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是江浙方言中远古壮桐语遗迹

f
furoci
楼主 (未名空间)


老板娘这是江浙说法,

老板娘这种说法,是江浙方言的远古壮桐语遗迹

壮桐语中形容词在名称后面,比如,母鸡,江浙方言叫做“鸡娘”,老板娘用现代汉
语来说显然是“娘老板”,即母老板,而不是老板的娘,这里娘,在壮桐语里面是母的意思

典型的古代壮桐语现代分支比如越南语也是这种形容词在名词后面

江浙方言里面有大量这种形容词在名词后面的远古壮桐语残留,你们仔细观察下就知道了

K
KingofSoccer

井蛙你好。
鸡婆,鸡公,牛母娘,老板娘,师娘,etc., 妈的,各地汉语里面到处都是类似的方言,什么时候成了江浙方言和壮桐语残留了。或者你想说各地汉语都有壮桐语残留?

D
Demchugdongr
D
Demchugdongr

除“鸡公”以外,汉语中还有“鸡头|鸡肉|鸡腿|鸡毛|鸡肝|鸡冠|鸡翅|鸡仔|鸡蛋”等一组由“鸡”字打头的词。如果把“鸡”字换作“猪”,又有“猪公|猪头|猪肉|猪腿|猪毛|猪肝|猪仔”等一组由“猪”字打头的词。这两种有关动物的复合名词有一个共同点是“整体+部分”(都是名词性语素)。有关植物的复合名词也有这种构词方式,例如:树干|树身|树皮|树枝|树叶|树根‖麦穗|麦莛|麦秸,等等。

有一些普通名词也是“整体+部分”的构词方式,如:车把|车帮|车钩|车轴|车座|车门|车胎|车头|车厢‖眼球|眼眶|眼窝|眼角|眼睑|眼皮,等等。

在汉语的复合名词中,用“整体+部分”的构词方式造的词不胜枚举,通常把它们看作是“名词性修饰语+名词性中心语”,似乎也可以,但它们反映出的这种“整体+部分”构词共性,应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分类标准在造词中的反映:复合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第一个语素表示类属,不同的语素表示不同的类属,第二个语素表示的是一个类属中的一个部分。这样,相对应的类属,只要把第一个语素换了,就自然形成了另一组词。
A
AIRFORCE1

我老家那里老板娘是叫老板嫂

母鸡叫鸡母,公鸡叫鸡角
z
zhetian

陕北的“大春哥”,河北的“嘎子哥”,也是江浙方言吗?
f
furoci

这智商,也不怕丢人

说的是形容词在名词后

比如你们北方人说“大妈”,大是形容词,妈是名词,那么壮桐语(比如现代越南语)里面的语序是“妈大”,大在妈的后面

顶楼说的是,老板娘里面“娘”字是形容词,不是名词,是女性的意思

楼上已经有人说了,比如鸡娘,鸡公,。。。

你妈居然还不理解

【 在 zhetian (叶凡) 的大作中提到: 】
: 陕北的“大春哥”,河北的“嘎子哥”,也是江浙方言吗?

z
zhetian

你这是抬杠,正常人看到“娘”都知道是名词,哪怕是江浙人。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智商,也不怕丢人
: 说的是形容词在名词后

f
furoci

娘是形容词,

比如鸡娘,鸡公

【 在 zhetian (叶凡)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抬杠,正常人看到“娘”都知道是名词,哪怕是江浙人。

M
Martinitz

弃婴老师说的没错
d
didadida

祖母,叔母,舅妈呢?

也是远古壮桐语遗迹?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智商,也不怕丢人
: 说的是形容词在名词后
: 比如你们北方人说“大妈”,大是形容词,妈是名词,那么壮桐语(比如现代越南语)
: 里面的语序是“妈大”,大在妈的后面
: 顶楼说的是,老板娘里面“娘”字是形容词,不是名词,是女性的意思
: 楼上已经有人说了,比如鸡娘,鸡公,。。。
: 你妈居然还不理解

z
zhetian

证据不足,我完全可以说鸡是形容词,娘和公是名词。你得找出别的不容易混淆的词汇。例如红鸡,在方言里叫“鸡红”的例子,才有说服力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娘是形容词,
: 比如鸡娘,鸡公

w
wewill2009


【 在 furoci (伊千枝)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板娘这是江浙说法,
: 老板娘这种说法,是江浙方言的远古壮桐语遗迹
: 壮桐语中形容词在名称后面,比如,母鸡,江浙方言叫做“鸡娘”,老板娘用现代汉: 语来说显然是“娘老板”,即母老板,而不是老板的娘,这里娘,在壮桐语里面是母的
: 意思
: 典型的古代壮桐语现代分支比如越南语也是这种形容词在名词后面

最初,“老板娘”应该是“老板的老婆”的意思,后来被模糊地用在女老板身上。这个词太新了,与古代联系有点扯吧?

而吴语是对应2500年前左右汉语的近活化石
那时正好是壮侗语系分化时期
春秋时期
应该是大楚国“推动”的

越南语属于包括族群很少的南亚语系(包括高棉语),非壮侗语系,但是2者关系密切
,应该有不少的相互词语借代

战国肯定是更加促进了人口交流和语言变化(包括比较单方的渗透)

江浙作为是最早被北方人口冲击的区域,从楚国开始就受到了北方语音的巨大冲击
吴语是古汉语的存留,可以说是一个最古老的标本

再后来,汉朝大量军民迁移到了福建和广西,而之前秦军一个大主支更是在广东和广西一带永远传宗接代。后来有三国的吴国的地盘到了广东和广西。。。后来从南北朝到隋唐到南宋都有大量到北方人口进入南方。

这些大的整合难免有人口的大量迁移和交流。江浙和福建是最大最早的人口和语言被冲击区
。。。
中国后来北方人口多次大迁移造成了南方原住民的大迁移(朝东南亚方向,泰国和越
南等),现在光是客家人口在你所涉及的地区(从江西和福建到广东和广西)有4000万人口。当然还有各种通婚。
人口成分巨变早已对曾经触及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南岛语系和曾经流行在浙江和福建的壮侗语系造成几乎毁灭性的冲击

相对吴语区,较晚的冲击区:
最接近隋唐的语音是闽南语,粤语相差不远

几乎不可能在这些早已是汉语主支的语言里找到比较新有很古代历史记忆的名词
1400年是很长的时间
更别说2500年

: 江浙方言里面有大量这种形容词在名词后面的远古壮桐语残留,你们仔细观察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