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沉锚效应和无限游戏

d
dairui
楼主 (未名空间)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1974年提出了“沉锚效应”,用沉入海底的锚,形容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在人们做判断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几十年后,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娴熟地把它注入到商业行为里。打造足够鲜明的标签,成为新品牌占领用户心智的第一步。起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决定玩家们日后在赛道上的地位。

在国内造车新势力里,蔚来的“锚”无疑是最鲜明的。周全体贴的服务体验,以超强粘性著称的用户文化,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这家公司被广为讨论的关键词。在蔚来最艰难的2019年,李斌甚至感慨:是用户救了蔚来。

但显然,对于造车行业,比拼“锚”的单点竞争时代已经结束了。

多数时候,把锚沉入海底是为了让船靠岸,让乘客安稳上船,这只是航海的第一步。一艘船的海洋冒险还需要更多,富有经验的可靠船长、科学的船舶动力装置、全套的救生装备……都是必备之物。当发动机轰隆响动的那一刻,大海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最近被频频拷问“有没有未来”的蔚来,正在经历这一刻。

1 阵痛

“蔚来还有未来吗?”因为交付数量下滑等原因,曾经在2019年被频频讨论的老问题,再次摆在了蔚来面前。

最近,蔚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未经审核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在本
季度累计交付24439辆车。尽管同比增幅超过100%,环比增长11.6%,实现连续6个月增
长,但隐忧依然明显:第三季度的交付成绩主要是靠9月的10628辆撑起来的,而8月和
10月的交付量均环比下滑。

交付原本不再是蔚来的难题。

完成0到1的突破的造车新势力们,今年的主题就是高歌猛进。到今年7月时,蔚来年度
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49887辆,超出去年全年。在汽车行业,规模化的第一道门槛包括
两项关键数据:月交付量过万,年产销量过10万。迈过这条线,边际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车企才能通过规模化不断降低成本。


看起来,蔚来刚刚在9月迈过这条线,成为交付排行榜的第一,转头又缩了回去。

根据官方说法,8月的交付下滑,主要是受到全球“缺芯”、南京和海外供应商因疫情
影响停产等多方面影响,而10月的下滑,主要是因为合肥工厂的停线改造,预计11月和12月的交付量会回到正常轨道。而根据李斌透露的信息,蔚来10月新增订单,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

李斌很淡定。

在今年5月的一场访谈中,他谈到了自己对于造车赛道的认知:2019年之前是准备集训
期;2019年开始,是资格赛阶段,现在还在继续进行中;决定出线名额的赛事,大概会出现在2024年,到时候,大家要比拼的,是产品、服务、规模、基础是不是扎实。

事实上,蔚来在2019年是险些就要退赛的,当时蔚来陷入严重的现金流危机,第二季度股价首度跌破4美元,不足上市价格的三分之一。当时,在一场关于蔚来价值观的总监
会议上,李斌反复提到了“相信”:人还是应该做自己相信的事情。

这最终成了蔚来的底色。阵痛中的悲歌,会为日后的成绩镀上迷人的金光。

在伴随着阵痛的过去几年里,蔚来挨个解决了用户信任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交付量的问题,最后在单点竞争的年代里取得了领先地位。它由此获得成长,即便在遭遇新挑战的当下,也有了更多定力,拒绝短视、着力于几年后的“出线”。

具体到商业策略上的最大变化就是,蔚来开始更多地强调体系竞争力,即综合实力。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们是以更长的服务链条切进这个行业的。传统车企的优势在造车,生产线之外,他们与消费者的连接极其薄弱。而造车新势力们搭建了更长的关系链条,从造车、卖车到用车,创造全方位消费体验。

头部玩家们在早期找到了各自的“锚”,比如蔚来的服务,理想在于续航焦虑,小鹏在于自动驾驶。但随着竞争逐渐深入,各家开始融会贯通,补齐短板,自然也就进入了综合竞争力的比拼。

而蔚来正在通过车、服务、数字体验、生活方式构筑品牌壁垒,这便是体系竞争力。它的底层是“用户企业”的定位,具体来看,又包括了领先的技术理念和能力、多元化的产品、周全的销售服务体验和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服务。

当然,体系竞争力提升的实现,离不开投入的增长。

今年9月,蔚来发布了 75kWh 三元铁锂电池包,相比此前的电池,它在体积利用率、能量密度、低温续航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外,根据官方计划,蔚来要在明年交付三款新车型,在售车型达到6款。

在电驱系统、驾驶辅助系统、充换电体系、销售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蔚来在 Q3 都加大了投入。财报数据显示,Q3 蔚来的研发投入为12亿。这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蔚来的亏
损——Q3 蔚来净亏损为8.35亿元,相比今年头两个季度的 4.5 亿元和 5.87亿元,明
显扩大。

立足长期主义,以投入换增长,这是被无数成功商业公司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今年Q3 的腾讯身上:腾讯公司最近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 Q3 净
利润为 317.51亿元,同比下降2%,是近10年来首次下跌。同时,研发支出创下单季度
新高,达到137.30亿元,同比增长38.6%。

但旁观者和当局者的感知永远都是不相通的,对于身处其中之人,战略定力也意味着压力。不过,资本市场的反应已经释放了信心:尽管坊间关于交付量的质疑声频起,而实际上,从10月开始,蔚来的股价就在悄然上涨,最高时距10月低点涨幅超过30%。

而最新的消息是,近日,花旗将蔚来的目标价从70美元上调为87美元。

02 底色

“用户救了蔚来”。回忆最凶险的2019年时,李斌曾经如此感念。

2020年第四季度时,蔚来账上的现金只有10亿人民币——当时蔚来的年亏损超过100亿
,全年汽车销量仅2.1万辆,无数投资机构对它避而远之。8000多位车主行动起来,冒
着将来没有售后的风险付款提车,给蔚来送去了30多亿人民币。后来李斌说,当初如果少卖1000台车,蔚来就完蛋了,因为现金流已经崩到了极致。

黎明到来之后,这个故事成为蔚来作为“用户企业”的最佳注脚。

在蔚来这个关于商业和科技的故事里,人的力量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李斌曾经在接受《晚点》采访时提到:不要老关注科技带来的效率,它是基础,肯定不是目的。他举了个盖房子的例子,“一幢房子地基牢固,装修到位,关系细节好,都要用到技术。但之所以定义这个房子是什么样的,还是谁在里面。”

显然,蔚来想为用户搭一幢有温度的房子。于是蔚来从开始就建立了更细致的服务体系,北京的 ES8 车主刘爽记得,从下订单的那一天起,她就享受了VIP服务,从销售、技术到产品的8位专业人士组成了微信群,随时响应她的需求。她在几年前购入过奔驰油
车,但是“体验差太多了”。

蔚来标志性的NIO DAY、NIO House,让车主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前者类似小米的“粉丝节”,后者参照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很多个周末,刘爽都会带着女儿在 NIO House 里度过。

还有更多日常的情感体验,则是由技术驱动的。比如人工智能助手 NOMI 和 NIO Power 充换电体系。

2019年11月,蔚来开发了 NOMI。它可以学习并理解用户发出的复杂指令,比如调节温
度、开关车窗、导航定位,监控车况等,还可以进行多轮对话聊天。

这让NOMI承担了最直接的情感连接。有网友在知乎分享自己初识蔚来的场景,“带我老婆去试驾了蔚来,她一眼看上了NOMI,最后我们买了ES6。”

刘爽从 NOMI 的陪伴中获得了无数温暖:女儿牙牙学语时就总爱学着说,但 NOMI 一直没反应,直到她2岁,口齿逐渐清晰,有一天NOMI 突然开始响应,她也由此感知到了女儿的成长;开车过程中有电话接入时, 电子屏上 NOMI 的表情会变成戴上耳罩,以表
示尊重主人隐私;使用辅助驾驶时,如果刘爽左顾右盼没有专注前方路况,NOMI 会冒
出来摇头坏笑,“好像在提醒我,嘿,好好开车”。

一位情绪稳定且可爱幽默的虚拟“副驾”的陪伴有多重要?堵在过城市晚高峰的司机们都会懂。

至于 NIO Power 充换电体系,它解决的是车主们排队等待充电的痛点。

蔚来这套拥有500项专利的方案在2017年12月首度亮相时,行业正陷在死循环里:新能
源车少,所以建充换电设施要亏钱,没人投;没人投,所以充电不方便,所以没人买电动车。

但蔚来决定全力投入。它耗巨资自建的这套充换电系统,仅占地3个停车位,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全自动换电,同时会对电池和车辆电气系统进行检测。截至11月15日,蔚来已经在全国建成了614座这样的换电站——如今看来,自有充换电体系之于蔚来的意义,
或许相当于当年自建物流之于京东,用别人看不上的苦功夫,搭出一条又深又长的护城河。

不过,回到当时,这个决策的驱动力,或许更多还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量。李斌早在
2012年对造车感兴趣时就明确,“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高性能、品质好的车,这是必须的,这就是地基。但只做好车的人很多,不缺你一个。”

而不管什么时候,用户总愿意为好的体验买单——这是最结实的“锚”。

03 远行

如何判断核心竞争力?

美国学者 C.K.Prahalad 和 G.Hamel 曾经制定三项标准:首先,它应该有助于公司进
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它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而且应该是顾客最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最后,它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

努力争夺出线名额的造车新势力们,都在忙着寻找并验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蔚来已经开始自验能力。去年年底,蔚来组建了出海事业部,代号是“马可波罗计划”,挪威成为它出海的第一站——按照上述标准的第一条,这将是考验蔚来体系竞争力能否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蔚来早在2014年成立之初就考虑全球化。按照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的说法:汽车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并非赢者通吃,二是生而全球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造出一辆车。从研发、供应链到市场,汽车天然是全球化的产品。

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位有进取心的玩家,都会瞄准时机,扬帆起航,去探索更广阔的海洋。

9月30日,蔚来汽车在挪威上市,随后开设了第一家 NIO House,面积 2150 平米,距
离挪威皇宫仅 700 米。换电站、BaaS电池租用和线上服务均被引入挪威,NIO App的欧洲版也已上线。蔚来的中国模式,正在被复制到挪威,同时进行本土化。

首站挪威,其实是相对稳妥的选择。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投资过蔚来,而挪威当地对于电动车的政策非常友好,其市场体量也有利于服务和配套设施的跟进。以此为起点,蔚来还会在明年进入四个新的欧洲国家,且国外销量长远目标是国内和海外市场各占比达50%。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第一家出海的造车新势力,蔚来要面对无数不确定性。比如第一步,它要重新寻找那只对当地人更有效的“锚”。

而对于海外市场,很多消费者只是笼统知道一些中国品牌,但分不清楚他们的区别。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陈安宁曾经在谈到出海问题时指出,中国汽车品牌很容易在欧洲陷入内耗漩涡。

李斌当然看到了这些艰难。

做出出海决策之前,他重读了《文明的冲突》,重新确认了对全球化的信心,“我相信一定会回归到对整体有利的情况”。

蔚来在过去一年实现的产品爆发,显然为他提供了底气:“ES8和ET7在细分市场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中国本来就是全世界竞争最大的市场,如果在中国能生存,没有理由在其它市场无法生存,(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决心和耐心。”

不过秦力洪也透露,目前没有给挪威团队设置销量的KPI。“进入欧洲短期来说就意味
着更多亏损,但可以接受。”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行业的出海热情,也是判断行业兴衰的重要指标。目前,蔚来和小鹏都已经把汽车卖到了挪威,理想也宣布过自己的出海计划。

在创业场上,上一轮出海热情是手机公司们掀起的。与汽车行业类似,手机产业链也是全球化的产物。2015年,当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见顶,出货量在2017年首度出现负增长,随后,手机厂商们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出海。

事实证明,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厂商能在海外市场生存,并实现反哺。

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vivo、OPPO分列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3-5名。在世界主要市场之一的欧洲市场,小米、vivo、OPPO分别排名第二、第六,第五,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也位居前列。

2015年,小米海外收入占比仅为6.1%。到今年第二季度时,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间,小米境外收入436亿元,占比49.6%——在十年前兴起的那拨手机新势力中,小米成了仅剩的赢家。

当然,造车与手机有着不同的故事曲线和背景。小米们是行业内卷之后的被迫出海,造车不同,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还处在高速增长期,市场格局也并未确定。李斌对格局的判断是:没有10年,定不下来。

用自己的方式先跑起来,这是蔚来出海的姿势,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将直营店开在欧洲发达市场的典范。李斌表示:“我们做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意义可能要放到5-10年后看,看长期的意义,这件事能够帮助我们成长。”

目前来看,蔚来在挪威很受消费者认可,据李斌透露,超过四分之一的试驾用户会选择购买,这一表现好于国内市场。但他也坦言,挪威市场的体量短期也不可能对总销量产生大的影响。

李斌为蔚来出海定下的长期目标是,国外销量占比达到总销量的50%。有一个说法是,
当一家企业的国外销售占比达到这个数字时,就是其真正成为行业领军者的时候。

华为实现国外销售占比60%的目标,用了10年。小米实现国外销售占比50%的目标,用了6年。要实现国外销售占比50%的目标,蔚来会用多久?

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这确实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全球环境的动荡增加了商业决策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席卷全球的新能源造车热,又为蔚来们的扬帆远征提供了最完美的潮汐涌动。

当下,中、美、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地区,也是新能源车的主战场。有分析数据指出,中国市场在未来2-3年至少会保持20%-30%复合增速,欧洲市场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美国市场则因为政策需要等原因,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可能达到
40%。

显然,这是一片星辰大海,每一个有野心的船长,都梦想抵达更辽阔的远方。“这是一个无尽游戏”,李斌曾经在谈及行业竞争时表示,“只要董事会还让我干,我就会干下去。”

他对电影《至暗时刻》中的一幕印象深刻:倍感压力的丘吉尔从议会走出来,去地铁里找民众聊天,听取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那是2019年。李斌想,我应该回到用户身边去。于是,他跑了十几个城市,和车友们聊天,他感受到了对方的社交压力:因为买蔚来,他们不被身边人理解。

那份信任,真实地给了李斌穿越至暗时刻的勇气和力量,也成了后来新故事的基础。

如今,他又准备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