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开国将帅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及1360位少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元帅和大将。
1955年授衔,十大元帅的排位是: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十位大将的排位是: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么多开国将帅,各个身经百战、功勋卓著。那么,如果单纯以军功来衡量,抛弃政治、资历等因素,开国将帅,特别是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中,谁最能打呢?根据以往的经验,被广大军迷广泛认可的候选名单应该包括以下将帅: 林彪、粟裕、彭德怀、徐向前、徐海东。
1.林彪
一位将帅厉害不厉害,对手怎么评价非常重要,蒋介石称林彪这位弟子为“战争魔鬼”,为什么?因为中共立国的三大战役,有两个是四野打的;四野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蒋介石五大主力被林彪消灭了两个。
蒋介石有哪五大主力?
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整编11师)、第74军(整编74师)。林彪消灭了新1军、新6军;粟裕消灭了两个半:第74军(整编74师)、第5军,还有半个第18军(整编11师),另一半是被刘伯承消灭的。
林彪在苏联养病时,斯大林想用两个装甲师换林彪留在在苏联。主要是林彪是当时苏联将军(列席会议)中唯一一个认为:德军会绕过马奇诺防线的人。
但是毛主席对林彪有句评论:“他还是个娃娃。”林彪之所以战绩牛皮,很大成份恐怕是毛主席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平台吧。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当时毛把东北交给徐帅,会是什么结局?
2.粟裕
1948年,毛主席在西北坡接见粟裕说:“孟良崮战役的结果,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你知道是谁吗?”
粟裕说:“陈诚?”
毛主席:“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
毛主席:“何足道哉。”
粟裕:“那是白崇禧了?”
毛主席:“离题千里了。”
粟裕:“那猜不出来了。”
毛主席:“就是我毛泽东啊!”
试想,在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中,还有谁能让毛主席想不到的?没有吧?
蒋介石:“东北林彪,华东粟裕,实为我党国心腹大患!”他对其他将帅说过这句话吗?没有吧?
能让国共两党领袖都佩服的战将,只有粟裕。所以,粟裕是最能打的,错不了!
3.彭德怀
毛曾对彭德怀却毫不吝啬地评价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整个长征,就靠彭老总与林彪了,到了西北,以两万对抗胡宗南20万人,还时不时打歼灭战;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血洗马家军,替徐师报了一箭之仇啊。
更厉害的是:抗美援朝,将世界十大元帅中的麦克阿瑟打得被炒鱿鱼!立国之战,打出了100年的和平。
美国人最崇拜的三位将军,彭德怀元帅居榜首,被称为“东方战神”,另外两位,一个是苏联的朱可夫,另一位是彭德怀手下败将麦克阿瑟。
看起来,最能打的非彭老总莫属!连林彪在长征时都曾经喊过:让彭老总出来领导大家吧!
4.徐向前
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有八万之众,而红一方面军只剩下战斗人员不足一万了!原因是什么?徐向前徐总指挥太过厉害!围点打援,大兵团作战,是开始于徐向前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时,林彪的红一军团打不动包座,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拉上去,马上就打开了包座。
到了解放战争时,硬是把一支游击队带成了主力,将阎锡山的晋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最后龟缩在太原不敢出来。连毛主席都连连称奇。
5.徐海东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到达陕北时,穷得连裤子都没有了,可是同样是长征,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团却在长征中越打人越多,越打部队越富有,直接从中原一路打到了陕北,途中还留下3000人建立了一个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三个师,其中的旅团营长,不少来自于红二十五军团,装备更是送了一大堆,都是从张学良杨虎城那儿抢来的。
毛泽东派人向徐海东借钱,他二话不说,就直接送了5000大洋。党中央开顶层大会的时候,毛主席就老是问:“徐海东来了没有?到主席台来!”
如果徐海东不负伤(子弹击穿面颊,子弹从他的左脸穿进,从右耳根穿了出来),成为元帅的可能不是没有,因为到红军长征结束时为止,他的战功是超过林彪的。
蒋介石称他为“文明之一大害”,悬赏金额跟毛主席一样,蒋介石打不过徐海东,就拿徐海东家人出气,杀了徐海东一家66人!在整个红军将领中,只有徐海东有此遭遇,因为徐海东打蒋介石的军队,几乎都是击溃歼灭战。
6. 个人倾向
上述五位将帅个个都是军神级人物,如果非要从中选出第一,本人倾向于彭老总,主要是考虑彭总在韩战中的表现。林、粟、徐、徐,很能打,但主要功勋大都是在内战中。特别是解放战争的中后期,国民党大势已去,林、粟、徐打的都是顺风战,所以难度要小。抗日战争,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大规模的战斗不多,唯一一个百团大战还是彭总指挥的。
而韩战不同,势不在中方一侧,对手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最佳的对比是,林、粟两位战神都因种种原因拒绝赴朝作战。而战争的结果是,将已势如破竹的联合国军,又压回了三八线。
彭老总的名言掷地有声,那就是“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您心目中,中共开国将帅中谁最能打?
一个简单的道理,别人打的仗粟裕都能打,粟裕打的仗没人能打,除了一个毛泽东
而是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给周恩来当助手搞统战。
如果是蒋这么看重林彪,斯大林给两个装甲师都不换,为什么不重用林彪,象王耀武一样,统领十几万国军直接和日军厮杀,或者给他一个副总参谋长位置,至少作战厅长的位置,让他直接协助陈诚,白崇禧,何应钦策划指挥全国乃至中国战区抗日战场?
如果是毛泽东这么看重他,斯大林的两个装甲师都不要,为何不让他上前线,协助甚至取代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乃至新四军?是毛泽东怕林彪打得太好,阻止了日本多占地,甚至收复失地,从而减轻了国军压力,爱了蒋介石的国?
“林彪在苏联养病时,斯大林想用两个装甲师换林彪留在在苏联。主要是林彪是当时苏联将军(列席会议)中唯一一个认为:德军会绕过马奇诺防线的人。”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465089.html
1979年1月3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黄克诚的文章:“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 毛主席乘兴即席挥笔, 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长征路上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记得彭老总最初看到毛主席这首诗时, 谦逊地将‘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还原真实的创作过程
经过多方面史实考证, 根据王震、杨尚昆等知情人提供的可靠史料, 基本确定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10月19日,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原红一方面军缩编改称, 彭德怀任司令, 毛泽东任政委) 抵达陕北苏区边境吴起镇。次日, 宁夏、甘肃军阀马鸿逵、马鸿宾派五个骑兵团跟了上来, 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毛泽东把砍掉“尾巴”的重任交给了彭德怀。
接到命令后, 彭德怀与周恩来、叶剑英共同拟定了一份作战电报发给毛泽东, 电报中分析地理环境时, 提到了“山高路险沟深”。10月20日夜, 彭德怀亲自部署在吴起镇西北部的五里沟口一带设下埋伏。翌日的战斗, 共毙伤敌600余人, 俘敌700余人, 迫使敌人远离陕北苏区。
在战斗打响的当天上午, 毛泽东在作战科长伍修权陪同下来到前线, 心情异常兴奋, 即兴创作六言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其中“山高路远坑深”是根据电文中的“山高路险沟深”修改而成
能打。现在不行了,人都没了,想打也打不了了。
一战的错误开脱。。
事实上粟裕也是最好的,这可以从林彪对他打的那些仗的评价上看出。。
很可能也就没有以后的辽沈战役了。。
对于这第一次四平的惨败,军内有人认为本来就不该打,是毛压着林彪打的,说要变四平为马德里。。
第二次林彪战四平,他是攻击的一方,陈明仁是国军的守方。林彪再次输掉。。
毛泽东一定心里很高兴,第一次四平战你输了,有人认为其中有我的错,那么这次你又输了,怎么说呢?
换句话说,你林彪如果行,第一次就不应该输掉的么。。
中共开国将帅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及1360位少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元帅和大将。
1955年授衔,十大元帅的排位是: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十位大将的排位是: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么多开国将帅,各个身经百战、功勋卓著。那么,如果单纯以军功来衡量,抛弃政治、资历等因素,开国将帅,特别是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中,谁最能打呢?根据以往的经验,被广大军迷广泛认可的候选名单应该包括以下将帅: 林彪、粟裕、彭德怀、徐向前、徐海东。
1.林彪
一位将帅厉害不厉害,对手怎么评价非常重要,蒋介石称林彪这位弟子为“战争魔鬼”,为什么?因为中共立国的三大战役,有两个是四野打的;四野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蒋介石五大主力被林彪消灭了两个。
蒋介石有哪五大主力?
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整编11师)、第74军(整编74师)。林彪消灭了新1军、新6军;粟裕消灭了两个半:第74军(整编74师)、第5军,还有半个第18军(整编11师),另一半是被刘伯承消灭的。
林彪在苏联养病时,斯大林想用两个装甲师换林彪留在在苏联。主要是林彪是当时苏联将军(列席会议)中唯一一个认为:德军会绕过马奇诺防线的人。
但是毛主席对林彪有句评论:“他还是个娃娃。”林彪之所以战绩牛皮,很大成份恐怕是毛主席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平台吧。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当时毛把东北交给徐帅,会是什么结局?
2.粟裕
1948年,毛主席在西北坡接见粟裕说:“孟良崮战役的结果,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你知道是谁吗?”
粟裕说:“陈诚?”
毛主席:“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
毛主席:“何足道哉。”
粟裕:“那是白崇禧了?”
毛主席:“离题千里了。”
粟裕:“那猜不出来了。”
毛主席:“就是我毛泽东啊!”
试想,在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中,还有谁能让毛主席想不到的?没有吧?
蒋介石:“东北林彪,华东粟裕,实为我党国心腹大患!”他对其他将帅说过这句话吗?没有吧?
能让国共两党领袖都佩服的战将,只有粟裕。所以,粟裕是最能打的,错不了!
3.彭德怀
毛曾对彭德怀却毫不吝啬地评价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整个长征,就靠彭老总与林彪了,到了西北,以两万对抗胡宗南20万人,还时不时打歼灭战;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血洗马家军,替徐师报了一箭之仇啊。
更厉害的是:抗美援朝,将世界十大元帅中的麦克阿瑟打得被炒鱿鱼!立国之战,打出了100年的和平。
美国人最崇拜的三位将军,彭德怀元帅居榜首,被称为“东方战神”,另外两位,一个是苏联的朱可夫,另一位是彭德怀手下败将麦克阿瑟。
看起来,最能打的非彭老总莫属!连林彪在长征时都曾经喊过:让彭老总出来领导大家吧!
4.徐向前
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有八万之众,而红一方面军只剩下战斗人员不足一万了!原因是什么?徐向前徐总指挥太过厉害!围点打援,大兵团作战,是开始于徐向前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时,林彪的红一军团打不动包座,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拉上去,马上就打开了包座。
到了解放战争时,硬是把一支游击队带成了主力,将阎锡山的晋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最后龟缩在太原不敢出来。连毛主席都连连称奇。
5.徐海东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到达陕北时,穷得连裤子都没有了,可是同样是长征,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团却在长征中越打人越多,越打部队越富有,直接从中原一路打到了陕北,途中还留下3000人建立了一个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三个师,其中的旅团营长,不少来自于红二十五军团,装备更是送了一大堆,都是从张学良杨虎城那儿抢来的。
毛泽东派人向徐海东借钱,他二话不说,就直接送了5000大洋。党中央开顶层大会的时候,毛主席就老是问:“徐海东来了没有?到主席台来!”
如果徐海东不负伤(子弹击穿面颊,子弹从他的左脸穿进,从右耳根穿了出来),成为元帅的可能不是没有,因为到红军长征结束时为止,他的战功是超过林彪的。
蒋介石称他为“文明之一大害”,悬赏金额跟毛主席一样,蒋介石打不过徐海东,就拿徐海东家人出气,杀了徐海东一家66人!在整个红军将领中,只有徐海东有此遭遇,因为徐海东打蒋介石的军队,几乎都是击溃歼灭战。
6. 个人倾向
上述五位将帅个个都是军神级人物,如果非要从中选出第一,本人倾向于彭老总,主要是考虑彭总在韩战中的表现。林、粟、徐、徐,很能打,但主要功勋大都是在内战中。特别是解放战争的中后期,国民党大势已去,林、粟、徐打的都是顺风战,所以难度要小。抗日战争,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大规模的战斗不多,唯一一个百团大战还是彭总指挥的。
而韩战不同,势不在中方一侧,对手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最佳的对比是,林、粟两位战神都因种种原因拒绝赴朝作战。而战争的结果是,将已势如破竹的联合国军,又压回了三八线。
彭老总的名言掷地有声,那就是“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您心目中,中共开国将帅中谁最能打?
毛泽东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写了内容十分简单的回信: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一个简单的道理,别人打的仗粟裕都能打,粟裕打的仗没人能打,除了一个毛泽东
而是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给周恩来当助手搞统战。
如果是蒋这么看重林彪,斯大林给两个装甲师都不换,为什么不重用林彪,象王耀武一样,统领十几万国军直接和日军厮杀,或者给他一个副总参谋长位置,至少作战厅长的位置,让他直接协助陈诚,白崇禧,何应钦策划指挥全国乃至中国战区抗日战场?
如果是毛泽东这么看重他,斯大林的两个装甲师都不要,为何不让他上前线,协助甚至取代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乃至新四军?是毛泽东怕林彪打得太好,阻止了日本多占地,甚至收复失地,从而减轻了国军压力,爱了蒋介石的国?
而是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给周恩来当助手搞统战。
如果是蒋这么看重林彪,斯大林给两个装甲师都不换,为什么不重用林彪,象王耀武一样,统领十几万国军直接和日军厮杀,或者给他一个副总参谋长位置,至少作战厅长的位置,让他直接协助陈诚,白崇禧,何应钦策划指挥全国乃至中国战区抗日战场?
如果是毛泽东这么看重他,斯大林的两个装甲师都不要,为何不让他上前线,协助甚至取代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乃至新四军?是毛泽东怕林彪打得太好,阻止了日本多占地,甚至收复失地,从而减轻了国军压力,爱了蒋介石的国?
“林彪在苏联养病时,斯大林想用两个装甲师换林彪留在在苏联。主要是林彪是当时苏联将军(列席会议)中唯一一个认为:德军会绕过马奇诺防线的人。”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465089.html
1979年1月3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黄克诚的文章:“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 毛主席乘兴即席挥笔, 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长征路上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记得彭老总最初看到毛主席这首诗时, 谦逊地将‘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还原真实的创作过程
经过多方面史实考证, 根据王震、杨尚昆等知情人提供的可靠史料, 基本确定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10月19日,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原红一方面军缩编改称, 彭德怀任司令, 毛泽东任政委) 抵达陕北苏区边境吴起镇。次日, 宁夏、甘肃军阀马鸿逵、马鸿宾派五个骑兵团跟了上来, 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毛泽东把砍掉“尾巴”的重任交给了彭德怀。
接到命令后, 彭德怀与周恩来、叶剑英共同拟定了一份作战电报发给毛泽东, 电报中分析地理环境时, 提到了“山高路险沟深”。10月20日夜, 彭德怀亲自部署在吴起镇西北部的五里沟口一带设下埋伏。翌日的战斗, 共毙伤敌600余人, 俘敌700余人, 迫使敌人远离陕北苏区。
在战斗打响的当天上午, 毛泽东在作战科长伍修权陪同下来到前线, 心情异常兴奋, 即兴创作六言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其中“山高路远坑深”是根据电文中的“山高路险沟深”修改而成
能打。现在不行了,人都没了,想打也打不了了。
一战的错误开脱。。
事实上粟裕也是最好的,这可以从林彪对他打的那些仗的评价上看出。。
很可能也就没有以后的辽沈战役了。。
对于这第一次四平的惨败,军内有人认为本来就不该打,是毛压着林彪打的,说要变四平为马德里。。
第二次林彪战四平,他是攻击的一方,陈明仁是国军的守方。林彪再次输掉。。
毛泽东一定心里很高兴,第一次四平战你输了,有人认为其中有我的错,那么这次你又输了,怎么说呢?
换句话说,你林彪如果行,第一次就不应该输掉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