指导员,已经20多年没见了 。”
没想到昔日在战场上的战友在我们部队重逢了,父亲责怪道:
“小宝子,朝鲜分开怎么就没有了你的消息? ”
“我从军校毕业,就分到这个团 ,宜茗大姐好吧?”
“好!她也常念叨你,你在她们队可是最小的。”
“他现在已是我们团政治处主任了”
团长告诉父亲,王主任谦虚的一笑。老兵一拍王主任肩膀:
“干的不错,小宝子!”
“指导员,您怎么会来我们团?”
“我儿子在你们团。”
“啊!真是太巧了”
“在那个连? ”
“ 坦克6连。”
“太好了!红军连队,那可是我们团响当当的尖子连队。”
“指导员咱们现在就去。” 其他团里干部一看父亲和王主任这么熟,就由着王主任单独陪同。父亲和王主任一路说着,很快来到我们连,连里的几个干部赶紧报告,主任说:
“把谢军叫来,这是谢军的父亲,也是我的指导员。”
连长看着穿着军装的父亲一愣:
“不会吧,谢军说他父亲是大队党支部书记。”
“我就是谢军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不像吗?”
父亲爽朗的笑了起来,连长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父亲转身看着主任满意的说:
“看来这小子密保的不错”
王主任看着指导员发话:
“还不赶紧把他叫来”
“是!”
指导员转身出了连部。
“报告”
“进来”
这是父亲告诉来部队看到我之前的故事梗概。当时我正在宿舍学通信理论,指导员进来叫我到连部说父亲来了,我一阵激动 ,跟着指导员一阵风的跑进连部,看见主任旁边站着自己日夜想念的父亲,眼圈瞬间就红了。想到现在已经不是孩子,赶紧控制了一下情绪,向主任、连里干部敬礼。然后转向自己的父亲,收腹挺胸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父亲在庄重回礼的同时嘴唇微微一颤。看得出父亲有些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给父亲敬军礼,父亲看着两年多前到农村下放刚刚15岁又瘦又小我现在已经长成合格军人,父亲高兴了,眼里泛出笑意。我走到父亲跟前,父亲是上上下下打量着,确实和小时候不一样了!父亲想起身边的王主任,急忙拉着我走到王主任面前:
“军儿,这就是我给你常常说起的小宝子叔叔,也是你妈妈同年入伍的老战友。”
我一愣,又给王主任敬了一个礼,王主任乐呵呵的说:
“指导员,您的儿子跟宜茗大姐长得真像,不过气势身高像您。说的父亲朗声大笑。
“指导员我上午还有个重要会议,晚上到团里我们再好好叙叙旧。”
我知道这是主任把时间多点给父亲,主任一使眼色,连里干部就知趣的走了。
我是独子,深得父亲疼爱。父亲从来就没有动过我一手指头,做错事也就是教育,反而是母亲经常打我,小时候我一见父亲回来就告状,撸起小胳膊和屁股,那里是青一道紫一道,看得父亲直心疼,免不了数落母亲。可母亲也告状:
“你那个宝贝儿子太调皮了,家里欺负妹妹、姐姐,外面经常打架,惹事生非,就差没有上房揭瓦,不打能行吗?你天天忙,孩子都让我管。”
父亲也有办法:
“军儿学习怎么样?”
一说道这,母亲又夸起自己的儿子:
“我们儿子门门功课都是一百,老师见着我就夸我们儿子。”
父亲人接着说:
“没见过功课都是一百的老挨打。”
母亲被父亲的话噎的无话可说。
“多做思想工作。”
“我又不是政委。”
母亲气得呛了父亲一句。
“你!”
“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指导员了,我也不是你的兵了,我是军儿的妈。”
父亲笑了:
“算了算了跟你说不通!”
我离开家的情况,都是搁了许多年母亲告诉我的:当年我和姐姐都下放到千里之外的农村,妹妹在上海读书,家里空了,父亲的心也空了,这种宁静让父亲一下子无法适应,母亲也常在父亲面前念叨:
“军儿小时候调皮,我常常打他,现在不在身边,农村又苦,总觉得有点对不住他,要是孩子现在在我们身边就好了。”
说着就呜呜的哭了起来,父亲眉头一皱,不满的说道:
“哭什么哭?我当八路时才13岁,和日本人打仗,经常行军,饭有时都吃不上,命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现在条件多好!让他到农村锻炼锻炼没有坏处。人家农村孩子能承受,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能承受。”
可是私底下,父亲也想我。想起我小时候坐在他怀里听在朝鲜打美国鬼子的故事,小手不断摸他的胡茬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的情景鼻子就发酸。尤其想起我6岁时与准备杀的公鸡赛跑,结果生生让鸡逃了个无影无踪,脸上又浮出一种快意。
直到父亲知道我当兵心才放下,部队是大熔炉,不用操心。这次父亲看到我已经是一名指挥车车长,军事训练突出,连里干部对我赞赏有加,心中的高兴都带在脸上。尤其是不搞特殊化,保守父亲是军队干部秘密一年多!再看看在自己部队当兵的某些高干子弟,整天把自己的高官父亲挂在嘴边。心中就颇感欣慰。
连里中午准备另做几个菜端到连部。父亲发话了:
“不要搞特殊化,早就听说坦克兵比我们步兵伙食好,谢军也在信中常常提起,我今天要亲自体会体会。”
“是!首长!”
连长回答很爽快,转身告诉我:
“就到你们车吃饭。”
一进饭堂,值班员立即喊起立,父亲立即敬礼让大家坐下,指导员简单讲了几句话:
同志们,这是谢军的父亲,也是我们这只部队的老领导,大家欢迎!
马上响起热烈掌声和一番议论,
“谢军的父亲不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怎么现在又冒出个老领导?”
我把父亲带到自己车的餐桌前,将车里的战友一一介绍:
“张炮长,73年兵,潘驾驶,75年兵,这个是今年的兵,二炮手,小许。”
父亲和大家一一握手。
“开饭!”
一声令下,我们开始埋头吃饭。
看着桌子上比其他桌量稍大两荤两素,父亲楞住了。
“你们平时就这样?”
“对。”
“周末还有一个小会餐。”
“这比我们小灶吃得还好呀!”
连长端着碗凑到这张桌子:
“老首长,坦克兵就是这样,战士们训练消耗量大,你看谢军刚来连里才一米五几,现在长得多结实,营养跟不上怎么能行?我们连还存了两千多块钱。”
“你们真是富的流油,是财主呀,哈哈!”
那个年代两千多块钱可是大钱,父亲心里想,看来我说的没错。再看着饭堂就餐才三十几个人就不停的点头。
“坦克兵是不一样呀!”
这时小许愣愣问父亲:
“首长,您是啥官呀?”
我头也不抬 :
“勤务员。”
“说得好!”
父亲笑了,连长用筷子敲了一下小许的头。
“有你这么问的吗。”
小许吐了吐舌头。
“首长今天下午你就给我们连讲讲老传统和军史吧!”
指导员什么时候都忘不了政治工作。
父亲爽快答应。
“好!”
注:父亲到部队看我的前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尤其王主任和我父亲20多年后的再次相逢,如果不是因为我在这个部队,恐怕难以找到,真是无巧不成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再问几个坦克的问题。驾驶和发动机。
升座和降座驾驶在行进时,长时间和大颠簸时的感受怎样?降座好像更累吧?是不是没必要就用升座?
T59的转向杆是三位置还是四位置?使用转向离合器起步在哪些场合有利?感受怎样?更好操作吗?
T59是压缩空气起动的吧?在起动机构失效时(如无气无电)能用摇把启动吗?
如果有摇把,T59的横置发动机,摇把口在哪个位置?一个人能摇得动吗?要多久才能摇到可以结合起动?
遇到下雪和暴雨都可以升窗驾驶,59坦克有一个透明的塑料布罩,有点像飞机驾驶窗玻璃。升窗驾驶还有一个要严格遵守的就是必须将炮身、炮塔固定器固定好,否则驾驶员有生命危险,一旦出现甩炮,驾驶员脑袋可能被切掉。所以升窗都是在和平环境,否则遇到敌情,炮身、炮塔固定就无法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关窗驾驶视线完全仰赖潜望镜或者夜视仪,因视线受限,驾驶相对困难辛苦。是否升窗驾驶由训练科目或者指挥员而定。
59坦克操纵杆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快速行驶掌握方向用第一位置,就是左右操纵杆缓慢拉动调整方向,遇到急转弯,必须减速拉动第二位置,如果高速行驶采用第二位置很容易翻车。59坦克起步发动机转速达到400转踩离合挂1档
59坦克启动只能通过电瓶,没有人力启动。所以平时战备车的电瓶一直在电瓶充电间保持最佳状态。而教练车始终处于使用状态,电瓶电量饱满,一般不会有问题,如有无法启动,让牵引车帮助,还是无法启动,只能拆卸电瓶换好的。在电瓶充电间除了充电还要检验电瓶充电液(硫酸)是否需要加添或者漏液损坏,及时修理更换。
激光测距,微光夜视仪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当然也包括所有乘员。但是实际上是毫无办法。原因就是夏天坦克在没有启动情况下,坦克车内非常炎热,战斗室温度最高超过摄氏50度,所以所有设备必须耐高温,这就是所有设备必须满足耐高温条件原因。与我们平常驾驶车辆性质一样。只不过我们平常车辆启动以后可以开空调,而坦克是开进气和抽气风扇,瞬间可以把热量带走。坦克开起来并不炎热,因为风扇风力很强劲,你可以想象火炮发射后瞬间火药气体就被排出风力有多大。
如果坦克装备空调也只是针对乘员。
接昨天间瞄。
先续一下转向杆起步。看来T59的二位置转向杆就是有些坦克中所谓的三位置,包括松杆位置。
有的坦克有单侧履带起步的转向杆起步操作。即拉紧左右两侧转向杆,松开总离合器踏板,然后松开一侧转向杆使同侧履带结合,转弯起步。再松开另一侧转向杆,改成直行。因单侧履带前进时车速只是双侧履带前进时的一半,因此单侧起步力矩加倍。或许T59不适合或不主张这种操作。
昨天谈间瞄时觉得坦克炮间瞄和炮兵的间瞄有很大的差别。炮兵间瞄时在阵地上设一个瞄准点,通常在火炮后侧或两侧几十米上百米处,由一架观察器材向各火炮“赋予射向”,使各门火炮得到不同的方向分划密位值。用此密位值向器材瞄准,各门炮就都指向同一目标方向。器材撤离后,各炮转而向瞄准点瞄准,方向依旧。此操作作用可以解释成把火炮瞄准镜的下盘特定密位数归向正北。因此,在没有条件时,观察器材的方向数据可以来自指北针。
坦克间瞄时是怎样把炮目方向转换成火炮的方向密位的?想象方向密位是固定在车体上的,在瞄准之前,是谁指挥坦克停放在特定方向上的?
當轉到需要方向,操縱桿回到原來位置。
間接射擊只是說明59坦克有這種能力,假如讓坦克當火砲用,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就失去了坦克意義。間接射擊是打面積,以坦克連為單位,相對平坦地面,坦克並排停放,由砲兵分隊計算,給出密位射擊即可。命中率就很難講。
坦克开起来比较累,尤其低速拉操纵杆,要用80公斤的力,如果超过2个小时驾驶,驾驶员员就会感觉非常疲劳,时间假如再延长2小时,许多驾驶员就要从驾驶窗抬出来。我第一次开坦克非常兴奋,围着新疆茫茫戈壁尽情驰骋,驾驶员让我少开点,我还认为他小气,结果第二天躺在床上一整天,浑身疼还伴随着发烧。驾驶员进屋看到我这样是捂着嘴偷笑,原来每个最初驾驶坦克都会犯这个毛病,他自己也不例外。经历了这一次,以后再开车我都悠着劲。现在坦克的有的已经是方向盘,具体怎么操作不得而知。而59操纵杆有两个位置,第一位置转向缓慢,常常用与高速挡,方法轻轻拉一侧。而面对急转就要拉第二位置,方法是一侧坦克操纵杆猛拉一定位置,大概是坦克操纵杆的中间距离,一旦过了这个位置,坦克转向就非常猛烈,通常是一拉一放,这种操作必须在底挡,如果在高速挡,坦克就会翻车倒扣过来。如果你这样开车,年底走人没商量。坦克操纵杆第二位置还有一个是汽车无法做到的就是原地转向,坦克挂1挡,将一侧操纵杆拉到底坦克就会原地转向180度或者更多。汽车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坦克急刹车怎么操作,非常简单,右脚踩死刹车,双手抱紧操纵杆拉到胸前。你如果这样刹车,估计全车的战友会骂你,因为他们身上脸上一定挂彩。
老兵探子
父亲调到军部没有半年就再次接受了一个十分重要棘手的任务,负责安排军里西北籍即将转业的干部,军里选择父亲也是有缘由的。陕西甘肃的省市一级的许多领导包括省军区的主要领导都是以前老3军的,而现在军部和其他师负责转业的干部都不熟悉,恰恰父亲在3军军部工作过,不仅认识有些还是直接领导,办起事尤其是人事会妥当许多。第一次是1976年,因为安置不错,这一次军里再次点父亲的将,父亲受领任务也可以顺便从江南到中原看看我。
父亲55年在朝鲜授大尉军衔,朝鲜阿玛妮为父亲缝制军衔
父亲曾经和我说起和王主任巧遇以及我说父亲是大队支书引起连长错愕有趣的故事:当时父亲一路上都没有睡好觉,脑子里都是我小时候调皮的样子。还考虑到我们部队会不会对我有影响?来到我们坦克团父亲首先见到团里的几个主官,当团长准备把父亲介绍给刚进来的政治处王主任时,主任一下子呆住了,突然大步上前,激动的叫着父亲:
“指导员。”
父亲一愣,主任一下子摘下帽子。
我是小宝子呀!”
“啊呀!小宝子,怎么是你!真是太巧了!”
王主任激动的向周围说:
“这是我的指导员,已经20多年没见了 。”
没想到昔日在战场上的战友在我们部队重逢了,父亲责怪道:
“小宝子,朝鲜分开怎么就没有了你的消息? ”
“我从军校毕业,就分到这个团 ,宜茗大姐好吧?”
“好!她也常念叨你,你在她们队可是最小的。”
“他现在已是我们团政治处主任了”
团长告诉父亲,王主任谦虚的一笑。老兵一拍王主任肩膀:
“干的不错,小宝子!”
“指导员,您怎么会来我们团?”
“我儿子在你们团。”
“啊!真是太巧了”
“在那个连? ”
“ 坦克6连。”
“太好了!红军连队,那可是我们团响当当的尖子连队。”
“指导员咱们现在就去。”
其他团里干部一看父亲和王主任这么熟,就由着王主任单独陪同。父亲和王主任一路说着,很快来到我们连,连里的几个干部赶紧报告,主任说:
“把谢军叫来,这是谢军的父亲,也是我的指导员。”
连长看着穿着军装的父亲一愣:
“不会吧,谢军说他父亲是大队党支部书记。”
“我就是谢军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不像吗?”
父亲爽朗的笑了起来,连长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父亲转身看着主任满意的说:
“看来这小子密保的不错”
王主任看着指导员发话:
“还不赶紧把他叫来”
“是!”
指导员转身出了连部。
“报告”
“进来”
这是父亲告诉来部队看到我之前的故事梗概。当时我正在宿舍学通信理论,指导员进来叫我到连部说父亲来了,我一阵激动 ,跟着指导员一阵风的跑进连部,看见主任旁边站着自己日夜想念的父亲,眼圈瞬间就红了。想到现在已经不是孩子,赶紧控制了一下情绪,向主任、连里干部敬礼。然后转向自己的父亲,收腹挺胸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父亲在庄重回礼的同时嘴唇微微一颤。看得出父亲有些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给父亲敬军礼,父亲看着两年多前到农村下放刚刚15岁又瘦又小我现在已经长成合格军人,父亲高兴了,眼里泛出笑意。我走到父亲跟前,父亲是上上下下打量着,确实和小时候不一样了!父亲想起身边的王主任,急忙拉着我走到王主任面前:
“军儿,这就是我给你常常说起的小宝子叔叔,也是你妈妈同年入伍的老战友。”
我一愣,又给王主任敬了一个礼,王主任乐呵呵的说:
“指导员,您的儿子跟宜茗大姐长得真像,不过气势身高像您。说的父亲朗声大笑。
“指导员我上午还有个重要会议,晚上到团里我们再好好叙叙旧。”
我知道这是主任把时间多点给父亲,主任一使眼色,连里干部就知趣的走了。
我是独子,深得父亲疼爱。父亲从来就没有动过我一手指头,做错事也就是教育,反而是母亲经常打我,小时候我一见父亲回来就告状,撸起小胳膊和屁股,那里是青一道紫一道,看得父亲直心疼,免不了数落母亲。可母亲也告状:
“你那个宝贝儿子太调皮了,家里欺负妹妹、姐姐,外面经常打架,惹事生非,就差没有上房揭瓦,不打能行吗?你天天忙,孩子都让我管。”
父亲也有办法:
“军儿学习怎么样?”
一说道这,母亲又夸起自己的儿子:
“我们儿子门门功课都是一百,老师见着我就夸我们儿子。”
父亲人接着说:
“没见过功课都是一百的老挨打。”
母亲被父亲的话噎的无话可说。
“多做思想工作。”
“我又不是政委。”
母亲气得呛了父亲一句。
“你!”
“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指导员了,我也不是你的兵了,我是军儿的妈。”
父亲笑了:
“算了算了跟你说不通!”
我离开家的情况,都是搁了许多年母亲告诉我的:当年我和姐姐都下放到千里之外的农村,妹妹在上海读书,家里空了,父亲的心也空了,这种宁静让父亲一下子无法适应,母亲也常在父亲面前念叨:
“军儿小时候调皮,我常常打他,现在不在身边,农村又苦,总觉得有点对不住他,要是孩子现在在我们身边就好了。”
说着就呜呜的哭了起来,父亲眉头一皱,不满的说道:
“哭什么哭?我当八路时才13岁,和日本人打仗,经常行军,饭有时都吃不上,命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现在条件多好!让他到农村锻炼锻炼没有坏处。人家农村孩子能承受,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能承受。”
可是私底下,父亲也想我。想起我小时候坐在他怀里听在朝鲜打美国鬼子的故事,小手不断摸他的胡茬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的情景鼻子就发酸。尤其想起我6岁时与准备杀的公鸡赛跑,结果生生让鸡逃了个无影无踪,脸上又浮出一种快意。
直到父亲知道我当兵心才放下,部队是大熔炉,不用操心。这次父亲看到我已经是一名指挥车车长,军事训练突出,连里干部对我赞赏有加,心中的高兴都带在脸上。尤其是不搞特殊化,保守父亲是军队干部秘密一年多!再看看在自己部队当兵的某些高干子弟,整天把自己的高官父亲挂在嘴边。心中就颇感欣慰。
连里中午准备另做几个菜端到连部。父亲发话了:
“不要搞特殊化,早就听说坦克兵比我们步兵伙食好,谢军也在信中常常提起,我今天要亲自体会体会。”
“是!首长!”
连长回答很爽快,转身告诉我:
“就到你们车吃饭。”
一进饭堂,值班员立即喊起立,父亲立即敬礼让大家坐下,指导员简单讲了几句话:
同志们,这是谢军的父亲,也是我们这只部队的老领导,大家欢迎!
马上响起热烈掌声和一番议论,
“谢军的父亲不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怎么现在又冒出个老领导?”
我把父亲带到自己车的餐桌前,将车里的战友一一介绍:
“张炮长,73年兵,潘驾驶,75年兵,这个是今年的兵,二炮手,小许。”
父亲和大家一一握手。
“开饭!”
一声令下,我们开始埋头吃饭。
看着桌子上比其他桌量稍大两荤两素,父亲楞住了。
“你们平时就这样?”
“对。”
“周末还有一个小会餐。”
“这比我们小灶吃得还好呀!”
连长端着碗凑到这张桌子:
“老首长,坦克兵就是这样,战士们训练消耗量大,你看谢军刚来连里才一米五几,现在长得多结实,营养跟不上怎么能行?我们连还存了两千多块钱。”
“你们真是富的流油,是财主呀,哈哈!”
那个年代两千多块钱可是大钱,父亲心里想,看来我说的没错。再看着饭堂就餐才三十几个人就不停的点头。
“坦克兵是不一样呀!”
这时小许愣愣问父亲:
“首长,您是啥官呀?”
我头也不抬 :
“勤务员。”
“说得好!”
父亲笑了,连长用筷子敲了一下小许的头。
“有你这么问的吗。”
小许吐了吐舌头。
“首长今天下午你就给我们连讲讲老传统和军史吧!”
指导员什么时候都忘不了政治工作。
父亲爽快答应。
“好!”
注:父亲到部队看我的前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尤其王主任和我父亲20多年后的再次相逢,如果不是因为我在这个部队,恐怕难以找到,真是无巧不成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再问几个坦克的问题。驾驶和发动机。
升座和降座驾驶在行进时,长时间和大颠簸时的感受怎样?降座好像更累吧?是不是没必要就用升座?
T59的转向杆是三位置还是四位置?使用转向离合器起步在哪些场合有利?感受怎样?更好操作吗?
T59是压缩空气起动的吧?在起动机构失效时(如无气无电)能用摇把启动吗?
如果有摇把,T59的横置发动机,摇把口在哪个位置?一个人能摇得动吗?要多久才能摇到可以结合起动?
遇到下雪和暴雨都可以升窗驾驶,59坦克有一个透明的塑料布罩,有点像飞机驾驶窗玻璃。升窗驾驶还有一个要严格遵守的就是必须将炮身、炮塔固定器固定好,否则驾驶员有生命危险,一旦出现甩炮,驾驶员脑袋可能被切掉。所以升窗都是在和平环境,否则遇到敌情,炮身、炮塔固定就无法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关窗驾驶视线完全仰赖潜望镜或者夜视仪,因视线受限,驾驶相对困难辛苦。是否升窗驾驶由训练科目或者指挥员而定。
59坦克操纵杆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快速行驶掌握方向用第一位置,就是左右操纵杆缓慢拉动调整方向,遇到急转弯,必须减速拉动第二位置,如果高速行驶采用第二位置很容易翻车。59坦克起步发动机转速达到400转踩离合挂1档
59坦克启动只能通过电瓶,没有人力启动。所以平时战备车的电瓶一直在电瓶充电间保持最佳状态。而教练车始终处于使用状态,电瓶电量饱满,一般不会有问题,如有无法启动,让牵引车帮助,还是无法启动,只能拆卸电瓶换好的。在电瓶充电间除了充电还要检验电瓶充电液(硫酸)是否需要加添或者漏液损坏,及时修理更换。
激光测距,微光夜视仪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当然也包括所有乘员。但是实际上是毫无办法。原因就是夏天坦克在没有启动情况下,坦克车内非常炎热,战斗室温度最高超过摄氏50度,所以所有设备必须耐高温,这就是所有设备必须满足耐高温条件原因。与我们平常驾驶车辆性质一样。只不过我们平常车辆启动以后可以开空调,而坦克是开进气和抽气风扇,瞬间可以把热量带走。坦克开起来并不炎热,因为风扇风力很强劲,你可以想象火炮发射后瞬间火药气体就被排出风力有多大。
如果坦克装备空调也只是针对乘员。
接昨天间瞄。
先续一下转向杆起步。看来T59的二位置转向杆就是有些坦克中所谓的三位置,包括松杆位置。
有的坦克有单侧履带起步的转向杆起步操作。即拉紧左右两侧转向杆,松开总离合器踏板,然后松开一侧转向杆使同侧履带结合,转弯起步。再松开另一侧转向杆,改成直行。因单侧履带前进时车速只是双侧履带前进时的一半,因此单侧起步力矩加倍。或许T59不适合或不主张这种操作。
昨天谈间瞄时觉得坦克炮间瞄和炮兵的间瞄有很大的差别。炮兵间瞄时在阵地上设一个瞄准点,通常在火炮后侧或两侧几十米上百米处,由一架观察器材向各火炮“赋予射向”,使各门火炮得到不同的方向分划密位值。用此密位值向器材瞄准,各门炮就都指向同一目标方向。器材撤离后,各炮转而向瞄准点瞄准,方向依旧。此操作作用可以解释成把火炮瞄准镜的下盘特定密位数归向正北。因此,在没有条件时,观察器材的方向数据可以来自指北针。
坦克间瞄时是怎样把炮目方向转换成火炮的方向密位的?想象方向密位是固定在车体上的,在瞄准之前,是谁指挥坦克停放在特定方向上的?
當轉到需要方向,操縱桿回到原來位置。
間接射擊只是說明59坦克有這種能力,假如讓坦克當火砲用,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就失去了坦克意義。間接射擊是打面積,以坦克連為單位,相對平坦地面,坦克並排停放,由砲兵分隊計算,給出密位射擊即可。命中率就很難講。
坦克开起来比较累,尤其低速拉操纵杆,要用80公斤的力,如果超过2个小时驾驶,驾驶员员就会感觉非常疲劳,时间假如再延长2小时,许多驾驶员就要从驾驶窗抬出来。我第一次开坦克非常兴奋,围着新疆茫茫戈壁尽情驰骋,驾驶员让我少开点,我还认为他小气,结果第二天躺在床上一整天,浑身疼还伴随着发烧。驾驶员进屋看到我这样是捂着嘴偷笑,原来每个最初驾驶坦克都会犯这个毛病,他自己也不例外。经历了这一次,以后再开车我都悠着劲。现在坦克的有的已经是方向盘,具体怎么操作不得而知。而59操纵杆有两个位置,第一位置转向缓慢,常常用与高速挡,方法轻轻拉一侧。而面对急转就要拉第二位置,方法是一侧坦克操纵杆猛拉一定位置,大概是坦克操纵杆的中间距离,一旦过了这个位置,坦克转向就非常猛烈,通常是一拉一放,这种操作必须在底挡,如果在高速挡,坦克就会翻车倒扣过来。如果你这样开车,年底走人没商量。坦克操纵杆第二位置还有一个是汽车无法做到的就是原地转向,坦克挂1挡,将一侧操纵杆拉到底坦克就会原地转向180度或者更多。汽车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坦克急刹车怎么操作,非常简单,右脚踩死刹车,双手抱紧操纵杆拉到胸前。你如果这样刹车,估计全车的战友会骂你,因为他们身上脸上一定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