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求富贵妻不羞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峸)
读《孟子》求富贵妻不羞

评述:贪官污吏如狗彘,不义之财如粪土。

君子崇尚洁身自好,修心养性,智慧仁人。对于财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官道则崇尚适时辅国。孟子对那些不计手段厚颜无耻炫耀自己“富贵利达者”的劣性予以无情痛斥和讽刺。

《孟子.离篓章下》里这个丈夫“良人”,外表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好像整个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贵人,在妻妾目前显摆,说自己每天忙于官场应酬,而实际上却是在坟地乞讨祭祀食物的贱人。本篇通过对“良人”所代表的奴颜婢膝以求升官发财的虚伪之徒描画,尽显中国几千来蒙骗百姓的达官贵人以及为富不仁“族类”人群的丑陋嘴脸。议古论今,看当今官场,有多少龌龊之事,那些色厉内荏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假仁假义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官员与奸商,岂不就是孟子笔下的“良人”!

这种人,就是自己的妻子也蒙羞,自己的亲人也鄙夷。

白话文:

齐国有个人与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回来都说在外吃饱喝足。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妻子对妾说:“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饭饱才回家,问谁跟他在一起吃喝,他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不曾见有显贵体面的人到咱家里来。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他打招呼交谈。最后他走到东门城外的坟地,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祭祀的残羹剩饭。不够,又四下到别的坟墓寻找。这就是他天天酒足饭饱的方法。

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妾,说:“丈夫,原是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是这个样子。”于是两人一起在院子里大骂,哭成一团。丈夫却一点也不知道,依然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吹牛摆谱。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哭泣,是很少的!

《孟子.离篓章下》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亲子鉴定 圆月憾有阙 命比纸薄 纳迪姆姐弟 说《礼》吃的规范
梧桐之丘
夸夸其谈所认识的达官贵人时眉飞色舞,好像自己也挺有本事,心底确是满满的“良人”之欲。要戒之啊。
浮云驰
问题现在是利字当头,恐怕妻妾也都不以此为耻了吧
鲁冰花
自欺欺人的,什么时候都不缺
梧桐之丘
明面上是不以为耻了,可是她们的男人在外找小三,养情人,哪一样不剜她们的心头肉。
浮云驰
是呀,钱不是万能的,
花似鹿葱
想一想,这男人也挺可怜,就想在妻妾面前有面子有尊严,说说大话而已。比现在贪官污吏强!
l
lovecat08
坟地吃酒席!
l
lovecat08
好奇,哪些菜啊?
梧桐之丘
贪官污吏犹如坟头乞食,龌龊得紧。
梧桐之丘
整个人类的通性,贪财贪官贪名。。。
江上一郎
同队知青父亲来信.丟在地下被人发现:他父亲恭賀他被贫下中农选为优秀知青一一

我们全傻了:刚到几个月.哪有这回事?

梧桐之丘
例如清明上坟,坟头摆死人生前爱吃的鱼肉,菜蔬,酒水,香烟等等。祭祀品基本都被大老执(主持葬礼人)拿走作酬劳。
江上一郎
同队知青父亲来信.丟在地下被人发现:他父亲恭賀他被贫下中农选为优秀知青一一

我们全傻了:刚到几个月.哪有这回事?

江上一郎
同队知青父亲来信.丟在地下被人发现:他父亲恭賀他被贫下中农选为优秀知青一一

我们全傻了:刚到几个月.哪有这回事?

梧桐之丘
哈哈,也是要面子啊。
江上一郎
手机出错.抱歉.请幫刪.谢谢!
江上一郎
连亲人都要欺骗的人一一

多可怕啊…

梧桐之丘
另类的报喜不报忧吧,让父母放心的意思?或许可以两面解释。
a
applebee3
追求君子之道,真的难!要不断审视,自省,谨守言行举止等。
梧桐之丘
君子至死不渝,那是一生的修为。
d
dhyang_wxc
《系辞》有,吉凶,悔吝,变化。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就差不多啦。
n
nearby
邻兄真的惭愧,“ 求富贵妻不羞”,以为是“追求富贵人家的女儿不是件羞愧的事“
把酒话桑麻21
不知道他的妻妾吃啥?
k
kirn
解的好!让我想起给茶兄解诗经,哈哈哈
k
kirn
同问。所以我觉得齐人本事蛮大的,所以老婆和小老婆没啥可抱怨的
梧桐之丘
也曾自问,能娶得起妻妾,定不是一般人家。孟子讲故事,细节砍得厉害,有点不自洽,还好,咱就看这个良人吧,别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