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日记》你的眼神,你的故事,护理精神病患者

云霞姐姐
楼主 (文学峸)

 

《护士日记》(三十一)你的眼神,你的故事,护理精神病患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太对了!特别是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多疑的眼神、焦虑的眼神、恐惧的眼神及呆滞忧郁的眼神,都暴露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对护士而言,及时读懂患者的眼神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记得在美国读护理学位,学习护理精神病患者部分时,我的老师就曾说过:“ never turn your back to psych patients because you don't know what they would do next second ”。意思是要密切关注精神病患者,别转身,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不正常,情绪不稳定,你无法预测下一秒钟他们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所以,观察患者的眼神很重要,分分秒秒都不能放过。

 

我照看过的几位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形式主要归为以下几种: Impulsive冲动型;Hallucinations 幻想型;Compulsive 强迫型。

 

冲动型

 

上篇文章提到的K女士就是这样。后来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且很严重:有幻想、幻觉,思维语言混乱,行为异常,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症状。可以说是各种精神病症状的大综合。尤其是她的各种幻觉及思维混乱所引起的冲动行为,给自己的安全造成伤害,也给医院对她的治疗与护理都带来了困扰。

 

有了上次说走就走的溜号事件,护士们把k女士看得更紧了,因为像她这种情况,如果溜出医院,跑到社会上,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很危险的。

 

K女士,看到护士们时刻盯着她,她就“周密计划”,等夜晚找机会悄悄地溜出病房,又找不到电梯及出口,就窜到其他患者的病房,被逮到。

 

在很多时候,精神病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精神病患者的眼中,我们医护人员才是有病,是不正常的,限制他们的自由,他们要与护士们“斗智斗勇”。

 

最后,“斗争”不断地升级,我们不得不给她的房间安排了机器人,Tele sitter

 

 

 

 

 

(图片来自网络)

 

 

分分秒秒地盯着她,每次她起床,要离开房间时,机器人会大喊:“ please!  do not get up! Stay in your room! ",吓得她赶紧退回床上。就这样,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精神系统,护士们的盯梢及机器人的监视及警告,K女士病情逐渐稳定,最后,被转入精神病疗养院。

 

幻想型

 

这类患者,会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或把护士们给他打针吃药的事,加上他的生活经历编成故事,讲给他人听。

 

80岁的D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幻想型精神病患者,一次,他打电话给警察(忘记他是怎么查到警察局的电话号玛的,那时候,每个病房都配备了有线电话)。患者打电话给警察求救,说自己在超市Fred Meyer 购物,受人虐待,被人扒光衣服打了一针,喊警察快来救他。后来警察顺着电话号玛查过来,发现是医院,放心了,并告知患者的举报,护士们联想到刚给患者打针治疗的事情,再听到这举报,真是哭笑不得,哈哈哈…

 

强迫症型

 

50岁的Y女士,是我照顾过的幻想加强迫症患者。记得一天早上,她醒来后,每15分钟左右,就按call light(服务灯),而每次喊护士,都是为同一件事:把假牙从嘴里拿岀来,请护土帮忙清洗一下(印象中,患者腿脚不方便下地,总是喊人来做这件事)。这样一上午,折腾了几次后,我的助理找到我说:“云儿,我实在受不了了,反反复复一件事,刷假牙,我都快被她逼疯了,下次你去吧,我是无能为力了”。

 

果然,没过15分钟,丫女士又喊护士,这次,我跟助理一同来到病房,丫女士微笑地把假牙从嘴里取出,“请帮我清洗一下”。

我说:“一上午我的助理已经帮你清洗过很多次了。”

Y女士不悦地说:“又脏了,需要清洗。”

”典型的强迫症”我心说。

跟她这种强迫症行为的人争论是徒劳的,我忽然想起以前学过的转移疗法,打破强迫症的恶性循环链,不防试试,

 

于是,我让助理悄悄出去拿一个装假牙的盒子,我在水池边,用牙膏帮她刷着假牙,她边等边看着电视,一会我们悄悄地把刷好的假牙放入盒中,我跟丫女士聊聊电视节目,转移她的注意力,我的助理悄悄地把假牙放盒里,并放在她床头柜里,然后,我们说:“-会见!” 就出屋了。

 

以后的时间,我去她屋给药,她有时候还想让我给她刷假牙,但是张嘴一摸,假牙不在了,也就算了。奇怪的是,她居然不找假牙,也不急着要求戴回假牙,反正,强迫症的根源不见了,恶性循环链也被打断,她还真就不再反复要求刷假牙了,注意力转移成功!

 

以上这些精神病患者,家人送其入医院时,病情还有待确诊,所以,跟普通病人同住-区,从表面上看,他们有时如正常人,有时行为怪异,出格,有伤害自己及他人的倾向,所以,观察他们眼神后面的真正故事,及记录各种怪异的表现,寻找相应的护理方式,对病人的安全和康复极为重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护士日记》你问我答:关于护士RN职业 《护士日记》 我见证神奇 《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拉你来星坛 没了《好声音》,来了《歌手》 【生活点滴】母亲节的快乐“都挺好”
云霞姐姐
继续上文,K女士故事
布鲁司
读云霞的文,长见识。做医生护士,除了专业素养,还真得有治病救人的理想和心理建设。赞一个。
绿
绿珊瑚
云儿好。佩服你。和人打交道的工作真不容易。我感觉要是我,会跑掉的。幸亏我在实验室和仪器打交道。
闲杂人员
好文!学习了。护理精神病人真不容易。碰到凶的狗,我不敢背对着它,怕它扑上来。现在知道,精神病人也不能背对着。
云霞姐姐
我这《日记》各方面的病人都记录一下做护士,也是从开始为了生活留在美国,到后来成为一种天职,将爱心传递
云霞姐姐
是要有个适应过程.而且,要学会保护自己,病人总是对的,因为犯病而不追究,
云霞姐姐
闲闲比喻得太形象了,我照顾精神病人时,时刻记住老师的话,密切关注,防患于未然!
杜鹃盛开
真不容易,如果是具有攻击性的患者,医护人员还是挺危险的,怎么保护自己?
h
hongshankou
俩手叛变,双膝投敌,脑袋自首——

全身躺平,服你,服你,服你!!!

杜鹃盛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确实如此,这个我也见过,一开始还特别认真的讨论,后来一看不对,啥也不敢说了,赶脚闪人~~
云霞姐姐
我们有code gray,上次文说了,那k女士突然犯病,要攻击我,我赶紧call code gray,
云霞姐姐
嗯,嗯,鹃儿机敏,不用讲,在地铁或公共场合下,不用对眼儿这种人,眼神不对的人,赶紧避开,保护自己
云霞姐姐
哈哈.红红可爱,医务工作者,投降没用,还要保护患者及周边人,code gray团队,都是身强力壮的好汉,有方法,依靠他们
h
hongshankou
俺的意思:五体投地云儿,嘻嘻嘻
A
AP33912
云儿好介绍!机器人助手未来的LPN;) 在儿童医院下如纽大的儿童医院都是机器人给小病人送药,挺受欢迎的。
T
ToClouds
云儿和病人斗智斗勇!涨见识了,还有机器人监控,有精神病的病人真要小心
云霞姐姐
我也怕,快抱抱我红红,关键时刻,靠团队!
云霞姐姐
儿童喜欢这些,未来世界不可知
云霞姐姐
嗯,现代化医院,仪器方式不断更新
h
hongshankou
抱抱:

幸福生
应该让机器人在前边干,人在后面监控机器人。
花似鹿葱
护理一般病人就不容易,对精神病人要付出多少爱心啊。大赞!
晓青
精神病人太可怕了,他们会突然发作吧?
锦衣卫
医护人员真不容易,什么情况都能遇到而且还要很耐心。
老林子里的夏天
写得好!向云儿致敬!
爪四哥
天呢,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位房客,云儿请进,来诊断一下,她属于哪种类型?

爪四哥房客系列之三:报告房东,隔壁住着恐怖分子!

爪四哥房客系列之四:捉鬼记

酒仙桥2
白衣天使真不容易,每天和形形色色的病人打交道,得有多大耐心,还得斗智斗勇
l
laopika
真不容易!据说精神病患者有文也有武的,如果护士遇到武的病人,那可麻烦大了!
云霞姐姐
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云霞姐姐
把宝贵的护理经验记录下来,“代代相传”,嘻嘻嘻
云霞姐姐
用药后,多半会控制住,人的大脑是有无限可能的,
云霞姐姐
嗯.护士做久了,感觉这些病人挺可爱的,那位k女士,后来非要送我项链,对护士们心存感激!
云霞姐姐
只是工作而已,谢谢林子
云霞姐姐
两篇都写得真好!

哈,写得太逗了,老太太应该是个性问题吧,美国人称为nosey 包打听,还没发展到病态,嘻嘻

云霞姐姐
有时候觉得这样“斗志斗勇”,也挺逗乐的,哈哈
云霞姐姐
皮班说得对,医院有各种team,团队力量大!
梧桐之丘
俺家族有一个“疯叔”,幻想着做毛主席的副手,终因林彪阻碍,占据了位置,一直没有接上班,苦恼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