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是我父亲的亲妹,大跃进期间在邻县教书的丈夫同所学校谋的一份正式工作,然而却在59年自说自话地辞职回到姑夫老家务农(不听哥哥的反复劝说,姑夫处于弱势加上回家务农也是照顾公婆,无话可说),尽管姑夫仍是吃公粮的老师,但我的表兄弟妹们都是随母亲的农村户口,与我家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姑夫有固定收入,吃米,比同村的纯吃谷的农民又是天差地别)。每年中学暑假我都会去待几天,即使在最忙的双抢季节,也是一干两稀(早晚均为地瓜和芋头为主的粥,特意为我另备一碗米饭,我基本上都让给五岁的表妹)。我是坚持不了两天就得打道回府(去也是为了抓田的泥鳅玩),回家路上真是一路想一路恨,恨谁?恨我姑姑!
高一暑期为例,一个全劳力每天合0.11 元,姑姑每天7个工分加表哥5 个工分,表弟放牛3 个工分(队里每家轮放,轮空时割猪草),姑夫负责自留地和上山砍柴火(姑夫父母年事已高),一年到头口粮都赚不到(需用姑夫的部分工资补贴给生产队换口粮)。这就是我知道的76年的农村。
据我所知(周边邻县亲身感受,大学时与来自全国各省的同学四年相处)在当年南方这样的县(无大工业的山区)不在少数。
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现在还是这样。
真的面对姑姑时根本无法生出一丝一毫的恨意,她满脸的表情不仅年少的我,她全家、甚至全村人都能读懂。其实她内心是很期盼娘家来人的,个中原因同样大家都懂。命运使然!她是,我是,我们都是!所以我要感恩昨天的大喜日子!
1. 大跃进时期农村老家(姑夫家)给她留下的错觉(短期探亲)2. 59年城里已经有物资短缺的现象 3. 怀上头胎(我表哥)无人照顾(姑夫就是个文弱书生)所以她觉得农村好,有自家的自留地就不会饿到自己和小孩,何况还有热情大方的同村本家人(吃公家大食堂,当然大家都大方好客)
不论是苏南苏北,九十年代与我家乡已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但在70年代中期前苏北与我家乡的农村半斤八两。
在国内时与我同系、同教研室的老师(也有知名的大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所做荒唐之事更是数不完、道不尽。现在与过去的同学同事聊起来还是忍俊不止。有荒唐的年代就不乏荒唐的人和事。
我还想过强壮如牛的生产队长(10 个工分)劳动一天还换不来八两米钱(即使不算定量指标),其实我曾随下放的父母在更“山”的农村小学读四年级,全劳力一天6分钱!
苏北响水县就有这样的情况。
我姑是我父亲的亲妹,大跃进期间在邻县教书的丈夫同所学校谋的一份正式工作,然而却在59年自说自话地辞职回到姑夫老家务农(不听哥哥的反复劝说,姑夫处于弱势加上回家务农也是照顾公婆,无话可说),尽管姑夫仍是吃公粮的老师,但我的表兄弟妹们都是随母亲的农村户口,与我家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姑夫有固定收入,吃米,比同村的纯吃谷的农民又是天差地别)。每年中学暑假我都会去待几天,即使在最忙的双抢季节,也是一干两稀(早晚均为地瓜和芋头为主的粥,特意为我另备一碗米饭,我基本上都让给五岁的表妹)。我是坚持不了两天就得打道回府(去也是为了抓田的泥鳅玩),回家路上真是一路想一路恨,恨谁?恨我姑姑!
高一暑期为例,一个全劳力每天合0.11 元,姑姑每天7个工分加表哥5 个工分,表弟放牛3 个工分(队里每家轮放,轮空时割猪草),姑夫负责自留地和上山砍柴火(姑夫父母年事已高),一年到头口粮都赚不到(需用姑夫的部分工资补贴给生产队换口粮)。这就是我知道的76年的农村。
据我所知(周边邻县亲身感受,大学时与来自全国各省的同学四年相处)在当年南方这样的县(无大工业的山区)不在少数。
江苏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现在还是这样。
真的面对姑姑时根本无法生出一丝一毫的恨意,她满脸的表情不仅年少的我,她全家、甚至全村人都能读懂。其实她内心是很期盼娘家来人的,个中原因同样大家都懂。命运使然!她是,我是,我们都是!所以我要感恩昨天的大喜日子!
1. 大跃进时期农村老家(姑夫家)给她留下的错觉(短期探亲)2. 59年城里已经有物资短缺的现象 3. 怀上头胎(我表哥)无人照顾(姑夫就是个文弱书生)所以她觉得农村好,有自家的自留地就不会饿到自己和小孩,何况还有热情大方的同村本家人(吃公家大食堂,当然大家都大方好客)
不论是苏南苏北,九十年代与我家乡已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但在70年代中期前苏北与我家乡的农村半斤八两。
在国内时与我同系、同教研室的老师(也有知名的大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所做荒唐之事更是数不完、道不尽。现在与过去的同学同事聊起来还是忍俊不止。有荒唐的年代就不乏荒唐的人和事。
我还想过强壮如牛的生产队长(10 个工分)劳动一天还换不来八两米钱(即使不算定量指标),其实我曾随下放的父母在更“山”的农村小学读四年级,全劳力一天6分钱!
苏北响水县就有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