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g
gjstx
楼主 (未名空间)

人类历史直到元末明初还是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域孤立的历史,在这之后才逐渐进入世界历史。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断绝了欧洲和远东的陆上通道,同时又为海洋贸易创造了条件,做好了技术和人才的准备。到了明朝初年,海上贸易日益增长,欧洲各国为直接和东方做生意,对开辟新的航路表现出极大兴趣。

这是东西方历史的关键转折。一个远、中、近东广泛交流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整个人类文明的旧世界即将踏上发现新大陆、开辟新航线、发明新技术、拓展新殖民地的时代。只有尽快投入到这个世界潮流中去,才不会被文明进步抛弃,才能一直引领人类发展的未来。

明朝的历史展示了机会和能力,却没有表现出开疆拓土的意愿。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远涉马六甲、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其中并不是只有贡品和使节的往来,还伴随着巨额贸易。有些研究者认为郑和舰队兵分多路,曾经到达欧洲、非洲西海岸、美洲大陆、北冰洋和澳大利亚。郑和船队在欧洲的停留,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世界地理知识、航海技术、天文历法、军事和其他民用技术。郑和走后,知识的星火被点燃,葡萄牙、西班牙的探险家们远涉重洋,贸易交流、殖民地的开发、工业的兴起、科技的进步很快把欧洲带入近代历史。欧洲对其他国家的征服把古老文明搅入了世界历史的潮流。

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朝的国家海洋活动归于沉寂。是这样的活动劳民伤财吗?不是。郑和每次出行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为缓解明初的财政困难做出很大贡献。真正原因在于文官系统和内廷争权夺利,这种斗争又和工商阶层垄断国内市场,阻止国际贸易的意图交织在一起。在永乐之后,太监内廷失去靠山,文官掌权,损毁了大部分航海资料,废弃了出海的各类船只,封存了造船技术。明朝政府以防止海盗倭寇为名,实行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海禁。

海禁把原先的渔民和海商变成了海盗和倭寇,使海盗成为和关外蒙古一样严重的边患。更可叹的是,中国隔绝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来往,错失了参与大航海时代的机会,国家在闭关自守中逐渐落后。

明朝的海盗问题自始至终都很严重。从另一面看,这些海盗在被政府围剿的环境中还能压倒其他国家在东南亚和南海独霸海上贸易。这说明中国此时改弦更张,重新重视海上安全和贸易,招安海盗,发展海军,还是有实力和西方一争短长的。但明朝后期国家财政被彻底拖垮,内忧外患使得帝国再没有机会外向以争四海。在明朝之后的清朝,其统治者来自更落后的农耕部落,更没有面向海外的眼光和胸襟。明朝是近代中国紧随世界潮流的最后机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中国自一个多世纪前以来的历史宿命,早在明朝官僚实行封闭自守政策时就注定了。
g
gjstx

从明朝历史来看,没有鸡鸡的太监们才是有鸡鸡的爷们;生理上有鸡鸡的官僚们都是心理上被割掉鸡鸡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