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

e
elfie
楼主 (文学峸)

是不是普遍没有养奶牛?只听说农民一年到头没肉吃,没大米白面吃,牛奶鸡蛋肯定也是没有的了。

大概只有少数城市里的人口可以有牛奶供给,也不是所有人都有。

为什么农村不养奶牛?好歹也补充一些粮食肉类的不足。那时的农民生活一定苦死了,肉蛋奶全没有。

农民跟共产党走真是被坑惨了!分发的土地收回了,饭都没得吃,听天由命,苦不堪言。

研究研究
你要是看看1949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上房山
鸡蛋与奶牛有关系吗?农民养鸡,当然有鸡蛋吃!

50年代及其以前农村几乎没有机械,有的连牛都不足,相当原始。所以也相当脆弱,经不起多少风雨,尤其是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合作化增强了生产力,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机械化的能力,在当时来说有很多好处。当然管制太严,自由选择不够,也养懒人是其缺点。

小宁波♂
你不是说中国人都被毒死了嘛,地沟油毒牛肉毒奶,几万种东西不能吃,毒死了好几亿人
小宁波♂
而且楼主在菜板说她从事特殊职业,不能去中国.....原来如此 哈哈
通州河
主粮是一切的基础,需要土地人力化肥等。你和那个akuan思维类似,在美国家里后院种了几个西红柿,吃不完。就认为当初中国在后院种菜
通州河
就认为当初中国在后院种菜就能解决吃饭问题了呀。
c
caral
生活再苦,也多生四亿七千五百万。去掉枪毙饿死斗死七千万,垮坝脑炎夹皮沟五百万,净多四个亿

还都养活了

小宁波♂
akuan是具有世界无产阶级大无畏管闲事精神的国际战士,一个在美国的台湾人天天在wxc喊中国政府

要给中国人民一个胶袋

p
planet
我的祖籍1974年春节还要杂粮拌饭,没有电灯,稻草铺垫床,盖几十块布拼成的破棉被,住民国时期盖的泥砖屋子 ——我亲身的经历。
上房山
许多中国人都经历过,主粮不够杂粮补

不像杨继绳那样的知识分子坐在办公室一算,肯定要饿死多少人了

 

萧岚
我在的村子刚有电灯,经常停电。农民养鸡不能多。鸡蛋

我在的村子刚有电灯,但是经常停电。农民养鸡不能多。鸡蛋也舍不得吃,留着换油盐酱醋,零花钱。

也住在茅草房,下半截空砖墙,上半截土墙,塑料布的小窗子,烂泥地。这算新建的好房子。

p
planet
叔叔告诉我只有春节才吃得饱。第一次国内战争老区,真到80年代中有老资格的人让副总理以辅助老区名义立项建铁路(90s'末才通车)。
萧岚
县城才有两班长途汽车,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汽车。
上房山
没人否定当时生活水平不高
铿锵猪
年代我在北京郊区农村当老师,村民的鸡蛋自己根本不吃,都拿到供销社换钱买油盐酱醋,我们经常跟老乡买鸡蛋。

社员工分分值特别低几分钱,有一年竟然是负五分,大家都欠了队里钱,工分越高欠钱越多。

铿锵猪
上条漏写七十年代。
老生常谈12
最后一句话是主题

想一想为什么国民党430万军队,4亿人口,70%的国土,几十万美式装备,接收了150万人的日本装备(受降128万日军),

而共军120万才从游击队改编的军队,没有政府资源,没有军火来源,一亿人口,大多数在几省交界的穷山恶水地方,除了山东以外。

为什么国军败了?仅仅是军事失败?是不是政治上的失败?

老百姓跟着国民党过上了好日子吗?老百姓自愿选择跟谁的。

p
puyh
工分值怎么会是负的,赶上买期货了。
萧岚
中国的农民真好。勤劳,节俭,能吃苦。最多骂两句而已。

农村妇女更苦,从田里回了,还要做家务。说话都手脚不歇。

龙剑
给你说个例子1965年我在甘肃省金塔县搞四清远动,靠贷款生产,工分就是负值,工分越高欠贷款越多,但分得粮食越多。
p
puyh
分粮不按口粮分吗?
龙剑
也要看什么地方,我老家浙江沿海平原的乐清、瑞安历来不穷。
萧岚
不懂农村生活的会来抬杠。
我冇醉
离国前一年还不时停电,晚上带煤油灯晚修。1983年
过来人2
我86年放假坐长途汽车经过大别山区,在河南省的那一段只有商城县附近十几公里是柏油马路,其它路段没有路面的。过了小界岭进入湖北才有
通州河
你那一块就不说了,现在富得流油。你过去的乡亲应不比你现在过得差
树屋
为什么不养牛吃牛排啊?
树屋
为什么不养羊吃羊肉串啊?
上房山
好像有个基本口粮,按人口分;然后再按工分分。
老生常谈12
不过云南的耕牛

都被美国飞虎队给吃光了。

研究研究
你去查查当地的县志,也查查当地的旧照片,再看看当地当时的文盲率,还有当时当地能造什么?别学文人不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