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eekly spot price of LNG for delivery to north Asia rose to $38.50 per m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 (mmBtu) in the seven days to Oct. 15, the third straight week of fresh all-time highs.
October 18, 2021 12:51 AM EDT Last Updated 7 days ago
LAUNCESTON, Australia, Oct 18 (Reuters) - The supply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globally is increasing as exporters respond to strong demand and record high prices, but it appears that Europe is grabbing a bigger share of the extra cargoes than Asia.
Imports of the super-chilled fuel are expected to reach 31.70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say commodity consultants Kpler, which would be the highest since May, and up from September's 30.01 million.
However, the top-importing region of Asia is expected to show a largely steady outcome, with imports at 22.59 million tonnes, roughly in line with September's 22.96 million.
Europe's imports are forecast to rise to 7.06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from 5.08 million in September, and the highest since May's 7.82 million.
Both Europe and parts of Asia are short of supply, although the concern over low storage levels in Europe seems to be trumping similar concerns about energy shortages in China, which is likely to overtake Japan as the world's biggest LNG buyer.
High spot prices may also be having some impact on Asia's appetite for LNG, with the weekly spot assessment hitting another record.
The weekly spot price of LNG for delivery to north Asia rose to $38.50 per m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 (mmBtu) in the seven days to Oct. 15, the third straight week of fresh all-time highs.
The price has surged almost 600% from the 2021 low of $5.60 per mmBtu in late February as buyers scrambled for cargoes ahead of the northern winter, which is predicted to be similar to last year and be colder than usual,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La Nina weather pattern.
LNG futures traded in New York and based on the benchmark S&P Global Platts Japan-Korea Marker price weren't quite as bullish as the weekly spot assessment, ending at $33.25 per mmBtu on Oct. 15, down from the record high of $35.07 on Oct. 5.
Nonetheless, both price assessments are well above the previous records from January, and the JKM futures are priced above $30 per mmBtu for the entire winter period, with the February-expiring contract ending at $30.38 on Oct. 15.
However, thereafter the futures show a sharp drop in price, with the March 2022 contract ending at $18.97 per mmBtu on Oct. 15 and July contract at $15.55.
This suggests that market participants expect demand for LNG in Asia to remain robust over winter, but for there to be sufficient supply once the cold weather ends.
The country-by-country breakdown of October's forecast LNG imports in Asia shows some interesting dynamics, as the growth in October imports is not being led by China.
That comes despite official calls by Beijing for utilities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cure energy supplies as the country battles power shortages caused by constrained coal supplies.
China's October LNG imports are estimated at 5.6 million tonnes by Kpler, down from 6.82 million in September.
It is likely the October figure will be revised higher in coming days as the destination of more cargoes becomes visible, but it does seem that China's imports will be more or less steady on a month-by-month basis.
Of course, the call to secure more energy was recent, and it is more likely that additional cargoes bought by Chinese utilities will show up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arrivals.
JAPAN SLOWS, INDIA GAINS
Japan, which is likely to be overtaken this year by China as the world's biggest LNG buyer, is also expecting a modest October, with arrivals forecast at 4.97 million tonnes by Kpler, down from September's 5.39 million.
Japanese utilities, which mainly buy under long-term, crude oil-linked contracts, are believed to have secured sufficient LNG to meet winter demand, and the current high spot price is deterring any additional buying.
South Korea, the third-biggest LNG buyer, is expecting a modest tick higher in October arrivals, with Kpler estimating 4.03 million tonnes, up from September's 3.83 million.
But if the big three buyers are not really ramping up purchases of LNG, where is the extra fuel going?
India is forecast to land 2.02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a touch from 2.01 million in September, but well above June's 1.85 million, which was the lowest yet in 2021.
India's higher demand may be viewed as something of a surprise, with the South Asian nation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price sensitive, and it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that the strong rally in spot prices since August would have worked against LNG imports.
Taiwan is expected to import 1.84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from 1.67 million in September and the second highest this year, after July's 1.93 million.
Overall, Asia's imports of LNG are trending higher ahead of winter, but if Chinese buyers are driving the record high spot prices, the volumes have yet to show up in the country's import figure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 columnist for Reuters.
2008年以来,全球房价疯涨好几倍,各种服务,产品疯涨。
Tesla,apple,amazon,facebook,都疯涨,虚无缥缈的
比特币都涨到6万多美元一个。
凭啥,15年过去了,油价只有2008年油价峰值的一半,均值的80%。
天然气就更不要说了。
这所以给搞到这么低的价格,除了美国人操纵市场,就是那帮子
页岩油气公司傻逼兮兮地赔钱挖油,还大量增产。
连续几波30刀的原油波动,已经把那些疯狂的公司扫得差不多了,
不破产也奄奄一息了,现在老实多了。
油价涨点,也不疯一样得乱投钱了,这回涨价估计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原油和天然气并不是涨价,而只是回归本来的正常态而已,以前的低油价
是不可持续的。
80刀的原油,一点都不贵,只能算是正常水平。
你不服的,你可以自己在家打井,自己挖油烧。
80刀的原油,一点都不贵,只能算是正常水平。
你不服的,你可以自己在家打井,自己挖油烧。
未来太阳能有可能大发展,油就不值钱了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刀的原油,一点都不贵,只能算是正常水平。
: 你不服的,你可以自己在家打井,自己挖油烧。
真能扯。
这末有前途的话,中国早就铺满太阳能电池了。
水电成本3分钱,火电3毛钱,太阳能的电池发电,没有1块钱回不了本,
现在估计更贵了。
你愿意相信,自己相信就好了
【 在 GeorgeCurie (Geo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来太阳能有可能大发展,油就不值钱了
目前页岩油里面上市公司都很有节制,要不然股价会塌。
但是私企就不一样了,私企都想趁着这波大赚一笔,都在疯狂地挖井
RIG number涨得不快啊,他们难道疯狂到,不用rig,自己拿铁锹挖吗?
【 在 Ktar (Kta)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页岩油里面上市公司都很有节制,要不然股价会塌。
: 但是私企就不一样了,私企都想趁着这波大赚一笔,都在疯狂地挖井
疯狂挖井?你知道打井费用麻?一口3000米的垂直井一般在3百万刀,现在的勘探井位测定技术只有30%的成功率,基本上打成功一口井需要1000万刀的费用,这还只是钻井的
费用,现在的油价小公司一般玩不起,大公司现在都要顾及形象,搞搞新能源,碳中和什么的,也没太大兴趣砸钱,除非油价涨到不用顾及形象的价位。石油从2014年崩盘以来已经7年,基本上一个大周期的时间,前几年各大石油公司砍了很多上游勘探的预算
,我一个朋友是某大公司的地球物理小组的,他们组最多的时候10个人,这7年来不停
的裁人,现在就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了,你看看这几年油服公司有多惨,根本接不到合同,因为石油公司砍的预算基本都是上游行业。接下来,会是一个石油牛市。
【 在 Ktar (Kta)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页岩油里面上市公司都很有节制,要不然股价会塌。
: 但是私企就不一样了,私企都想趁着这波大赚一笔,都在疯狂地挖井
话放这了,明年的今天油气都是半价
因为人口没有增长,需求没有实质性增长,经济没有实质性增长,
所以,一旦供应问题解决,价钱还会掉下来
你这不是废话吗
啥玩意供大于求都会跌
关键是供应问题啥时候解决
能不能解决
【 在 smallburrito(smallburri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人口没有增长,需求没有实质性增长,经济没有实质性增长,
: 所以,一旦供应问题解决,价钱还会掉下来
中东土豪们不是往地下插根管就能出油吗?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RIG number涨得不快啊,他们难道疯狂到,不用rig,自己拿铁锹挖吗?
下层人民收入十几年没涨了,油怎么涨?
要不要打个赌?2022年的整个10月油价不会低于60.只要低于60一次,就算你赢。一千
伪币,咋样?
【 在 smallburrito (smallburrit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放这了,明年的今天油气都是半价
加入赌局。如果2022年10月的油价有一天低于80美元,就算我输。伪币500
【 在 Volvo12 (胖头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不要打个赌?2022年的整个10月油价不会低于60.只要低于60一次,就算你赢。一千
: 伪币,咋样?
你牛,就让给你了。
【 在 xisanqi (三起)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入赌局。如果2022年10月的油价有一天低于80美元,就算我输。伪币500
沙特去年刚宣部增产就遇上了疫情搞成了负油价,现在学乖了,轻易不会大规模增产,其实现在的价格沙特虽然产量受限,但利润反而更高~~~
【 在 smallburrito (smallburri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人口没有增长,需求没有实质性增长,经济没有实质性增长,
: 所以,一旦供应问题解决,价钱还会掉下来
我记得2004,05年就有过加油站4刀。现在过了这么多年,才回到4刀,太正常不过了。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8年以来,全球房价疯涨好几倍,各种服务,产品疯涨。
: Tesla,apple,amazon,facebook,都疯涨,虚无缥缈的
: 比特币都涨到6万多美元一个。
: 凭啥,15年过去了,油价只有2008年油价峰值的一半,均值的80%。
: 天然气就更不要说了。
: 这所以给搞到这么低的价格,除了美国人操纵市场,就是那帮子
: 页岩油气公司傻逼兮兮地赔钱挖油,还大量增产。
: 连续几波30刀的原油波动,已经把那些疯狂的公司扫得差不多了,
: 不破产也奄奄一息了,现在老实多了。
: 油价涨点,也不疯一样得乱投钱了,这回涨价估计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 ...................
原油每桶$42,就是每加仑$1 (1桶=42加仑)。现在超市里买一加仑过滤水都要$1,
所以说现在油价应该比较正常。
但是油价要再上涨,还是有难度的,主要是市场需求不太有上涨空间,而产能过剩的情况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油价是不可能预测的,50%涨和50%跌!
真是个傻逼
造成贫富差距最大的原因里面,有一个就是能源价格
丫的影响到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然气和油价之间不会偏离太大太久的。因为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现在气价相当于200元每桶的原油。
原油可以转化为天然气 就是裂解呗。。。
以前油价贵 气价便宜 那就是gas to liquid
【 在 ln157(ln157) 的大作中提到: 】
<br>: 原油每桶$42,就是每加仑$1 (1桶=42加仑)。现在超市里买一加仑过
滤水都
要$1,
<br>: 所以说现在油价应该比较正常。
<br>: 但是油价要再上涨,还是有难度的,主要是市场需求不太有上涨空间,而产能过
剩的情
<br>: 况是实实在在的。
<br>: 不过,油价是不可能预测的,50%涨和50%跌!
<br>
这个算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你这个气价到底是欧洲的气价,还是美国的气价,或者东北亚的气价,
油价又是哪里的?单位如何,又是怎么转换的?
没有这些细节,就胡扯气价等于200美元/桶的原油,完全是鬼扯啊。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然气和油价之间不会偏离太大太久的。因为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 现在气价相当于200元每桶的原油。
: 原油可以转化为天然气 就是裂解呗。。。
: 以前油价贵 气价便宜 那就是gas to liquid
:
: 原油每桶$42,就是每加仑$1 (1桶=42加仑)。现在超市里买一加仑过
: 滤水都
: 要$1,
:
: 所以说现在油价应该比较正常。
:
: 但是油价要再上涨,还是有难度的,主要是市场需求不太有上涨空间,而
: 产能过
: ...................
按热值算得。。。
欧洲气价相当于每桶200元
一桶原油产生多少热
都是可以算得 算个mmbtu/ dollar
天然气本身定价就是 dollar / mmbtu
【 在 awaydream(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算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 你这个气价到底是欧洲的气价,还是美国的气价,或者东北亚的气价,
: 油价又是哪里的?单位如何,又是怎么转换的?
: 没有这些细节,就胡扯气价等于200美元/桶的原油,完全是鬼扯啊。
欧洲的气价疯了,可以重新算,但是,美国的离这个数字差得远了去了。
就美国来说,
barrel of oil equivalent (BOE)
一桶原油大约等于5.55 mmbtu
就美国来说,现在气价是 5刀/mmbtu,换算成原油,
等于是 28美元/桶。美国这边怎么用原油来替代天然气啊?
欧洲的天然气是涨到 40刀/mmbtu, 那是丫的活该。
东北亚也挺牛逼了, 10/15到货的价格38.5/mmbtu, 超过200刀/桶的原油了。
原油价格才在82刀,还疯一样进口LNG, 很魔幻啊?
The weekly spot price of LNG for delivery to north Asia rose to $38.50 per
m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 (mmBtu) in the seven days to Oct. 15, the
third straight week of fresh all-time highs.
Column: Europe trumping Asia in contest for LNG amid record prices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europe-trumping-asia-contest-lng-
amid-record-prices-russell-2021-10-18/
October 18, 2021
12:51 AM EDT
Last Updated 7 days ago
LAUNCESTON, Australia, Oct 18 (Reuters) - The supply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globally is increasing as exporters respond to strong demand and
record high prices, but it appears that Europe is grabbing a bigger share of the extra cargoes than Asia.
Imports of the super-chilled fuel are expected to reach 31.70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say commodity consultants Kpler, which would be the highest
since May, and up from September's 30.01 million.
However, the top-importing region of Asia is expected to show a largely
steady outcome, with imports at 22.59 million tonnes, roughly in line with
September's 22.96 million.
Europe's imports are forecast to rise to 7.06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from 5.08 million in September, and the highest since May's 7.82 million.
Both Europe and parts of Asia are short of supply, although the concern over low storage levels in Europe seems to be trumping similar concerns about
energy shortages in China, which is likely to overtake Japan as the world's biggest LNG buyer.
High spot prices may also be having some impact on Asia's appetite for LNG, with the weekly spot assessment hitting another record.
The weekly spot price of LNG for delivery to north Asia rose to $38.50 per
m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 (mmBtu) in the seven days to Oct. 15, the
third straight week of fresh all-time highs.
The price has surged almost 600% from the 2021 low of $5.60 per mmBtu in
late February as buyers scrambled for cargoes ahead of the northern winter, which is predicted to be similar to last year and be colder than usual,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La Nina weather pattern.
LNG futures traded in New York and based on the benchmark S&P Global Platts Japan-Korea Marker price weren't quite as bullish as the weekly spot
assessment, ending at $33.25 per mmBtu on Oct. 15, down from the record high of $35.07 on Oct. 5.
Nonetheless, both price assessments are well above the previous records from January, and the JKM futures are priced above $30 per mmBtu for the entire winter period, with the February-expiring contract ending at $30.38 on Oct. 15.
However, thereafter the futures show a sharp drop in price, with the March
2022 contract ending at $18.97 per mmBtu on Oct. 15 and July contract at $15.55.
This suggests that market participants expect demand for LNG in Asia to
remain robust over winter, but for there to be sufficient supply once the
cold weather ends.
The country-by-country breakdown of October's forecast LNG imports in Asia
shows some interesting dynamics, as the growth in October imports is not
being led by China.
That comes despite official calls by Beijing for utilities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cure energy supplies as the country battles power shortages
caused by constrained coal supplies.
China's October LNG imports are estimated at 5.6 million tonnes by Kpler,
down from 6.82 million in September.
It is likely the October figure will be revised higher in coming days as the destination of more cargoes becomes visible, but it does seem that China's imports will be more or less steady on a month-by-month basis.
Of course, the call to secure more energy was recent, and it is more likely that additional cargoes bought by Chinese utilities will show up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arrivals.
JAPAN SLOWS, INDIA GAINS
Japan, which is likely to be overtaken this year by China as the world's
biggest LNG buyer, is also expecting a modest October, with arrivals
forecast at 4.97 million tonnes by Kpler, down from September's 5.39 million.
Japanese utilities, which mainly buy under long-term, crude oil-linked
contracts, are believed to have secured sufficient LNG to meet winter demand, and the current high spot price is deterring any additional buying.
South Korea, the third-biggest LNG buyer, is expecting a modest tick higher in October arrivals, with Kpler estimating 4.03 million tonnes, up from
September's 3.83 million.
But if the big three buyers are not really ramping up purchases of LNG,
where is the extra fuel going?
India is forecast to land 2.02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a touch from 2.01 million in September, but well above June's 1.85 million, which was the
lowest yet in 2021.
India's higher demand may be viewed as something of a surprise, with the
South Asian nation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price sensitive, and it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that the strong rally in spot prices since August would
have worked against LNG imports.
Taiwan is expected to import 1.84 million tonnes in October, up from 1.67
million in September and the second highest this year, after July's 1.93
million.
Overall, Asia's imports of LNG are trending higher ahead of winter, but if
Chinese buyers are driving the record high spot prices, the volumes have yet to show up in the country's import figures.
The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 columnist for Reuters.
Editing by Clarence Fernandez
barrel of oil equivalent (boe)
https://www.unitjuggler.com/convert-energy-from-boe-to-MMBtu.html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热值算得。。。
: 欧洲气价相当于每桶200元
: 一桶原油产生多少热
: 都是可以算得 算个mmbtu/ dollar
: 天然气本身定价就是 dollar / mmbtu
:
: 这个算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
: 你这个气价到底是欧洲的气价,还是美国的气价,或者东北亚的气价,
:
: 油价又是哪里的?单位如何,又是怎么转换的?
:
: 没有这些细节,就胡扯气价等于200美元/桶的原油,完全是鬼扯啊。
:
就算美国的天然气现货5刀/mmbtu, 2刀/mmbtu液化费,1刀/运输费,
到欧洲成本也就8刀/mmbtu, 中间那30刀的差价被谁赚了?
比贩毒都利润率都高啊.
原油一桶 等于5700mbtu
气的计价单位在欧洲是 162 euro/1000kwh
1mbtu=0.3kwh
一桶原油 大概是 1700kwh
按照气价 一桶油应该是 162/1000×1700 euro
【 在 awaydream(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br>: 欧洲的气价疯了,可以重新算,但是,美国的离这个数字差得远了去了。<br>: 就美国来说,
<br>: barrel of oil equivalent (BOE)
<br>: 一桶原油大约等于5.55 mmbtu
<br>: 就美国来说,现在气价是 5刀/mmbtu,换算成原油,
<br>: 等于是 28美元/桶。美国这边怎么用原油来替代天然气啊?
<br>: 欧洲的天然气是涨到 40刀/mmbtu, 那是丫的活该。
<br>: 东北亚也挺牛逼了, 10/15到货的价格38.5/mmbtu, 超过200刀/桶的原油了。
<br>: 原油价格才在82刀,还疯一样进口LNG, 很魔幻啊?
<br>: The weekly spot price of LNG for delivery to north Asia rose to $38.50
per
: ...................
<br>
你要考虑到 现有的液化装置能力是有限的。
现在的液化成本可能是2刀
但人家能液化的 不会只收两元 肯定是市场价
【 在 awaydream(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美国的天然气现货5刀/mmbtu, 2刀/mmbtu液化费,1刀/运输费,
: 到欧洲成本也就8刀/mmbtu, 中间那30刀的差价被谁赚了?
: 比贩毒都利润率都高啊.
1吨煤炭, 热值等于4.7 桶原油,等于是4.7X5.5= 26 mmbtu
按照天然气5刀来算, 一吨煤炭价值= 5X 26=130刀
因为煤炭有很多污染,杂质,煤灰渣子等等,价值还得打折扣,×0.8吧
5刀的天然气,对应100刀/ton的煤炭。
煤炭再贵了在热值上就没有价值了。
中国煤炭已经超过230美元per ton, 折算成同热量的天然气, 8.8刀/mmbtu
乘上污染系数的话, 10.3刀/mmbtu的天然气,都比中国的煤炭要划算了。
东北亚到货的LNG,是38刀/mmbtu, 看看中国能不能买得起吧。
买不起,又不让烧烧柴,不让烧煤,那就是冻死人的节奏了。
http://www.kylesconverter.com/energy,-work,-and-heat/tons-of-coal-equivalent-to-barrels-of-oil-equivalent
你这个是5.7 MMBTU
跟我找的那个5.55 mmbtu误差很小了,就折算成原油就知道了。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油一桶 等于5700mbtu
: 气的计价单位在欧洲是 162 euro/1000kwh
: 1mbtu=0.3kwh
: 一桶原油 大概是 1700kwh
: 按照气价 一桶油应该是 162/1000×1700 euro
:
: 欧洲的气价疯了,可以重新算,但是,美国的离这个数字差得远了去了。
:
: 就美国来说,
:
: barrel of oil equivalent (BOE)
:
: 一桶原油大约等于5.55 mmbtu
:
: 就美国来说,现在气价是 5刀/mmbtu,换算成原油,
: ...................
石油本质上是一个夕阳产业,随着电车的逐步普及,和人类获取能源方式的多样化,还有各种科技进步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减少,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少。要不然中东的产油国也不会投资Tesla,电车和其它科技行业。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力量,
石油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不重要。
现在油价疯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疫情导致产业链混乱,货币超发,化石能源转到清洁能源但清洁能源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这些因素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缓解。短期石油可能还能上涨,长期它就是一个夕阳产业。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8年以来,全球房价疯涨好几倍,各种服务,产品疯涨。
: Tesla,apple,amazon,facebook,都疯涨,虚无缥缈的
: 比特币都涨到6万多美元一个。
: 凭啥,15年过去了,油价只有2008年油价峰值的一半,均值的80%。
: 天然气就更不要说了。
: 这所以给搞到这么低的价格,除了美国人操纵市场,就是那帮子
: 页岩油气公司傻逼兮兮地赔钱挖油,还大量增产。
: 连续几波30刀的原油波动,已经把那些疯狂的公司扫得差不多了,
: 不破产也奄奄一息了,现在老实多了。
: 油价涨点,也不疯一样得乱投钱了,这回涨价估计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
: ...................
总结一下, 10/24/2021
都用热值单位来算, MMBTU
先算美国:
美国天然气 5.46刀/mmbtu
原油82刀/桶, 83.9刀/5.55mmbtu= 15.11/mmbtu
美国煤炭 75.5刀/short ton= 83.1刀/ton= 83.1刀/ 26mmbtu= 3.2刀/mmbtu
Average weekly coal commodity spot prices
https://www.eia.gov/coal/markets/
再算中国:
煤炭 1755刀/吨= (当时汇率折算后)= 275刀/吨= 10.6刀/mmbtu
油价不再折算
美国的75刀/ton的煤炭,要是运到中国就能卖275美元一吨, 就算卖175美元一吨,
这利润也相当可观啊。没有人做这样的买卖吗?
经济发展,人会越来越追求享受,全球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发达国家可能转向高科技产业,把高能耗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能耗肯能会减少,
但是,同期的发展中国家能耗会大大增加。
综合起来,总能耗必然持续增加。
你可以不要石油,天然气,煤炭,但是,你必须要把能源搞出来。
否则,就是今天的欧洲的样子,40刀/mmbtu的天然气, 买不起就冻死。
同期的美国,不过是5刀/mmbtu样子。
【 在 Iverson3 (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石油本质上是一个夕阳产业,随着电车的逐步普及,和人类获取能源方式的多样化,还
: 有各种科技进步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减少,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少。要不然中东
: 的产油国也不会投资Tesla,电车和其它科技行业。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力量,
: 石油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不重要。
: 现在油价疯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疫情导致产业链混乱,货币超发,化石能源转到清洁
: 能源但清洁能源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 这些因素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缓解。短期石油可能还能上涨,长期它
: 就是一个夕阳产业。
2020年, 东北亚LNG到岸价曾经跌到1.7刀/mmbtu
连LNG的液化费都不够。
各国飙着劲,谁都不买,弄着好多条船没法卸货。
一年之后,价格涨了20倍。
买还买不着,牛逼!
先问问你是啥专业?
要是码工的话
就别谈什么能源了
【 在 Iverson3(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石油本质上是一个夕阳产业,随着电车的逐步普及,和人类获取能源方式的多样化,还
: 有各种科技进步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减少,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少。要不然中东
: 的产油国也不会投资Tesla,电车和其它科技行业。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
力量,
: 石油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不重要。
: 现在油价疯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疫情导致产业链混乱,货币超发,化石能源转到清洁
: 能源但清洁能源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 这些因素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缓解。短期石油可能还能上涨,长期它
: 就是一个夕阳产业。
我给你算一下就明白了,在美国,目前完全没有石油替代天然气的空间,
天然气涨过15刀/mmbtu,原油价格不涨(82刀)才有可能开始替代,
那时原油肯定又涨了。
5刀的天然气, 煤炭替代的空间也很小,目前已经能到了82刀/吨,
煤炭涨到100刀/ton,就没有替代天然气的价值了。
不过,天然气继续涨价的话,煤炭会有更多空间,和更多替代的可能。
中国的情况很复杂, 反正啥都不够,煤炭,原油,天然气,LNG都不够。
煤炭价格巨贵,其他东西也会贵起来,否则很多人就钻空子,大量吃补贴,
直到政府再也受不了。
总之,中国煤价暴涨,等着取暖费暴增,或者等着挨冻吧。
我的意思就是说
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相差太大的情况
不会维持太久。
因为这两个东西可以互相转化的。
以前美国天然气跟原油比 价格太便宜啦
就有能源公司在美国投资 gas to liquid 的项目
这些能源公司比谁都精。 后来不建gtl了 大家还纳闷呢 怎么又不投资了。
结果两年后油价崩了。
不跟中国似的, 瞎鸡吧建 煤变油。 不过中国体质特殊 这些都是央企国企在建 亏的
也是国家的钱
【 在 awaydream(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br>: 我给你算一下就明白了,在美国,目前完全没有石油替代天然气的空间,<br>: 天然气涨过15刀/mmbtu,原油价格不涨(82刀)才有可能开始替代,
<br>: 那时原油肯定又涨了。
<br>: 5刀的天然气, 煤炭替代的空间也很小,目前已经能到了82刀/吨,
<br>: 煤炭涨到100刀/ton,就没有替代天然气的价值了。
<br>: 不过,天然气继续涨价的话,煤炭会有更多空间,和更多替代的可能。
<br>: 中国的情况很复杂, 反正啥都不够,煤炭,原油,天然气,LNG都不够。<br>: 煤炭价格巨贵,其他东西也会贵起来,否则很多人就钻空子,大量吃补贴,
<br>: 直到政府再也受不了。
<br>: 总之,中国煤价暴涨,等着取暖费暴增,或者等着挨冻吧。
<br>
中国已经承诺不在其它国家建新的燃煤电厂了。电车肯定比油车节省能源,现在各种照明也是节能的,各种电子产品CPU的功耗也在下降。主要的能源需求国都在节能减排,
不然怎么实现碳中和。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同时能耗也会下降。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济发展,人会越来越追求享受,全球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 发达国家可能转向高科技产业,把高能耗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能耗肯能会减
: 少,
: 但是,同期的发展中国家能耗会大大增加。
: 综合起来,总能耗必然持续增加。
: 你可以不要石油,天然气,煤炭,但是,你必须要把能源搞出来。
: 否则,就是今天的欧洲的样子,40刀/mmbtu的天然气, 买不起就冻死。
: 同期的美国,不过是5刀/mmbtu样子。
全球总能耗下降? in your dream!
【 在 Iverson3 (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已经承诺不在其它国家建新的燃煤电厂了。电车肯定比油车节省能源,现在各种照
: 明也是节能的,各种电子产品CPU的功耗也在下降。主要的能源需求国都在节能减排,
: 不然怎么实现碳中和。
: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同时能耗也会下降。
中国的煤变油超级傻逼,浪费了巨量的资金,我十多年前就知道这玩意没有好的。
快20年了,从来没有赚过钱,就是各种吹牛逼,还产生大量的污染,现在更是亏得
裤子都提不起来,随时拉胯。
你想想啊, 现在煤炭275美元/ton,那些煤制油企业在煤炭 500人刀一吨,原油
80多时,都是赔钱的,现在肯定赔死丫的。
应该赔死这群傻逼,让丫的天天胡作。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就是说
: 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相差太大的情况
: 不会维持太久。
: 因为这两个东西可以互相转化的。
: 以前美国天然气跟原油比 价格太便宜啦
: 就有能源公司在美国投资 gas to liquid 的项目
: 这些能源公司比谁都精。 后来不建gtl了 大家还纳闷呢 怎么又不投资了。
: 结果两年后油价崩了。
: 不跟中国似的, 瞎鸡吧建 煤变油。 不过中国体质特殊 这些都是央企国企在建 亏的
: 也是国家的钱
: ...................
反正结果肯定是要么气价向油价看齐
要么油价向气价看齐
差值太大的情况不会维持太久
【 在 awaydream(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煤变油超级傻逼,浪费了巨量的资金,我十多年前就知道这玩意没有好的。
: 快20年了,从来没有赚过钱,就是各种吹牛逼,还产生大量的污染,现在更是亏得
: 裤子都提不起来,随时拉胯。
: 你想想啊, 现在煤炭275美元/ton,那些煤制油企业在煤炭 500人刀一吨,原油
: 80多时,都是赔钱的,现在肯定赔死丫的。
: 应该赔死这群傻逼,让丫的天天胡作。
长期趋势,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会下降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球总能耗下降? in your dream!
没有燃煤电厂,你的电从哪里来? 从天上掉下来吗?
烧天然气? 40刀/mmbtu的天然气发的电,你知道要多少钱吗?
靠风? 欧洲的风电,今年没有风,集体趴窝。
靠太阳能,晚上怎么办?阴天下雨怎么办?
靠水,干旱无雨怎么办?
还同时能耗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人用的电只会越来越多。
有些发达国家看起来人均能耗变少了,是因为靠进口成品,
把很多高能耗项目转移出去了。
就世界范围来看,能耗年年增加。
【 在 Iverson3 (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已经承诺不在其它国家建新的燃煤电厂了。电车肯定比油车节省能源,现在各种照
: 明也是节能的,各种电子产品CPU的功耗也在下降。主要的能源需求国都在节能减排,
: 不然怎么实现碳中和。
: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同时能耗也会下降。
欧洲的状况,原油85,气价折合油价200刀,感觉不可持续。
而美国,原油82,气价折合油价28刀, 感觉也不可持续。
看起来,美国气价上涨的空间还是存在的,相对来说,太便宜了。
不过这帮傻逼页岩油气公司,宁可亏钱破产也要死挖天然气,
把气价最低搞到1.5刀/mmbtu(现在5.4刀),长期在2-3刀徘徊。
不知道这群傻逼长记性没有,不长记性的话,还是有回到1.5刀的可能,
只要他们足够傻逼,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结果肯定是要么气价向油价看齐
: 要么油价向气价看齐
: 差值太大的情况不会维持太久
:
: 中国的煤变油超级傻逼,浪费了巨量的资金,我十多年前就知道这玩意没有好的。
:
: 快20年了,从来没有赚过钱,就是各种吹牛逼,还产生大量的污染,现在更是亏得
:
: 裤子都提不起来,随时拉胯。
:
: 你想想啊, 现在煤炭275美元/ton,那些煤制油企业在煤炭 500人刀一吨,原油
:
: 80多时,都是赔钱的,现在肯定赔死丫的。
:
: 应该赔死这群傻逼,让丫的天天胡作。
:
所以现在再发展各种储能装置,中国还在搞压缩空气储能。各国都有石油储备,以后也会有类似的清洁能源储备。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导致的,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解决。
新冠刚爆发的时候人类也是手足无措,现在疫苗有了,治疗的药物也会多起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 在 awaydream (昆仑天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燃煤电厂,你的电从哪里来? 从天上掉下来吗?
: 烧天然气? 40刀/mmbtu的天然气发的电,你知道要多少钱吗?
: 靠风? 欧洲的风电,今年没有风,集体趴窝。
: 靠太阳能,晚上怎么办?阴天下雨怎么办?
: 靠水,干旱无雨怎么办?
: 还同时能耗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人用的电只会越来越多。
: 有些发达国家看起来人均能耗变少了,是因为靠进口成品,
: 把很多高能耗项目转移出去了。
: 就世界范围来看,能耗年年增加。
我就问你
你是啥专业的?
【 在 Iverson3(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在再发展各种储能装置,中国还在搞压缩空气储能。各国都有石油储备,以后也
: 会有类似的清洁能源储备。
: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导致的,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解决。
: 新冠刚爆发的时候人类也是手足无措,现在疫苗有了,治疗的药物也会多起来。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将近40年都在Computer Science领域,也不觉得科技进步能解决所有最低端的人类生活需求,譬如能源。
【 在 Iverson3 (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在再发展各种储能装置,中国还在搞压缩空气储能。各国都有石油储备,以后也
: 会有类似的清洁能源储备。
: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技术不够完善导致的,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解决。
: 新冠刚爆发的时候人类也是手足无措,现在疫苗有了,治疗的药物也会多起来。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也不觉得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少。
技术的发展也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有时候会有爆发式的进步。AI made more
progress in the past 7 or 8 years than previous 50 years combined.
不聊了,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大家周末愉快。
【 在 BullishSolar (绍兴老黄)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将近40年都在Computer Science领域,也不觉得科技进步能解决所有最低端的人类生
: 活需求,譬如能源。
我实话跟你说吧
你现在看到的种种新能源 都不是新玩意。都是故纸堆里扒拉出来的。
根本不"新"
【 在 Iverson3(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不觉得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样
: 化,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少。
: 技术的发展也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有时候会有爆发式的进步。AI made more
: progress in the past 7 or 8 years than previous 50 years combined.
: 不聊了,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大家周末愉快。
一句话,石油不是抗通胀的资产,房子是抗通胀的资产。
那些脑满肠肥的政治家想的和你一样,导致了现在的能源危机。就是坐在家里,眼睛看天,自作聪明,妄下结论。
首先,人类获取能源方式的多样化,但时至今日,石油和天然气所占人类能源消耗的60%到70%。(自己网上搜科学统计和官方资料)中国乘用车的能源消耗只占不到总能源消耗8%。
其次,人类到目前为止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疫情期间除外),而不是越来越少。(自己网上搜科学统计和官方资料)
第三,科技确实是人类进步的核心力量。但在没有科技革命之前,石油仍然是
工业的血液。
第四,石油疯涨,是由于多年来投资不足,疫情期间大量石油投资失利,设备关闭,导致现在需求上来却
供应不足,加上opec+限产,雪上加霜。
第五,清洁能源技术不够完善是对的,但随着技术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缓解从何而来?如何缓解?你确定过10年20年,就会有革命技术,别忘了现有石油勘探储量只够用47年。有的储存地提取石油的成本极其高昂
第六,长期石油仍然上涨,只要没有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有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不一定是能源方面的革命;没有石油,各种塑料,材料,化工,沥青,甚至化肥农业都会受到牵连。
总之,石油绝对不是夕阳产业;下这样的结论,并把大量的资金放到成本高,不可靠的所谓的新能源,必将导致大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希望脑满肠肥的政客,看到问题,及时转向,学习中国,多种树,保护亚马逊雨林。把资金给那些研究问题的科学家,让科学家给我们找答案。
脑满肠肥的政客应该看到,你们不是救世主,更不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把钱给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科学界!
【 在 Iverson3 (答案) 的大作中提到: 】
: 石油本质上是一个夕阳产业,随着电车的逐步普及,和人类获取能源方式的多样化,还
: 有各种科技进步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减少,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少。要不然中东
: 的产油国也不会投资Tesla,电车和其它科技行业。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力量,
: 石油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不重要。
: 现在油价疯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疫情导致产业链混乱,货币超发,化石能源转到清洁
: 能源但清洁能源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 这些因素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缓解。短期石油可能还能上涨,长期它
: 就是一个夕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