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梅岭三章第1、3首原文是这样的

v
vontheroad
楼主 (未名空间)

1,“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3,“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革命花。”

这是当年困在山上,随手写在破纸上,藏在棉衣里。

建国后编陈毅诗集,陈毅对这两首做了修改,如下: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能看出来吗?

不在诗意,也不在辞句,主要是原作的平仄、格律不合。

大概当时在山上匆匆写就,没顾上格律,后来结集出版,他觉得这种失律有失诗人名声,遂作此修改。

所以在陈毅葬礼上,毛泽东跟张茜有个对话,

毛说,他写诗不注意平仄啊

张茜说,主席,他学艺不精。

毛说,嗨,他是个大而化之的人啊。

g
garphy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你对诗人的理解太浅了,无论是贾岛的推敲,白居易的老妪解,还是曹植的七步诗,李白的即兴之作都写出了千古绝唱。

【在 vontheroad(vtsing)的大作中提到:】
:1,“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d
dakedo

正常
文学创作需要打磨锤炼
语不惊人死不休听过吧

【 在 vontheroad (vt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1,“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 3,“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革命花。”
: 这是当年困在山上,随手写在破纸上,藏在棉衣里。
: 建国后编陈毅诗集,陈毅对这两首做了修改,如下:
: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能看出来吗?
: 不在诗意,也不在辞句,主要是原作的平仄、格律不合。
: 大概当时在山上匆匆写就,没顾上格律,后来结集出版,他觉得这种失律有失诗人名声
: ,遂作此修改。
: ...................

l
laodongzhe

旧时同袍没蒿荬,自由花开耀泉台。魔王又聚阎罗殿,旌旗奋举再重来。

a
awaydream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生的阅历增加,会有对原来诗词的更深层的理解。
v
vontheroad

对不起,我自己就是诗人

【 在 garphy (喜欢猫)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你对诗人的理解太浅了,无论是贾岛的推敲,白居易的老妪解,还是曹植的七步诗,李
: 白的即兴之作都写出了千古绝唱。
: :1,“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 :

v
vontheroad

他这个修改并没有诗意和炼字上的提升,只是音节顺了。

所以陈毅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至少是没下过功夫,就像他夫人说的,学艺不精。

训练有素的诗人,脑子里音节会形成定势,“绝命”二字一出,后面绝不会跟“今日”,因为命和日都是仄声。同样,十万旌旗斩阎罗,这是拗句,而且跟上一句失对。即便即兴创作,真正的诗人都不会犯这些错。

【 在 dakedo (大蝌蚪)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
: 文学创作需要打磨锤炼
: 语不惊人死不休听过吧

g
goldeneggx

他是个军人,写诗顶多算业余爱好,这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k
kazan

老毛穿睡衣出席陈毅追悼会,还反说陈大而化之,这也太欺负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