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本人刚入职半导体公司干process engineer两个月,今天第一次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总结了一下就一句:process engineer就是高收入千老,干的活没有任何不同。压力比千老只增不减。有以下几个特点:1)半导体制造行业,做process 研发,就是干钻牛角尖的事情。22纳米再往下,都不好做,但是还要硬着头皮做,要不没饭吃。这就是在和大自然抗争。和大自然抗争,一般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治疗癌症。稍好的是可能是半导体有22纳米产业化在那撑着,工资比生物千佬多些。2)半导体制造行业,亚洲人(除大陆外)越来越多,因为重心都在台湾, 韩国日本这几个地方。亚洲人,在美国比烙印变态的不少。比如你刚入职顶头上司如果是台湾的,和你做千佬找个亚洲AP差不多,后果可以掂量下。3)半导体制造行业,合并厉害。你能找到大公司的工作, 可能就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待遇了。想跳也很难跳的。比如intel里面的process engineer,我同学去面试吓着回来了,说里面都是zoombie,为什么被煮成了熟的青蛙?还不是能跳的时候没有好的公司跳?现在器件尺寸小了,等于煮青蛙水温高了,越来越不好受了。4)半导体制造行业,收入已经被马工拉了几条街了,但是难度拉马工几条街(不同意的可以看看大陆的cs企业和芯片企业与美国的差距 )。5)公司里干活卖力的老中年(干了10~20年)engineer,他们刚进来的时候是这行吃香的时候。现在这行这样了,真不知道刚进来的还能不能撑10~20年.......另外吐槽一下做research开发的工作。这种工作,就是搞科研。做实验,试来试去。如果是变态老板,你几乎就只有被虐的份。因为科研充满了不确定性。你根本无法计划你的一天,你的一周或者一个月能干出来什么。实验失败了就只能晚上周末来加班。这种工作干20年人会疯掉。总结,能转还是转吧,这行大陆的engineer还容易被FBI盯上。以后就是回国,也不会比别的行业好哪里去。。。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本人刚入职半导体公司干process engineer两个月,今天第一次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总结了一下就一句:process engineer就是高收入千老,干的活没有任何不同。压力比千老只增不减。有以下几个特点:::...........
【 在 Amygdala ()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行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太紧,离开了极其昂贵的设备之外工程师的知识价值等于零,只 好忍受资本家剥削;技术节点越先进行业巨头垄断就越厉害,连跳槽都没地方去。: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本人刚入职半导体公司干process engineer两个月,今天第一次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 。总结了一下就一句:process engineer就是高收入千老,干的活没有任何不同。压力 比千老只增不减。有以下几个特点: : :...........
【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 垄断了之后利润还是一般。如果能和马工平起时给(注意不是工资),干这活也勉强可 以接受。
【 在 Jasmina (茉莉阿茉莉)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说了,这行依赖材料,依赖工厂,不像软工坐在家里照样写app,所以对硬工,雇 主可以放心大胆压工资。更何况软件、互联网企业除了人力成本几乎没有其他成本,你 想和软工差不多待遇是不可能的
【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非常赞同。一天24小时clean room开着,液氮wafer氢气这么用着。烧掉的都是 engineer的工资。
【 在 dealer123 (大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 哥们,14都量产大半年了,你这是哪年的文章?
【 在 chickenkill (biu biu bi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哪家都有14滴
[在 soul613 (小松子) 的大作中提到:]:主要原因是这个行业是制造业,而且比较成熟了,如果10几年前去intel当时还是可以的::...........
【 在 dealer123 (大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 普通Particle Graded 300mm wafer就要百十刀,有时还要在patterned wafer上面做实 验,一片就要1000多刀;每天都能用掉5,6片,确实是烧钱的行业,哈哈
【 在 lab (天冰大果)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是小小钱,一天几千块而已。 EUV光刻机一亿多欧一台,算5年寿命,1600天,不算耗材地面什么的,纯折旧一天10万 。用几个wafer完全毛毛雨。做个demo一天就是上千片wafer。
【 在 eeguy (ILYF) 的大作中提到: 】 光刻机等设备,淘汰后可以翻新卖给中低端fab收回一部分成本吧?当然设备成本非常 高这点我没意见。
【 在 greatpaul (小孩子)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光刻机起码用十几年。
【 在 longmarch (万水千山)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效寿命5年。 就好象十年前买的的0.13微米光刻机现在也没坏能用,但没人用。
【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刚入职半导体公司干process engineer两个月,今天第一次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 总结了一下就一句:process engineer就是高收入千老,干的活没有任何不同。压力比 千老只增不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半导体制造行业,做process 研发,就是干钻牛角尖的事情。22纳米再往下,都不 好做,但是还要硬着头皮做,要不没饭吃。这就是在和大自然抗争。和大自然抗争,一 般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治疗癌症。稍好的是可能是半导体有22纳米产业化在那撑着,工 资比生物千佬多些。 2)半导体制造行业,亚洲人(除大陆外)越来越多,因为重心都在台湾, 韩国日本这 几个地方。亚洲人,在美国比烙印变态的不少。比如你刚入职顶头上司如果是台湾的, 和你做千佬找个亚洲AP差不多,后果可以掂量下。 ...................
【 在 antee (蚂蚁)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常一个PE应该消耗5000刀耗材一个星期,设备折旧加倍, EUV光刻机现在就几台,属于研发砸钱中,根本没法用
【 在 wks (wks) 的大作中提到: 】 Process engineer 不需要Ph.D吧, 可这个行业大把博士,读完博士来做这个工种有点 失落,不需要动脑子,也不需要有视野,只需要耐心就好了。
【 在 sitan (黑白熊) 的大作中提到: 】 您这是global foundry 么?美国好像没几家在研发啥22nm往下的公司。 不知道您看过Lam Research之类的设备提供商么,不知道他们活得怎么样。 Foundry所在地常常不是大城市,房价物价都便宜,那工资水平过得挺爽了。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啊。
【 在 soul613 (小松子) 的大作中提到: 】 ASML还有好几家Fab都在一起烧钱,还是做出了点东西的。 之前已经deliver了两台开始测试了。 后面可能是TSMC or intel又order 了15台. : yield还是有点小问题。
【 在 Sigurd (Sigurd)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耐心第一那一定要博士,因为读博士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还有12英寸fab其实PE不 需要经常更衣进fab,8吋以下的要。
【 在 antee (蚂蚁)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必须是IBM这种养老的公司 不下fab的PE都应该直接开了
【 在 xwd1985 (田野) 的大作中提到: 】 IBM 已经把FAB卖了。。。
【 在 antee (蚂蚁) 的大作中提到: 】 那都是扯淡的,某公司号称光源90W就能生产,算一下90W丫的效率也就是10WPH 1亿美元起的东西这个效率开玩笑呢,就是吵吵吸引注意力的 至于那个15台,压根没指标,业内人士不看好的说,光源功率还差一个量级 等10纳米了,用193得上4趟,50M机器也就20WPH起这个机器才看上去有起色
【 在 lukasg (lukas) 的大作中提到: 】 听上去很有压力啊 但是明年就要毕业找工作了 device方向的phd如果不做process engineer转什么方向还来得及呢
【 在 wks (wks) 的大作中提到: 】 可是工作环境差呀,天天穿bunny suit ,在超净间一呆就是一天,上个洗手间还要脱啊 穿啊,露真容的时候都少,真不如软工有办公室的体面,对于女生尤其悲催,跟穆斯林 妇女没啥两样。
【 在 ismellpuke (两田鼠奔丧) 的大作中提到: 】 卖的价钱是新的10℅不到。
【 在 longmarch (万水千山)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专业虽然悲催,还不算就业前景最差的,好歹也是和生产有关的。 最糟的是做35族光电器件的。生产不出来。基本纯研究。那才是真正的EE里的生物系。
【 在 Sigurd (Sigurd)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大家都quit吧,反正糊口也不止这一条路。
【 在 hudou (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要趁早转码工,不然如果出现layoff潮,就惨了。。。
【 在 chijuzipi (狗熊)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刚入职半导体公司干process engineer两个月,今天第一次被老板骂的狗血喷头。 总结了一下就一句:process engineer就是高收入千老,干的活没有任何不同, 压力比 千老只增不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半导体制造行业,做process 研发,就是干钻牛角尖的事情。22纳米再往下,都不 好做,但是还要硬着头皮做,要不没饭吃。这就是在和大自然抗争。和大自然抗争,一 般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治疗癌症。稍好的是可能是半导体有22纳米产业化在那撑着,工 资比生物千佬多些。 2)半导体制造行业,亚洲人(除大陆外)越来越多,因为重心都在台湾, 韩国日本这 几个地方。亚洲人,在美国比烙印变态的不少。比如你刚入职顶头上司如果是台湾的, 和你做千佬找个亚洲AP差不多,后果可以掂量下。 ...................
【 在 shiminqicai (MAOMAO) 的大作中提到: 】 讲的很有道理,刚刚工作两周已经感到前途迷茫,phd做这个实在没有意思 打算求安稳和适应压力生活的暂时适合,不过也不清楚行业在哪年开始彻底饱和,估计 那时大规模lay off就开始了,估计不会超过5-10年。 年轻人还得另作打算
【 在 luvcs (luvc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一半导体大公司 R&D 干了 3年半,去cleanroom 干活次数不超过20次,现在基本都 是计算机远程控制,只有一小部分process areas 还需要每天进去 拿到绿卡马上转马工,能早转就转,真是温水煮青蛙
【 在 xpenny (少年阿里斯) 的大作中提到: 】 光电器件是军方大杀器。索男进不去。
【 在 dealer123 (大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 Samsung, TSMC, Intel, GF都有14了,其他不入流的去也没意思
【 在 htabbas (LOL) 的大作中提到: 】 GF没有 14nm. tsmc也在struggling 16nm.
【 在 longmarch (万水千山) 的大作中提到: 】 做35的中国人乌泱乌泱的。 什么军方大杀器,那是骗小孩和骗土共钱的说辞。 还有人真信。 三五的东西贵,是因为生产出100片4英寸wafer里有两片能工作。 就把这两片卖给军方,100片的钱都在里面。 除了军方,没人当这种冤大头。
【 在 soul613 (小松子) 的大作中提到: 】 III-V 贵是因为量不行,很多都还是4 inch, 还有的在3 or 2 inch的做。 你说的军方的单子很多被几个公司包了,比如Qorvo, northrop grumann. 其他的Fab根 本接不到单子。
【 在 chickenkill (biu biu biu~)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35的速度快,漏电也大,消费电子也用不上, 现在一些低功耗的芯片静态电流都nA级别,换35,苹果表速度是快了一倍,结果待机不 到一个小时,哈哈哈
【 在 dealer123 (大宝宝) 的大作中提到: 】 GF的14 nm工艺是买的Samsung的,自己吹了半天最后还是放弃了,工艺不过关. Lam, AMAT,TEL 人家活得好好的,周期型裁员是不可避免,研发部门应该相对稳定
【 在 aquawhale (请叫我小wi)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你的手机,pad,watch,wifi router,sonos,电视盒子,智能温控器,路边地 下埋的水表,天上飞的飞机,架的基站,马上连车里都有3-5, 而且早就6 in wafer了 ,yield 90%好几了。 一片35芯片卖一百块那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 连国内都上马开35fab了
【 在 longmarch (万水千山)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 二十年前35就是这种马上的状态了。 我老板和他的老板以前都是做35的。 根据他们的说法,35永远处于马上就要取代硅的状态。 只是一直没实现。 “马上”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是100年。
【 在 brightmood (brightmood)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大公司做process engineer是不好,每个人做的方向太窄了,没有对技术/产品全局 性的概念 不如去材料公司做技术研发 感觉PVD出路应该还是可以的,除了你这里面说的刷摩尔定律的数电类产品,很多别的 方面都有应用,比如embedded electronics,OLED display, 汽车玻璃涂层,办公楼涂 层,各类材料涂层,以及开发这些涂层设备的仪器公司,coating,formulation,vacuum , deposition等关键词都可以是做PVD的人能做的活 我比较懂PVD一点,所以以此为例
【 在 aquawhale (请叫我小w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说的是两件事件。现在半导体产业当然是Si占绝大多数,35是没有可能取代Si成为 主导的。但是35的商用market现在比20年前大了很多很多,在半导体行业里属于少有的 增长点,机会也不少。
【 在 windowsxp (windowsxp) 的大作中提到: 】 光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Silicon毕竟不能做laser。
【 在 soul613 (小松子)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asml.com/doclib/misc/asml_20140306_EUV_lithography_-_NXE_platform_performance_overview.pdf That's what they got in 2014. Resolution is 18-22 nm with 125 wph. Not that bad.
【 在 antee (蚂蚁) 的大作中提到: 】 硅光器件intel整很多年了
【 在 yjm (52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用i-line的365nm的contact mask aligner,20年前设备,做到20,30nm是不是没人信?
【 在 brightmood (brightmood)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吗?什么photoresist?多厚? 信?
【 在 yjm (520)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技术和PR已经没有关系了,本来的设备最好只能做500nm。这项技术利用process里 面的副产物作mask。而且关键是还可以做很长(1mm),很uniform, aspect ratio 轻 轻松松20,30。
【 在 Sigurd (Sigurd)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poly/nitride sidewall hardmask?
1)半导体制造行业,做process 研发,就是干钻牛角尖的事情。22纳米再往下,都不
好做,但是还要硬着头皮做,要不没饭吃。这就是在和大自然抗争。和大自然抗争,一般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治疗癌症。稍好的是可能是半导体有22纳米产业化在那撑着,工资比生物千佬多些。
2)半导体制造行业,亚洲人(除大陆外)越来越多,因为重心都在台湾, 韩国日本这几个地方。亚洲人,在美国比烙印变态的不少。比如你刚入职顶头上司如果是台湾的,和你做千佬找个亚洲AP差不多,后果可以掂量下。
3)半导体制造行业,合并厉害。你能找到大公司的工作, 可能就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待遇了。想跳也很难跳的。比如intel里面的process engineer,我同学去面试吓着回来
了,说里面都是zombie,为什么被煮成了熟的青蛙?还不是能跳的时候没有好的公司
跳?现在器件尺寸小了,等于煮青蛙水温高了,越来越不好受了。
4)半导体制造行业,收入已经被马工拉了几条街了,但是难度拉马工几条街(不同意
的可以看看大陆的cs企业和芯片企业与美国的差距 )。
5)公司里干活卖力的老中年(干了10~20年)engineer,他们刚进来的时候是这行吃
香的时候。现在这行这样了,真不知道刚进来的还能不能撑10~20年.......
另外吐槽一下做research开发的工作。这种工作,就是搞科研。做实验,试来试去。如果是变态老板,你几乎就只有被虐的份。因为科研充满了不确定性。你根本无法计划你的一天,你的一周或者一个月能干出来什么。实验失败了就只能晚上周末来加班。这种工作干20年人会疯掉。
总结,能转还是转吧,这行大陆的engineer还容易被FBI盯上。以后就是回国,也不会
比别的行业好哪里去。。。
主可以放心大胆压工资。更何况软件、互联网企业除了人力成本几乎没有其他成本,你想和软工差不多待遇是不可能的
engineer的工资。
EUV光刻机一亿多欧一台,算5年寿命,1600天,不算耗材地面什么的,纯折旧一天10万。用几个wafer完全毛毛雨。做个demo一天就是上千片wafer。
高这点我没意见。
就好象十年前买的的0.13微米光刻机现在也没坏能用,但没人用。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实验员,用设备不停地试参数,特别是做MEMS,最后一步能把之前所有的努力白废掉。几百个步骤又从头来过。。尼玛
EUV光刻机现在就几台,属于研发砸钱中,根本没法用
但是明年就要毕业找工作了
device方向的phd如果不做process engineer转什么方向还来得及呢
之前已经deliver了两台开始测试了。 后面可能是TSMC or intel又order 了15台.
yield还是有点小问题。
汰下来的设备会有这些fab来take over.
失落,不需要动脑子,也不需要有视野,只需要耐心就好了。
不知道您看过Lam Research之类的设备提供商么,不知道他们活得怎么样。
Foundry所在地常常不是大城市,房价物价都便宜,那工资水平过得挺爽了。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啊。
Lam, AMAT,TEL 人家活得好好的,周期型裁员是不可避免,研发部门应该相对稳定
需要经常更衣进fab,8吋以下的要。
1亿美元起的东西这个效率开玩笑呢,就是吵吵吸引注意力的
至于那个15台,压根没指标,业内人士不看好的说,光源功率还差一个量级
等10纳米了,用193得上4趟,50M机器也就20WPH起这个机器才看上去有起色
不下fab的PE都应该直接开了
That's what they got in 2014. Resolution is 18-22 nm with 125 wph. Not
that bad.
。要是做个会计,律师,医生的工作,不需要创新, 干一辈子问题不大的工种,有这
个收入当然是好的。
最糟的是做35族光电器件的。生产不出来。基本纯研究。那才是真正的EE里的生物系。
出来的都是什么东西。
打算求安稳和适应压力生活的暂时适合,不过也不清楚行业在哪年开始彻底饱和,估计那时大规模lay off就开始了,估计不会超过5-10年。
年轻人还得另作打算
是计算机远程控制,只有一小部分process areas 还需要每天进去
拿到绿卡马上转马工,能早转就转,真是温水煮青蛙
说真的,ee里面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是编程比较多的都有火坑嫌疑。
什么军方大杀器,那是骗小孩和骗土共钱的说辞。
还有人真信。
三五的东西贵,是因为生产出100片4英寸wafer里有两片能工作。
就把这两片卖给军方,100片的钱都在里面。
除了军方,没人当这种冤大头。
你说的军方的单子很多被几个公司包了,比如Qorvo, northrop grumann. 其他的Fab根本接不到单子。
http://www.tweaktown.com/news/47056/tsmc-kicks-volume-production-16nm-chips-as-expected/index.html
现在一些低功耗的芯片静态电流都nA级别,换35,苹果表速度是快了一倍,结果待机不到一个小时,哈哈哈
一片35芯片卖一百块那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
连国内都上马开35fab了
二十年前35就是这种马上的状态了。
我老板和他的老板以前都是做35的。
根据他们的说法,35永远处于马上就要取代硅的状态。
只是一直没实现。
“马上”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是100年。
性的概念
不如去材料公司做技术研发
感觉PVD出路应该还是可以的,除了你这里面说的刷摩尔定律的数电类产品,很多别的
方面都有应用,比如embedded electronics,OLED display, 汽车玻璃涂层,办公楼涂层,各类材料涂层,以及开发这些涂层设备的仪器公司,coating,formulation,vacuum, deposition等关键词都可以是做PVD的人能做的活
我比较懂PVD一点,所以以此为例
尼玛intel的fellow还每星期下一趟FAB看看呢
远程的那种PE,一小本足够了
某公司说90W就可以production,影都没有呢
only be used for passive devices.
还是在搞III-V和Si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