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8日,为了打赢淮海战役,中共华东中央局发布关于设立军务、党务、政务三个委员会的通知, 其组成及职责如下:
甲、军务委员会:由饶漱石、舒同、郭子化、袁仲贤、朱则民、刘贯一、陈车人等七同志组成之,并以饶漱石同志为书记,舒同同志为副书记,掌管有关军事、支前工体(包括军事情况、部署、兵源、弹药、民力、运输、伤员、俘虏等工作),并负责处理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东局人民武装部等单位及各战略军区请示的问题。
乙、党务委员会:由康生、张鼎丞、李林、魏文伯、任质彬等五同志组成之,并以康生同志为书记,张鼎丞同志为副书记,掌管有关地方党务工作,并负责处理组织部、宣传部、城工部、社会部、统战部、青委、妇委、农委等单位及各区党委、直属地委、市委请示的问题。
丙、政务委员会:由曾山、郭子化、方毅、艾楚南、顾准等五同志组成之,并以曾山同志为书记,掌管财经、粮食、职工及政府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其中财经、粮食、职工工作主要由曾山同志负责,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主要由郭子化同志负责),并负责处理华东财办、省政府、职工会等单位请示的问题。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淮海战役的这份组织机构变革实际上是打乱了党内的级别排序。跟中共争夺东北时候的情况一样,完全是因材施用。未见到高职低配的人提出什么不同意见或发布什么不满情绪。无论是高职低配还是低职高配的都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工作。
淮海战役期间,来自苏、鲁、豫、皖、冀5省的广大民工云集战场。运输线上,人如潮涌、车轮滚滚,车队、人流,日以继夜,川流不息。人们背杠、肩挑、车推、船载、担架抬、毛驴驮、牛车拉,组成一支亘古罕见、气势磅礴的支前大军。
后方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积极参加冬耕生产,昼夜突击碾米磨面,加工军粮,赶做军鞋、军衣,筹集粮草,照料伤员。
整个战役,动员了支前民工,包括随军常备民工、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不包括后方碾米、磨面、做军鞋等广大群众),为参战部队的九倍。动用了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余辆、挑子35.5万副、船只8500余艘、汽车257辆。向前线共运送了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大量军需物资,并向后方转送了11万名伤员。
这些民工也是有报酬的,是是用粮食偿付的。
这一系列精密、系统、又复杂的民众组织工作,就是靠以上的华东局的三个委员会分工负责、系统完成的。
回顾整个战役,这种组织的效率之高,动作之快,成果之显著,令人啧啧赞叹!
作者: 金壤
今年很多朋友垮了,摊儿越大挂的越快,
一哥们广州深圳240个门店,培训连锁机构,
这次挂了,巨额债务了
淮海不是邓指挥。总前委在开战十天成立。到战役第三阶段,才到粟裕处开了第一次会议,制定渡江战役计划。也未见总前委名义发出的命令电报。
所谓军务党务政务委员会在开战二十多天才刚刚成立。什么时候撤销的,其中做了什么工作?这份成立通知出自何处?还有其他的旁证来证实这三个委员会吗?
感觉不真实,疑点很多 。
1948年11月28日,为了打赢淮海战役,中共华东中央局发布关于设立军务、党务、政务三个委员会的通知, 其组成及职责如下:
甲、军务委员会:由饶漱石、舒同、郭子化、袁仲贤、朱则民、刘贯一、陈车人等七同志组成之,并以饶漱石同志为书记,舒同同志为副书记,掌管有关军事、支前工体(包括军事情况、部署、兵源、弹药、民力、运输、伤员、俘虏等工作),并负责处理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东局人民武装部等单位及各战略军区请示的问题。
乙、党务委员会:由康生、张鼎丞、李林、魏文伯、任质彬等五同志组成之,并以康生同志为书记,张鼎丞同志为副书记,掌管有关地方党务工作,并负责处理组织部、宣传部、城工部、社会部、统战部、青委、妇委、农委等单位及各区党委、直属地委、市委请示的问题。
丙、政务委员会:由曾山、郭子化、方毅、艾楚南、顾准等五同志组成之,并以曾山同志为书记,掌管财经、粮食、职工及政府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其中财经、粮食、职工工作主要由曾山同志负责,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主要由郭子化同志负责),并负责处理华东财办、省政府、职工会等单位请示的问题。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淮海战役的这份组织机构变革实际上是打乱了党内的级别排序。跟中共争夺东北时候的情况一样,完全是因材施用。未见到高职低配的人提出什么不同意见或发布什么不满情绪。无论是高职低配还是低职高配的都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工作。
淮海战役期间,来自苏、鲁、豫、皖、冀5省的广大民工云集战场。运输线上,人如潮涌、车轮滚滚,车队、人流,日以继夜,川流不息。人们背杠、肩挑、车推、船载、担架抬、毛驴驮、牛车拉,组成一支亘古罕见、气势磅礴的支前大军。
后方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积极参加冬耕生产,昼夜突击碾米磨面,加工军粮,赶做军鞋、军衣,筹集粮草,照料伤员。
整个战役,动员了支前民工,包括随军常备民工、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不包括后方碾米、磨面、做军鞋等广大群众),为参战部队的九倍。动用了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余辆、挑子35.5万副、船只8500余艘、汽车257辆。向前线共运送了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大量军需物资,并向后方转送了11万名伤员。
这些民工也是有报酬的,是是用粮食偿付的。
这一系列精密、系统、又复杂的民众组织工作,就是靠以上的华东局的三个委员会分工负责、系统完成的。
回顾整个战役,这种组织的效率之高,动作之快,成果之显著,令人啧啧赞叹!
作者: 金壤
今年很多朋友垮了,摊儿越大挂的越快,
一哥们广州深圳240个门店,培训连锁机构,
这次挂了,巨额债务了
淮海不是邓指挥。总前委在开战十天成立。到战役第三阶段,才到粟裕处开了第一次会议,制定渡江战役计划。也未见总前委名义发出的命令电报。
所谓军务党务政务委员会在开战二十多天才刚刚成立。什么时候撤销的,其中做了什么工作?这份成立通知出自何处?还有其他的旁证来证实这三个委员会吗?
感觉不真实,疑点很多 。
只照搬一些古人兵法教条,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打大规模现代战争的系统化科学管理的能力,焉能不败?打个比方,国共对阵,各自寻求妙策,尤如数学里求未知数,共党已进化到运用方程式轻松求解未知变量,蒋帮还在吭哧吭哧列综合运算表达式求答案,谁难谁易,谁快谁慢,自然一目了然。不过这个比方,波波不一定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