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我知道的几个选择打或者不打911的情况。

羽绒服
楼主 (文学峸)

最近一次爬山,碰到一个中年男人小腿抽筋。我从来没有看见抽筋这么厉害的,一个大男人疼得哇哇叫。我们几个人问了是否有水,有电解质,同时给按压肌肉和反扳脚,按压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肌肉紧绷而且抵抗那个按压的力道。肌肉抽筋我的经验就是几分钟过去就好了,但是这个远比我想象的要长。几分钟后,看见他脸色很难看,而且打颤发抖。我们给他披上我们的保暖衣服,底下垫了睡垫 (我们是过夜的,碰到他是我们刚开始爬山的1/5应该都不到)。然后我烧了热水做热水瓶。这样折腾好久,抽筋有好转,但是他一动就又抽筋。我们不可能抬他下山。跟他太太商量后,打了救援电话。当时还有另一拨人,其中有真正的医生,认为他情况稳定,除了不能自行下山,马上没有生命危险。我们留下emergency blankets,热水,还有糖,保证他不会失温。2,3个小时后,看见直升飞机,当时天气晴好,呼救时间大概是下午1点钟,所以还有很长的day light。留下emergency毯子,我们之间还讨论了一下,我们总共还有几个,这样保证万一我们有问题,还是有保暖的东西。

N多年以前,我不在现场。有一个人跳跃溪流时,脚踝骨折。他自己坚持到了附近大概不到1公里的木屋(就是他们的当天目的地,如果走到trail head,大概要走7,8公里的bush whacking,这在脚踝骨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那个木屋,那条线路我后来也走过,我都想象不了脚踝骨折还怎么能到木屋里。不管怎样,他们当天在木屋住下,第二天让其他人走到trail head,开车出去叫的救援。直升飞机过来把那个人飞了出去。这是很多年以前,inReach之类的还都没有。

也是几年以前,走一条trail,回来的路上有一棵倒下的树。那棵树倒的就是那种从下面爬太低,从上面过又太高的那种。我们都是费劲儿绕,其中一个20来岁小伙子要撑着跳过去,我们劝了也不听,他最后还是跳了。跳了以后刚开始还没什么,大概200,300米以后就说膝盖哪里不舒服,走不了了。问他,我们觉得是还能走,就是很不舒服的,可背着过夜包肯定就不行了。我们大概3个人把他的东西分了一下,陪着他慢慢走了后面的6,7公里。

还有一次也类似,小腿肌肉半拉断(当然当时不知道)。当时天气大雾,太阳也马上要落山,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需要直升飞机。当时也是觉得虽然疼,但是还能凑合走,就慢慢走到当天的目的地木屋(晚上10点才到。这个也是回头走的路比到木屋更远)。转天天气好转,但是觉得前一天都走了,现在应该也可以。也是几个人分了受伤小伙伴的东西,最后一起回到trail head(我们是traverse,受伤地点基本就是整个路程的一半,走到木屋以后,到另外一头就是不到1/3的路程了)。也没有叫救援。类似的情况我还经历过一次,不是我们一起的,但是我们都在一个木屋住就认识了。其中一个人滑雪膝盖扭了一下。我们虽然不熟,也是帮着背了她的东西下山。

几个不同的情况,当时商量是否叫救援,每个情况并不太一样,但是好像大家都没有异议。

b
borisg
你这几个例子,

你这几个例子,

第一个无疑要叫救援,因为温度低,他的状况没有缓解,自己走不出来只能坐以待毙。失温以后人可以很快死掉。

第二个,不应该等到第二天。四肢骨折应该及时固定以防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和内部出血,待得太长会影响最终康复结果。

第三个第四个表现类似崴了脚,别人帮一下能走出来(个把小时),走得慢点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不需要叫救援。

参加过一次野外救助,病人在山里摔了一郊野,老年妇女上肢骨折(看得出来不是直的了),换个别人自己扶着胳臂就走出来了,但是这位疼得坐在地上不能走了,只好叫我们用担架抬出来,先打了吗啡止痛然后做夹板。山路比较陡,换了几拨人。前前后后折腾了恐怕有半小时,就这个伤情本身真的是没必要,但是这个病人就是走不了。

冬季到无人烟的地方不要低估自然的严酷。若干年前这里有几个人(还不是一个人)冬季去爬山(不是爬岩),有冰,有个人摔了不幸磕了头引起颅内出血,天气不允许直升机降落,其他几个人尽力抬着他走,更不可能走得很快,最后来不及救治而死。

目前的状况,美国人口比较少的乡下,比较普遍的缺乏志愿的消防和急救人员,影响野外意外的及时救援。您要是想到比较荒的地方去搞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需要三思。伤了腿什么的多等个把小时无所谓,真的危及生命的就不好说了。

 

鲤鱼塘的鱼
谢谢分享!我有在荒野车陷沙里和一个人狂风大雨爬山(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经历,有惊无险,但非常后怕。以后坚决不干冒险的事
山水一程歌
专业!
幕鼓晨钟
避免冒险. 我们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 没有能力辨别方向、辨别饮用水.
随园居士
狂风大雨中的野外有雷劈的风险,几年前本地的boyscout野外活动就发生雷击事件死了几个小孩
b
borisg
童子军对雷电天气户外活动是严格禁止的,这个队伍计划有问题。
随园居士
也可能是天气变化快,带队的判断有问题。不过野外活动的确有天气有关的不可知的风险
b
borisg
在野外是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童子军安全训练里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

在野外是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童子军安全训练里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

一个比较大的队伍坐四艘木船穿越20哩的湖面,中途起了风一艘一艘的纷纷翻了,成员缺乏把木舟扳正的训练,结果好几个被淹死了。

羽绒服
那是您的评估。

第二个只能等第二天,因为当时再hike out,是要走夜路的,对去叫救援的人来说比较危险。说了这个是N年前,没有in Reach之类的时期。做救援最基本原则就是不能让救援者陷入危险。

第四个你要是知道那个hiking out是将近30公里,而且后来检查小腿肌肉几乎拉断,你应该也不会这样说了。事实上,我们后来总结,觉得第一天没叫救援是对的,因为大雾(但是在变晴朗),马上太阳就落山,救援应该也不会来。我们虽然有帐篷,可以就地搭帐篷,但是木屋情况会好很多。第二天天气晴朗,是适合飞行的。回来看家庭医生,医生都不认为有受伤,但是在患者的坚持下做了b超,发现肌肉拉伤严重。虽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治疗手段,但是后面至少可以降低一下活动强度,更保守一些。

 

羽绒服
嗯,不冒险是对的。不过户外活动我还是会参加的,虽然也有风险。我觉得完全没风险的事,是没有的。
光盐行者
常在水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应对各种情况需要有正确的决定。
w
weed123
讚古道熱腸。 一般只要遵循安全規則,做好準備,有有經驗領隊或同伴相伴,排除險求勝之心,絕大部分野外危險都是可以規避的。
w
weed123
嗯,最危險可能是迷路,失溫,缺水或遇到動物。事先做好準備很重要。
w
weed123
“狂风大雨”這個就是要提前注意天氣。 活動計劃根據天氣反復變更目的地是常事,最近一次頭天晚上9點還變更地點,因爲冬季風暴
羽绒服
是滴。
5
5AGDG
最好的办法是打911,是否需要紧急帮助让接线员决定
a
aklei
骨折以后还能接着走,那之后怕是得动手术接骨了,因为骨头茬子很可能已经错位啦。希望楼主报道之后他们的情况,

不叫急救是对的还是留下了遗憾

羽绒服
是说第二个例子吗?

第二天是其他人走出去叫的救援,air lift出去的。当时已经判断是骨折,但是他们因为目的地就是木屋,没有帐篷,当天救助也不可能(没有in Reach的年代),所以争取到木屋settle down,那里有炉子,舒服很多,就是当时最好的option。只是那个人确实忍痛能力强大,换个人可能都要被抬了(木屋里当时有没有担架不确认,现在肯定有))。这大概是20来年前的事情了。他后来一直hiking,就是带我们去那个木屋给讲的这故事。

即使现在有in Reach的,如果是我,我会发出救援信号,简单陈述症状,我们自己的判断,交代没有生命危险,我们会到木屋等待救援。另外说一句,发出求救信号一般要在原地等待,in Reach救援中心应该是可以看见in Reach的位置的,如果动了,他们会认为不需要救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