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主导人,死后咋连个热搜都没?

l
liyya
楼主 (未名空间)

2021年6月29日,担任过美国两任国防部长的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去世,享年88岁。
拉姆斯菲尔德在任期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并爆发了虐囚事件等多项丑闻。都说人死为大,但是在他去世后,网络上普遍充斥着对他的责骂与嘲讽,纪念他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不过,更客观地说,从他去世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除了一般媒体的报道,相比其他美国政客、名人的去世,对他的讨论似乎少之又少。缘何如此?


拉姆斯菲尔德的形象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2018年上映的传记喜剧片《副总统》里,由参演过美剧《办公室疯云》的著名演员史蒂夫·加瑞尔饰演。在电影中,拉姆斯菲尔德作为迪克·切尼初入政坛时的伯乐和后期的忠实盟友贯穿整部电影,令人们对这名不拘小节,硬派十足而冷酷无情的政界老油条充满了兴趣。

对于拉姆斯菲尔德,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他是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的主导人,利用“拉姆斯菲尔德主义”成功迅速击垮了萨达姆与塔利班政权,却在之后令美国深陷这两个战争泥潭长达数十年,并导致了震惊世界的虐囚事件爆发。尽管如此,学术界仍然普遍认为拉姆斯菲尔德是继扩大越战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后,对美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防部长。
与此同时,拉姆斯菲尔德也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他和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迪克·切尼的亲密关系同样十分耐人寻味。并且,拉姆斯菲尔德虽然是鹰派政客,但他却成为了第一名获得殊荣参观二炮总部的美国官员,令人们对他与中国的关系津津乐道。
那么,拉姆斯菲尔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一、不会开飞机的政客不是一个好商人
“大部分议员行使权力时,就像是在用斧头一样。拉姆斯菲尔德却不一样,他像一位蝴蝶刀大师,如果你挡了他的路,他会毫不犹豫地解决你。”
——《副总统》
1932年7月9日,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父亲是一名德国移民。他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少年”,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身体素质也极佳,尤其喜欢军事和运动。在1949年,他就成为了一名童子军,还获得过“杰出童子军”的奖章。长大成人后,拉姆斯菲尔德身高虽然只有170厘米,但体格健壮的他在气势上却完全不
输给任何人。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并赢得了奖学金后,他加入了大学内部的海军预备军官训练的项目。与此同时,爱运动的拉姆斯菲尔德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摔跤队队长,以及学校轻量级橄榄球校队的队长。1954年,拉姆斯菲尔德从普林斯顿毕业,加入了美国海军并作为飞行员服役了三年。
1957年,这名长相英俊,性格直率的年轻人正式进入政界,担任了俄亥俄州的国会议员大卫·丹尼森的行政助理。之后,拉姆斯菲尔德曾在1960年短暂地离开了两年政坛,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了两年。不过,他随后很快再度返回老本行,于1962年被选为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在此期间,拉姆斯菲尔德加入了多个小组委员会,并且也是《信息自由法》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时间到了1964年,在林登·约翰逊和民主党的强烈攻势下,共和党在大选遭遇惨败,失去了在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此时,拉姆斯菲尔德却借机攀上了共和党高层,并且敏锐地洞察到了杰拉德·福特的潜力,支持他担任新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在之后福特接任总统后,这一段经历也着实为拉姆斯菲尔德增色不少。
而拉姆斯菲尔德不仅在政坛嗅觉灵敏,在战场上的他也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越南战争期间,拉姆斯菲尔德曾经与其他议员们亲自考察越南战场。经过考察,拉姆斯菲尔德判断到南越政府对美国的依赖度过高,加上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对战争的计划与部署相当不到位,令他提前预感到了美国在越南的失败。
回到美国后,拉姆斯菲尔德随后将这一想法在国会提出,并要求国会重新审议越战的政策。不过,在约翰逊和民主党势力的反对下,拉姆斯菲尔德的提议最终没有被通过。

然而,属于拉姆斯菲尔德的春天很快就来了。1969年,尼克松赢得了美国大选,并创建了美国经济机会办公室。尼克松一直十分器重这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他的百般劝说下,拉姆斯菲尔德最终决定离开国会并成为经济机会办公室主任,也能够借此与尼克松政府更近一步。而更重要的是,拉姆斯菲尔德在这段时期收留了刚刚进入政界的迪克·切尼,彻底影响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
水门事件爆发后,尼克松被迫辞职,但这对拉姆斯菲尔德却又是一次攀升的机会,直接令他跻身于美国政府的最高层。接任尼克松的福特为了巩固地位,在1974年8月进行了
“万圣节大屠杀”,换下了亨利·基辛格等一众尼克松时期的亲信,将拉姆斯菲尔德推上了国防部长的职位。43岁的拉姆斯菲尔德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与此同时,切尼也跟着沾了光,成为了白宫幕僚长。

在福特当政时期,拉姆斯菲尔德与切尼的组合第一次达到了巅峰。只是,这段黄金时期并未持续太久。仅仅在两年后的1976年,福特在总统大选中输给了民主党的卡特,美国政府的政策瞬间从右转左。同时,这也意味着包括拉姆斯菲尔德,切尼等一大批保守派官员在一夜间突然失业,不得不各自谋求生路。
再度离开政界后,拉姆斯菲尔德回到商界,担任GD Searle&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在
1985年,这家公司被著名德国制药集团孟山都收购,令拉姆斯菲尔德大赚了一笔。在
1990年后,拉姆斯菲尔德转而担任通用仪器公司的董事长在兼首席执行官。这段期间,拉姆斯菲尔德成功让这家从事有线,卫星与地面广播应用的电子制造商上市,又赚到了一大笔钱。
与此同时,拉姆斯菲尔德并没有与政界彻底断开联系。在里根上任后,美国政府再度为保守派占据,拉姆斯菲尔德被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还在1983年访问了伊拉克,与萨达姆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交谈。
在回忆录中,拉姆斯菲尔德提到与萨达姆的会面:“基本都是在聊些绯闻,谣言和阴谋论……传言都说我是被里根送去谈判什么秘密石油交易,去帮助武装伊拉克,甚至是让伊拉克成为我们的附庸国。但现实是,我们的会面更直接,没那么戏剧化。”
二、与小布什和切尼:鹰派“铁三角”将美国带入战争泥潭
“对于像拉姆斯菲尔德这样的人来说,他只希望自己的跟班能做三件事:守口如瓶,服从命令,还有一直一直忠心耿耿。”——《副总统》
可以说,对于拉姆斯菲尔德,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与迪克·切尼之间的关系,这点在电影《副总统》中被尤为展现。拉姆斯菲尔德与切尼的相识是在1969年,在拉姆斯菲尔德成为了经济机会办公室主任后,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切尼进入他的办公室,并担任了他的助理。在这期间,切尼对拉姆斯菲尔德忠心耿耿,令此后两人成为了最亲密的战友。

而拉姆斯菲尔德与布什家族的关系,则要更为复杂一些。1988年,拉姆斯菲尔德曾考虑过竞选总统,并在这段时间内与老布什产生了冲突。这导致在老布什执政时期,拉姆斯菲尔德并没有在政府内部获得任何机会。老布什对拉姆斯菲尔德的态度直到去世也从未转变过,甚至在2009年的传记中指责:“我和他(拉姆斯菲尔德)从来走的不近。他不够谦虚,揣摩他人心思的能力不足。”
然而到了小布什时期,命运女神再度对拉姆斯菲尔德张开了双臂。2001年,富有野心的切尼在上任后迅速在白宫集结自己的势力,以巩固自己身为副总统的权力。因此,切尼不假思索地推荐拉姆斯菲尔德再度担任国防部长一职。与此同时,小布什在为了证明自己与父亲的不同之时,也看到了拉姆斯菲尔德此前从商时削减成本的能力,最终同意了拉姆斯菲尔德的回归。
即使年事已高,但在回归五角大楼后,拉姆斯菲尔德的精力仍然充沛到惊人。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6点半就到达五角大楼开始上班。四次协助拉姆斯菲尔德竞选议员的尼德·加诺塔如此形容他:“他(拉姆斯菲尔德)虽然现在不玩摔跤了,但他还在滑雪和打壁球,挥球拍的时候就想挥动武器一样……他简直比年轻人还贪玩。”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爆发,随着世贸大楼遭到两次飞机撞击并最终坍塌,五角大楼也遭到了飞机撞击,其中一个角受到了严重损毁。当时,拉姆斯菲尔德正在楼内办公。撞击发生后,拉姆斯菲尔德不顾自身安危,毫不犹豫地冲在了第一线,并帮助医护人员将受伤的同事们纷纷抬上了救护车。

随后,拉姆斯菲尔德转移到了五角大楼内部的掩体,并开始负责激活全国各地的防御措施,指挥保护美国各地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们。但与此同时,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等一批主战派也在911事件中看到了无可估量的契机。很快,小布什政府宣布向“恐怖主义”
宣战,拉姆斯菲尔德正是这一战略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2001年10月,美国军队进攻阿富汗,迅速将包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权推翻,完成了对911事件的复仇。在10月7日对阿富汗发动攻击之时,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的讲话中提到:“虽然我们今天的重点系及目标是塔利班和潜藏在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但我们的目标要更加广泛,我们的目标是击败那些实行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人……”
显然,阿富汗无法满足拉姆斯菲尔德强烈的战争欲望,他知道,现在是时候拿下伊拉克了。据时任白宫反恐协调员理查德·克拉克透露,拉姆斯菲尔德在911事件发生后,一
直对伊拉克流露出极大的兴趣。在召开会议时,克拉克已经明确表示:“我们已经确定了袭击是基地组织所致,伊拉克没有任何参与迹象。”
然而,拉姆斯菲尔德却坚持认为应该轰炸伊拉克。当克拉克等人向拉姆斯菲尔德表示:“不,不,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时,拉姆斯菲尔德还是不断抱怨道:“阿富汗没有任何好的目标,好的目标全在伊拉克。”

2002年9月,拉姆斯菲尔德领导成立了“特别计划办公室”,专门负责收集伊拉克与基
地组织之间联系的情报。拉姆斯菲尔德坚持主张伊拉克拥有大量生化武器,甚至是能够威胁到美国的核武器,最终与小布什,切尼等人共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在德国与法国纷纷对入侵行动表达反对后,拉姆斯菲尔德还轻蔑地将他们称之为“旧欧洲”,暗示只有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欧洲国家才配叫做“新欧洲”。
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拉姆斯菲尔德所主导的作战模式被记者们称之为“拉姆斯菲尔德主义”。这一新主张主要包括了依赖于高科技作战系统,以及空军打击搭配小规模且灵活的地面部队。拉姆斯菲尔德声称,这样的军事行动能够在保证胜利的同时,只需要最低的兵力。
早在刚刚担任国防部长时,拉姆斯菲尔德就立下目标,希望精简五角大楼臃肿的官僚系统,将美军打造为更小,更具机动性,更加精英化的部队。拉姆斯菲尔德希望这样的部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做到迅速部署,从而使美国陈旧的军事机构得以实现现代化,能够更有效地在新世纪快速针对地区性的突发事件。

然而,拉姆斯菲尔德主义的理念与实际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批评者指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发动了至少50次空袭来“斩首”伊拉克军事领导人,然而这些空袭除了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伤之外,全部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拉姆斯菲尔德则在回忆录中反驳道:“过多的军队会让伊拉克人民失去对我们的信任……这也会导致我方出现更多的伤亡,因为更多的军队意味着敌人会有更多的目标。”
与此同时,拉姆斯菲尔德主义也仅仅只是实现了如何快速摧毁一个政权,却没有为战后重建做出任何计划与打算,与美国所宣称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军就完全占领了巴格达,在占领期间几乎没有美军伤亡。但在随之而来的政权更替时期,伊拉克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也印证了拉姆斯菲尔德主义的不足与草率。
三、拉姆斯菲尔德的陨落:“就这样吧”
“他是个模范公务员,一个非常好的人。”——小布什
很快,草率行事的拉姆斯菲尔德迎来了属于他的“报应”。在萨达姆已经被处决后,人们仍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证据。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随着驻伊拉克美军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伊拉克内部的宗教冲突将这个国家推向了内战的边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伊拉克战争的正当性。
2002年2月,当记者问起拉姆斯菲尔德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时,拉
姆斯菲尔德发表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言论:“据我们所知,有‘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也知道,有 ‘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说,有些事,我们
现在知道我们不知道。但是,同样存在‘未知的未知’——有些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这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矛盾言论后来被公众称之为“不知之不知”,令拉姆斯菲尔德瞬间“臭名昭著”,变成了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一事上的“避雷针”。即使入侵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决定并不是拉姆斯菲尔德一人制定的,但身为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是承受了最多的指责。

当然,对于这名极度骄傲与自信的硬汉来说,承认错误从来就不是什么选择。在各界纷纷将美国的失利怪在这名鹰派国防部长的头上时,拉姆斯菲尔德仍然并未就此屈服。他继续每天向小布什汇报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同时拒绝承认自己的任何失职。
2004年12月,拉姆斯菲尔德还被曝出用签名机批量给发到阵亡士兵家属手上的慰问信签字,而不是亲自签名。拉姆斯菲尔德事后不得不公开表示,之后会保证亲自签署每一封慰问信,但如此冷酷的举动也令美国民众感到心寒不已。
而压垮拉姆斯菲尔德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震惊世界的虐囚事件。在美国军队占领了伊拉克后,大量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视频与照片遭到流出。其中,一张“戴头罩的人”的照片被广为流传。在这张照片中,一名伊拉克战俘被美军宪兵勒令站在一个箱子上,被蒙上了头并且在手上被连上了电线。与此同时,宪兵威胁这名战俘如果从箱子上跌下来,就会被电死。
与此同时,大量与虐囚相关的报道被曝出,指出美军至少杀害了数十名战俘,并以各种方式来对战俘们进行虐待,包括用狗链牵着战俘走路,强迫战俘拍裸照,或是肆意殴打战俘。更可怕的是,许多照片显示,美军甚至迫使伊拉克战俘们互相口交和鸡奸。


在外界的追问下,拉姆斯菲尔德在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承认,自己早在2004年1月就已
经知晓了虐囚事件。而此后人们还发现,在关于如何对待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囚犯时,拉姆斯菲尔德甚至在备忘录中留下了一张写着如此内容的便条:“我每天都要站8到10
个小时,为什么囚犯的站立时间要被规定在4小时内呢?”
拉姆斯菲尔德的丑闻激起了世界各地的谴责。在消息传出后,人权观察等人权组织对拉姆斯菲尔德进行调查。一名德国检察官——沃尔夫冈·卡莱克在2004年甚至提出,应当起诉拉姆斯菲尔德等美国官员们为战犯,因为他们即使没有亲自下令对囚犯实施酷刑,也起草了合法使用酷刑的法律,而这是完全违反《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

在虐囚事件爆发之前,小布什和切尼还在尽全力包庇拉姆斯菲尔德。但随着2006年中期选举到来,再也没有人能够保护拉姆斯菲尔德了。就在辞职之前,拉姆斯菲尔德还在做着能够扳回局面的美梦。他起草了一份极长的备忘录,详细说明了要对伊拉克战略进行如何的改动。只是,大部分共和党人与高级军官已经开始呼吁他下台,以免他影响中期选举的结果。
2006年11月6日,在党内党外的双重压力下,拉姆斯菲尔德撰写了自己的辞职信,而小
布什则在11月8日大选后宣布了拉姆斯菲尔德的辞职事项。这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界硬
汉,在临走前不仅没有受到挽留,甚至许多共和党人还怪罪小布什宣布的太晚,指出如果选民们早一点知道拉姆斯菲尔德要辞职的话,会有更多的人给共和党投票。
不过,小布什在拉姆斯菲尔德的卸任之际还是给足了拉姆斯菲尔德面子,以全军检阅和19响礼炮的待遇进行了送别仪式。在演讲中,小布什这样评价道拉姆斯菲尔德:“2001年9月11日上午,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跑到了五角大楼的受灾现场,帮助转移伤员并
确保他们的安全。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一直稳定地担任战时国防部长,并以自己的力量,技术与荣誉履行了这项职责。”


我们无从得知在拉姆斯菲尔德最终下台时,他的心情究竟如何。不过,电影《副总统》则细致地刻画了这一场景,描述了拉姆斯菲尔德在得知被小布什,共和党与美国抛弃时震惊与绝望的心情。
在切尼用电话告知了他小布什的决定后,拉姆斯菲尔德怒骂切尼的冷酷与无情,仿佛是一头落败的雄狮,还在进行着绝望的反扑。切尼不断重复着“我感到抱歉”,拉姆斯菲尔德却冷笑了起来:“你才没有。你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吗,因为我就不会这么觉得。”
随后,他沉默了许久,喃喃地问道切尼:“你觉得他们会起诉我们吗?”这是整部影片中,一向充满自信的拉姆斯菲尔德第一次在语气中流露出恐惧。
“就这样吧。”切尼的语气还是那么的冷静,但在电话那头的他不禁捂住了脸。他知道,这次他再也救不了这位老朋友了。
“就这样吧。”拉姆斯菲尔德机械地重复了一遍,挂断了电话。他呆坐在一间狭小而空荡的办公室里,始终也想不通——他曾为这个国家,这个政党,甚至是为切尼与小布什付出了一切。但如今,这一切都抛弃了他。
四、别了,拉姆斯菲尔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消亡
“如果你没被批评,那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多。”——拉姆斯菲尔德
在辞职后,拉姆斯菲尔德主要忙于撰写回忆录,并在2007年成立了拉姆斯菲尔德基金会,支持美国的公共服务,海外自由政治体系与自由经济体系的发展。在2011年对利比亚军事干预期间,拉姆斯菲尔德强烈表达了对奥巴马政府联络联合国的不满,并用了至少6次“混乱”一词来形容联合国的军事行动。在拉姆斯菲尔德的理念中,联合国意味着
混乱与麻烦,只有美国单干才能保证最高效。
正如切尼所获得的称号一样,拉姆斯菲尔德也普遍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国防部长之一,并被认为是“二战后自麦克纳马拉以来,对美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防部长”。在政治学界,学者们也普遍将拉姆斯菲尔德与麦克纳马拉作对比。
麦克纳马拉在任期间,美国经历了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以及越南战争的升温,这与他本人的好战性格密不可分。直到卸任后,麦克纳马拉才在回忆录中对越战的失败表示后悔,称“我们当时错了,错的很离谱。”
也正因如此,晚年的麦克纳马拉极力反对小布什政府出兵伊拉克。不过,拉姆斯菲尔德却直接无视了他的意见,并执着地一意孤行。拉姆斯菲尔德固执地认为,如今的美国靠着更加精英化的军队能够克服在越战时期所遇到的困境,能够快速完成任务并全身而退。但事实究竟如何,人们也都看到了。

这也是拉姆斯菲尔德与麦克纳马拉最大的不同。拉姆斯菲尔德从没对自己的错误政策表达过一丝遗憾,直到生命的终点,他也一直在相信自己的决定正确无疑。
即使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付出了7000亿美元的开销,以及4400名美国军人的生命,拉姆斯菲尔德也在回忆录中坚持写道:“摆脱了萨达姆的暴政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更加稳定与安全的世界。”
与此同时,拉姆斯菲尔德也拒绝承认自己在阿富汗的政策失误。在回忆录中,他将阿富汗战争评价为:“阿富汗在联军的帮助下,向着自由与更美好的未来迈出了最有希望的步伐。”
《大西洋》杂志撰稿人乔治·派克将拉姆斯菲尔德评价为“史上最糟糕的国防部长”。派克在文章中这样抨击拉姆斯菲尔德:“他相信政权更迭,不相信国家建设。他觉得几万军队就能打赢伊拉克,他觉得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以后,任务就完成了。他对巴格达的乱象回应说自由就是乱糟糟的,仿佛混乱是民主的优点一样。”
2021年7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将会在8月31日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行动,也算
是了结了拉姆斯菲尔德留下的又一“遗产”。时至今日,塔利班仍然未被剿灭至尽,反而在美军撤军后再度出现反扑之势。而对于伊拉克,在遭遇了伊斯兰国的蹂躏之后,伊拉克又受到了油价暴跌与疫情的影响,内乱仍然没有停息。

拉姆斯菲尔德的去世,也同时代表着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消亡。从里根时期开始就一直主导共和党政治的新保守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的区别在于更加带有干涉主义和国际主义色彩,在实行自由政策的同时,强烈推崇爱国主义以及主动进行对外战争以扩大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拉姆斯菲尔德,切尼以及小布什等人,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忠实信徒。
新保守主义最后的疯狂,便是在小布什时期主导的两起战争。时至今日,不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其最终结果都证明了美国既未达到扩张其影响力的目标,也没有带给当地民众一个稳定而廉洁的新政府。拉姆斯菲尔德的下台,不仅是共和党对新保守主义的排斥,也预示着美国社会对新保守主义的抛弃。
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新保守主义迎来了最终的没落,共和党政治彻底转为由特朗普主导的民粹主义。如今,即使是共和党建制派也不再有对外发动对外战争的底气。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在看到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所造成的后果后,人们也不再信任对外战争能够带来民主与自由。拉姆斯菲尔德这头年迈而好斗的雄狮,最终也被时代甩在了身后。

无论如何,拉姆斯菲尔德都是美国政坛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服务了四任美国总统,在政界商界都如鱼得水,这与他聪明,冷静而自信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然而,拉姆斯菲尔德的冷血,傲慢与自大,不仅导致他葬送了自己的生涯,也令他在去世后仍然受到民众的责骂而非怀念。他辜负了美国,而美国最终抛弃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