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

d
dqu
楼主 (文学峸)

我喜欢远足,但经常陷入烦恼,因为稍离城市远点手机就没信号,有时耽误事,我用的是Verizon,据说AT&T更差,因为它们都不愿投资扩大信号覆盖。
我特别希望拿一个全球通手机,不管山里海里,世界各地,任意接听。如果开着车的话,随时有WiFi上网。
也许3-5年后就会有Tesla的手机面世,连的是starlink卫星信号,每辆Tesla也都连到starlink随时提供WiFi上网,这样我就可以开着Tesla,带着Tesla手机到处潇洒。
这是白日梦吗?也许,不过我能梦到,估计Elon早想到千百遍了,永远不要低估ELon的野心。技术上有瓶颈?未来科技的进步只会让你目瞪口呆!
Apple一路走来颠覆了多少传统行业,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现在Elon的Tesla/SpaceX也在干着同样的事,就看你能不能早看到趋势。
也许有一天Verizon/At&T/Apple也会被Starlink/Tesla打的节节败退,请允许我继续梦一会...

米奇的厨房
应该可以啊,只是starlink现在体积太大,无法实现mobile,而且目前接受信号必须周围没有障碍物,所以树木房屋都会影响信号

等客服了这些难点就行了。我们家在大烟山附近山里的,startlinK很好用。我的安保系统都是靠它呢。看电影上网都没有问题.

这是我家的,后来给装屋顶了,半径大约12寸左右吧

d
dqu
对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趋势就是如此
h
haomahaoma
一龙加油,披荆斩棘星辰大海。
I
IEbird
海水覆盖地表70%面积,也许有望随老朽坐邮轮24小时逛文学城。
常谈
技术难度是transmission power 如果有uplink 功能,还有电池时间

和卫星直接通讯的手机,几十年前Motorola做过,体积较大,现在应该有为军用的,或者执行野外任务的手机,需要背个电池。

看Blue Origin,SpaceX 的卫星轨道,和接下来卫星通讯specifications。

b
borisg
5G station distance is like 300m. Satellite distance is 40kkm

factor of 10^5 and power requirement of 10^10...

柠檬椰子汁
手机要把信号发给几里外的基站,和发给550公里高的卫星的耗能是很不一样的。

天线要大,电池也要大,这个没有办法。这个是物理局限

远足最好还是手揣USGS的地图和指南针。USGS出版的地图覆盖全美,你只要按经纬度去他们网站上order就可以了。

米奇的厨房
没有觉得啊,现在的star林肯盆子是23寸左右大小,电源应该是12v的,从socket上加变压器的,应该可以用solar解决问题

当然23寸还是大了点,而且障碍物block信号还是个问题

常谈
如果把通讯设备放在EV里,就没问题了。所以取决于EV的设计,要能飞过河越过悬崖。
常谈
不会是5G技术
日月茗
没想到接收器这么小只有12”,跟炒菜锅一样大
柠檬椰子汁
物理局限

Startlink 卫星是550公里,通讯卫星是2万公里。一般基站也就是几公里远。所以从物理上电磁波计算就能看出,一般手机的接收天线尺寸 一定小于 startlink 接收天线尺寸 一定小于 通讯卫星电话的天线尺寸。

当然据说starlink发射器也有定向波形,而不是圆球状的散射信号。但是LTE/5G的基站也是用同样的定向波形原理。所以几公里 vs 550公里,LTE/5G vs. starlink 接受天线和发射天线的尺寸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

米奇的厨房
改正一下,是12寸半径,23寸左右直径,因为表面是弯曲的
米奇的厨房
不懂这些,但是我家的start linK的锅的图就在上面,直径23寸,挺好用,但是不能搬着走,固定地址的。不懂为啥
柠檬椰子汁
发射信号给几公里外和几百公里外能是一回事吗?不需要理科大学生,高中生就应该明白啊。
米奇的厨房
看事实就够了:我家的starlink锅就23寸直径。很轻,好用。就是不能带着跑。懂不懂无所谓。
柠檬椰子汁
starlink is 550 km. low orbit.
位酷哥
我还是带上我的古董,2战的美军电子管短波收发机。扔根长天线跟中国都能通话
彭发朦
如果只是打个电话,已经

有成熟的技术,军用或海事卫星电话早就有。如果想4G、5G数据能力的手机,通过车载系统和卫星连接也没有技术问题,和在家里用WiFi差不多。如果想用手机直接接通卫星具备4G/5G能力,则还需等待芯片技术继续发展, 能够用合适的成本实现超高频信号的接收、发射、处理。频率越高,天线才能变得越小。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当然如果你愿意背口锅背电池盒负重越野,现有技术亦可以立即实现。

I
IEbird
抗战神剧看多了,还要用密码本?
常谈
Starlink 用户通过ground stations(gateways)得到通讯服务,不是直接和卫星通讯

So for now, service relies on a system of ground stations called gateways. These stations are positioned around the world and exchange signals with the Starlink satellites, tapping them into existing fiber-optic infrastructure. So, a user's home antenna connects to a Starlink satellite as it passes overhead, which in turn links them into the nearest gateway. As a result, in addition to their own antenna, users need to have a ground station within roughly 500 miles of their location to get service.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technology/how-do-spacexs-starlink-satellites-actually-work

米奇的厨房
原来是这样,那照理应该不会有偶尔的几秒钟的间断啊
常谈
卫星通讯会受天气,云层变化影响,都说starlink
常谈
还不稳定。
米奇的厨房
我们用的还挺稳定的,偶尔一天里面有几秒钟短线马上又接回去了,没事,好像现在也不怎么短线了,反正安全系统没有报告出问题
常谈
Gateway和卫星之间的通讯也需redundancy check,天气不好速率下降

家用internet之所以不能被无线通讯取代,也是同样道理,实际上5G的速率比现有的cable 快,但不保证稳定。

米奇的厨房
好像没有问题啊so far so good. 不知道以后用的人多了是否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