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北京,大学毕业分到北京的男孩可吃香了

绿
绿珊瑚
楼主 (文学峸)

单位里的大妈大姐早早盯上了,纷纷介绍对象。结果凤鳯男们被夸晕了,以为自己多出类拔萃,挑三拣四的,最后挑个最不起眼的。我一亲戚,家中一男孩四女孩子,最近她还说:家里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孩无人问津,远在云南当兵(当指导员还上了战场)的哥哥,被左邻右舍,马列主义老太太们追着问,现在她哥得了老年痴呆症了,却还能记得当年被追上门来的一个个介绍对象。

幸福生
哈哈,我就是分配到北京的。
晓青
那年月男人是依靠。
云霞姐姐
哈哈哈,听说那时的大学毕业男生们,一分到单位,就被内部消费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珊瑚再证明其特有的年代趣事!
f
f2022f
没有的事,北京本地的大学毕业生就很多,也没见怎么吃香。
老生常谈12
揭露的好!
绿
绿珊瑚
你这样的肯定不吃香
邵丰慧
haha, 太可爱了,是不是过去太辉煌,宁可生活在过去,而不是面对现实,所以就老年痴呆了。
老生常谈12
我是

过去不太辉煌,也快老年痴呆啦
绿
绿珊瑚
也挺辉煌的。海关总署厅局级退休。儿子二十多年前学生

交换签证到美学习了一年。

f
f2022f
没错,没学会甜言蜜语,哄人开心。 说的都是大实话,就像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
l
laopika
那时机关里马列主义老太太热心为大学生做红娘,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可惜俺早已名花有主了:)
f
f2022f
原来机关里这么好。我要是分到机关里就好了。
唐宋韵
当年也遇到这种“马列主义老太太”,头疼。
绿
绿珊瑚
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老林子里的夏天
哈哈。。好像是这么回事:)
f
f2022f
哪有那么多多金子?大多数人都是铜。难道铜就不能发光了吗?
梧桐之丘
哈哈哈,是真的。我有幸被部里女翻译借到她家充当男朋友,星期天去她家做客。大夏天的,把她家父亲忙得不行,生怕招待不好。

我不知就里,傻气得很,痛痛快快大吃大喝。回到南京后,才琢磨出味道来。一向愚钝,可见一斑。

闲杂人员
男少女多。:)
宏扬道德
人家本打算后来弄假成真的
f
f2022f
现在大学生是男少女多。那时候是男远远多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