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的两个贴子,有个网友说 她有几重身份,犯罪心理学家,育儿专家,这些社会身份其实是加成也是枷锁

a
aahniu
楼主 (文学峸)

海上垂钓的猫
在抖音上看过她的几个视频,有的观点不敢苟同
木木架子
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说的是真情实感,为什么要骂她
唠唠叨叨
还是李玫瑾眼光敏锐,说得很好
落英如雪
她是北京人,所以对她的评价持保留态度。我短期生活在上海过,很多上海朋友,但是也没有看过比较全面的上海众生相。
落英如雪
所以看繁花只看故事讲得吸引我否,不太追究细节。
开枝散叶
可能骂者觉得是自己也是真情实感吧, 她居然怕骂倒是很意外lol
j
jusforfun
网红搏眼球,蹭热度,网红干脆连原著也加进:“一群不正常生活的人把日子过得乱哄哄”
忘忧萱草
尤其底下帖子的结语很有点满不吝的凛然劲儿,如同普通网红的亲民话风,没想到还是顶不住压力。。。

结果我看到很多网友从善如流,在自己的账号下开贴表达或“喷”或夸的意见。lol

7
7Sle
“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她删帖以免被群殴致死,被网暴迫害的人还少吗?
7
7Sle
这剧反复出现的是“不响”二字,如果不愿说粉丝喜欢听的话,就请保持“不响”。LOL
J
Jessy99
我好多亲戚在上海,我老爸能听能讲上海话,小时候的邻居也是一对上海人,90年代初我经常去上海
忘忧萱草
她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在她冒犯了某些阶层的人群会想不到后果吗,如果想不到还真是不如你我这样的普通网民了~~~

中国文人向来崇尚文责自负,她应该有更好的手段应对事件,譬如以她的专业知识鞭辟入里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一言以蔽之“一群不正常的人过着乱哄哄的生活”。。。

a
aahniu
你说这个不吝的凛然劲儿,我想起一网友说 我挺怕她说话的,总给人一种特别有理的感觉
开枝散叶
如果画风变成了丁长升就要有丁的硬度. lol
忘忧萱草
其实,有理不在势高。一个资深的知识达人,不说运用专业知识吧,在公共平台至少应该用礼貌用语吧,哪怕是为了自身形象着想 :)
忘忧萱草
我猜很多人可能就是觉得被这句话冒犯了,结合她的tittle~~~
开枝散叶
杀伤力不大

但侮辱性强啊, 尤其对当时那些时代的弄潮儿. 当年充满希望的日子真就是那样过的~~~

a
aahniu
我觉得一部分是这个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平时她发表的一些言论及态度,让观众不满

比如药家鑫事件,及一些育儿经验

另外看到比较多的是说她有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就我说的对) 优越感

茉莉花开沁人香
不管她是什么,评论一个剧就是一个普通观众的抒发自己的感受,她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看她的贴

应该没有违法什么法规,也没有辱骂攻击任何人。就是对剧的人物发表感受而已。 哎,”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成了空话。

落英如雪
我接触的上海人也多是高知,说话细声慢气,所以开始看剧时觉得呱噪。不过是不敢以偏概全而已。
落英如雪
但是网暴确实不对。她有权说她想说的话,看到的事儿。
c
crabtree12
繁花本来就不是讲所有上海人的,不然岂不是要搞一个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忘忧萱草
而且,可能

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

忘忧萱草
权威感可能无大碍,

优越感可能会伤人。。。

开枝散叶
尤其是当下 “再回首~~~”
落英如雪
我是说我没有看到过的上海还很多,以管中窥豹的见识不敢指点上海人该怎样不该怎样
j
jacques_BT
完全同意,一样的感觉!
茉莉花开沁人香
剧不完美,观众难道要到上海去做了各个阶层的调研才能发表感受?不会吧!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发表看法

这不是每个剧该面对的现实吗?

落英如雪
我就是在根据自己的经历发表自己对看法。没有上升到每个观众和每部剧啊
c
crabtree12
所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落英如雪
还是谢谢你跟我的贴讨论
落英如雪
我很喜欢李玫瑾教授。但这次作为严谨的专家她似乎忘了证“是”需要概全,证“否”只需个例。给了反对者话柄。
c
crabtree12
我回的是楼上的发言,不是你的。谢谢。
落英如雪
不客气。大家在一个坛子里七言八语的,没那么多讲究。
n
norman103
有看法,用正常的语言,专业的态度,表达看法。就这个贴的水准,说好听的是口不择言,说不好听的,说话不走脑子。
a
aahniu
我还专门查了一下,丁太升 那个音乐评论人,前几天有人贴过他对繁花的负面看法,倒不会令人反感
m
myquestion
什么是网红?她有了热度能得到什么?
j
jusforfun
网红就是对现下流行事件(娱乐性强的)添加个人公众评论以获得更多的普遍网民关注。
这个星球有点轴
评得很中肯。她是心理学家不是剧评家,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注意到措辞的歧义和准确性吧,比如

她说的‘一群不正常’的人时,可能她指的是人物大声吵吵,令人头疼,平时生活中人物不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所谓‘不正常’(我开初看剧就觉得她们好吵啊,上海不都是吴侬软语的吗?怎么女生平时讲话都那么凶吗?)。但是很多人可能理解成这些个体户不正常,很伤感情。

解释一下好的多了。

v
vest2005
不是因为她说剧不好,而是她认为不好的理由,反复说上海人不会这样,上海小姐不是这样。但她并不是上海人,也不在上海生活。

用上海话说,这种理由“吃勿落去”。虽然我也觉得唐嫣痴头怪脑咋吧得很,但上海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的。文静的吵闹的,尊重人的粗鲁的人,有分寸的没分寸的。就因为某个角色不符合stereotype 里上海人应该有的形象就否认导演演员甚至整部剧剧,这个理由太牵强。

我是上海人,属于看这部剧就想看个情怀的那一批。比如,端着锅子去大饼油条摊上,回来锅里放了豆腐浆,锅盖反盖着,上面放着大饼和油条,就那个场面就很让我感慨。出国三十年,那么多年电视剧,第一次看到这个画面。其实剧情里的商战,股市,期市,我的年龄并没有赶上,看剧情主线也没啥认同感 -- 我看了十集搁置了。但剧里描绘当时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却有许多小细节会触动到遥远记忆里的某个点。光就这一样,这剧就值了。

王家卫还是王家卫,这个剧就是他的风格。没有更好也没有更不好。胡歌演琅琊榜并没有惊艳我,倒是这剧里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痞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说上海话,潜意识里让我觉得他演得更真实。唐嫣聒噪得让我头痛,但并不让我出戏。剧里唐嫣的上海话和胡歌的就不一样,而爷叔的和他们俩的又不一样。这些细微的不同,以及里面映射出的年龄和背景的差异,上海人会感受到,并且无意中让体会到一种真实感。反而是演技最受褒奖的辛芷蕾,让我觉得整部戏无时无刻不是端着的在演,说好听点是胸有成竹自带优越感,说刻薄点是装腔作势拗造型。反正和所有其他角色都有壁。我仔细想,这么觉得是不是因为别的角色都讲上海话,所以我会觉得他们都自带泥土气息。而李李一口标准普通话,在一堆土著里是唯一一朵洋玫瑰。

不想引起地域之争,但我真的觉得,上海人或那个年代在上海生活工作的人,和没有在上海生活过的人,看这剧的体验和感受会有不同。李教授的看法是她自己的,分享出来就很好。但多次强调剧里场景不真实,因为“上海人不这样”,我这个上海人表示不认可。

h
haoyu111
我也不觉得她蹭热度。但公众人物如此表达的确不妥。曾很喜欢看她作客铿锵三人行,但后来有些观点不能完全赞同。
路过2013
我在上海住了十几年,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我熟悉的调调,感觉很亲切。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

你可以说某某不是典型的上海人,但说上海人不这样,或者这种人什么的,只能说太主观臆断了,能接触到三教九流的人毕竟少,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圈层生活着。

紫茉莉比茉莉香8
对不起,刚刚看见你,注册了一个碾压你的笔名。
紫茉莉比茉莉香8
“浮于表达”,这个词一针见血。但是作为茶余饭后随便看看的剧,我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我没有弃剧。
茉莉花开沁人香
哈哈哈,有缘。都是茉莉!你厉害:)
在水一方3000
上海人怎么样的,肯定不是只有一个样。李玫瑾在她自己领域里可能是大拿。用孔导和李导的方式来对比王导就不好,真莫名其妙。

让人不喜勿喷,她倒是不喜大喷了。双标得可以。 

就是这样一幅指点江山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爽。

当然,观众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自己发表了观点又不让人反驳。啧啧。

紫茉莉比茉莉香8
把上海人太“统一”化了,上海人有通情达理的,也有泼妇,有忠厚的,也有刻薄的,谁都不能代表谁。
忘忧萱草
刚看到有网友出示李教授自己的著作哪章哪页定义网络攻击及如何应对,结果完全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操性,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普通网民没

两样lol

人家列举了何为主动性网络攻击,何为反应性网络攻击,根据李教授的定义,她的哪些言辞容易招致反应性网络攻击,按她的理论她应该如何应对。结果是她后续的一系列博文又如何同网友你来我往,最后破防了。

心理学家在公共场合破防就像是一个悖论,因为本来心理学家应该是最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的。这样的结果对她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形象不可谓没有负面影响。。。

忘忧萱草
李教授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给人家专业领域的大拿(王导是世界公认亚洲五大名导中的第二位,排在他之前的只有黑泽明)下指导棋,嗯
a
aahniu
正好这是个理论实操的机会。有时候喜欢看网上的跟贴,有个网友说 心理专家被群众上了一节心理课
a
aahniu
可能给别人上课习惯了,总想指导一下。
忘忧萱草
多好的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啊,本来可以借此给大家上一堂公开课的。。。
a
aahniu
我还是觉得这跟她平时的言论/态度有关 导致网友的一个反扑,李教授没想到大家反映这么强烈,还没整理好思绪/情绪应对
忘忧萱草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繁花的评论两极化,有喜欢的,有很不喜欢的,不喜欢的需要一个代言人,喜欢的会把不喜欢的代言人当作靶子。。。

结果就把她推至风口浪尖了

a
aahniu
这个倒没有强烈的感受,基本上是 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lol
浮华过去
她虽然是名人,但对于《繁花》,她也就一普通观众,不要用“神”的标准要求她啊。

忘忧萱草
她自己未见得同意

7
7Sle
医生也会生病,心理学家也会破防。删帖撤退也是一种应对。说她发帖蹭热度的,她删帖不蹭又不对了?
a
april113
+1。反正我坚决维护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权力。
a
april113
她只是说自己的想法,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知道对电影她不是内行,如果只有内行才能评我们也没资格在这儿评演员了
a
aahniu
她可以评,作为公众人物 别人也可以评她。她身份特殊,我猜换另一个人,比如窦文涛 说这些话,反响没这么大
b
bluefern
特别同意. 平时官方一个声音就罢了,一部剧竟然也不容第二种声音,非常悲哀的社会现象. 一方面被管制,另一方面效仿连生活中

娱乐也自己强行管制. 只能说上行下效自得其所吧. 

忘忧萱草
嗯,所以有种说法叫做医生不能自医,她恐怕就属于这种情况吧。。。
忘忧萱草
跟身份特殊有关系,但是也不尽然,还是说话方式令到部分人群不快,结果招致反应性攻击,如她自己所论述的。
忘忧萱草
要不怎么负面评论那么多,也有大把名人名家,只有她的评论发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