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5倍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9月30日 10点19分 PT
共 (2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m
meiguoren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动身去美国以前,曾多次往返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去美国除了钞票(信用卡)什么也不要带,美国的东西很便宜。”
对此,我半信半疑。毕竟,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
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美国的物价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沾着人工的都很贵)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而洛杉矶的物价在美国还数比较高的,如果到俄勒冈州更便宜——购物不用缴纳8%—10%不等的税。
在洛杉矶的一个购物中心,我见到了那些国内卖得昂贵的品牌,在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在美国基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在国内一套卖3万元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
在这里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意大利产名牌皮鞋同样如此。牛仔衣更便宜。lee或levi's的牛仔裤,一般而言,便宜的十几美金,贵点的20多美金。牛仔
上衣贵一点,一般三、四十美金。
汽车、家用电器类商品更便宜。宝马Z4的价格,广告上标注的报价为29881美元(排量
大、配置高的价格要高),国内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50万元~80万元人民
币之间。一般情况下,同样品牌同样配置的车,美国的要比国内的便宜一半左右。我帮家里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样品牌同样型号同样配置的电脑,在美国是499美金,而
在国内电脑市场的报价为6000元人民币(商场的报价更高),而且,供应美国市场的产品质量要优于供应到中国市场的产品质量,日本的产品尤其如此。只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是供应到外国的产品质量要远远高于中国国内。我在美国买的几件中
国制造的产品,用起来都非常好用——这种感觉令人有点难过。
在美国购物特别放心,不管买中国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的产品,质量都有保障,并且,服务非常好,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退货或者调换,商家仍会热情接待。
所以,中国人到美国后,即使平常不太喜欢购物的,也忍不住买些东西。我为家里人买了两箱东西,主要是衣服和鞋子,其中,包括三套西服。在交钱的时候,遇到一群中国去的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我可以听出他们心中的不平衡。是的,连我自己都有种酸楚的感觉。如果不是这一次亲历,我哪里想得到,我们在承受着怎样的物价?
在回国的时候,在洛杉矶机场,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商店购买大中华香烟和茅台酒——至少三分之一的人购买了其中一种。原因同样是便宜,且不会买到假货。
住宿的价格也不贵。我前后住了4个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每天的价格大致
在90美元左右,不同的是,有的提供免费上网,有的要收费。住宿最便宜的是拉斯维加斯,当地的酒店之豪华令人惊叹,而价格却非常便宜,意在吸引更多人前去旅游、赌博。有意思的是,拉斯维加斯的酒店上网费用高,显然是不鼓励在屋里上网的。
穿的、用的便宜,吃的也便宜。
在洛杉矶“小台北”的一个中餐馆,我们四个人点了鱼、虾、蟹等,每个菜的平均价格大致在6~7美元左右,非常丰盛的一顿午餐,分量很足,没有吃完,一结账,只有49美
元,我以为老板账算错了,问了一下的确如此。在美国,我吃过两次麦当劳,其套餐的价格一般在4~6美元之间,绝对价格看起来比中国高一些,但是,它的饮料是随便喝的
,汉堡包的分量比中国的至少多出一倍,薯条同样如此。我们五个人点了5份套餐,有
三人没有吃完就已经吃饱了。
我所了解的几所美国中小学,都提供早饭和午饭,两顿饭都按照孩子的营养所需配置,是比较丰盛的,而两顿饭一天仅收1美元。1美元即使在中国国内也不算什么,但在美国,在一个咖啡馆,看到标注1美元的咖啡,真的一点也不稀奇。想想看,假如我们每个
月4千元的收入,花费1元就可以喝咖啡,三、四百元就可以买台笔记本电脑,200多元
就可以买一双名牌意大利皮鞋,50元钱就可以请几位朋友吃一顿,那是什么概念?
美国的通讯价格也便宜。在洛杉矶,一位华人朋友告诉我,每月25美金就可以随便打国际长途。如果用一种卡打,从美国到中国,每分钟只有几美分的价格。为了方便,我买了一个手机,价格12.5美元,含部分通话费。需要提醒的是,去美国,千万别在宾馆打国际电话,那可不是一般的贵,打十分钟不到就相当于你多住了一天!
美国汽油的价格也比中国便宜,美国的油价以加仑计量,1加仑=3.785升(英国为1加仑=4.546升),折算以后,绝对价格也比中国略低一点。当然,中美油价不能简单这样对比,美国的油品质量更高一些;中国养车要缴纳养路费等各种费用(养路费名义上取消,实际上换个新马甲继续留任,最典型的中国特色之一吧),而且,收费公路如林,逃都逃不脱。而在美国,绝大部分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都是免费的(美国的高速公路叫
freeway,免费的,可谓名副其实)。我在美国期间,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再到拉斯维
加斯,平均每天都有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驱车在路上,没有遇到一条收费公路(也难怪
,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全世界70%)。
在美国,体验最深的是速度!一辆辆汽车,飞快地奔驰,耳边是嗖嗖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有点紧张,几天后才慢慢适应。由于没有收费公路,人们以一种更高的速度和效率到达目的地。这种速度和效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令人望而生畏!又是多么的羡慕!因为,在它背后,是一系列的诸如体制、公共服务等等因素,而这种不起眼的对比,意味着,美国在以更快的速度拉开与我们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房价》发出后,一位美国朋友给我来电话,说我博文中提到的房价其实是比较高的,美国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低于我博文中提到的。加州的就业机会多,房价就高。美国的房价以纽约为最贵,其他就是加州等地了,主要由就业、治安、环境、购买力等因素所决定。对亚裔美国人来说,距离学校近的位置更重要,因而,房价也会高些——亚洲移民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W
Wodelixiang
接近 4 年
2 楼
美国的医疗,房产税,保险贵,所以要用这些衣服,推高通膨只会对中国老百姓有害,食品,衣服在中国贵了。
N
NeimanSaks
接近 4 年
3 楼
Z4不到3万,4个人吃中餐不到$50
W
Wodelixiang
接近 4 年
4 楼
4个人吃50元,也就是吃饱吧,120包小费了就可以吃8,9个菜,可打包第二天吃。
【 在 NeimanSaks (n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Z4不到3万,4个人吃中餐不到$50
N
NeimanSaks
接近 4 年
5 楼
吃中餐,4个人$50能吃下来?吃麦当劳也要30左右
W
WCNMLGB
接近 4 年
6 楼
属实,一个普通门诊挂号费30刀,保险另付200刀。
一个B超1000刀,自付也要50
CT要2000刀
急诊2万
【 在 Wodel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医疗,房产税,保险贵,所以要用这些衣服,推高通膨只会对中国老百姓有害,
: 食品,衣服在中国贵了。
b
buyaolian25
接近 4 年
7 楼
这种段子文贴在这里太露怯了
D
Dazuihou
接近 4 年
8 楼
转帖的文章请注明!
c
costco
接近 4 年
9 楼
这种帖子太乱来了,不知道会骗多少国内的人
m
mondy
接近 4 年
10 楼
这文章小二十年了吧……时过境迁
r
ratzinger
接近 4 年
11 楼
现在原创都没有,直接贴20年前的老文
p
piggybank
接近 4 年
12 楼
楼主来的晚。我们当初到美国时,中国产的服装鞋袜还没有出现,所以比起国内的贵多了。中国的进口汽车和奢侈品贵是因为加了关税。
l
lsheng
接近 4 年
13 楼
你咋不比比大学学费,美国目前每年8万,少的都4万刀,中国我上学时学费200,现在
不到1万人民币,差24倍至少。
【 在 meiguoren (meiguo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身去美国以前,曾多次往返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去美国除了钞票(信用卡)什么也
: 不要带,美国的东西很便宜。”
: 对此,我半信半疑。毕竟,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
: 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
: 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美国的物价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国后才发现
: ,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沾着人工的都很贵)之外,
: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
: 。而洛杉矶的物价在美国还数比较高的,如果到俄勒冈州更便宜——购物不用缴纳8%—
: 10%不等的税。
: ...................
F
F250
接近 4 年
14 楼
这是20年前刚下船的时候的作品吧,用电话卡打国际长途,那个时候国内电信的费用确实还挺贵的
s
sjtuboston
接近 4 年
15 楼
物价虽然低,但美国的旅游体验还不如东南亚,为什么,哈哈
m
mydada
接近 4 年
16 楼
这种文章要多在国内发,多拉一个中国人来美国是一个
现在我帝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一落千丈,连反贼跑路的首选都是北欧
c
chesspa
接近 4 年
17 楼
尼玛,这个说的是二十年前的美国物价吧。现在中餐馆任何一个菜都是15刀以上了,书一家四口在落山矶中餐馆每次都是100刀以上。
再比较医疗价格,书亲身经历的:
1、核磁共振一次:解放军总医院98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2200美刀
2、烂尾炎手术:书上学时实习8人刀,现在估计几千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19500
美刀
3、彩色B超: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4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890美刀
4、儿童耳膜插管取出:北京第三人民医院80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5000美刀
5、2002年书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一个月,住院伙食检验治疗所有费用3800人刀,在芝
加哥大学医院住院一晚住院治疗费用22000美刀
A
ABCNBC
接近 4 年
18 楼
【 在 F250 (帝城春欲暮,能饮一杯无)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20年前刚下船的时候的作品吧,用电话卡打国际长途,那个时候国内电信的费用确
: 实还挺贵的
D
DrShepherd
接近 4 年
19 楼
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5倍。
奶奶的,人均购买力差170倍
这是绝对中崩啊
x
xinfo
接近 4 年
20 楼
20年前,去洛杉矶唐人街,差不多能够。
疫情前也不可能吃得到。
现在物价飞涨,4个人吃fast food,要吃饱的话,也要$40. 四个跑去COSTCO买大批砸
,倒是能吃撑。
【 在 NeimanSaks ()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中餐,4个人$50能吃下来?吃麦当劳也要30左右
x
xinfo
接近 4 年
21 楼
医疗就是吸血用的。
通过强制医疗保险,立法政策,限制医生数量,背后吸血鬼给哄抬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中,医疗和大学教育就是吸血的工具。
衣服,有外来片便宜进口。
食品,本地的,墨西哥忌口的,
行,各国进口车竞争,
住,没啥工作机会的地方,地广人稀,本地砍些木头,搭起来,政府收的少,房子确实不贵。但是,只要工作机会多点的地方,城市大点人多点,政府是兰州的,没有便宜的,加州贵的要死。
比如,非弯曲,买个150万的能住的,学区还可以的房子,每年税和各种special
acessment/MR,一年税后2万刀没了,相当于税前多挣的4万刀没了。
【 在 chesspa (巴子轮子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这个说的是二十年前的美国物价吧。现在中餐馆任何一个菜都是15刀以上了,书
: 一家四口在落山矶中餐馆每次都是100刀以上。
: 再比较医疗价格,书亲身经历的:
: 1、核磁共振一次:解放军总医院98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2200美刀
: 2、烂尾炎手术:书上学时实习8人刀,现在估计几千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
19500
: 美刀
: 3、彩色B超: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4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890美刀
: 4、儿童耳膜插管取出:北京第三人民医院80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5000美刀
: 5、2002年书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一个月,住院伙食检验治疗所有费用3800人刀,在芝
: 加哥大学医院住院一晚住院治疗费用22000美刀
A
ABCNBC
接近 4 年
22 楼
中国能源危机触发涟漪效应 学者忧粮食飞涨紧随其后
正当中国民众在谈论限电令之际,电荒造成的影响已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有学者估计,限电令和原材料价同时间飞涨,加上国际粮食价格进入了急速上升周期,在两者互相影响下,忧虑不久将来中国就会出现粮价急剧上升。
粮食危机是中国面对的长久问题,然而近期再遇上大规模拉闸限电、缺煤等因素,同样或会直接影响粮食危机。生产化肥的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气,但随着两者持续短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甚至会出现短缺问题。一旦如此,农业产量无法保证,库存下降自然推高粮食价格。
台湾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吴瑟致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从供电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粮食原物料种植、收成、加工等,都受供电影响。
吴瑟致说:“粮食相关的产业,他基本上是劳动密集最多、也是高耗能的产业。所以如果假设这个供电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在缺电之下同时要解决能源的浩劫以及可能引起的污染,当一并都浮现出来,粮食的问题也是会在这个生产过程当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或冲突。”
粮食产量下降 通货膨胀价格上涨难以避免
中国时事评论人陈有成对本台指出,若化肥、农资等生产跟不上,明年恐怕难以达成粮食增产这个目标。
陈有成说:“粮食的生产如果跟不上的话,他的供给会减少,或是至少那增速远远达不到整个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对于粮食基础农业资源和战略性的这种物资储备,相关的需求增速。那它导致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农资一连串,包括下游的整个粮食产品,像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的这些粮食产出,这个产量会下降,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
中国今年上半年大米进口已占去年总量约4分之3
本台记者翻查数据,在粮食危机下可见中国早已逐步增加粮食进口量。美国农业部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谷物市场与贸易》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米进口不断加速。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从今年1月到5月,大米进口量超过220万吨,已占去年全年大米进
口总量的4分之3。2021年,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米进口将增长近20%,达到380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大米产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消费量却逐年增加。2020/21年度中国大米产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18%;大米消费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87%。2020/21中国大米库销比为79.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国际粮价已进入大幅上涨周期
事实上,国际粮食价格过去一年已进入快速上涨周期。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预测报告
显示,美国小麦预期产量为4618万吨,创19年来的新低;加拿大减产幅度更大,预计将减少超过30%,仅为2400吨。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小麦产量同比预估将
减产15%,预计为7250万吨。作为世界主要粮仓之一的巴西,今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导
致多种农作物的减产。
目前不少国家仍然动用库存支撑着需求,随着库存水平来到多年来的低位,就难以承受进一步的冲击。
另一方面,生产化肥的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气。随着今年以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涨
幅已超过250%,9月15日美国化肥龙头企业CF工业控股宣布,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企
、生产已难以为继,将关闭位于英国达勒姆郡和柴郡的两家化肥工厂。CF工业在一份声明中还表示,目前无法估计何时才能恢复生产。而挪威雅苒国际集团17日也表示其在欧洲的6家化肥工厂将减产40%,这个减产的比例有点高。
随着天然气和煤炭持续短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是定局,甚至很可能会出现短缺。当今的农牧业对化肥的依赖性十分严重,一旦化肥短缺,产量就根本无法保证,粮食库存就会继续下降,就会推动粮食价格。
过度依赖进口会引发新的粮食危机
熟悉中国议题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说,虽然按中国官方的主要粮食储备指标,至少半年内也不会出现粮食恐慌,但粮食危机却经常出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土地运用改变,有些食品亦依赖进口,当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会打乱原本的经济链,这是引发新一轮粮食危机的态势。
另外他指能源不足令运输受影响,生产粮食成本也大增。
刘锐绍说:再加上现在的能源,大家看到好多化肥及日常粮食的运送。因为中国很多粮食除了原产地、还有很多靠运输。如果能源不足,连运输、交通也受影响来说,你虽然生产粮食,但去到消费地成本已大增,所以现在大家反而更注意能源危机,特别现在拉闸限电。
中国粮油信息网周二(28日)披露的信息指,“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部分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而作为大米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另据行业网站披露的粮油行情简析来看,玉米、大豆、水稻的上下游企业受到限电影响,工厂开机率下调,也将会对原料价格产生影响。
A
ABCNBC
接近 4 年
23 楼
三支失业大军同时出现 中国逾千万人顿失生计
今年初以来,地产、教培机构及跨境电商合共裁员逾千万人。(乔龙提供)
今年初以来,中国房企“爆雷”、教培机构被团灭、跨境电商规模被压缩。上述三支失业大军领域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至少一千万人被裁,代表他们即时失去生计。学者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加险恶。
中国政府的各种所谓调控措施如狂风暴雨,正在席卷每一个角落。第一支失业大军是房地产企业大幅度裁员。除了恒大集团负债三千亿美元“爆雷”,新力控股集团近日也传出“爆雷”。9月15日,新力公司总部员工已陆续收到降薪50%的口头通知,其后传出裁员50%。成为第二支失业大军是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下,中国各地上千家教培机
构被“团灭”,上千万教职人员失业。据报,教培机构新东方截至9月中旬,裁员近一
万人,预计年底前将裁减4万人。
沈阳居民李女士本周四(30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今年不少外资企业撤离,许多人被裁掉了:
“减人啊,所有能裁员的企业都在裁,不裁员企业养不起。刚开始的时候是工厂破产,房地产行业也是,来的外资都撤资了,都跑了,都在裁员。”
贵州时事评论人赵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中国三大行业出现裁员危机:
“这两天听说新东方年底前要裁减4万人的消息,还有跨境电商等这三个行业,有一个
特点,一是这些年,民众自己想办法就业、想办法创业的结果,甚至说在线教培和跨境电商还包含新兴科技,现在看到他们面临危机和失败。”
这轮失业潮比上世纪还要恶劣
赵先生认为,上述行业的破产意味着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员工大量失业,这与历史上的失业潮还有不同之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的改革导致大量的下岗,我们也可以说是失业潮,也可以说是创业潮,这使得另外一些产业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它处在改革开放的上升阶段。现在这几次裁员潮,说明改革开放在走下坡路。”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过五次大规模裁员潮。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量国企员工下岗。第二次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实体企业破产。第三次则是2016年,O2O(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行业大面积倒闭而出现的裁员潮。第四次是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中国的餐饮、旅游、外贸等行业,出现裁员潮。
而第五次裁员潮发生在今年。房地产、在线教育行业、跨境电商行业三支失业大军,正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失业潮全因政治决策造成
时事评论人王正对本台说,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行业裁员,乃是政治环境造成:
“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常规下的业务缩减,而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被动缩减。房地产、教育培训、电商这些领域,因为经济不平衡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中央已经决定要逐步放弃地产的支撑地位,第二教培领域属于思想比较清晰的领域,该行业过度违背了政治正确,影响中共的整体规划。第三是电商投入最低,利润最大。”
有学者认为,8月以来,中国消费数据加速回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时代已过去,上
游通胀下游通缩,中游挤压,经济从8.5%增速掉到2.5%,居民拿什么去消费。另外,房企“爆雷”引发潮裁员潮。据《凤凰网科技》网站报道,美菜网开启大范围裁员,部分试用期员工已被裁,接下来会轮到正式员工,研发部门将裁员过半,预计9月下旬完成。
据界面新闻消息,滴滴旗下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的收缩计划早在今年6月就已
制定,该企业在各地有约8000名员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橙心优选,也可以转岗去其他部门,若都不愿意,则按照N+1进行离职赔偿。
知名跨境电商“有棵树”,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被冻结,一夜之间,这个品牌的营收
从4500万下滑到100万,1400名员工离职。有学者认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上述三个行
业,更恶劣的营商环境将陆续浮现,裁员领域岂止当下的几个行业。
m
molen
接近 4 年
24 楼
这种比较毫无疑义
比如什么阿妈呢西服
普通人根本不需要这个,这种奢侈品价格和民生毫无关系,是装比用的,价格也不走价值规律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动身去美国以前,曾多次往返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去美国除了钞票(信用卡)什么也不要带,美国的东西很便宜。”
对此,我半信半疑。毕竟,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
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美国的物价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沾着人工的都很贵)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而洛杉矶的物价在美国还数比较高的,如果到俄勒冈州更便宜——购物不用缴纳8%—10%不等的税。
在洛杉矶的一个购物中心,我见到了那些国内卖得昂贵的品牌,在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在美国基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在国内一套卖3万元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
在这里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意大利产名牌皮鞋同样如此。牛仔衣更便宜。lee或levi's的牛仔裤,一般而言,便宜的十几美金,贵点的20多美金。牛仔
上衣贵一点,一般三、四十美金。
汽车、家用电器类商品更便宜。宝马Z4的价格,广告上标注的报价为29881美元(排量
大、配置高的价格要高),国内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50万元~80万元人民
币之间。一般情况下,同样品牌同样配置的车,美国的要比国内的便宜一半左右。我帮家里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样品牌同样型号同样配置的电脑,在美国是499美金,而
在国内电脑市场的报价为6000元人民币(商场的报价更高),而且,供应美国市场的产品质量要优于供应到中国市场的产品质量,日本的产品尤其如此。只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是供应到外国的产品质量要远远高于中国国内。我在美国买的几件中
国制造的产品,用起来都非常好用——这种感觉令人有点难过。
在美国购物特别放心,不管买中国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的产品,质量都有保障,并且,服务非常好,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退货或者调换,商家仍会热情接待。
所以,中国人到美国后,即使平常不太喜欢购物的,也忍不住买些东西。我为家里人买了两箱东西,主要是衣服和鞋子,其中,包括三套西服。在交钱的时候,遇到一群中国去的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我可以听出他们心中的不平衡。是的,连我自己都有种酸楚的感觉。如果不是这一次亲历,我哪里想得到,我们在承受着怎样的物价?
在回国的时候,在洛杉矶机场,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商店购买大中华香烟和茅台酒——至少三分之一的人购买了其中一种。原因同样是便宜,且不会买到假货。
住宿的价格也不贵。我前后住了4个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每天的价格大致
在90美元左右,不同的是,有的提供免费上网,有的要收费。住宿最便宜的是拉斯维加斯,当地的酒店之豪华令人惊叹,而价格却非常便宜,意在吸引更多人前去旅游、赌博。有意思的是,拉斯维加斯的酒店上网费用高,显然是不鼓励在屋里上网的。
穿的、用的便宜,吃的也便宜。
在洛杉矶“小台北”的一个中餐馆,我们四个人点了鱼、虾、蟹等,每个菜的平均价格大致在6~7美元左右,非常丰盛的一顿午餐,分量很足,没有吃完,一结账,只有49美
元,我以为老板账算错了,问了一下的确如此。在美国,我吃过两次麦当劳,其套餐的价格一般在4~6美元之间,绝对价格看起来比中国高一些,但是,它的饮料是随便喝的
,汉堡包的分量比中国的至少多出一倍,薯条同样如此。我们五个人点了5份套餐,有
三人没有吃完就已经吃饱了。
我所了解的几所美国中小学,都提供早饭和午饭,两顿饭都按照孩子的营养所需配置,是比较丰盛的,而两顿饭一天仅收1美元。1美元即使在中国国内也不算什么,但在美国,在一个咖啡馆,看到标注1美元的咖啡,真的一点也不稀奇。想想看,假如我们每个
月4千元的收入,花费1元就可以喝咖啡,三、四百元就可以买台笔记本电脑,200多元
就可以买一双名牌意大利皮鞋,50元钱就可以请几位朋友吃一顿,那是什么概念?
美国的通讯价格也便宜。在洛杉矶,一位华人朋友告诉我,每月25美金就可以随便打国际长途。如果用一种卡打,从美国到中国,每分钟只有几美分的价格。为了方便,我买了一个手机,价格12.5美元,含部分通话费。需要提醒的是,去美国,千万别在宾馆打国际电话,那可不是一般的贵,打十分钟不到就相当于你多住了一天!
美国汽油的价格也比中国便宜,美国的油价以加仑计量,1加仑=3.785升(英国为1加仑=4.546升),折算以后,绝对价格也比中国略低一点。当然,中美油价不能简单这样对比,美国的油品质量更高一些;中国养车要缴纳养路费等各种费用(养路费名义上取消,实际上换个新马甲继续留任,最典型的中国特色之一吧),而且,收费公路如林,逃都逃不脱。而在美国,绝大部分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都是免费的(美国的高速公路叫
freeway,免费的,可谓名副其实)。我在美国期间,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再到拉斯维
加斯,平均每天都有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驱车在路上,没有遇到一条收费公路(也难怪
,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全世界70%)。
在美国,体验最深的是速度!一辆辆汽车,飞快地奔驰,耳边是嗖嗖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有点紧张,几天后才慢慢适应。由于没有收费公路,人们以一种更高的速度和效率到达目的地。这种速度和效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令人望而生畏!又是多么的羡慕!因为,在它背后,是一系列的诸如体制、公共服务等等因素,而这种不起眼的对比,意味着,美国在以更快的速度拉开与我们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房价》发出后,一位美国朋友给我来电话,说我博文中提到的房价其实是比较高的,美国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低于我博文中提到的。加州的就业机会多,房价就高。美国的房价以纽约为最贵,其他就是加州等地了,主要由就业、治安、环境、购买力等因素所决定。对亚裔美国人来说,距离学校近的位置更重要,因而,房价也会高些——亚洲移民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美国的医疗,房产税,保险贵,所以要用这些衣服,推高通膨只会对中国老百姓有害,食品,衣服在中国贵了。
Z4不到3万,4个人吃中餐不到$50
4个人吃50元,也就是吃饱吧,120包小费了就可以吃8,9个菜,可打包第二天吃。
【 在 NeimanSaks (n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Z4不到3万,4个人吃中餐不到$50
吃中餐,4个人$50能吃下来?吃麦当劳也要30左右
属实,一个普通门诊挂号费30刀,保险另付200刀。
一个B超1000刀,自付也要50
CT要2000刀
急诊2万
【 在 Wodel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医疗,房产税,保险贵,所以要用这些衣服,推高通膨只会对中国老百姓有害,
: 食品,衣服在中国贵了。
这种段子文贴在这里太露怯了
转帖的文章请注明!
这种帖子太乱来了,不知道会骗多少国内的人
这文章小二十年了吧……时过境迁
现在原创都没有,直接贴20年前的老文
楼主来的晚。我们当初到美国时,中国产的服装鞋袜还没有出现,所以比起国内的贵多了。中国的进口汽车和奢侈品贵是因为加了关税。
你咋不比比大学学费,美国目前每年8万,少的都4万刀,中国我上学时学费200,现在
不到1万人民币,差24倍至少。
【 在 meiguoren (meiguo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身去美国以前,曾多次往返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去美国除了钞票(信用卡)什么也
: 不要带,美国的东西很便宜。”
: 对此,我半信半疑。毕竟,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
: 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
: 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美国的物价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国后才发现
: ,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沾着人工的都很贵)之外,
: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
: 。而洛杉矶的物价在美国还数比较高的,如果到俄勒冈州更便宜——购物不用缴纳8%—
: 10%不等的税。
: ...................
这是20年前刚下船的时候的作品吧,用电话卡打国际长途,那个时候国内电信的费用确实还挺贵的
物价虽然低,但美国的旅游体验还不如东南亚,为什么,哈哈
这种文章要多在国内发,多拉一个中国人来美国是一个
现在我帝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一落千丈,连反贼跑路的首选都是北欧
尼玛,这个说的是二十年前的美国物价吧。现在中餐馆任何一个菜都是15刀以上了,书一家四口在落山矶中餐馆每次都是100刀以上。
再比较医疗价格,书亲身经历的:
1、核磁共振一次:解放军总医院98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2200美刀
2、烂尾炎手术:书上学时实习8人刀,现在估计几千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19500
美刀
3、彩色B超: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4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890美刀
4、儿童耳膜插管取出:北京第三人民医院80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5000美刀
5、2002年书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一个月,住院伙食检验治疗所有费用3800人刀,在芝
加哥大学医院住院一晚住院治疗费用22000美刀
【 在 F250 (帝城春欲暮,能饮一杯无)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20年前刚下船的时候的作品吧,用电话卡打国际长途,那个时候国内电信的费用确
: 实还挺贵的
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5倍。
奶奶的,人均购买力差170倍
这是绝对中崩啊
20年前,去洛杉矶唐人街,差不多能够。
疫情前也不可能吃得到。
现在物价飞涨,4个人吃fast food,要吃饱的话,也要$40. 四个跑去COSTCO买大批砸
,倒是能吃撑。
【 在 NeimanSaks ()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中餐,4个人$50能吃下来?吃麦当劳也要30左右
医疗就是吸血用的。
通过强制医疗保险,立法政策,限制医生数量,背后吸血鬼给哄抬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中,医疗和大学教育就是吸血的工具。
衣服,有外来片便宜进口。
食品,本地的,墨西哥忌口的,
行,各国进口车竞争,
住,没啥工作机会的地方,地广人稀,本地砍些木头,搭起来,政府收的少,房子确实不贵。但是,只要工作机会多点的地方,城市大点人多点,政府是兰州的,没有便宜的,加州贵的要死。
比如,非弯曲,买个150万的能住的,学区还可以的房子,每年税和各种special
acessment/MR,一年税后2万刀没了,相当于税前多挣的4万刀没了。
【 在 chesspa (巴子轮子爹)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这个说的是二十年前的美国物价吧。现在中餐馆任何一个菜都是15刀以上了,书
: 一家四口在落山矶中餐馆每次都是100刀以上。
: 再比较医疗价格,书亲身经历的:
: 1、核磁共振一次:解放军总医院98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2200美刀
: 2、烂尾炎手术:书上学时实习8人刀,现在估计几千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
19500
: 美刀
: 3、彩色B超: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40人刀,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890美刀
: 4、儿童耳膜插管取出:北京第三人民医院80人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5000美刀
: 5、2002年书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一个月,住院伙食检验治疗所有费用3800人刀,在芝
: 加哥大学医院住院一晚住院治疗费用22000美刀
中国能源危机触发涟漪效应 学者忧粮食飞涨紧随其后
正当中国民众在谈论限电令之际,电荒造成的影响已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有学者估计,限电令和原材料价同时间飞涨,加上国际粮食价格进入了急速上升周期,在两者互相影响下,忧虑不久将来中国就会出现粮价急剧上升。
粮食危机是中国面对的长久问题,然而近期再遇上大规模拉闸限电、缺煤等因素,同样或会直接影响粮食危机。生产化肥的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气,但随着两者持续短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甚至会出现短缺问题。一旦如此,农业产量无法保证,库存下降自然推高粮食价格。
台湾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吴瑟致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从供电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粮食原物料种植、收成、加工等,都受供电影响。
吴瑟致说:“粮食相关的产业,他基本上是劳动密集最多、也是高耗能的产业。所以如果假设这个供电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在缺电之下同时要解决能源的浩劫以及可能引起的污染,当一并都浮现出来,粮食的问题也是会在这个生产过程当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或冲突。”
粮食产量下降 通货膨胀价格上涨难以避免
中国时事评论人陈有成对本台指出,若化肥、农资等生产跟不上,明年恐怕难以达成粮食增产这个目标。
陈有成说:“粮食的生产如果跟不上的话,他的供给会减少,或是至少那增速远远达不到整个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对于粮食基础农业资源和战略性的这种物资储备,相关的需求增速。那它导致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农资一连串,包括下游的整个粮食产品,像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的这些粮食产出,这个产量会下降,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
中国今年上半年大米进口已占去年总量约4分之3
本台记者翻查数据,在粮食危机下可见中国早已逐步增加粮食进口量。美国农业部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谷物市场与贸易》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米进口不断加速。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从今年1月到5月,大米进口量超过220万吨,已占去年全年大米进
口总量的4分之3。2021年,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米进口将增长近20%,达到380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大米产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消费量却逐年增加。2020/21年度中国大米产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18%;大米消费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87%。2020/21中国大米库销比为79.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国际粮价已进入大幅上涨周期
事实上,国际粮食价格过去一年已进入快速上涨周期。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预测报告
显示,美国小麦预期产量为4618万吨,创19年来的新低;加拿大减产幅度更大,预计将减少超过30%,仅为2400吨。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小麦产量同比预估将
减产15%,预计为7250万吨。作为世界主要粮仓之一的巴西,今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导
致多种农作物的减产。
目前不少国家仍然动用库存支撑着需求,随着库存水平来到多年来的低位,就难以承受进一步的冲击。
另一方面,生产化肥的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气。随着今年以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涨
幅已超过250%,9月15日美国化肥龙头企业CF工业控股宣布,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企
、生产已难以为继,将关闭位于英国达勒姆郡和柴郡的两家化肥工厂。CF工业在一份声明中还表示,目前无法估计何时才能恢复生产。而挪威雅苒国际集团17日也表示其在欧洲的6家化肥工厂将减产40%,这个减产的比例有点高。
随着天然气和煤炭持续短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是定局,甚至很可能会出现短缺。当今的农牧业对化肥的依赖性十分严重,一旦化肥短缺,产量就根本无法保证,粮食库存就会继续下降,就会推动粮食价格。
过度依赖进口会引发新的粮食危机
熟悉中国议题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说,虽然按中国官方的主要粮食储备指标,至少半年内也不会出现粮食恐慌,但粮食危机却经常出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土地运用改变,有些食品亦依赖进口,当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会打乱原本的经济链,这是引发新一轮粮食危机的态势。
另外他指能源不足令运输受影响,生产粮食成本也大增。
刘锐绍说:再加上现在的能源,大家看到好多化肥及日常粮食的运送。因为中国很多粮食除了原产地、还有很多靠运输。如果能源不足,连运输、交通也受影响来说,你虽然生产粮食,但去到消费地成本已大增,所以现在大家反而更注意能源危机,特别现在拉闸限电。
中国粮油信息网周二(28日)披露的信息指,“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部分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而作为大米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另据行业网站披露的粮油行情简析来看,玉米、大豆、水稻的上下游企业受到限电影响,工厂开机率下调,也将会对原料价格产生影响。
三支失业大军同时出现 中国逾千万人顿失生计
今年初以来,地产、教培机构及跨境电商合共裁员逾千万人。(乔龙提供)
今年初以来,中国房企“爆雷”、教培机构被团灭、跨境电商规模被压缩。上述三支失业大军领域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至少一千万人被裁,代表他们即时失去生计。学者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加险恶。
中国政府的各种所谓调控措施如狂风暴雨,正在席卷每一个角落。第一支失业大军是房地产企业大幅度裁员。除了恒大集团负债三千亿美元“爆雷”,新力控股集团近日也传出“爆雷”。9月15日,新力公司总部员工已陆续收到降薪50%的口头通知,其后传出裁员50%。成为第二支失业大军是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下,中国各地上千家教培机
构被“团灭”,上千万教职人员失业。据报,教培机构新东方截至9月中旬,裁员近一
万人,预计年底前将裁减4万人。
沈阳居民李女士本周四(30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今年不少外资企业撤离,许多人被裁掉了:
“减人啊,所有能裁员的企业都在裁,不裁员企业养不起。刚开始的时候是工厂破产,房地产行业也是,来的外资都撤资了,都跑了,都在裁员。”
贵州时事评论人赵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中国三大行业出现裁员危机:
“这两天听说新东方年底前要裁减4万人的消息,还有跨境电商等这三个行业,有一个
特点,一是这些年,民众自己想办法就业、想办法创业的结果,甚至说在线教培和跨境电商还包含新兴科技,现在看到他们面临危机和失败。”
这轮失业潮比上世纪还要恶劣
赵先生认为,上述行业的破产意味着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员工大量失业,这与历史上的失业潮还有不同之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的改革导致大量的下岗,我们也可以说是失业潮,也可以说是创业潮,这使得另外一些产业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它处在改革开放的上升阶段。现在这几次裁员潮,说明改革开放在走下坡路。”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过五次大规模裁员潮。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量国企员工下岗。第二次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实体企业破产。第三次则是2016年,O2O(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行业大面积倒闭而出现的裁员潮。第四次是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中国的餐饮、旅游、外贸等行业,出现裁员潮。
而第五次裁员潮发生在今年。房地产、在线教育行业、跨境电商行业三支失业大军,正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失业潮全因政治决策造成
时事评论人王正对本台说,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行业裁员,乃是政治环境造成:
“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常规下的业务缩减,而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被动缩减。房地产、教育培训、电商这些领域,因为经济不平衡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中央已经决定要逐步放弃地产的支撑地位,第二教培领域属于思想比较清晰的领域,该行业过度违背了政治正确,影响中共的整体规划。第三是电商投入最低,利润最大。”
有学者认为,8月以来,中国消费数据加速回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时代已过去,上
游通胀下游通缩,中游挤压,经济从8.5%增速掉到2.5%,居民拿什么去消费。另外,房企“爆雷”引发潮裁员潮。据《凤凰网科技》网站报道,美菜网开启大范围裁员,部分试用期员工已被裁,接下来会轮到正式员工,研发部门将裁员过半,预计9月下旬完成。
据界面新闻消息,滴滴旗下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的收缩计划早在今年6月就已
制定,该企业在各地有约8000名员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橙心优选,也可以转岗去其他部门,若都不愿意,则按照N+1进行离职赔偿。
知名跨境电商“有棵树”,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被冻结,一夜之间,这个品牌的营收
从4500万下滑到100万,1400名员工离职。有学者认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上述三个行
业,更恶劣的营商环境将陆续浮现,裁员领域岂止当下的几个行业。
这种比较毫无疑义
比如什么阿妈呢西服
普通人根本不需要这个,这种奢侈品价格和民生毫无关系,是装比用的,价格也不走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