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后来申请回党工作,为什么没能如愿

H
Hastur
楼主 (未名空间)

在我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是一位不能忽视的重要人物。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践行者,陈独秀为中共早期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但是随着中国革命的快速发展,陈独秀却停留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最终因“路线错误”等诸多原因而被开除出党,到了晚年,陈独秀提出重新回党工作的意愿,但最终却没能如愿。

在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共产党的倡导与争取下,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迫于舆论压力,同意了我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释放了很多进步人士,陈独秀就是其中的一位。

1937年9月,陈独秀携夫人潘兰珍抵达武汉,同时,他又托付挚友罗汉与中共驻南京办
事处接触,表明自己想重新回党的愿望。

这个消息,让远在延安的毛主席等人大为欣喜,毕竟陈独秀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虽然有过一些错误,但如果能重新回来,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1937年11月中旬,《解放》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冰”的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文章中提出,希望陈独秀“重振老战士的精神,再次回到革命的行列中来”。

这篇文章能在《解放》杂志上发表,显然是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中共做出的正面回应,即在陈独秀回党一事上,我党持欢迎态度。

但是同时,我党也向陈独秀提出了三项条件:一、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承认过去加入托派之错误;二、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三、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

陈独秀看过这三个条件后,表示可以接受,但唯独在作书面检讨一事上,他态度强硬,不肯应允。

为此,中央派出与他交往颇深的董必武前去劝说,陈独秀虽与董必武友谊深厚,但在这一点上,陈独秀还是坚持己见,回应称:“回党工作固我所愿,唯书面检讨,碍难从命。”

我党为尽最大诚意,又派出一大代表包惠僧前往劝说,但陈独秀的态度较之从前更加坚决,回复说:“现在乱哄哄的时代,谁有过无过还在未定之数,不写,有什么好写的。”

就在双方在此事上磋商之际,1937年11月29日,在苏联生活多年的王明回到了延安,照搬苏联党内攻击托洛茨基的手段,把枪口对准了陈独秀。

12月4日,《解放》杂志刊登了《日寇侵略的新阶段与中国斗争的新时期》一文,直接
点名陈独秀与罗章龙,称他们为“匪徒分子”。

紧接着,王明的得力干将康生闻风而动,在《解放》杂志上发表了1.6万字的《铲除日
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斯基匪徒》一文,不仅重申了陈独秀为托洛茨基匪徒,更是将他直接定性为“日本间谍”,污蔑他曾与日寇展开谈判,每月领取300元津贴,甘为日寇
的汉奸走狗。

在12月中旬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上,王明更是大放厥词,说我党“过去忽视托派危险,对托派实质认识不够,托派是军事侦察组织”等等。

此外,王明还竭力反对毛主席、张闻天起草签发的《关于对付托派分子的原则》纲领,说:“我们和什么人都可以抗日,只有托派例外。在国际上我们可以和资产阶级的政客军阀甚至是反共刽子手合作,但不能与陈独秀合作。”

王明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喝过“洋墨水”,啃过“大列巴”,深得苏共领导层的青睐,因此回到延安后,他以权势压人,频频中伤党内同志,而清除“托派思想”当时在苏联盛行已久,唯共产国际马首是瞻的王明自然紧跟其后,作为昔日党内“托派思想”及组织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自然就成为了王明的靶子。

第二,王明是想借抵制陈独秀一事,将矛头直指毛主席,其实质则是打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王明在“十二月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凡事“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换言之,王明是想将抗日的主导权交给国民党,让中共放弃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王明此举,除了迎合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外,也是在党内排除异己,树立自我权威,进而攫取最高领导权。

在这种背景下,陈独秀想重新回到党内工作的愿望随即破裂,在离开武汉之前,他对包惠僧说:“老干们(指王明、康生等人)不会欢迎我,我也犯不着找他们。”

尽管早有预料,但对王明等人抛来的“日本间谍”、“汉奸走狗”等子虚乌有的污蔑,陈独秀还是没有想到,他虽然犯过错误,但绝不会干这些违背原则的事,因此,陈独秀非常愤怒,公开发表文章,与王明等人展开论战。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借此来大肆攻击,让共产党蒙受了不少阴影。

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周恩来亲自登门拜访陈独秀,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让一些人借机抓住把柄。陈独秀是深明大义之人,就答应了周恩来,从此不再公开发表对共产党的意见。

就这样,陈独秀重新回党一事就被搁置了下来,再也没有了下文。

后来,蒋介石曾经多次拉拢过陈独秀,张国焘也曾拜访过他,提出与他一起建立新党,但都被陈独秀拒绝了。

可能在他的心里,自己始终都是共产党的人,即使有一些矛盾,也属于内部矛盾,不能帮着外人打自己人。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四川江津病逝,享年63岁,死后身无余财,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