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在大连的时候,吃着苦涩的陈年玉米面,每个月每人半斤肉,3粮油,缺少蔬菜。很多人去赶海,碰海,向海要食物要美味。赶海去弄海蚬子,海蛎子,海虹,波螺,野海带,海菜,海群菜,海麻菜等等很多海货。当然有的人去弄海参,鲍鱼,扇贝,海胆卖钱,他们被称作海碰子。
食品杂货店也卖各种鱼,每星期来2次,大连商场则是每条都有鱼卖,像鲅鱼,4角3分/斤;鲐鲅鱼3角2分/斤;带鱼(刀鱼)2角2分-2角5分/斤;偏口鱼(牙偏)2角8分/斤;石讲子鱼,偏口鱼的一种,没有牙偏好吃,2角5分/斤;舌头鱼,偏口鱼的一种,肉很薄;黄花鱼,4角5分/斤;青鱼,1角9分/斤;老板鱼,兔鱼,明太鱼,扒皮鱼,海兔子/拔捎/乌鱼;出口转内销大对虾,9角2分/斤;鲇鱼,一角多钱/斤,大头宝(肉像小黄花鱼的蒜瓣肉),小杂鱼都是炖鱼或者晒干烤鱼吃,蒸干鱼吃。
由于每个星期吃几次小杂鱼,所以大连人长得人高马大强壮。
来到美国,找工作也是到东西海岸,喜欢像大连那样的海滨城市。每次到海边洗海澡,游玩总是想整点海货。
昨天,我们到海边去洗海澡,正好退潮,顺便赶了一次海。
是个好天气
因为海底有淤泥,所以海水不是太请,海底有海蛎子
大连的海蛎子都是长在礁石上,因为人们只要看见大一点的就砸下来,所以海蛎子很小。这里海边有淤泥,也长着海蛎子,平铺在海底,所以长得很扁平,竟然像扇贝,个头很大,很多。
砸开一个大海蛎子给LP生吃,中国城$3一个,自助餐是$7一个
LP和我吃了很多生蚝
看到有海麻线,很嫩很小的,弄了一些回家包海麻线包子,那可是大连的特产。上星期到海边弄点绿色海毛菜,做了一锅疙瘩汤吃,特别好吃。石头上小波螺个头很大,很多,捡了很多,当LP看电视的时候当瓜子吃,很好吃,即海瓜子。
一个多小时捡了44磅海蛎子,个头特别大
砸海蛎子太费劲了,砸碎的壳很多渣子都沾到了肉上,所以就把海蛎子蒸熟,应该自己开壳了,海虹和其它贝类都是这样的
有3盆
只砸开了不多的生海蛎子,很肥大味鲜美
蒸了2大锅,一个也没开口,不过比活的打开容易一些
扒开的熟海蛎子能有几磅
在海底海床泥沙上长得海蛎子都是扁平的,像扇贝一样,有年轮。
LP以为海蛎子幼苗借用扇贝壳生长。我告诉她不是,哪来的扇贝?你见到过一个扇贝?她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我说那海蛎子苗怎样借用大扇贝壳长大的?
这些海蛎子做了几碗面条,每人一碗。过去大连街上有老太太走街串巷卖海蛎子,一大铁的菜勺子(比饭勺子大)一角钱,可以做成几碗海砺子面条。
汤是海蛎子里的汤,太鲜了,很好吃
7磅海麻线,2盆,可以包次2包子.洗了很多次才把泥土洗掉,还好,没有沙子。
海麻线有腥味。
像龙口粉丝那样的细
包子起锅了,共三层大蒸锅,也是没有底,不知道好不好吃。
大约80个海麻线包子,我也是第一次做,第一次吃到。在大连只是听别人说,没吃过。味道不错。
波螺,海瓜子,大概有3磅。我陪着LP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了一些。
儿子不吃蔬菜,不吃鱼,这不吃,那不吃,毛病很多。为了骗他吃菜,我们就包包子和包饺子给他吃。他就是吃了几千个大包子,几千个饺子长大的。今天晚上包的包子就是给他吃的,他咬了一口就不吃了,只把皮吃了,馅儿没吃。
在我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很大,又是比较贫穷的时候,赶海能够增加一些食物,更增加了兴趣。
最后那道,是炸蛎黄吗?
海麻线包子,我觉得偶尔吃素菜包子也很美味,跟山马扎包子、萝卜缨子包子一样,都很好吃~~而且素包子好吃,里面要搁一点肥肉肉渣,吃起来很香的~
好像肉包子一般都是包圆形的,素菜包子一般都是柳叶包~
前者不美观(尽管味道好)
后者是包子吗?
大臭小子,什么都不吃还长那么高大。
这夏天给他报了几门课,机器人,计算机语言Java ,SAT, 体育课等等。
然后让他自学7门网课:
数学pre-微积分, AP微积分BC, AP微积分AB,化学,AP化学,AP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给加薪生吃。
现场吃掉应该没关系
各个town自己有规定,州渔业局也有规定。查了一下,州渔业局只有分级限制。
我去这个地方没查到让不让捡,但是允许钓鱼,大的蓝鱼几十磅重。有一次在海边钓螃蟹,老美给了我一条20多磅的蓝鱼。
发现有毒藻类, 有毒藻类对这些海鲜都是营养, 只对人对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有危险, 在加拿大的水产养殖业都通过检测海水有毒藻类水平来判断是否打捞,含量低时无害可以收获食用, 含量高就等藻类含量下降后再收获.
最近随着气候变换,有毒藻类的报告也随着增多, 那种海水变红色就是有毒藻类造成的.
这个doc,接近50分钟, 详细解释有毒藻类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的危害,在4分钟左右就讲的德国
的那个海鲜mussel, 30人致病的事件
我的手在大石头底下划拉,被一个大蟹子夹住了手,那个疼啊!
我把手抽出来,它也不肯松口,我只好把蟹腿掰断,生吃了蟹子。
反正是海虹都不怎么好吃。
以前在新西兰?
然后移到大澳屯的?
文革期间在大连的时候,吃着苦涩的陈年玉米面,每个月每人半斤肉,3粮油,缺少蔬菜。很多人去赶海,碰海,向海要食物要美味。赶海去弄海蚬子,海蛎子,海虹,波螺,野海带,海菜,海群菜,海麻菜等等很多海货。当然有的人去弄海参,鲍鱼,扇贝,海胆卖钱,他们被称作海碰子。
食品杂货店也卖各种鱼,每星期来2次,大连商场则是每条都有鱼卖,像鲅鱼,4角3分/斤;鲐鲅鱼3角2分/斤;带鱼(刀鱼)2角2分-2角5分/斤;偏口鱼(牙偏)2角8分/斤;石讲子鱼,偏口鱼的一种,没有牙偏好吃,2角5分/斤;舌头鱼,偏口鱼的一种,肉很薄;黄花鱼,4角5分/斤;青鱼,1角9分/斤;老板鱼,兔鱼,明太鱼,扒皮鱼,海兔子/拔捎/乌鱼;出口转内销大对虾,9角2分/斤;鲇鱼,一角多钱/斤,大头宝(肉像小黄花鱼的蒜瓣肉),小杂鱼都是炖鱼或者晒干烤鱼吃,蒸干鱼吃。
由于每个星期吃几次小杂鱼,所以大连人长得人高马大强壮。
来到美国,找工作也是到东西海岸,喜欢像大连那样的海滨城市。每次到海边洗海澡,游玩总是想整点海货。
昨天,我们到海边去洗海澡,正好退潮,顺便赶了一次海。
因为海底有淤泥,所以海水不是太请,海底有海蛎子
大连的海蛎子都是长在礁石上,因为人们只要看见大一点的就砸下来,所以海蛎子很小。这里海边有淤泥,也长着海蛎子,平铺在海底,所以长得很扁平,竟然像扇贝,个头很大,很多。
LP和我吃了很多生蚝
看到有海麻线,很嫩很小的,弄了一些回家包海麻线包子,那可是大连的特产。上星期到海边弄点绿色海毛菜,做了一锅疙瘩汤吃,特别好吃。石头上小波螺个头很大,很多,捡了很多,当LP看电视的时候当瓜子吃,很好吃,即海瓜子。
一个多小时捡了44磅海蛎子,个头特别大
砸海蛎子太费劲了,砸碎的壳很多渣子都沾到了肉上,所以就把海蛎子蒸熟,应该自己开壳了,海虹和其它贝类都是这样的
扒开的熟海蛎子能有几磅
在海底海床泥沙上长得海蛎子都是扁平的,像扇贝一样,有年轮。
LP以为海蛎子幼苗借用扇贝壳生长。我告诉她不是,哪来的扇贝?你见到过一个扇贝?她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我说那海蛎子苗怎样借用大扇贝壳长大的?
这些海蛎子做了几碗面条,每人一碗。过去大连街上有老太太走街串巷卖海蛎子,一大铁的菜勺子(比饭勺子大)一角钱,可以做成几碗海砺子面条。
汤是海蛎子里的汤,太鲜了,很好吃
海麻线有腥味。
像龙口粉丝那样的细
包子起锅了,共三层大蒸锅,也是没有底,不知道好不好吃。
大约80个海麻线包子,我也是第一次做,第一次吃到。在大连只是听别人说,没吃过。味道不错。
波螺,海瓜子,大概有3磅。我陪着LP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了一些。
儿子不吃蔬菜,不吃鱼,这不吃,那不吃,毛病很多。为了骗他吃菜,我们就包包子和包饺子给他吃。他就是吃了几千个大包子,几千个饺子长大的。今天晚上包的包子就是给他吃的,他咬了一口就不吃了,只把皮吃了,馅儿没吃。
在我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很大,又是比较贫穷的时候,赶海能够增加一些食物,更增加了兴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赶海去,海麻线包子,海蛎子 苏军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横扫日本关东军 又放倒一棵大树 挑战Lafayatte山峰,老婆绝望哭了 Nahant Beach
最后那道,是炸蛎黄吗?
海麻线包子,我觉得偶尔吃素菜包子也很美味,跟山马扎包子、萝卜缨子包子一样,都很好吃~~而且素包子好吃,里面要搁一点肥肉肉渣,吃起来很香的~
好像肉包子一般都是包圆形的,素菜包子一般都是柳叶包~
前者不美观(尽管味道好)
后者是包子吗?

大臭小子,什么都不吃还长那么高大。
这夏天给他报了几门课,机器人,计算机语言Java ,SAT, 体育课等等。
然后让他自学7门网课:
数学pre-微积分, AP微积分BC, AP微积分AB,化学,AP化学,AP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给加薪生吃。
现场吃掉应该没关系
各个town自己有规定,州渔业局也有规定。查了一下,州渔业局只有分级限制。
我去这个地方没查到让不让捡,但是允许钓鱼,大的蓝鱼几十磅重。有一次在海边钓螃蟹,老美给了我一条20多磅的蓝鱼。
发现有毒藻类, 有毒藻类对这些海鲜都是营养, 只对人对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有危险, 在加拿大的水产养殖业都通过检测海水有毒藻类水平来判断是否打捞,含量低时无害可以收获食用, 含量高就等藻类含量下降后再收获.
最近随着气候变换,有毒藻类的报告也随着增多, 那种海水变红色就是有毒藻类造成的.
这个doc,接近50分钟, 详细解释有毒藻类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的危害,在4分钟左右就讲的德国
的那个海鲜mussel, 30人致病的事件
我的手在大石头底下划拉,被一个大蟹子夹住了手,那个疼啊!
我把手抽出来,它也不肯松口,我只好把蟹腿掰断,生吃了蟹子。
反正是海虹都不怎么好吃。
以前在新西兰?
然后移到大澳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