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货完胜德国货。给一个小目标的广告费都不多。
我刚上大学时,青葱得傻不愣登的
可以说是毁童年系列了。
童年时红墙碧瓦,湖光山色,这些都依旧。只是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游客。所以春游的时候绝对的惬意。
上次回去很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逛颐和园。人太踏马多了,一点游园的情绪都没有了。
还记得初三寒假骑车去颐和园,从北宫门进,然后踏着昆明湖的冰面一直走到石舫。公园里游人寂寥,真的是觉得这个公园在陪伴着你那种感觉。
俱毁矣。那时候全国10亿人口,北京800万常驻居民,出差的不多,自费旅游的更少。时光一去不复回。
夺眼球的颜色、炸裂味蕾的口感,没有人关心什么成分、如何加工的,乌央乌央的人群排队打卡,过瘾。
从前随便进一家街边的涮肉店,都是正宗的北京铜锅涮肉,羊肉货真价实。现在除了东来顺、牛街的清真涮肉馆,其他都变了,蘸料更是五花八门 。 上次为了吃牛街一家老马涮肉的烧炭铜锅,大冷天排了好久的队,锅子端上来,久违的亲切
英国货完胜德国货。给一个小目标的广告费都不多。
我刚上大学时,青葱得傻不愣登的
可以说是毁童年系列了。
童年时红墙碧瓦,湖光山色,这些都依旧。只是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游客。所以春游的时候绝对的惬意。
上次回去很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逛颐和园。人太踏马多了,一点游园的情绪都没有了。
还记得初三寒假骑车去颐和园,从北宫门进,然后踏着昆明湖的冰面一直走到石舫。公园里游人寂寥,真的是觉得这个公园在陪伴着你那种感觉。
俱毁矣。那时候全国10亿人口,北京800万常驻居民,出差的不多,自费旅游的更少。时光一去不复回。
夺眼球的颜色、炸裂味蕾的口感,没有人关心什么成分、如何加工的,乌央乌央的人群排队打卡,过瘾。
从前随便进一家街边的涮肉店,都是正宗的北京铜锅涮肉,羊肉货真价实。现在除了东来顺、牛街的清真涮肉馆,其他都变了,蘸料更是五花八门 。 上次为了吃牛街一家老马涮肉的烧炭铜锅,大冷天排了好久的队,锅子端上来,久违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