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把酒话桑麻21
楼主 (文学峸)

(二十四) 晚年

那时奶奶的5个子女中除了3个在贵阳的,二叔在66年从外省某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某大学教书,但这时刚好开始了文革,学生不上课,老师们都被分配到工厂去劳动锻炼,二叔就被分到鞍钢下面的一个工厂的车间里当工人,开叉车。为了家人,父亲再次表现出他的"绍兴师爷"的智谋和韧性,克服重重困难,费了很大力气,在仍是文革中的75年把二叔调回贵阳,到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二叔没有辜负父亲的心意,潜心钻研学问,在科研上卓有成绩,一直到80岁才退休。另外,小姑在64年护士学校毕业后怀着一腔热血,响应国家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瞒着家里跑到了织金。父亲知道后立即动身去追,到织金县城找到了小姑,力劝她回到贵阳,但小姑不为所动,义无反顾地决不回头,父亲只得无功而返。小姑本还想到更贫苦的乡下去,幸好后来留在了县城。父亲实在放心不下小妹,在同一年中又去了两次织金,希望小妹能看清现实,回心转意,但始终没能劝返她。也许是不好的家庭出身激发了年轻气盛的她比别人更大的革命热情吧。小姑在那里跟当地人结婚,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恳努力,后来当了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退休后因为子女在贵阳小姑才在贵阳买了房子,长居贵阳。坚韧而聪慧的小姑在贫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全家人不禁心中折服。

 

二叔从遥远的东北调回来了,奶奶除去了一块心病; 小姑虽然在织金也还不远,不时回贵阳,也经常接奶奶去织金住一段。随着改革开放后万象更新,奶奶的5个子女在蹉跎了大好的青壮年时光,灰头土脸地夹着尾巴做人10多20年之后迎来了好的机遇,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发挥。大家都有好的工作和越来越好的生活,奶奶心里应该是踏实的。幺叔长年跟着她住,把她照顾得很好,二叔从东北回来也跟她住过几年,其他子女也都对她很孝顺,常去看她,也常把她接去自己家住一段。

 

而黔灵西路的家对我们这些小孩特别有吸引力,除了奶奶,晚婚的二叔幺叔对我们这些侄儿侄女也很疼爱,我们就整天往那里跑。每年春节在黔灵西路吃年夜饭也是我深刻的童年记忆。

 

生活安定了,奶奶又开始跟自己年轻时的朋友聚到一起。她精气神特别好,常让幺叔送她到她的那些"姨妈"家去打麻将,一打就是好几天,然后幺叔再按照约好的日子去接她。

 

我曾陪过奶奶去看京剧,也送过她到富水北路上的佛堂"觉园"去住几天。记得一次送她去时佛堂是在搞一次庆典,她给我吃佛堂的素斋,生怕我不爱吃,又不停地说带我到外面去买我喜欢的东西吃。我说素斋味道不错,她却觉得一定要在外面买东西给我吃才不算亏待了我。

 

奶奶在抗战胜利后正式在"觉园"皈依佛门,佛名"佛圆"。她每月初一和十五吃素,每天读经,读的是《地藏经》,《金刚经》,《般若心经》,《妙发莲华经》,《药师经》。能读经很不简单,经书里面的词汇有音译意译两种译法,意涵都很深奥,如是音译要听法师解释领会,即使是意译也是古人所译,不是用现代文字,也需要听法师讲解并长期读过后才理解才有体会。觉园里有一个叫成空的大和尚经常给奶奶她们讲经说法,奶奶明白一些。她有很多佛友,比如她经常讲的庙里的女和尚五爷七爷,还有既是佛友也是牌友的王姨妈,李姨妈,张姨妈。

 

奶奶有旧时代传统女性的修养: 含蓄,内敛,喜怒不形于色,在子女面前很有威严,对我们孙辈却很慈爱。她的慈爱不是直接用言语表达,而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比如孙辈上大学后每次回来去看她前几天,她就开始出门买很多东西来准备招待孙们,有时要跑很多趟,恨不得尽她所能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他们,然后总是一遍遍地问幺叔"他/她是不是今天来? 怎么还没来" 不停地念叨,但见了我们并不会提起。

 

大学时每次放假回家奶奶都要给我钱,我不要,她就很着急地说"姑娘啊,你今年回来看到奶奶,明年回来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 我听得好难过,就收下遂了她老人家的心愿。奶奶那时住在我家,已经很老了,但头脑清醒,记忆力超强,常常语出惊人地说出很多戏文诗文典故,让我们不敢相信而啧啧称奇。

 

那时我家邻居里有一个恶婆婆,每天人前人后无端地以最粗的脏话和最恶毒的语言辱骂她的温柔贤淑的媳妇,甚至经常傍晚时在大院门口等着她媳妇下班然后当众用最下流的话辱骂她,在全是知识分子的单位宿舍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媳妇在外面是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在家为了顾全大局,对婆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婆媳都跟我家关系不错,经常各自来我家在奶奶和母亲面前数落对方或诉苦。母亲心里同情媳妇,但也只能两边劝和。奶奶却没有说出劝和的话,一般只是静静地听,并在婆婆或媳妇走后长吁短叹一番,说媳妇"有活路的,为哪样要受这个气呢?"

 

奶奶最后的岁月在大姑的悉心照顾下安然度过,那时我们已到了国外,父亲赶回去参加了她的葬礼。她去世前一段时间父亲说,虽然奶奶已经很老了,但知道她还在世,他的心就很安定,好像自己还有依靠。我和父母现在也接近了父亲和奶奶当时的年纪,父母远在太平洋的那边,我深深地理解了父亲那时的感觉。

把酒话桑麻21
明天活动结束,我会发最后一章
L
LittleEasy
谢谢你的系列,奶奶的一生跌宕起伏,荣辱不惊。
l
lovecat08
哇!恭喜,漫漫长路。
k
kirn
你爸爸貌似是全家的顶梁柱啊
东风再起
赞幸福的晚年。
把酒话桑麻21
老大,长兄如父
把酒话桑麻21
谢小易支持
把酒话桑麻21
爱猫热心托举,感谢
把酒话桑麻21
那一代中国人能熬过来,过上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平凡日子就已经是幸福了
梧桐之丘
说媳妇"有活路的,为哪样要受这个气呢?"奶奶对生活尤其是女人的生活大彻大悟,她的一生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浮云驰
最后很感动,这个奶奶有骨气,特别是不劝和而希望那个受气的媳妇走活路,很厉害
文也
走过岁月,奶奶有智慧,有骨气!
颤音
比fiction还精彩的人生
n
nearby
先赞
把酒话桑麻21
那个恶婆婆就是欺负她善良。都这样了,她还说等婆婆动不得的时候会服侍(照顾)她,恶婆婆听说后决然地说:

我把话摆在这里,哪天躺在床上痛死饿死也不要她服侍!!! 

 

把酒话桑麻21
恶婆婆是寡母,只有儿子这一个孩子。她不准儿子媳妇住一个房间。这家故事如果让你来写又是一篇好文
把酒话桑麻21
谢文也!
把酒话桑麻21
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很苦的。。
把酒话桑麻21
谢了!
n
nearby
读完,写得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