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思考

钱百万
楼主 (文学峸)

中共打仗从来不管己方死人多少,只看是否达到战略目的。但长津湖血战,中国长期以来避而不谈,兵团司令宋时轮韩战中期被调回国,然后去某军校当教员。那些不被信任的国民党起义将军,蒋介石身边的共军间谍等,解放后基本就是当军校教员的命运。

为什么最精锐兵团的司令混得这么惨?很简单,长津湖一战令中共羞于启齿。15万人的部队被打残,减员九万。其中三万战死,冻死两三万。而美方两万人中,战死七百人,有人冻伤但没人冻死。典型的杀人七百,自损三万。

至于战略目的,中方以突袭方式迫使美方撤退,似乎达到目的。但由于伤亡实在太大,感觉吹嘘起来有难度。

从美方视角来看,其实相当成功,撤退的目标圆满达成。陆战一师的师长是名将,但其一生最大的荣耀就是此次成功的撤退行动。

战前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会参战,因此各部队分散在中朝边界,剿灭金日成溃不成军的残兵败将。战前一两天发现有中国人部队秘密潜入朝鲜,麦克阿瑟仍然固执地判断是最多几万人的小股部队。

后来中方突袭开始,两万人的陆战一师被宋时轮的十五万人包围。美方惊觉中方实际有几十万大军开进朝鲜。由于战情完全变了,迅速收缩成为唯一选择。所以属于主动撤退,而非被击退。

中方基于国共内战时的经验,还想围点打援。老毛最初知道九兵团成功包围陆战一师后,还发电报说先消灭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围住不打,吸引其他美军前来解救,然后予以伏击消灭。

但中国发现陆战一师这块硬骨头不但啃不动,还硌掉了好几颗牙。美军从容地从港口撤走了所有军队,伤员,及所有轻重设备。现在的拜登政府在阿富汗都做不到这点,唉!

除此之外,美军还有时间抢修出了一个机场,补给撤退期间的弹药和食物。

本来美军打算带上四千名朝鲜基督徒一起撤退,后来发现蜂拥而来黑压压一大片老百姓,于是决定全都用船救走。这九万八千平民中,就有现任总统文在寅的父母。这些人及其后代现在在南韩用三星手机,开现代汽车,吃着韩国牛肉烧烤,追着韩剧中的娘炮思密达。留在朝鲜的粉红们现在只能一边挖野菜一边含泪高唱“没有金正恩同志,我们活不了”。

历次战争中,老百姓跟着美军走,这不是偶然的。中国人其实都懂这个道理,刘备不就是带着老百姓慢慢南撤,直到长坂坡才被曹军冲散的么?

当时,中方的东北王高岗实际上已经迅速准备了大批入朝棉衣棉裤,但在福建驻扎准备进攻台湾的九兵团,接到命令后,坐上火车三天三夜开到东北。由于军情紧急,上面决定不停车,直接开过鸭绿江。穿着单衣的士兵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中,冻死冻伤无数。

类似的情况,美军当时后勤部队请示指挥部,运输能力限制,首先向长津湖美军运送弹药还是冬装?指挥部回答,没有弹药可以拼刺刀,一定要先送冬装和食物。

还有一条必须指出,所谓韩战打出了威风,保证了中国三十年的和平,纯属自我安慰。首先美国根本没有欲望进攻中国本土,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进攻过任何中等以上国家本土,原因很简单,损失收益比率不划算。其次,保证三十年和平幸福,只是针对权贵阶层而言,中国老百姓三十年来一直在享受着饥荒,迫害,各种运动。

朝战使得中共的人海战术名扬天下。不管是淮海战役还是韩战,解放军都是潮水般地冲向敌方机枪密集扫射的阵地,士兵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当炮灰?国内宣传从来不说,但许多幸存老兵私下都透露过,后面有督战队,不冲立即被督战队击毙。

国共内战时,双方都有督战队。韩战时,大批国民党降兵被编入解放军一线部队。有人认为这是老毛怕这些人造反,借美国人之手消灭他们。这是猜测,我不做评论。但没有督战队,这批国名党降兵是绝对不愿意冲锋当炮灰的。后来战俘营中三分之二的人选择去台湾,基本都是国名党老兵。

战争大片看过不少,都是警醒世人战争的残酷性的;但长津湖一片,在形式灵活的内宣引导下,目前在中国激发起了战争热情。据说中国的粉红们,以小镇中失落的边缘化青年为主。不知道将来需不需要督战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长津湖的思考 武肺余波,法欧和三眼联盟闹崩了 赵薇可能已经被限制行动自由 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了 坑蒙老人成国内银行的赚钱之术
g
gjbwj8
这些细节没啥意义,帝制时代,皇帝说干,下面就只能干!

而且,1,2战役后,要是接受13国停火协议,老毛的大冒险,就是大成功!

s
sihuanian
分析得很好,很全面。可惜那些多活生生的年轻的生命,当了炮灰。朝战使中国幸运地避免了毛三世。
我也说句实话
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看完视频以后跟你的感受差不多,所以我现在很想看看有没有后来人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评价这场战争

看能不能拓宽一下我的思路:)

以我目前对朝鲜战争的理解,能歌颂的也就是那些可怜的志愿军战士,作为军人当时可能完全沒有选择,太惨了,至于什么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什么向美国示威之类的完全看不出来

不知道那些志愿军战士的家人看电影会是什么感受

j
jin_yin_hua
拍长津湖并得到热捧是想说明不管多大的困难多大的牺牲,侵犯到我的利益,必和你血战到底

朝鲜一直是中国势力范围之内.当中央政权强大时,统一完成后常去征服朝鲜,衰弱时失去控制. 明朝为了朝鲜在朝鲜和日本打了一战,清朝甲午战争的起源是日本进攻朝鲜,最后战败,逐渐失去东北的控制权. 当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军快到边境了. 明白了历史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一定会参战. 情况有所不同的是,一是中国不够强大,二是北面有苏联俄国,金有其他选择. 

a
april113
网上搜一下应该还有,我是看过很多的,但不想在这儿说因为会引起争论
a
april113
感叹当时的美军都能保护这么多百姓撤退,现在的拜登政府在阿富汗却做不到!
D
DoraDora2008
不是侵犯到利益就一定血战到底的。血战不是付出利益吗?是权衡利益,看怎样保证最大的利益。当然又可以细分社会中哪部分人的利益了,讨论
开枝散叶
觉得不但改变了政治经济也可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就说太子在不在这条吧,可以参考北韩。

小小得意楼
楼主缪误甚多

1.出兵朝鲜这件事,老毛事先是打了招呼,警告美军不要过三八线的,但是麦克阿瑟刚愎自用,把老毛的话当耳边风,结果一头钻进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北是找不着了,向后转吧,总算逃得够快,这叫目标圆满完成?啥目标,逃跑的目标?

2.第九军啥时候一火车从福建开到东北?当时后勤确实没又跟上,士兵上战场非常仓促,但是从江南去山东备战,然后去的东北,细节还是要准确的。

3.老百姓为啥跟美军,和难民涌到发达国家一个道理,人性都是差不多的,没啥好煽情的。

4.中国和美国当时的装备差太远,只有拼人命,确实伤亡惨重。但是你说的啥督战队,估计也是添油加醋的小道消息。讲人性没错,少数人惧怕战斗,甚至开小差也可能,但是不应该污名化大多数战争中的士兵,许多人是有牺牲精神的。

下面是细节,自己上网查去。

“九兵团于9月20日正式下达北上命令:从10月1日起,按照第27军、第20军、兵团部和第26军的顺序,依次北上,进入津浦路山东段地区,各部具体集结地点是27军位于泰安,20军位于兖州,兵团部位于曲阜,26军位于滕县。

10月中旬,九兵团各部经铁路输送分别到达指定位置,随即开始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与以美军为假想敌的战术训练。10月29日,在山东曲阜召开的团以上干部入朝作战动员大会上,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到会亲自做了动员报告。——就在九兵团开始北上山东之时,朝鲜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9月28日攻占汉城,韩军与美军分别于10月1日与7日越过三八线北进,10月17日攻占平壤。中国首批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则于10月19日秘密入朝,10月25日开始发起第一次战役。”

杨别青
后半部分太多没有依据,高岗的棉衣服有15万吗?志愿军的督战队有依据吗?如果人海战术能赢,那么抗日早就胜

利了。这是有无制空权以及武器有两代以上差别的战争,美国大规模的战败是百年第一次吧。

c
coorslight969
放屁
星海望空
哈哈,差不多就是你说的这样!
雾蒙蒙雨霏霏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韩战之前,美国舆论大部分把中国的解放战争定义为中国的内战,很多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对老蒋的腐败很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韩战之前,美国舆论大部分把中国的解放战争定义为中国的内战,很多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对老蒋的腐败很反感,反而同情中共,当年美国甚至试图调停中共和蒋介石,老蒋逃到台湾,美国也没有出兵阻止中共去解放台湾,这本是中国收回台湾的最佳时机。在韩战之后,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把中共划进了共产阵营,中国成了国际共产阵营的一部分,成了冷战的一方,于是对美国来说,保卫台湾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七十年解放台湾的梦遂成蹉跎。

g
gjbwj8
去看看公开的档案,金开打前,老毛就已经答应出兵了,金的三个朝鲜师就是林彪的部队!

老毛早早就必须出兵,只是什么时候,斯大林在主导这一切,中苏同盟签了后,斯大林认为是时候考验毛的忠诚度了!

出兵,根本不是 美军打到鸭绿江边时候决定的!

 

 

 

 

C
Cathy_Bay
这都是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当时毛要在苏共和美帝之间选择一个盟友,其实没有什么可选的。跟苏共崩了以

没想到人家苏共不讲这一套。事后看,美国反而不太讲意识形态,认为可以跟中共合作联盟。这个思路几十年一直如此, 直到现在也没变。 

y
yzhl888
如果不打,很可能东北再次沦陷。
w
wantong
沦陷给谁? 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