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从 Tik Tok 看人生成败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10日 22点43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b
bbzz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Tik Tok 的事情,大家可能都在关注。
普通如你我,几乎做不了什么。科技评论、国际局势不是我擅长的方向,我今天想写写,字节跳动这家公司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普通人的启示。
字节跳动公司2012年才成立,估值6000万美金。到2018年,估值750亿美金,增长1249
倍。
截至2019年底,字节跳动在全球共有240个办公室和15个研发中心,旗下产品全球月跃
用户超15亿(Facebook24亿),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2019年字节跳动全年营收超1200亿元,全球员工达6万人。同样发展迅速的百度营收做到过千亿,用了18年。
字节跳动是干新闻起家的。从2015年今日头条被评为2014中关村十大新锐品牌,到西瓜视频、抖音、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懂车帝、皮皮虾的崛起,字节跳动以新闻为起点的跨界,所向披靡。
我也常常会跟MCN公司的小伙伴、其他做自媒体的小伙伴聊天,聊到字节系,大家都会
连连感叹:他们家独特的算法,太强大了。
是的,他们就是用一招鲜迅速打遍天下。在我看来,这吃遍各领域用户的一招鲜便是:把用户真正当成完整的人。
以前的生意、平台给人群分类,分的是很粗糙的。
我是卖轻奢品的,你是一线强二线人群,ok欢迎你进来看看,你是县级市居民,对不起我们不招待;你是背爱马仕包包的,ok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你是背帆布包的,对不起往前直走右拐是出口。
但我们知道,人是复杂的,这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相。
一个县城的小姐姐,可能和一个一线高级写字楼白领,会为同一款包尖叫;而同在一个高级写字楼坐相邻工位的两个小姐姐,也可能喜好千差万别,除了工作对接,毫无共同语言。
今日头条推送新闻的逻辑,不再根据你的定位是在北上广还是在村镇,不再根据你月入5W还是月入3K,或者说,不仅仅根据这些。任何地域、头衔、名称,都不能给你简单的贴个Label,把你简单的归到一类用户中。
取而代之的,是它根据你每时每刻的搜索行为,给你打更碎片的tag。坐标北京,搜了
蒸蛋糕,看了两条明星八卦,喜欢听李宗盛的歌等等等等,描绘你的颗粒度细致到——你可以独一无二。
字节跳动的产品,不再如传统产品一样,傲慢地对标特定的人群。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每个人用到的,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为自己定制的产品。
这种极致体验,让字节跳动攻城掠地无往不胜!
虽然,我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用字节系的产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推荐的都是喜欢的,用起来必然很需要意志力,否则容易变成时间的黑洞。
但忽略个人对产品本身的喜好,字节系产品成功的逻辑,给我的启发非常大。
我觉得理解label和tag的差别,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意义重大。
首先,它让我们看待每个人都更立体。
每个人生来独一无二,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太多简单贴标签分类的行为,让我们习惯了找label一致的人。而上文说了,这种分类是很粗陋的。
比如我小学的时候,有个非常好的朋友。从小学低年级读到高年级,她的成绩越来越差,我的成绩越来越好。然后老师、同学就会跟我讲,你该跟学习成绩更好的同学一起玩。这大概是label对我人生的头一次巨大冲击。
事实上,除了学习成绩这个tag不同,我们之间相同的tag,可能远比我和同样年级前几名的另外一个同学多。
能认清多维标签真相的人,是命运的强者。
比如张欣和潘石屹的闪婚。
外人看到的他们,一个出身北京定居香港,一个出身甘肃天水农村,一个剑桥毕业华尔街领着投行高薪朋友圈全是高富帅白富美,一个兰州培黎学校毕业彼时还是个岌岌无名的创业者。不同阶级的label,显然不可能让他们走到一起。
而张欣,看到的更多是,世俗label之外,两人无数tag的相同:
同样吃过底层的苦,潘石屹在村里的时候,张欣在香港流水线做计时工;
同样野心勃勃不甘于人下,潘石屹辞职下海从事房地产的时候,张欣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也咬牙坚持不中断学业、最终带着打工5年攒的钱和一口炒菜锅只身前往英国读书;
同样源自骨子里的自信,潘石屹穿着土土的衣服在投行精英面前侃侃而谈,张欣能在别人置疑她的婚姻时说“即使失败了,我也会从这个婚姻中受益”。
阶层之外,张欣看到的是同样的野心、事业心、企图心,同样的不按常理出牌,这些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更重要的tag的相同。
如果我们大家找对象的时候,都能按这样的逻辑出牌,可能幸福的婚姻会多一些。
其次,看清label和tag的差别,也会让我们的职业选择更明智。
我们很多人,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都是一脸懵。读了4年发现既不喜欢也不擅长。但是抱
着我既然已经学了4年了不能浪费了的心态,继续做着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工作地
很痛苦,自然也升职加薪困难,就这么一年一年熬着。
你完全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无论你读的什么专业,它都只是一个tag,是你身上的
众多tag之一,而非把你卡死了的label。
记得大学有选修课吗?你会跟你同专业的人都选一样的选修课吗?不会吧。你在选修课上,认识的都是不同专业的人吧。可能你是读机械的,他是读经济的,但是你们都是历史迷!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老读者都知道我同济建筑毕业的,后来保送到天大又读了个硕士。这个建筑的标签可算是打得极深了。
可我还不是转行到互联网,又一头扎进创业大军,又笔耕不辍现在也拥有了越来越多喜欢我文字的读者。
子曰:君子不器。
我们都不是个单一的工具,我读的建筑只能去设计院画图,你读的软件就只能去写代码。不是这样的。
我们应该从每一段经历中汲取能量,让它们为我们鲜活的人生添砖加瓦,而绝不是被它们捆住手脚。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Tik Tok 的事情,大家可能都在关注。
普通如你我,几乎做不了什么。科技评论、国际局势不是我擅长的方向,我今天想写写,字节跳动这家公司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普通人的启示。
字节跳动公司2012年才成立,估值6000万美金。到2018年,估值750亿美金,增长1249
倍。
截至2019年底,字节跳动在全球共有240个办公室和15个研发中心,旗下产品全球月跃
用户超15亿(Facebook24亿),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2019年字节跳动全年营收超1200亿元,全球员工达6万人。同样发展迅速的百度营收做到过千亿,用了18年。
字节跳动是干新闻起家的。从2015年今日头条被评为2014中关村十大新锐品牌,到西瓜视频、抖音、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懂车帝、皮皮虾的崛起,字节跳动以新闻为起点的跨界,所向披靡。
我也常常会跟MCN公司的小伙伴、其他做自媒体的小伙伴聊天,聊到字节系,大家都会
连连感叹:他们家独特的算法,太强大了。
是的,他们就是用一招鲜迅速打遍天下。在我看来,这吃遍各领域用户的一招鲜便是:把用户真正当成完整的人。
以前的生意、平台给人群分类,分的是很粗糙的。
我是卖轻奢品的,你是一线强二线人群,ok欢迎你进来看看,你是县级市居民,对不起我们不招待;你是背爱马仕包包的,ok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你是背帆布包的,对不起往前直走右拐是出口。
但我们知道,人是复杂的,这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相。
一个县城的小姐姐,可能和一个一线高级写字楼白领,会为同一款包尖叫;而同在一个高级写字楼坐相邻工位的两个小姐姐,也可能喜好千差万别,除了工作对接,毫无共同语言。
今日头条推送新闻的逻辑,不再根据你的定位是在北上广还是在村镇,不再根据你月入5W还是月入3K,或者说,不仅仅根据这些。任何地域、头衔、名称,都不能给你简单的贴个Label,把你简单的归到一类用户中。
取而代之的,是它根据你每时每刻的搜索行为,给你打更碎片的tag。坐标北京,搜了
蒸蛋糕,看了两条明星八卦,喜欢听李宗盛的歌等等等等,描绘你的颗粒度细致到——你可以独一无二。
字节跳动的产品,不再如传统产品一样,傲慢地对标特定的人群。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每个人用到的,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为自己定制的产品。
这种极致体验,让字节跳动攻城掠地无往不胜!
虽然,我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用字节系的产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推荐的都是喜欢的,用起来必然很需要意志力,否则容易变成时间的黑洞。
但忽略个人对产品本身的喜好,字节系产品成功的逻辑,给我的启发非常大。
我觉得理解label和tag的差别,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意义重大。
首先,它让我们看待每个人都更立体。
每个人生来独一无二,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太多简单贴标签分类的行为,让我们习惯了找label一致的人。而上文说了,这种分类是很粗陋的。
比如我小学的时候,有个非常好的朋友。从小学低年级读到高年级,她的成绩越来越差,我的成绩越来越好。然后老师、同学就会跟我讲,你该跟学习成绩更好的同学一起玩。这大概是label对我人生的头一次巨大冲击。
事实上,除了学习成绩这个tag不同,我们之间相同的tag,可能远比我和同样年级前几名的另外一个同学多。
能认清多维标签真相的人,是命运的强者。
比如张欣和潘石屹的闪婚。
外人看到的他们,一个出身北京定居香港,一个出身甘肃天水农村,一个剑桥毕业华尔街领着投行高薪朋友圈全是高富帅白富美,一个兰州培黎学校毕业彼时还是个岌岌无名的创业者。不同阶级的label,显然不可能让他们走到一起。
而张欣,看到的更多是,世俗label之外,两人无数tag的相同:
同样吃过底层的苦,潘石屹在村里的时候,张欣在香港流水线做计时工;
同样野心勃勃不甘于人下,潘石屹辞职下海从事房地产的时候,张欣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也咬牙坚持不中断学业、最终带着打工5年攒的钱和一口炒菜锅只身前往英国读书;
同样源自骨子里的自信,潘石屹穿着土土的衣服在投行精英面前侃侃而谈,张欣能在别人置疑她的婚姻时说“即使失败了,我也会从这个婚姻中受益”。
阶层之外,张欣看到的是同样的野心、事业心、企图心,同样的不按常理出牌,这些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更重要的tag的相同。
如果我们大家找对象的时候,都能按这样的逻辑出牌,可能幸福的婚姻会多一些。
其次,看清label和tag的差别,也会让我们的职业选择更明智。
我们很多人,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都是一脸懵。读了4年发现既不喜欢也不擅长。但是抱
着我既然已经学了4年了不能浪费了的心态,继续做着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工作地
很痛苦,自然也升职加薪困难,就这么一年一年熬着。
你完全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无论你读的什么专业,它都只是一个tag,是你身上的
众多tag之一,而非把你卡死了的label。
记得大学有选修课吗?你会跟你同专业的人都选一样的选修课吗?不会吧。你在选修课上,认识的都是不同专业的人吧。可能你是读机械的,他是读经济的,但是你们都是历史迷!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老读者都知道我同济建筑毕业的,后来保送到天大又读了个硕士。这个建筑的标签可算是打得极深了。
可我还不是转行到互联网,又一头扎进创业大军,又笔耕不辍现在也拥有了越来越多喜欢我文字的读者。
子曰:君子不器。
我们都不是个单一的工具,我读的建筑只能去设计院画图,你读的软件就只能去写代码。不是这样的。
我们应该从每一段经历中汲取能量,让它们为我们鲜活的人生添砖加瓦,而绝不是被它们捆住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