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有弦与无弦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2月22日 0点43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reamer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人就是这样,在嘈杂的环境中待久了,就希望静一静,静久了就希望热闹热闹。看多了那些高嗓门,那些大哭大喊大叫的片子,听多了那些让人生厌的套话、空话、假话、怪话、脏话,空论,激论,偏论,就想耳根清净,就会真正理解叔本华为什么要说“思想家应当耳聋”这句话了,就会怀念以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的哑剧了。哑剧,没有台词,就避免了听那些“义正词严的叫喊”,就可以敞开自己理解的大门去解读肢体语言,去品咂眼神,去拓宽想象空间,说不准会有灵想之所独辟。
“义正词严的叫喊,有时是文学创造力衰退的掩饰,有时是对人生绝望的恼怒,有时是改变职业的试探,有时是中年人看见旁人还是少年的忌妒。”(钱钟书)
“在众声喧哗中‘从众’,在群情激昂中‘随群’”(余秋雨语);唯恐天下不识君而无尽的自我表白和述说;本来浅显的道理却要连篇累牍地宣讲;故弄玄虚,夸大事实,夺人眼球;为了一点虚名而花钱买些点击量等等,都是在“义正词严的叫喊”。说白了,是“人生绝望的恼怒”。
其实,思想和艺术的表达,有时无声胜有声。燃香,曾在宋代被赋予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因为它无声。这种无声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表现。苏东坡说,“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这一炷香被赋予的半生全部情感,在“香消火冷”的无声之中燃烧,产生的光芒,胜过“万卷明窗小字”。
讲到无声,自然想到了陶渊明的无弦琴。千年来,真正的思想者,乐道的不是陶渊明懂不懂音律,会不会弹琴这件事,而是陶渊明那句深蕴哲理的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也恰恰是真正的思想者与无聊文人的一大区别。
多才多艺的陶渊明怎能不解音律呢?怎能不会弹琴呢?苏东坡讲得对:“渊明自云‘和以七弦’,岂得不知音。当是有琴而弦弊坏,不复更张,但抚弄以寄意,如此为得其真。”浊酒半壶,畅然入肚,恰如白云涤意、清泉洗心,兴致勃发,欲“欣以素牍,和以七弦”,不料琴弦弊坏,但心中兴志经酒酿出的旋律,不抒发不足以尽兴,此时,“抚弄以寄意”,琴上无弦似有弦,“酒嫌别后风吹醒,琴惟无弦方见心!”,“乐无声兮情逾倍,琴无弦兮意弥在”(黄庭坚)。弹无弦琴,是心绪起伏,心浪波涌后极其自然酣畅的无声表达,所有的表达,全在十指拨动而生成的节拍,节奏和手势的高低起伏之中,“以形写神”——以手指之“形”,表内心之“神”。这时,弹无弦琴已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了,十指舞动出的“意”已尽情表达,弦声已在“形”中,“音”已在指尖,天、地、人已经同和,生成的氛围,被陶醉者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的知音。
琴弦弊坏,可能是一种偶然,但陶渊明和他的挚友们发现,弹无弦琴产生的美的效应并不比弹有弦琴差,而是“情逾倍”,是有弦琴所无法达到的渲染感应,“何劳弦上声”?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彼此默契何须言语文字,何须高奏乐章?只要心意相通,心理攸同,就能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心灵相通。
当初陶渊明弹无弦琴,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我们不能完全明了,尤其难于处于同一境界。所以,我们不必去过分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更不必穿凿附会,任何解读都难免牵强。但是我们可以从陶渊明弹无弦琴的逸事中得到一点启发:情绪和意志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美不美,动人不动人,不在有音无音,有声无声,声大声小,只要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自成日月,就是美,就是乐,就是充实。有弦的琴可以酣畅淋漓地将这种心境表达,无弦的琴,透过手指,照样可以表达得逸兴遄飞,正如哑剧并不逊于话剧。
人类发明了文字,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却突然发现,有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譬如,“欧洲文艺复兴这么伟大,仔细一看当时没有什么学术论文发表,只有几位画家和雕刻家呈现了人体的美好”(余秋雨语)。这无声的形象,更能真传,所以孔子曾感叹地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
思想是自由的精灵,它的飞扬从来不受制于形式。有道如此,有弦与无弦何妨!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人就是这样,在嘈杂的环境中待久了,就希望静一静,静久了就希望热闹热闹。看多了那些高嗓门,那些大哭大喊大叫的片子,听多了那些让人生厌的套话、空话、假话、怪话、脏话,空论,激论,偏论,就想耳根清净,就会真正理解叔本华为什么要说“思想家应当耳聋”这句话了,就会怀念以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的哑剧了。哑剧,没有台词,就避免了听那些“义正词严的叫喊”,就可以敞开自己理解的大门去解读肢体语言,去品咂眼神,去拓宽想象空间,说不准会有灵想之所独辟。
“义正词严的叫喊,有时是文学创造力衰退的掩饰,有时是对人生绝望的恼怒,有时是改变职业的试探,有时是中年人看见旁人还是少年的忌妒。”(钱钟书)
“在众声喧哗中‘从众’,在群情激昂中‘随群’”(余秋雨语);唯恐天下不识君而无尽的自我表白和述说;本来浅显的道理却要连篇累牍地宣讲;故弄玄虚,夸大事实,夺人眼球;为了一点虚名而花钱买些点击量等等,都是在“义正词严的叫喊”。说白了,是“人生绝望的恼怒”。
其实,思想和艺术的表达,有时无声胜有声。燃香,曾在宋代被赋予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因为它无声。这种无声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表现。苏东坡说,“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这一炷香被赋予的半生全部情感,在“香消火冷”的无声之中燃烧,产生的光芒,胜过“万卷明窗小字”。
讲到无声,自然想到了陶渊明的无弦琴。千年来,真正的思想者,乐道的不是陶渊明懂不懂音律,会不会弹琴这件事,而是陶渊明那句深蕴哲理的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也恰恰是真正的思想者与无聊文人的一大区别。
多才多艺的陶渊明怎能不解音律呢?怎能不会弹琴呢?苏东坡讲得对:“渊明自云‘和以七弦’,岂得不知音。当是有琴而弦弊坏,不复更张,但抚弄以寄意,如此为得其真。”浊酒半壶,畅然入肚,恰如白云涤意、清泉洗心,兴致勃发,欲“欣以素牍,和以七弦”,不料琴弦弊坏,但心中兴志经酒酿出的旋律,不抒发不足以尽兴,此时,“抚弄以寄意”,琴上无弦似有弦,“酒嫌别后风吹醒,琴惟无弦方见心!”,“乐无声兮情逾倍,琴无弦兮意弥在”(黄庭坚)。弹无弦琴,是心绪起伏,心浪波涌后极其自然酣畅的无声表达,所有的表达,全在十指拨动而生成的节拍,节奏和手势的高低起伏之中,“以形写神”——以手指之“形”,表内心之“神”。这时,弹无弦琴已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了,十指舞动出的“意”已尽情表达,弦声已在“形”中,“音”已在指尖,天、地、人已经同和,生成的氛围,被陶醉者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的知音。
琴弦弊坏,可能是一种偶然,但陶渊明和他的挚友们发现,弹无弦琴产生的美的效应并不比弹有弦琴差,而是“情逾倍”,是有弦琴所无法达到的渲染感应,“何劳弦上声”?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彼此默契何须言语文字,何须高奏乐章?只要心意相通,心理攸同,就能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心灵相通。
当初陶渊明弹无弦琴,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我们不能完全明了,尤其难于处于同一境界。所以,我们不必去过分推测解释古人之意志,更不必穿凿附会,任何解读都难免牵强。但是我们可以从陶渊明弹无弦琴的逸事中得到一点启发:情绪和意志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美不美,动人不动人,不在有音无音,有声无声,声大声小,只要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自成日月,就是美,就是乐,就是充实。有弦的琴可以酣畅淋漓地将这种心境表达,无弦的琴,透过手指,照样可以表达得逸兴遄飞,正如哑剧并不逊于话剧。
人类发明了文字,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却突然发现,有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譬如,“欧洲文艺复兴这么伟大,仔细一看当时没有什么学术论文发表,只有几位画家和雕刻家呈现了人体的美好”(余秋雨语)。这无声的形象,更能真传,所以孔子曾感叹地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
思想是自由的精灵,它的飞扬从来不受制于形式。有道如此,有弦与无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