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名作改编的剧,为什么要乱换背景,而不是直接写一部新作呢

当时已惘然
楼主 (文学峸)

人生之路我还没看,路透的冒名顶替上大学,出国之类的情节和小说,电影版人生都对不上号。

亦舒的流金岁月写的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视剧改成现代上海,不伦不类。

可以理解影视创作要与时俱进,比如建国初写土改的一些作品,今天要是原样拍出来,估计没人会看。

不理解的是顶着原著的名头,情节重新创作,细节功力又跟不上的操作。影视团队靠这样吸引收视有欺骗观众的嫌疑吧。

P
Phoenix16
编导想不出好的原创剧本,用畅销书吸引观众,然后各种魔改。还有我的前半生也是亦舒小说改编的,改的原著精神都没有了。
当时已惘然
是的,我的前半生除了保留几个名字和出轨离婚情节,人物背景全改了,还硬套商战背景以为能高大上
o
obama_北美101
锁定收视基本盘。
P
Phoenix16
是的。原著要表达女生遇到渣男的自强还有女生间的友谊,改成女主没有男主就没有好工作、女主抢闺蜜男朋友的狗血剧情。
P
Phoenix16
搞笑人生把亚萍妈编成世界著名舞蹈家,还谭元元呢。改编可真容易,想怎么改怎么改。阿婆走了留给巧珍价值上亿的上海花园洋房

把各种故事、社会新闻全安在剧里。

山北西河
感觉她还会把房子退回去
P
Phoenix16
不会。有亲戚过来抢,亲生儿子已经去世了。这些人生前从来不来看老太太。
C
Chuwu
原著就一中篇小说,不增加情节怎么拍出这么多集电视剧
J
Jessy99
原来改了这么多,想再看一遍电影《人生》,找不到完整的
P
Phoenix16
编的合理现实一些。世界级华人舞蹈家这些年只有潭元元。金星周洁海外都一般。我原来舞蹈老师北舞编舞毕业,在这儿教人跳舞谋生。

她曾经和周洁同宿舍。她同班同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编舞,编了那支彩排中那个领舞从移动的车上高位摔下来的舞蹈。她还是后悔来米国的,在国内会发展的更好。潭元元18、9岁来米国的旧金山芭蕾舞团,成为首席,华人的骄傲,至今未婚未育。舞蹈是年轻人的艺术,潭元元跳到四十多,因为她从18岁开始在旧金山芭蕾舞团,一直坚持不懈。剧中亚萍妈妈,孩子都过了5、6来美国,那年龄应该二十几岁接近30岁。这年龄异国他乡怎么成为世界级舞蹈家。在华人圈做个舞蹈老师就不错了。还有那个休士顿芭蕾舞团的首席李昌星,早年18、9岁艺术交流来米国的,选择黑下来不回国,邓小平特批留在了米国,成为第一个华人首席。他30几岁开始转行,业余学习金融,转到金融行业。他的精彩故事拍成电影, Mao's Last Dancer, 很好看。

 

舞蹈是青春饭,不是画面,越老越吃香,画作越值钱。到一定年龄,要么开班教人跳舞,要么转行。杨紫琼英国伦敦皇家芭蕾舞中学的。大家就是对编剧吐吐糟。

当时已惘然
国内编剧不知道为了迎合政治需要,还是不愿静下心来体验,写到海外生活就降智

至今记得一些让我觉得好笑的情节

欢乐颂的刘涛,不能和人有肢体接触,却可以做马杀鸡。不知道她这个状态是怎么通过毕业典礼的,平时工作中怎么和人social。

李春天的春天,姐姐年轻时大美人,离婚回国开咖啡馆都没有资金,要妹妹和旧情人帮助。

都挺好的哥哥,斯坦福计算机博士,失业后要靠国内妹妹找工作,同事失业去中餐馆端盘子

P
Phoenix16
对对完全胡编。要么特牛世界顶级要么特惨。安廸独来独往的nerd怎么成为投行精英,要知道投行的人都是人尖Social高手。

最重要的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为了显示明玉多牛逼,在米国出差一个电话就给哥哥找了对口的工作。仿佛米国公司都是听命于国内的牛人。哥哥来美国多年,不舍得吃中餐,因为中餐很贵。

哥窑
这段剧情我也觉得窘,首先想到的只有谭元元,佩服编剧编的能力。
P
Phoenix16
是呀。有自己的工作室有可能,我们这很多华人舞蹈老师,教华人孩子学中国民族舞,逢年过节参加社区活动。但世界级不可能。
c
crabtree12
拉大旗做虎皮。。。
B
BeagleDog
自以为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