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炮击 和 破虏湖战役 真相

w
wsn01
楼主 (未名空间)

(一)原州炮击


【美军视角】

该事件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部分美军逃到原州组织防线。此时志愿军主力已经盯住砥平里,并以小部分兵力南下原州钳制敌军,阻止其增援砥平里。

2月14日早上7时15分,美军侦察机驾驶员哈泰尔,在原州西北的蟾江一个U字形弯道附
近的河滩上发现了异常。刚开始他以为是一个树枝,再仔细一看这条“树枝”居然在移动,这才反应过来是数量庞大敌军,正在那里渡河并向原州方向移动。他初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有2个师1.4万余人,吓得差点没从飞机上掉下来。他立即向原州的指挥部报告了此事。

原州

此时原州的美军包括原来驻守的以及部分从横城逃出来的,手上有大量重型火炮,其中105mm榴炮39门,155mm榴炮20门。担任原州防守任务的美第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下令开
炮,他们先打一发白磷指示弹,美军的校正飞机修正了方位和距离后,所有榴弹炮开始射击。他们还使用了一种安装了变时引信的炮弹,可以在目标上空20米左右的距离爆炸,以破片大范围杀伤人员。

美军第2师的战史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雷鸣般吼叫的弹幕越过群山,成吨的弹片倾泻在行军队伍中,飞行员报告说河水被鲜血染红,从没有见过一支军队在千万颗炮弹下遭受如此浩劫。但他们仍然前进,齐步走入死亡之雨,而不顾周围的屠杀。”


炮击持续3个多小时后,炮兵指挥海恩斯建议停止射击,因为炮弹不多了。但是斯图尔
特拒绝了他的建议,命令:“继续开火,把最后一颗炮弹打光。”同时,他还让通讯员向东京“联合和国军”司令部请求弹药补给,而以美军的补给能力,他们需要的炮弹几个小时后就可以空投下来。没过多久,海恩斯再次要求停止射击,因为炮管已经过热了。斯图尔特还是没有理会他的建议,并说:“继续开火,直到炮管融化。”

这次炮击持续到傍晚才结束,美军认为杀伤3000-3500名中国士兵,这是整个战斗的转
折点,炮击阻击了志愿军向原州的进攻。



【志愿军视角】

正如开头所说的,志愿军的资料中并未对该事件有明确的描述,只能通过一些相关的描述来推测志愿军的动向。

按照官方战史《抗美援朝战争史》描述:“13日14时,邓华命令于以42军主力进至原州西南西区,截断原州之敌西南向文幕里和南向牧溪里的退路;第120师进至原州西北地
区,并归42军指挥;第66军主力进至原州东北地区,破坏道路。”又根据42军军长吴瑞林写的《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描述:“我军125师、124师,40军的120师向原州攻击
。”


分析:当时66军在原州东北地区,结合后来各师的移动方向只有125、124、120三个师
有可能出现在美军所说的炮击区内。而且有上述资料也可以判断,志愿军南下原州的目的是为了钳制美军,阻止其增援,兵力并不多。因为邓华打横城用了9个师的兵力,而
原州敌军又得到加强,就算他再自信,也不可能用五六个师的兵力打原州。

实际上以上三个师也并不完整,结合当时横城反击战和砥平里战斗的部署:

120师359团在砥平里 。根据《120师战史》描述:其360团14日凌晨已经渡过蟾江,并
且与美军发生战斗后占领了几个高地,2营进至楼山控制118高地,3营进占古吕岱东南
山。唯独其358团动向不明。但一般部队在战斗中,1个师只用2个团,1个团只用2个营
,留1个做预备队,比如其360团就只用了2营和3营。由此可以推测,如果遭炮击也只可能是发生在其预备部队过江时,也就是说只有1个营或者1个团的兵力。


125师375团在砥平里。根据该师副参谋长郭宝恒写的《驰骋汉江南北》描述:该师374
团一个先头营14日天亮后已经插到原州西南的平章洞、佳谷里,后续部队及373团动向
不明,情况跟120师差不多。

124师动向不明。但该师师长苏克之的回忆录《铁马金戈》中提到:横城反击战前,该
师一直担任迟缓敌人推进的任务,损失较大。开始反击时,上级本来要该师休整,但他主动凑出相对完成的370团和372团2营参加战斗。横城之后的原州,该师能拿出来的兵
力不会超过1个团。而且《驰骋汉江南北》还提到:“因砥平里攻击停止,124师,125
师2个团于16日返回龙头里地区”与之印证,可见该师参战的团并未遭到炮击。



【总结】:

吴瑞林写的《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提到:“由于敌人集中了一百多架飞机,进行轮番轰炸,我伤亡较重被迫退出原州城。”这一描述与美方的描述基本吻合,可以判断“原州炮击”是存在的。

但是“伤亡较重”是一个团还是一个营,具体是伤亡数字是多少?未有资料记载。不过根据上文分析,可能被炸的部队只会是一个营到一个团的兵力。因为行军打仗不像逛街买菜,各团各营都是分开行动,不会集中到一起行军。尤其是在敌人占据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几乎不在白天行动,如果有行动也会极为注意分散和隐蔽。所以当一个小规模部队遭到炮击后,其他部队自然会躲避。

按一个团的兵力算又有多少人呢?砥平里战斗时,119师师长徐国夫回忆,经过连续的
三次战役,部队很少得到补充,其手下一个团只剩900多人,其他部队情况也大致相同
。由此推测当时参战的一个团人数大概也就一千多人。遭到炮击后,战士们肯定会想办法躲避,估计最终伤亡人数也就几百人。加上这次行动并非主攻任务,所以部队历史中并未记录。

为何与美军列出的伤亡数字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因为美军只是在飞机上观察,按照其炮弹发射量来推断伤亡,他们并没有打扫战场,不可能知道确切的数字。从各个国家的战史来看,出于宣传目的,都会放大敌人伤亡,缩小自身伤亡。

而且,志愿军从来不避讳失败和伤亡。比如砥平里战斗以及后来的白马山战斗,失败了都会有很多内部总结,亲历者的回忆录当中也或多或少会提及。如果真如美军所说的伤亡如此之大,这些亲历人不可能在几十年后写回忆录时还能不约而同地选择避而不谈。

总之,所谓的“原州炮击”存在,但美军把战果夸得太大了,这样的事例在其战史中屡见不鲜。

————————————————————————————————

(二)破虏湖战役

韩国国防部军事编撰研究所25日发表“美第9军团指挥报告书”,声称在1951年5月的“破虏湖”战斗中,2.4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后,被水葬在江原道“破虏湖”内。

根据中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的确认,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共有197653名,而在破虏湖附近不仅有2.4万人阵亡,这一历史对于国人还非常陌生。为什么韩国人会吹
嘘一段中国人不知道的志愿军“秘史”,破虏湖战斗的真相是什么,就得从破虏湖战斗本身的前后经过说起。

残酷的第五次战役防御战

韩国“破虏湖”战役纪念馆所谓的“破虏湖战役”示意图 图源:韩联社

五次战役

破虏湖位于韩国江原道华川郡的东部,是1944年修建华川水坝后形成的一个水库湖,所谓“破虏湖”的名称是韩国在战后更改,因此在我军的战史中,这一地区被称为“华川水库”,在这一地区发生的战斗则以“华川地区”或者“华川水库”作为战斗地点。所谓“破虏湖”战斗发生的1951年5月,正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这次战役是中朝
联军志愿军集中11个军及朝鲜人民军1个军团共70万人,对“联合国军”发起全面进攻
的一次大战役。战役分为三个个阶段,前两阶段分别为志愿军在战线西部和东部的突破和进攻,第三阶段则是志愿军向北后撤转移,收缩防线转入防御。洛川湖区的战斗,就是在第三阶段中发生的我军战史上称之为“华川地区仓促防御战斗”。

五次战役态势图

第五次战役中,由于联合国军已经掌握了志愿军后勤能力不足,只能发起“礼拜攻势”的局限性,因此在志愿军准备后撤阶段,利用联合国军机械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组成“特遣队”为先导,在大量的航空兵和远程炮兵支援下,对我志愿军部队展开了凶狠的反扑。

这一阶段,志愿军的作战是以阻击和防御作战为主,且大多是在后撤过程中展开的仓促防御,因此面对优势的联合国军,出现了许多惨烈的战斗,我们熟知的63军铁原阻击战、180师遭遇截断包围后发生重大损失,都是这一阶段发生的。

力挽狂澜的58师

由于华川地区有大量的兵站和医院,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在东线的后勤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通往纵深的金城地区的公路,因此美军的东线反击核心,就是华川地区。

转移阶段的作战地图,可以看出,东线相较于西线,北移距离更长

在华川方向,这一方向上,包括美军第7师、第24师(欠1个团),南朝鲜军第6师及第2、3师各1个团在内共2.8万余人的部队,在270余辆坦克,550门火炮及大量航空兵的支援
下,沿春川至华川公路,于5月27日占领华川,企图全速攻占铁原、金化等地。割裂志
愿军的防线。

转移阶段的作战地图,可以看出,东线相较于西线,北移距离更长

与此同时,志愿军12军,20军,25军,27军,60军,63军以及人民军军团都处在后撤的过程中,其中,20军58师在为了掩护兄弟部队撤离,转移后送伤员,采用“边打边撤”的手段,在27日凌晨通过北汉江以南的汉江桥附近,越过华川地区。并与美国第7师在
华川地区追击部队不期而遇。

美国的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反击快速,让志愿军第一次了解了现代战争,但是美国糟糕的战役学让5次战役反击阶段战果不大,仅歼灭志愿军一个师

当时,美军企图抢占汉江大桥和汉江以北地区,以分割志愿军东线兵团和中线兵团的联系。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的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反击快速,让志愿军第一次了解了现代战争,但是美国糟糕的战役学让5次战役反击阶段战果不大,仅歼灭志愿军一个师

绿圈位置为20军华川地区的防御阵线 进攻方为美24师

当机立断的58师

58师师长黄朝天、政委朱启祥在27日早发现这一情况后,不等志愿军司令部和兵团司令部发布命令,迅速组织172团和173团回头抢占有利地形,阻敌军先头部队北犯,掩护兄弟部队和后勤机关撤离。

中午12时,20军副军长廖政国来到58师,主动命令58师立即在华川以北地区展开防御,稳定战局。

时任志愿军58师政委朱启祥

58师师长黄朝天

根据安排,第173团组织小分队向场巨里、原川里西山沟出击,抢救了友邻部队伤员300余名及一部分物资;第174团亦向华川实施反击,迫使美军先头部队退出华川。在战斗
的间隙,该师开始紧急构筑防御阵地,将主要兵力兵器集中在华川至山阳里公路两侧,成两个梯次兵力配置,构成三道防御阵地。

志愿军大量缴获,并且仿制了美制火箭筒

此时的58师由于此前已经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部队疲惫不堪且减员20%,173团缺编4个连,174团缺编3个连,每个连缺编一个排,全师额定1万1千人,实际上只有9471人
,所幸部队在之前的战斗缴获了敌军的火箭筒,山炮等武器,在迟滞敌军机械化部队进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8日,美军第7师两个团及南朝鲜第3师一部在100多辆坦克配合下,复占华川,并分路
继续向北进攻。58师则开始阻击继续进攻的联合国军,173团在新丰里[这种话叫没有信息量]击毁敌坦克4辆,击退剩余坦克随后主动撤离原川里防线。右翼第174团则在阵地
上与美军反复争夺,顽强固守阵地。根据志愿军记载,此战58师歼敌来犯兵力150人,
还打出了20军一个英雄单位:于泮宫大功排。

资料图,58师排长于泮宫,于泮宫大功排现隶属我合成58旅合成3营

但是美军并没有停止进攻,战至29日,面对敌军强大的攻势,173团174团且战且退,撤至后方预备高地继续作战,当晚,第58师将预备部队第172团投入战斗; 30日晚,师机关决定换预备队172团继续固守。

至5月31日,58师已经完成掩护后续部队北上到达指定地区,掩护当地迟滞伤员,物资
北移的任务。因此随后,58师收缩到基本阵地进行防御,扼守将军山,论味里。而当面的联合国军也在调整部署后从6月1日起,集中南朝鲜第2师、第6师,美军第7师向173团、第172团阵地猛攻。第58师在防御期间,在每一个阵地上与敌军展开了反复争夺。往
往是阵地白天被敌军攻占,我均夜间便积极反击夺回。只有当防御工事被严重毁坏之后,才主动撤至下一阵地再予以抗击。

从3日起,得到20军炮兵火力加强的58师继续节节后退抗击敌人,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
。 5日起,美军第24师,第7师一部,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再次猛攻, 58师顽强地以3个团交替作战,终于阻止住了“联合国军”“特遣队”的轮番进攻,稳固了战线。8日,
20军司令部鉴于该师伤亡较大,弹药物资消耗较多,遂命58师撤出战斗,阵地交由第60师接防。至此,58师进行的“华川地区仓促防御战斗”宣告结束。

此战,58师成功地阻击了“联合国军”凭借装备优势对志愿军所实施的连续13天的尾追进攻,顽强的抗击了美军以及南朝鲜军共10个团,毙伤俘“联合国军”、南朝鲜军7400余名,毁伤坦克8辆,为掩护主力部队的转移和防御展开赢得了时间。对于稳定东线战
局起到了力挽狂澜的重要意义。



至6月,双方横亘在三八线上互相铺平,战争也回到了五次战役开始前的样子

按照志愿军官方战史记载,58师在战斗中伤亡2795人,另有轻伤留治188人,合计2973
人。

至6月,双方横亘在三八线上互相铺平,战争也回到了五次战役开始前的样子

李承晚的“破虏湖”大捷

但是这场战斗在韩国的战史中,确实另外一番模样。在韩国战史中,韩军在志愿军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跟着美国第九军尾随志愿军,先是尾随了63军,随后追击至华川,大战了20军,这一阶段的作战被南朝鲜第6师称之为“芝岩里-破虏湖战役”。

到了6月初5月末,当范佛里特下达命令,要求其他部队加强对'堪萨斯线’的防御,一
面以美第1军和第9军继续向'怀俄明线’进攻的时候,韩国就在进攻发起点:华川水库
,来了一场“大捷”。

尽管在战史中,真正和“华川”,“水库”有关的战斗,在战史中只能找到如下记载。

华川是韩伪6师进攻58师前的集结地


但在计算战果的时候,韩军的战史中就变成了



按照这个说法,南朝鲜第6师在10天60多公里的追击作战中,先后歼灭志愿军若干个军
师,歼敌近两万人。虽然这段战史一经对比漏洞百出,但是起码逻辑上还说的过去。但在1951年,听说南朝鲜第6师“大捷”的李承晚亲自将华川水库改名为“破虏湖”作为
战役的纪念后。相关的战史也因此作出了修改,早前的华川水库战斗被更名为“芝岩里·破虏湖战役” 。战果也在随后的记载中水涨船高:韩军对美9军上报了13000人的歼
敌数字,而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相关的歼敌数字又被挪作华川水库一地的战果,在增加到了2.4万人以及老兵们有关“用推土机将尸体推入湖中埋葬”的回忆后,成了
韩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2018年,韩国陆军本部旗下军事研究所在出版发行的《芝岩里·破虏湖战役》一书中则称,1951年5月24-30日,2.4141万名中国军人在江原道华川破虏湖附近在与韩美联军交战中阵亡,另有7905人被俘。也就是说,3.2046万名中国军人在“破虏湖战役”中死亡或被俘。

在一些参战将领的回忆录中,战果数字甚至更多。时任南朝鲜第1军军长的白善烨将军
在回忆录里写道,“……6师团迎来了他们的胜利。被包围的中共军向后方撤退,一直
逃到了华川水库……仅5月28日一天,他们就抓获了38000多名志愿军俘虏,获得了一场了不起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共有62000多名志愿军被杀或被俘,水库一带被鲜血染
得鲜红……”而按照志愿军的战史,志愿军在整个第五次战役中的伤亡也只有6.2万人
,而抗美援朝被俘志愿军总数,也只有2.2万人。

然而回过头看,志愿军参战部队只有9500余人,加上军属炮兵团,军属的后勤力量也只有一万多人,那么无论是阵亡2.4万人还是被俘3.8万人,常理上显然都说不过去。

1953年只有33岁的白善烨将军

为什么战果相差如此悬殊,韩国人还要执着于这个数字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韩国想方设法从战史中寻找自信的执念。由于在第五次战役以前,大量的南朝鲜军因为战斗力差,因此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作为优点打击的目标遭到歼灭。以至于“被志愿军攻击”成了“弱旅”的同义词。第五次战役中,东线攻势中志愿军再次将韩军作为目标,以至于白善烨将军在回忆录中也不得不吐槽到:现在回想一下,(在5月攻势中)我们并不能
因为国军成为了中共军集中打击的目标就说它是一支弱的军队……

而南朝鲜第6师本身,在战史中也是屡次遭到打击。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加平地
区野战阵地防御之敌穿插战斗”中,志愿军第40军在4月22日对南朝鲜第6师和南朝鲜陆战1师实施了穿插进攻。并在一天之内突破了敌两个团的阵地,致使南朝鲜第6师发生溃退,不仅伤亡2200人,还被40军缴获了220辆汽车,39门火炮(多为配属给伪6师的师属炮兵团),坦克17辆(其中伪6师10辆)。其表现之差,甚至连美第9军军长霍格(
William Hogg)中将都痛骂其为“怎么能把这样的人称为师团呢?”

118师现在为我118旅,被称为暴风雨部队

在持续的失败中,韩军必须得找一场像样的胜利来稳定自己的军心,而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的作战,韩军一路进攻,也没有遭遇巨大损失,正好成为韩军 “大捷”的绝佳材料
。也正因如此,所谓“破虏湖”地区战斗的战果被不断夸大、意义被反复提升,其所在的原因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