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宁可违反禁令,也要买中国无人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困局

l
licai
楼主 (未名空间)

2018年,美国防部以网络安全为由,禁止美军购买我国无人机。

结果还不到两年时间,这一禁令就被灰溜溜地解除了,对此五角大楼发言人只能尴尬地解释,美军使用了五角大楼的特别豁免,绕过了国防部的禁令。从此,美国又开始重金求购中国的无人机。


那么,我国无人机到底有什么魅力让美军不惜无视禁令也要购买?

难道美国这个全球最强大国,竟连一个小小的无人机也无法制造吗?

要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我们还得从生产无人机的技术说起。

虽然我国无人机物美价廉,但要制造一架无人机却要涉及到电子、电路、自动化控制、机械制造、光学技术乃至5G等先进技术,无人机个头虽小,其中的技术含量却一点都不少。要生产这种包含先进技术的无人机,无疑就对配套产业提出了极高要求,而中国恰恰就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产业链,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工程师,还有大批训练有素的熟练工人。不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原材料,轻松组建研发与生产的队伍,还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以及最高的质量生产出成品。

和中国的无人机公司相比,国外公司无疑就黯然失色了。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没有寻找过中国无人机的替代品。

在五角大楼封杀大疆之后,美国本土就有三家厂商为美军供货。

然而比起中国的大疆无人机,美国无人机显然无法满足美军的需求。于是挑剔的美国军队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中国生产的无人机。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掌握着全球尖端技术的美国,竟然无法击败我国的无人机公司?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美国的制造业在金融与高科技产业蒸蒸日上时陷入了空心化。

曾经的美国,是一个制造业极度繁荣的国度。

在采用了美国第一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制造业立国”的政策之后,又利用关税保护了本国产业,通过南北战争解放大量黑人劳动力,再加上随后到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制造业迅速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1900年到来之时,美国全面超越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而一战的爆发,无疑又极大刺激了美国经济,让美国制造业就此腾飞。

到了1920年代后期,光是纽约一地的汽车数量,就超越了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到了二战时期,美国更是马力全开,在5年之内下水了151条航母,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美国制造业从业人数比例达到了38%位于历年来的顶峰,而在5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甚至达到了可怕的40%。

美国的飞机、汽车、钢铁等产品畅销海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然而,世界上没有永恒强盛的国家,也没有永远繁荣的制造业,在美国人还享受着繁荣生活之时,危机就已经悄然降临。

不知从何时开始,传统制造业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夕阳产业。无数“蓝领贵族”失业破产,一手缔造美国辉煌的五大湖工业区成为了充满贫穷与混乱的“铁锈地带”,而新兴的硅谷与华尔街则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绝对宠儿。


通用汽车与底特律的衰败,就是这一变化的最佳注解。

在2009年,债务缠身的通用汽车向纽约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这家挺过了大萧条 ,挺
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汽车巨头,就这样黯然落幕。

而这样一家狼狈离场的汽车公司,在历史上也未曾没有过高光时刻。在美国制造业处于巅峰期的20世纪,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波音客机几乎就等同于美国的名片,在1962年,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位居第一,在全球市场上,它的产品也所向披靡。

当时在通用汽车上班是个人人羡慕的工作,而通用公司总部所在的底特律也在繁荣的汽车产业带动下,成功跻身成为美国前五大城市,成了闻名世界的“汽车之城”。然而由于汽车制造成本的增加、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以及美国经济格局变动等因素,通用汽车深陷债务危机无力自拔,及至向法院递交破产申请时,通用的负债总额已达到1728亿美元。


受美国汽车行业萎靡不振的影响,因汽车而兴盛的底特律也是举步维艰,并最终在2013年宣布破产。汽车之城一夜间沦为“鬼城”,曾经有180万人口的城市如今仅剩下70万
人,即便后来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这家“大而不能倒”的企业重新复活,受到重创的底特律也未能恢复元气。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汽车的衰败,并不仅仅只和决策失误、成本升高等因素相关,美国经济的整体格局变动,传统制造业的空心化,也是导致通用汽车与底特律衰落的重要原因。

在1945年制造业从业人数达到顶峰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就一路下滑。到了2019年,从事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仅仅只占了全部就业人口的8.4%。而制造业占GDP比重也从
1950年的40%,降到了目前的11%。

在整个大环境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也无怪乎通用公司会走向破产的结局。

繁荣一时的美国制造业,又为何会走向空心化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金融业、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影响

二是受到了其他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

随着“钱多事少”的第三产业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青睐制造业而更喜欢到硅谷或者华尔街闯荡,这就造成了制造业企业招工困难。即便企业能招到足够工人,在美国特殊政治经济与工会体制下,企业也会背上高昂的用工成本,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廉价的外国商品涌入市场,美国商品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裁撤员工,将相对落后的产能分散全球各地,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自身在金融方面的优势,以求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而承接了美国“落后产能”的国家,则接过美国递来的接力棒,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在这些新兴的“世界工厂”中,中国显然是表现得最亮眼的那个。

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进出口占全球比例均低于1%,但在那之后20年 ,中国凭借无与
伦比的土地、人口与政策的优势成功建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体系。

在2001这年正式加入WTO,又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后,中国建立起了
完整的工业链,释放出巨大产能。在200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越德国,两年后,我国超越了日本,接着又在2010年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

从贫困的农业国家一路逆袭到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仅仅用了30年,大疆无人机击败美国无人机,成为美国军队爱不释手的产品,无疑就是中国工业崛起的明证。


但要说美国的制造业已经完全衰落,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在美国发布的制造业白皮书中,制造业的生产率一直都在稳步提升,从1987到2010年,劳动生产率足足增长了114.8%,制造业产值则增长了45.6%。除此之外,尽管美国低端
制造业已经衰败,但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仍保持着相当的优势。

在芯片、生物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上美国依旧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然而仅仅掌握住金融资本与高科技产业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制造业才是社会经济的根基。一旦离开了作为根基的制造业,不管是金融业还是服务业,都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了制造业支持,哪怕再尖端的技术,也无法推广开来,更无法在工业实践中得到升华从而加快技术进步。

不仅如此,美国选择性转移制造业,只掌握产业链顶端最尖端、利润最丰厚的产业还引发了一系列恶果。大量工作岗位流失、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五大湖工业区沦为“铁锈地带”不过冰山一角,随着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中下层收入群体长期处于困境,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急速扩大。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公司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其报告中也曾多次提到过美国制造业工作流失以及财富差距急剧扩大的问题。当下美国的贫富差距已逼近大萧条前夕的1930年,而贫富差距过大,又会带来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让本就陷入困境的美国更加难以应对。

由此可知,制造业兴盛与否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息息相关。

美国制造业兴旺,美国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中国制造业蒸蒸日上,就有机会与美国一较高下。谁能够将制造业留在国内,谁就能够留住国家的富强与未来。

眼下美国各界都已意识到曾经推行的去工业化政策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为了让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回流,美国不惜与我国大打贸易战,并提出“美国优先”的方针,然而,这一做法是否能够成功,仍旧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继美、德、日之后兴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水涨船高,金融业等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大,逐渐有将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趋势。

但中国却不能放任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否则将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降低制造业成本、鼓励制造业发展,对现在的中国而言,无疑有着更加重大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