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en 史,共享《历史地理研究资讯》一篇有趣的书评。

十具
楼主 (文学峸)
现在世界任何像样点的城市,都可以吃到日本Ramen。我去过日本很多次,印象中几乎每个街角都有拉面馆,味道都不错。定位实惠型的居多,也有小资一点的。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作者乔治·索尔特(George Solt),出生于日本东京,后随父母迁至美国。2009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取得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现为独立学者),介绍了有趣的Ramen史,这个西方人认为的日本文化现象,是在战后,尤其是在80s经济泡沫破灭后,从中国的平民食品拉面演变而来的。

https://mp.weixin.qq.com/s/Hjs6BLHtuQH0MDq1qQ9WjA

 

十具
很佩服作者从小切入洞察文化形成的功力。梳理了一道来自中国的草根料理,何以成了现代日本的符号乃至全球现象。20世纪日本在海
十具
作者未免有点生硬地注入了太多的人文情怀。他认为过去日本在海外的军国主义、经济主义与美学主义的特质,变为以日常生活要素

变为以日常生活要素重新定义国家形象。新日本只关乎生活方式和品位。

十具
历经一个世纪的动荡变迁,拉面从快速中华料理,到日本的平民主食,最后成了复古审美,传统工艺、小规模作坊的“慢食”,正在默默

抵制来自美国的大工业化垃圾快餐的侵略。

飯盛男
不過我認為ramen正成為新的垃圾快餐、高糖高塩高脂

ramen之前也有中華(sina)蕎麦(不是蕎麦麺、是ramen的麵)、但是朴素得多、没ramen花哨

飯盛男
日本各地有数不清的”街道中華”食堂店、究其原因、不是日本人喜中華料理、而是没油少葷的日本料理不符

日本労働人民的日常需要、大量体力消耗、光日本料理補充是跟不上需要的

飯盛男
当然日本ramen有日本的因素在里面、這個因素就是茶道。把許多内容帰納在一個事物中、這是日本人喜歡做的事

同様、ramen的湯、菜碼、麵条的処理、以至如何喫用這個ramen、都有指図。不得不譲人浮想起茶道規則

這種文化的背景、可能是ramen興起的一個原因吧

飯盛男
除了ramen,有烏冬和近代的蕎麦麺。可能烏冬和蕎麦麺在湯、菜碼的花頭上受限制、無法像ramen那様多様化
走资派还在走
听一个上海同学说过,日本的茶道就像是在黄浦江刷马桶
飯盛男
茶筅、以及用茶筅刷抹茶時、很類同
江上一郎
你上海同学家的马桶可能是给麻雀用的了:)
十具
历史上,中华面的确是果腹为要,面向劳工、学生、士兵的。但今天还有多少扛大包的?尤其是城市里。《纽约客》说拉面是来自中国的

《纽约客》说,拉面是来自中国的汤面的传奇,它的兴起要感谢美军输入大麦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21世纪全世界对拉面和日本文化的拥抱,反映的是日本的软实力。

十具
是的,ramen很容易个性化。拉面与日本,正如啤酒与德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
飯盛男
説実話、当初猛一看確実是有這種連想、我及許多人有種感想。看多了、或説理解多了、会漸々脱離這種連想
十具
饭兄,吃过日本的阳春面吗?我一下想起了那篇催泪弹日本课文《一碗阳春面》。应该是属于ramen吧,肯定不是上海的那种。
飯盛男
在這之前、有中華蕎麦、烏冬麺和蕎麦麺。戦後日本食糧短缺、美国給了大量小麦粉、日本食面包的習慣倒是養成了

小学校給食都是発麺包的、小孩長大了都成麺包習慣了。這和麦当労的小孩套餐一個道理

 

唯一那個時期認為亜細亜人、麵食的話拉麺比麺包更適合的是、開発出即席麵的那位華裔人士

飯盛男
應当是掛け蕎麦、或是掛け烏冬。不是ramen,
飯盛男
因為日本没有掛けramen的。掛け的意思就是清湯的意思、没有菜碼的。傳統烏冬或蕎麦麺中最便宜的是清湯的

這個清湯、正式来説是海帯或鰹魚干的清湯、実際上是混了許多醤油和味精的

飯盛男
因為中文或中国没這種麵(至少譯文時)、就譯成陽春麵了
飯盛男
査了下、原文是<一杯のかけそば>、写的是蕎麦麺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8%80%E6%9D%AF%E3%81%AE%E3%81%8B%E3%81%91%E3%81%9D%E3%81%B0

十具
谢谢澄清。
i
insoine2
印象中,拉面战后能风靡日本, 1是日本兵从中国大陆带回的手艺,2是有美援的大量面粉。
多哥
黄浦江江边好像不让刷马桶,也危险。但其上游或下游是否如此,我没发言权。黄浦江支流苏州河边刷马桶,有可能。
十具
这正是日本文化让很多墨客着迷的地方。美式pizza和欧风咖啡星巴克,是讨厌的美国佬不多的可爱之处之一。中国在软实力上可

easily identified 也就是几代北美华人整出来的不伦不类的,那个collectively called American Chinese Food。中产美国佬,10天半月不吃,会犯馋的。

十具
我的意思是,美国的强大和先进,招来的往往是敬畏和嫉恨,鲜有亲近感,哪怕是在欧洲和加拿大。这点日本人好像天生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