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林彪方面有没有毛泽东方面的内鬼?
有没有内鬼,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无从考证的问题,因为除非当事人站出来发声,否则按照目前披露的材料,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有。笔者只能说,林彪方面有向毛泽东通风报信”内鬼”的猜测,是一个合理的怀疑,对于事件前后产生的一些疑问也能够提供恰当的解释。
毛泽东南巡的后期,具体说是9月8日之后,一方面精神明显紧张,另一方面行踪变得神出鬼没,说明他感受到了潜在的危险了。毛泽东卫队长陈长江回忆:在杭州的后期,随着时间的延续,毛主席的情绪越来越不安。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还是怎么了,他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陈长江、赵桂来《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队长的回忆》)。汪东兴也回忆说,现在想来,那时的形势是极其危险的。毛主席对林彪阴谋究竟何时察觉,察觉多深,他并没有把知道的危急情况全部告诉我,他老人家没有作声,他沉着地待机而动(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第19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当事人的这些回忆,加上当时毛泽东不合常规的动作,都说明毛泽东当时有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林立果一伙的计划,并有意识地进行了防备。
说明毛泽东知情的另一个迹象是毛对于林派人马的明显防备,例如参加过“三国四方“会议的陈励耘和王维国。毛泽东在杭州的时候,“整个杭州的警备大权,都是陈励耘管着,而毛主席对这个陈励耘不知为什么,又很厌恶。”(陈长江、赵桂来著《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队长的回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142-162页)毛离开杭州的时候,指示汪东兴”马上走”(指离开杭州),特意叮嘱”不要通知陈励耘他们”,”不让陈励耘上车来见,不要他送。”9月11日中午在上海,毛泽东召见了许世友和王洪文。王维国也等候召见,但毛对王维国非常冷淡,连话也没有讲。(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162-168页)要知道,王维国和陈励耘都是手握兵权的地方大员,之前毛对曾被认为是林派人马的刘丰、丁盛、程世清等都反复敲打并争取对方投诚,对王、陈却连敲打都懒得敲打,想必内心早就认定二人是”死党”,多说无益。九一三事件后没几天,还没有经过深入的侦查,王、陈二人就被迅速逮捕,也是事先就掌握他们情况的另一证明。
如果林立果一方真的有向毛通风报信的”内鬼”,那么可能是谁呢?一直以来被怀疑过的对象有江腾蛟、李文普、潘景寅和李伟信,还有人说是王飞。对江腾蛟和王飞的怀疑是不太靠谱的。江腾蛟1981年被法庭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是所有人当中刑期最重的一个。他如果是告密者,那么他的告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至于王飞,虽然1981年因精神疾病被批准取保候审,但之前已经在秦城监狱度过了近十年的铁窗生涯,且因此精神失常。90年代刘家驹去采访王飞时,王飞是公开承认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我们就是要杀毛主席。”后来他还说:”我们要做的事,五年之后华国锋他们做到了。”(“9.13”四十周年文史研讨会发言)
李文普和潘景寅的情况比较复杂,留待下文分说。那么李伟信呢?李伟信,上海人,生于1934年,原空4军7341部队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后来成为林立果”秘书”。林立果谋划暗杀毛泽东的时候,李伟信全部在场并了解计划细节,他具备通风报信的条件。81年审判”两案”,所有关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材料都出自李伟信的孤证。他说”林立果说林彪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正本在北戴河”;”林立果说首长知道‘三个方案’”;”听于新野讲,黄永胜他们同意一起去广州”。《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发现,也是在李伟信最后离开的空军学院”据点”。北京卫戍区保卫部部长王树德回忆,9月13日已经把林立果在北京的五个”据点”都看守起来了。而令人困惑的是,三天后王兰义等人打扫卫生时,空军学院的”据点”空无一人,其它证据都已被烧掉或带走,《五七一工程纪要》这样关键的证据却堂而皇之的放在桌上。
9月13日,李伟信乘坐周宇驰、于新野挟持的直升机叛逃未遂,直升机飞回北京怀柔降落。事败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约好开枪自杀。周宇驰、于新野自杀身亡,李伟信佯装向天开枪未死,被抓获。李伟信被抓后,北京卫戍区作战处处长张辉灿去查看,李伟信迫不及待地说”我要找汪主任”。张辉灿问”哪个汪主任”?李伟信说”我要找汪东兴”。张辉灿立即报告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吴忠秘书李维赛回忆:”吴忠和吴德一起到地下室审问过李伟信。”(舒云《”九·一三事件”十大谜团》)
1981年,空军法院因李伟信犯有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阴谋颠覆政府、投敌叛变(未遂)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送原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服刑。李伟信在监狱似乎并未受太多苦,他在法庭上曾经感谢政府给他配眼镜,因为眼镜碎了可能用来自杀,所以配眼镜在监狱里算是特殊待遇。上海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长曾经透露,李伟信坐牢期间整天在狱警办公室里。后来李伟信居然和看守他的女狱警谈起了恋爱,据说出狱后还结了婚(舒云《“571 工程”纪要》发现之辨析--兼驳蒋健先生)。在狱中,李伟信自学了建筑学,出狱后跟随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负责华贝设计事务所的上海分所,事业相当成功。
当然,凭这些情况来断定李伟信是向毛通风报信的”内鬼”,是非常不充分的,权当是一种猜测。不过,九一三事件时李伟信已经37岁了,处事比只有26岁的林立果和其他”小舰队”成员远为成熟,对形势的判断也更为准确。因此,存在这种可能性,即李伟信并没有被”小舰队”的狂热思想洗脑,一早看出暗杀毛泽东的计划毫无成功可能,因而提前告密、事后主动配合检举揭发,来换取宽大处理。
除了“内鬼”的说法,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林立果等人谋划“五七一”计划保密工作做的太差,牵涉的人太多,外围的人一旦知情,泄密可能性极大。例如时称“小谢”的毛泽东心腹谢静宜,她丈夫苏延勋在空军党委办公室工作,事先就通过谢向毛传来消息:林立果在空军成立了秘密组织,包括“联合舰队”、“上海小组”和“教导队”,在做武装夺权的准备。(刘冰《风雨岁月》第161、16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115/201702/14349.html
还有,老毛晚年只信任自己的女人们
砸烂儒家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大革命。其他不过是权力斗争罢了。
所以才有工农兵结合搞各级革委会一类的事。
571上有一点肯定是对的,文革派起来后和林彪一线产生矛盾了,林彪事件是两者无法再平衡的结果。
他们的神都倒在自己的废墟上
提问:林彪方面有没有毛泽东方面的内鬼?
有没有内鬼,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无从考证的问题,因为除非当事人站出来发声,否则按照目前披露的材料,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有。笔者只能说,林彪方面有向毛泽东通风报信”内鬼”的猜测,是一个合理的怀疑,对于事件前后产生的一些疑问也能够提供恰当的解释。
毛泽东南巡的后期,具体说是9月8日之后,一方面精神明显紧张,另一方面行踪变得神出鬼没,说明他感受到了潜在的危险了。毛泽东卫队长陈长江回忆:在杭州的后期,随着时间的延续,毛主席的情绪越来越不安。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还是怎么了,他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陈长江、赵桂来《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队长的回忆》)。汪东兴也回忆说,现在想来,那时的形势是极其危险的。毛主席对林彪阴谋究竟何时察觉,察觉多深,他并没有把知道的危急情况全部告诉我,他老人家没有作声,他沉着地待机而动(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第19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当事人的这些回忆,加上当时毛泽东不合常规的动作,都说明毛泽东当时有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林立果一伙的计划,并有意识地进行了防备。
说明毛泽东知情的另一个迹象是毛对于林派人马的明显防备,例如参加过“三国四方“会议的陈励耘和王维国。毛泽东在杭州的时候,“整个杭州的警备大权,都是陈励耘管着,而毛主席对这个陈励耘不知为什么,又很厌恶。”(陈长江、赵桂来著《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队长的回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142-162页)毛离开杭州的时候,指示汪东兴”马上走”(指离开杭州),特意叮嘱”不要通知陈励耘他们”,”不让陈励耘上车来见,不要他送。”9月11日中午在上海,毛泽东召见了许世友和王洪文。王维国也等候召见,但毛对王维国非常冷淡,连话也没有讲。(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162-168页)要知道,王维国和陈励耘都是手握兵权的地方大员,之前毛对曾被认为是林派人马的刘丰、丁盛、程世清等都反复敲打并争取对方投诚,对王、陈却连敲打都懒得敲打,想必内心早就认定二人是”死党”,多说无益。九一三事件后没几天,还没有经过深入的侦查,王、陈二人就被迅速逮捕,也是事先就掌握他们情况的另一证明。
如果林立果一方真的有向毛通风报信的”内鬼”,那么可能是谁呢?一直以来被怀疑过的对象有江腾蛟、李文普、潘景寅和李伟信,还有人说是王飞。对江腾蛟和王飞的怀疑是不太靠谱的。江腾蛟1981年被法庭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是所有人当中刑期最重的一个。他如果是告密者,那么他的告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至于王飞,虽然1981年因精神疾病被批准取保候审,但之前已经在秦城监狱度过了近十年的铁窗生涯,且因此精神失常。90年代刘家驹去采访王飞时,王飞是公开承认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我们就是要杀毛主席。”后来他还说:”我们要做的事,五年之后华国锋他们做到了。”(“9.13”四十周年文史研讨会发言)
李文普和潘景寅的情况比较复杂,留待下文分说。那么李伟信呢?李伟信,上海人,生于1934年,原空4军7341部队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后来成为林立果”秘书”。林立果谋划暗杀毛泽东的时候,李伟信全部在场并了解计划细节,他具备通风报信的条件。81年审判”两案”,所有关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材料都出自李伟信的孤证。他说”林立果说林彪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正本在北戴河”;”林立果说首长知道‘三个方案’”;”听于新野讲,黄永胜他们同意一起去广州”。《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发现,也是在李伟信最后离开的空军学院”据点”。北京卫戍区保卫部部长王树德回忆,9月13日已经把林立果在北京的五个”据点”都看守起来了。而令人困惑的是,三天后王兰义等人打扫卫生时,空军学院的”据点”空无一人,其它证据都已被烧掉或带走,《五七一工程纪要》这样关键的证据却堂而皇之的放在桌上。
9月13日,李伟信乘坐周宇驰、于新野挟持的直升机叛逃未遂,直升机飞回北京怀柔降落。事败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约好开枪自杀。周宇驰、于新野自杀身亡,李伟信佯装向天开枪未死,被抓获。李伟信被抓后,北京卫戍区作战处处长张辉灿去查看,李伟信迫不及待地说”我要找汪主任”。张辉灿问”哪个汪主任”?李伟信说”我要找汪东兴”。张辉灿立即报告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吴忠秘书李维赛回忆:”吴忠和吴德一起到地下室审问过李伟信。”(舒云《”九·一三事件”十大谜团》)
1981年,空军法院因李伟信犯有积极参加反革命集团、阴谋颠覆政府、投敌叛变(未遂)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送原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服刑。李伟信在监狱似乎并未受太多苦,他在法庭上曾经感谢政府给他配眼镜,因为眼镜碎了可能用来自杀,所以配眼镜在监狱里算是特殊待遇。上海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长曾经透露,李伟信坐牢期间整天在狱警办公室里。后来李伟信居然和看守他的女狱警谈起了恋爱,据说出狱后还结了婚(舒云《“571 工程”纪要》发现之辨析--兼驳蒋健先生)。在狱中,李伟信自学了建筑学,出狱后跟随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负责华贝设计事务所的上海分所,事业相当成功。
当然,凭这些情况来断定李伟信是向毛通风报信的”内鬼”,是非常不充分的,权当是一种猜测。不过,九一三事件时李伟信已经37岁了,处事比只有26岁的林立果和其他”小舰队”成员远为成熟,对形势的判断也更为准确。因此,存在这种可能性,即李伟信并没有被”小舰队”的狂热思想洗脑,一早看出暗杀毛泽东的计划毫无成功可能,因而提前告密、事后主动配合检举揭发,来换取宽大处理。
除了“内鬼”的说法,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林立果等人谋划“五七一”计划保密工作做的太差,牵涉的人太多,外围的人一旦知情,泄密可能性极大。例如时称“小谢”的毛泽东心腹谢静宜,她丈夫苏延勋在空军党委办公室工作,事先就通过谢向毛传来消息:林立果在空军成立了秘密组织,包括“联合舰队”、“上海小组”和“教导队”,在做武装夺权的准备。(刘冰《风雨岁月》第161、16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折戟沉沙铁未销(九一三事件探秘)(原创)(十一) 折戟沉沙铁未销(九一三事件探秘)(原创)(十) 折戟沉沙铁未销(九一三事件探秘)(原创)(九) 折戟沉沙铁未销(九一三事件探秘)(原创)(八) 折戟沉沙铁未销(九一三事件探秘)(原创)(七)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115/201702/14349.html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还有,老毛晚年只信任自己的女人们
砸烂儒家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大革命。其他不过是权力斗争罢了。
所以才有工农兵结合搞各级革委会一类的事。
571上有一点肯定是对的,文革派起来后和林彪一线产生矛盾了,林彪事件是两者无法再平衡的结果。
他们的神都倒在自己的废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