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标题,其实大家就明白是要讲扬州瘦马。扬州瘦马,在明清两代的很长时间里是指苏浙一带购买幼女来培养以色侍人的技能,而等到女孩到达十四五岁的时候待价而沽出售牟利的行为。而扬州瘦马的另一个指代用意,就是指被苏浙当地从事这种雏妓培养行业的人所买下并精心培养的少(幼)女。这两重意思并不矛盾,而从扬州瘦马这一暗喻名词的出处而言也是一样。扬州瘦马的出处就是自古以来扬州地区的马贩子有一个传统,就是购买瘦马饲养,等待马养肥壮以后按良马价钱出售牟利。所以扬州瘦马本身就是包含了两重含义,一个是这种养马转卖的行为,一个是这类被廉价收购的马匹。当然,唯一不要误会的就是最后出售的马匹可不是瘦马,而是肥马。马要肥壮,毛色油亮,才值钱。
上述这种行为应该不仅见于扬州。有点儿常识的马贩子其实应该都懂。但是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幽州瘦马,徐州瘦马,荆州瘦马,而却偏偏是扬州瘦马?还是说扬州马贩子比别的地方更加鸡贼?专门挑瘦的买?肥的不要?其实这个也有点儿冤枉扬州马贩子。扬州瘦马几乎是一种历史必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词简单的凑在一起却神奇的产生了一个萧瑟落寞的画面。古道是荒凉的,杂草丛生,有诗为证‘远芳侵古道’;西风是萧瑟的,意味着寒冬将至;而瘦马是疲敝的,哪有肥马轻裘的豪奢。所以很显然瘦马不是好马,不受待见,不值钱。扬州马贩子并不是不知道。但是翻开地图看看就明白为什么是扬州瘦马。
古代中原地区不产马,马产自西域和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而扬州则是在华东地区,位于长江以北地区的最东南角的最大都会区。所以从西北到东南,这个是最长的对角线。马群从河西走廊一路赶过来,长途跋涉,沿途的气候水草又并不是马匹喜爱的原生地区的水草和气候。所以马匹到达扬州的时候就没胖的。可以说到了扬州的基本都是瘦马。再加上一路上沿途还有购买者,有好的也被不断挑走。最后就是这样,瘦马,扬州。而扬州地区的马贩子只是比较聪明,懂得把马畜养一段时间待状态好了再卖。其实想想也明白,能长途迁徙到达扬州的马匹基本上也都得是马群里足够强壮的,底子好。稍差点的马走不到扬州,一路上马贩子见势不妙也早卖掉了。所以这是一种巧妙的必然。马本身强壮才有体力走到扬州,而马走到扬州都变瘦,而这些瘦马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又都能恢复本色卖出高价。
马的事说完了再说人。这些自幼被买下培养的女孩,这些养瘦马的从业者经过多代的经验积累也是不断的专业化。他们会根据女孩的自身条件来进行不同方向的培养,可以说是因材施教。有音乐文化天分的进行诗书礼乐的培养,最终能够满足社会上层的需要,能够跟风流名士们谈花论月,吟诗作对,留下不少历史艳闻佳话。而色艺略差但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则根据个人天赋来培养女红和厨艺,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据说这类的女孩多有好的归宿,经常是被盐商富贾买下做妾室。当然,所有这些其实女孩其实还都要被传授和训练一项最最看家的本领,就是出众的床上功夫。据说其中有一项训练是光着屁股做在太师椅上用臀部捻一碟草纸。而功夫验收合格的标准是能够将一摞轻薄易碎的草纸均匀的粘成扇形铺开,没有破损而且间隔均匀。毕竟就算有了颜值,有了才华,你还必须有过硬的功夫。当然,就这点而言扬州瘦马应该早就形成了行业口碑。没有这个基本点,上面的那些还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最后一个八卦的点就是明末著名的秦淮八艳多数是扬州瘦马出身,包括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这些名妓艳冠群芳,名满天下,然而据说并不是扬州瘦马里一等一的角色。真正出色的扬州瘦马其实并不卖与青楼,而是在还未出道之时就被名流和富商相中,早早的赎身买走,并不等到流入市场。
歪门邪道东西知道真多
扬州瘦马这个词还是在文学城学到的,当时看到有用“瘦马”当ID的女性,好奇去搜了一下,才明白多才多艺的美女才敢用这个ID。
皮蛋瘦肉粥
一看标题,其实大家就明白是要讲扬州瘦马。扬州瘦马,在明清两代的很长时间里是指苏浙一带购买幼女来培养以色侍人的技能,而等到女孩到达十四五岁的时候待价而沽出售牟利的行为。而扬州瘦马的另一个指代用意,就是指被苏浙当地从事这种雏妓培养行业的人所买下并精心培养的少(幼)女。这两重意思并不矛盾,而从扬州瘦马这一暗喻名词的出处而言也是一样。扬州瘦马的出处就是自古以来扬州地区的马贩子有一个传统,就是购买瘦马饲养,等待马养肥壮以后按良马价钱出售牟利。所以扬州瘦马本身就是包含了两重含义,一个是这种养马转卖的行为,一个是这类被廉价收购的马匹。当然,唯一不要误会的就是最后出售的马匹可不是瘦马,而是肥马。马要肥壮,毛色油亮,才值钱。
上述这种行为应该不仅见于扬州。有点儿常识的马贩子其实应该都懂。但是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幽州瘦马,徐州瘦马,荆州瘦马,而却偏偏是扬州瘦马?还是说扬州马贩子比别的地方更加鸡贼?专门挑瘦的买?肥的不要?其实这个也有点儿冤枉扬州马贩子。扬州瘦马几乎是一种历史必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词简单的凑在一起却神奇的产生了一个萧瑟落寞的画面。古道是荒凉的,杂草丛生,有诗为证‘远芳侵古道’;西风是萧瑟的,意味着寒冬将至;而瘦马是疲敝的,哪有肥马轻裘的豪奢。所以很显然瘦马不是好马,不受待见,不值钱。扬州马贩子并不是不知道。但是翻开地图看看就明白为什么是扬州瘦马。
古代中原地区不产马,马产自西域和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而扬州则是在华东地区,位于长江以北地区的最东南角的最大都会区。所以从西北到东南,这个是最长的对角线。马群从河西走廊一路赶过来,长途跋涉,沿途的气候水草又并不是马匹喜爱的原生地区的水草和气候。所以马匹到达扬州的时候就没胖的。可以说到了扬州的基本都是瘦马。再加上一路上沿途还有购买者,有好的也被不断挑走。最后就是这样,瘦马,扬州。而扬州地区的马贩子只是比较聪明,懂得把马畜养一段时间待状态好了再卖。其实想想也明白,能长途迁徙到达扬州的马匹基本上也都得是马群里足够强壮的,底子好。稍差点的马走不到扬州,一路上马贩子见势不妙也早卖掉了。所以这是一种巧妙的必然。马本身强壮才有体力走到扬州,而马走到扬州都变瘦,而这些瘦马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又都能恢复本色卖出高价。
马的事说完了再说人。这些自幼被买下培养的女孩,这些养瘦马的从业者经过多代的经验积累也是不断的专业化。他们会根据女孩的自身条件来进行不同方向的培养,可以说是因材施教。有音乐文化天分的进行诗书礼乐的培养,最终能够满足社会上层的需要,能够跟风流名士们谈花论月,吟诗作对,留下不少历史艳闻佳话。而色艺略差但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则根据个人天赋来培养女红和厨艺,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据说这类的女孩多有好的归宿,经常是被盐商富贾买下做妾室。当然,所有这些其实女孩其实还都要被传授和训练一项最最看家的本领,就是出众的床上功夫。据说其中有一项训练是光着屁股做在太师椅上用臀部捻一碟草纸。而功夫验收合格的标准是能够将一摞轻薄易碎的草纸均匀的粘成扇形铺开,没有破损而且间隔均匀。毕竟就算有了颜值,有了才华,你还必须有过硬的功夫。当然,就这点而言扬州瘦马应该早就形成了行业口碑。没有这个基本点,上面的那些还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最后一个八卦的点就是明末著名的秦淮八艳多数是扬州瘦马出身,包括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这些名妓艳冠群芳,名满天下,然而据说并不是扬州瘦马里一等一的角色。真正出色的扬州瘦马其实并不卖与青楼,而是在还未出道之时就被名流和富商相中,早早的赎身买走,并不等到流入市场。
歪门邪道东西知道真多
扬州瘦马这个词还是在文学城学到的,当时看到有用“瘦马”当ID的女性,好奇去搜了一下,才明白多才多艺的美女才敢用这个ID。
皮蛋瘦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