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此世,此生》第四十二章五

浮云驰
楼主 (文学峸)

再说马天生听了马强他们带回来的信息,脑子里就一直琢磨这个事儿,灯泡市里有现成的厂,现在就是看咋样才能把东西整到南非去卖。

他后面几天分别约见了几个外经委的主任和办事员,听他们详细讲了一些进出口贸易的规则,后来又给在大连海关工作的老朋友打了个电话,说了灯泡出口的事,问他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没想到这位老海关还真的就给马书记出了个可行的主意,

他说:“出口这个事想要避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比如说灯泡,你要是作为整个商品出口到南非,那当然得给对方海关交很高的税,但是如果把一个灯泡拆开,分别作为零件出口,那么税就要低多了,到时候你们再在南非那边买块地开个厂,雇点当地人把灯泡组装一下,用的人工也不多,也不需要啥技术,不就成了嘛!”

这一番话真是醍醐灌顶,让马天生茅塞顿开,他后来就把这个灯泡出口的事在市里立了项,自己牵头,让张秘书和马强具体负责,多方筹备,不到一年的功夫还真的就把这个买卖给做成了。

 

所以说这个世上的事只要你有关系有人脉,就算是那看似千难万难的最后也能想出办法来做成。马天生就是深谙这里面的利害,所以做事无往而不利。

而这种事对于像长水这样只在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活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虽然也经常看着贵平通过亲朋好友乃至她的患者拉起一张张关系网,办任何事都讲究先找熟人,可是他自己这辈子却还从没尝试过运用这种网状的交际方式来解决任何问题。

贵平自然觉得他没用,他也自嘲说自己与人无用,所以无缘结网。可是没想到最近他这独善其身的状态竟然被打破了,一个人千里迢迢赶到煤城来却正是要求长水帮忙做一件事,打通关系。

 

这个意外的访客正是和长水自从东北人大一别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的李立人。当长水打开房门看见站在门外楼道里的立人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有多少年了?从五八年长水和扶林在火车站挥手送别了立人到如今竟然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他们的人生一晃儿就过去了,扶林更是已作古多年,少年的朋友老来相逢,早已蒙了尘的双目如何还能认出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儿郎!

立人安静地站在门外,他上下打量长水,这个曾经的天才少年风华早已不在,他的背不再像从前那样挺拔已经微微驼了,头发虽然没像自己这样全白了但是两鬓已经尽数成霜,而且前额上的头发也都掉光了,只剩下一个亮亮的秃脑门,这和他清瘦的两颊极不匹配,好在骨头的棱角不会变,两边颧骨还高高隆起勉强撑住脸上的线条,可是挂在上面的皮肉却已经松弛了,曾经英挺的眉眼也隐约下垂,而最让立人心中一酸的是,长水眼中透出的那种厌世的黑光,这真是同当年的那个纯净无害的韩长水判若两人了。

长水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人,他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但是脑海里又全无印象,就在他要开口问的时候,立人先说话了,

他微笑着问:“怎么,不认识我了吗?长水!我是立人啊!”

长水的眼睛猛然睁大,他又仔细地辨认了辨认对面的人,是!是立人!他惊喜地一步上前握住了立人的胳膊,“天呐!我真没想到,立人,竟然是你!”

长水有点语无伦次,“你怎么会来煤城?你怎么找到我的?你,你,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立人望着长水变得热烈的眼睛很感动,曾经的友情他们还都没有忘,他也同样激动地握住长水的手回答道:“是我,我来煤城,特意来看你啦!”

这时贵平在屋里听到门口的动静也走出来问:“是谁呀?”

长水回头满面带笑兴奋地告诉她:“来来来,贵平,你快过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我大学时代的好友李立人!他竟然到煤城来了!”说完他又转身想跟立人介绍贵平,

可是贵平却先嗔怪他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尽站在门口说话,快让客人进屋啊!”

一句话提醒了长水,他自责道:“是是是,我高兴懵了,你看,立人,居然把你拒之门外了!快请进,快请进!”

立人边笑着说不要紧边随长水和贵平走进屋里来。

进了里屋坐下后长水这才给他正式介绍说:“这是我爱人,杨贵平,她是个内科大夫,今天正好休白班在家,”

然后又说,“立人,你来的还巧,我也正好是放假,要不然你来可能要吃闭门羹了。”

谁想立人笑吟吟地答话说:“不瞒你说,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早就知道你放暑假必定在家,所以才上门的。”

长水惊异道:“咱们这些年都没联系了,你怎么对我的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

“我之前刚回了趟长春,见到了刘莹,是她把你的事告诉我的。”

听到刘莹,长水神色黯然了,自从扶林走了后,刘莹就一个人拉扯两个半大的孩子艰难地生活,多少人劝她再找个人,可她都拒绝了,对于刘莹来说,世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像王扶林那样的男人了,他走了,把自己的爱也带走了,所以哪怕再苦再难刘莹都咬牙坚持一个人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她坚信扶林的生命和自己的幸福将在儿子们的身上延续。

长水敬重这个坚强的女人,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给予她什么物质上的资助,所以便隔段时间写信给她,像朋友式地聊聊天,问问她近况如何,偶尔也会谈起扶林,就像他还没有离去一样,长水希望这样的信能给刘莹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让她知道扶林虽然不在了,但是他这个朋友还在。

所以这几年他和刘莹一直保持了通信联系,没想到正因如此,立人这次才从刘莹那里得知了他的近况和地址,今天找上门来。

这时立人也叹了口气说:“哪里能想到一晃儿扶林竟已经走了这许多年!我这次到长春来开会,完了去看了看刘莹,她蛮有本事,一个人把两个孩子都培养成人了,扶林的两个儿子全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现在也都成家立业,刘莹终于也好能歇口气,告慰扶林的在天之灵了。”

长水点了点头,想起扶林他心头发酸,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贵平听他们老同学重逢刚一见面就提起伤心事,

赶紧来打破沉默笑着说:“行啦,你们老同学三十来年没见了,别尽说难受的事儿了,老李,我听长水说你是常熟人,毕了业就回老家当了大学老师了,是吧?哎呀,这几年你们南方那边经济可是越来越好啦,把咱们这大东北可彻底比下去喽!”

果然贵平这一转换话题,立人和长水都醒悟过来,逝者已矣,多说无益,反而是他们两个暮年重逢的朋友,这样的机会可算是难得之极,实在应该深以为庆。

立人立刻笑着接过贵平的话头说下去:“哪里,我们那边也是个小城,比不得上海广州这些沿海大都会,而且我就是个穷教书匠,经济发展再好跟我们这样的人关联也不大啦。”

“这些年你一直都在师范当老师吗?那几年有没有受到运动波及?”长水问立人,

他当年因为病所以断了和立人的联系,如今人近暮年才再次见面他对立人这些年的经历还是好奇的。提起那场运动,

立人自嘲地一笑说:“哪里会不受波及,你知道当年学生是要造老师的反的,我们这些人都被贴了大字报,又批判又游行,我么,出身还不好,是个富农,所以后来被下放到我们那边的农村改造了几年,这还要算我运气好咧,那时候大上海有多少知识分子全都被发配到新疆去啦,那才是真折磨人呢!我在农村呆了几年,虽说吃穿不济些,但是并没受什么大折磨,就在他们那里的小学里教些娃娃写字,老乡倒也不为难我。这才遮头盖脸地熬到了文革结束,国家落实了政策我才又回了常熟师范,这几年学校扩招,从专科院校改制成了师范大学,教师的待遇也比从前好一些了。

我嘛,年资老些,勉强当了中文系的主任,除了教学,杂事也不少,这次就是到长春这边的师范大学来沟通合作项目的事,我出发前就有意要顺路来看看你,从前扶林在时他曾在信里告诉过我,你在煤城成了家,只是这些年过去了,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在这里,刚好去看刘莹,她那里倒有你的详细地址,所以我就一路找来了。”

长水听了立人简要的介绍了这些年的经历,点着头笑了,他说:“那几年我虽然没有再跟你联系,但是精神好的时候也常常会想起你来,有时候也会担心你不要遭了什么批斗,不过转念又一想,你是那个老谋深算的李立人啊,就算运动来得凶猛,恐怕你总还是有办法保自己和家人平安的!”

立人听完仰头哈哈大笑,贵平在旁边看了长水一眼,还真是的,老朋友来了,长水果然不同往日,今天兴致这么好,说话也幽默了,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看到他这么轻松开怀了,

贵平于是对立人和长水说:“你们哥俩多年没见了,今天难得老李找到咱家,你们坐着好好叙着,我去市场上买点菜,老李今天晚上就在这儿吃了晚饭再走。”

说完她就站起来去拿兜子准备出去,立人当然连忙也起身说不用麻烦,

长水立刻拉他坐下说:“你踏实坐着,就像贵平说的,咱们难得相聚,今天说什么也得吃了饭,还有你晚上也不要走了,不如就在我们这里凑合一宿,咱俩可以学古人抵足而眠,连榻夜话。”

贵平本来已经走到外屋了,忽然听到长水邀立人晚上住在家里,不禁回头看了他一眼。长水尚还浑然不觉,可立人最是个乖觉的人,立刻就明白贵平是不愿意家里住进外人的,所以连连摇头说不必麻烦,他来之前早已找好旅社,就在长水他们文教楼前面的大街上,押金已经交过了,他的旅行包也放在了房间里。这也确实是实话,立人今天本就无意要打扰长水他们晚上休息的。

长水无法,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贵平有些洁癖,他若硬要留立人住下,恐怕她心里会老大不乐意,所以也就没有再继续跟立人争。贵平看立人知事,放下心来,又招呼了他们一声,自己出门买菜去了。

d
dontworry
沙发。三人各自心思都写得惟妙惟肖,分寸把握特别好。老友相聚有说不完的话,一顿饭功夫哪里够。贵平对长水的不待见

虽然收起来了些,却还是有。

望沙
二发
可能成功的P
看到长水的模样,好伤感啊。浮云一点儿都不手软的描写,很赞!这是要找长水干嘛呢?估计和贵平又要有矛盾了。
望沙
中国女人很多都是有这个毛病,夫贵妻荣对男人有好脸,男人看着没指望了,就是对狗都不如的态度
A
Anthropologi
+1,又见长水物是人非了。以前我催你写长水,现在又觉得相见不如怀念。我可能无法从容的老去了。。。
n
nearby
终于又写到长水了!中国就是个关系网,在异国他乡我们没啥关系,咋办?:-)
n
nearby
师妹总是很犀利!
n
nearby
邻兄猜,立人会拉长水去南方,反正长水的生活会有大的变化
d
dontworry
精准
悉采心
自带小板凳报到:))
悉采心
这长贵的老婆咋总这样呢,就不能成全一次别人?

小动作的描写特别到位,把各自的心里表达得恰到好处,顶云云!

w
weidi88
老同学重逢写的真好!一别三十年,再见已是暮年!
F
FionaRawson
其实长水不善于人接关系没问题,只要他来美国工作。扶林,让人心痛啊。
c
color_bird
没有一点粉饰, 写的太真实了
浮云驰
其实太多年没见,大家经历都不同,心思也不同了,贵平对长水也算是积怨难返了
浮云驰
确实犀利
浮云驰
是呀,都老了,要找长水干什么呢?各有心思
浮云驰
人都得老,无奈啊,积藏在心中的感慨也是难言难表
浮云驰
没关系就建关系吧:)好在这边关系简单点
浮云驰
各人心中都有小算盘,很快知晓
浮云驰
贵平有些洁癖,所以不愿意家里住外人,但长水还有朋友探望她还是高兴的
浮云驰
是呀,最好的三十年转瞬即逝
浮云驰
去美国是他这代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吧,扶林走的可惜可叹
浮云驰
少年郎都老了,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F
FionaRawson
我知道,就是要指出不善交际不是废物。事实上一个靠人际关系运行的社会绝不是好社会
F
FionaRawson
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大部分贡献,都是“不善交际”的科学家nerds在象牙塔里做出来的。那些八面玲珑的除了为自家人谋福利外,

又都干了些什么呢?

文明的社会首先是尊重每个人的特长与不同,让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生存之路。这点我在你写的社会里没有看到。批评的不是你,你写得很真实,而是对那个社会表示失望(后来好了几年,现在又,这两天又,,,唉!)

望沙
华人家长功利有色眼镜,保护性择校择区,小孩子到大学毕长大就拼成绩,没有街头智慧 不知道与其他族类人相处,却抱怨是环境的错
F
FionaRawson
白人里性格孤僻的远高于华人呢,伊朗土耳其印度来的才是人精。善交际其实是恶劣生存环境逼的
浮云驰
完全同意,人情社会弊端很多。但是没有人情的社会又似乎使人过于孤独。
浮云驰
是的,人情社会容易使个体的光芒淹没,但就人生而言,情的纠葛又让人欲罢不能。我对这样的社会也有很多不满,可我又会眷恋同情它

也许是因为我出身于此,又或者我认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没有对错

可能成功的P
全世界都在开倒车的感觉,郁闷死了
可能成功的P
的确有人性的关系,但正因如此,才需要制度的约束。浮云写的能引人思考,就值得大赞!
浮云驰
同感同感,常常会想这世界并没有进步,而是不停在重复而已
F
FionaRawson
我是很反感印度人的“报团取暖”的,虽然对自己族人有利,但是在外人看来,吃相很难看。我知道很多

华人希望在国外的华人也能这样。我不反对“自己人帮自己人”,然而这样的社会和“文明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Personally 我非常厌恶走关系、任人唯亲。我出国就是为了躲开这些。

F
FionaRawson
在春天学习不好的前提下,贵平想的不是如何帮助女儿提高成绩,而是一次次通过走关系把女儿塞进去,并以此为荣。同时瞧不起她那个

文采、数学,都强过普通人一大截的老公长水。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去一个春天,必然有另一个孩子被挤下来,这个倒霉的孩子仅仅是因为家里没有关系。贵平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完全不认为自己有啥不对,反而沾沾自喜。

而长水这种人才放到国外,比文中的很多人都会有出息,现在却要被当做“废物”。

这样的一个人情社会,有什么好留恋的?真是有什么样的人民才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最近这两天发生的那件事而言,说实话,民众们“deserve it”.

浮云驰
你说的我全都同意,只不过我无法这样划清界限,因为与生俱来我就是眷恋那片土地,对这些活在人情世故中的人们怀有感情理解和同情

在政治层面,我跟你同感,国内的公民意识没有形成,沙文主义却甚嚣尘上,社会走向何方我们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