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编辑发动“大清洗”,维基百科在怕什么? (转载)

H
Huangchong
楼主 (未名空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CNMLGB (CCC),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对中国编辑发动“大清洗”,维基百科在怕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 16:16:25 2021, 美东)

戴雨潇:对中国编辑发动“大清洗”,维基百科在怕什么?



观察者网
19小时前 · 观察者网官方账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戴雨潇】

近期,全球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管理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以“存在安全风险”和“渗透维基系统”为由,宣布对“中国大陆维基人”(WMC)用户组采取行动
,永久封禁7名编辑,并撤销了另外12名编辑的管理员权限。

针对这一事件,维基媒体基金会副主席玛吉·丹尼斯对媒体解释称,他们经过“长期和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些中国大陆的“渗透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过滤手段宣传‘中国的目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副主席玛吉·丹尼斯。图自外媒

丹尼斯还指控中国大陆维基人“操纵维基百科管理员的选举”以及“使其他用户遭受现实中的伤害”,违背了维基百科“开放知识”的宗旨。

丹尼斯承认这次针对中国大陆编辑的行动“实属激进”,“从规模和性质上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补充目前基金会没有发现证据证明这些被封号或降权的编辑和中国政府有关系。

中国大陆维基人在博客言辞斥责指责维基媒体基金会“未经考究、未听取社群意见,只偏信一小撮人谗言”,其封禁大陆编辑的决定“毫无根据,是彻彻底底的欲加之罪,是完完全全的黑箱操作”。

一、“编辑大战”

维基基金会对媒体表示,采取封杀行动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夏天中国大陆维基人和香港的百科编辑之间爆发了冲突,导致一些编辑遭受到了“人身安全威胁”。

他们所说的冲突,指的就是围绕香港反修例暴乱相关条目发生的“编辑战”——即多名百科作者对词条的内容无法达到共识,因此反复互相删改或撤销对方的编辑内容。如果编辑战过于严重,维基百科的管理员通常会对参与者采取封禁的处理,直到条目内容趋于稳定。

很多年前我自己也曾经参加过编辑战。当时我在维基百科上刚好看到“观察者网”的词条里面充满了缺乏实据的污蔑,于是顺手删掉了捕风捉影的谣传,增加了一些官方公开的描述。

经过和其他几名编辑多次往复修改之后,最终的结果是我编辑的内容被一位香港管理员驳回了,几天后另一位管理员封禁了我的账号。出现这样的结果部分原因是我个人当时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也确实反映了维基百科上敌对中国的舆论环境。

“观察者网”词条的编辑历史,左侧是之前的版本,右侧是我的编辑(Wikipedia)

自去年《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由乱及治、局势日趋稳定,普通民众不用再担心受到暴乱的威胁。但是爱国阵营和敌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远远没有结束。维基百科就成了两方舆论角力的重要战场。

在今年7月,长期反华的所谓“香港自由新闻”网站用极其偏颇的措辞报道了几起维基
百科词条编辑大战。其中一个关键词条就是关于元朗白衣人殴打暴徒的事件。

在两年前香港反修例暴乱期间,抗议者通常身着黑衣在全香港打砸抢烧。在2019年7月
,一群疑似亲建制派的人士身着白衣在新界元朗区地铁站内外殴打黑衣人,导致多名抗议者流血受伤。

由于这是抗议活动爆发以来,第一次有大量黑衣暴徒被其他人袭击,因此香港的各路反动势力尤其喜欢抓住此事大做文章。维基百科也针对这一事件的定性爆发了编辑战。

维基百科上关于此事的词条创建于2019年7月21日事件发生的当晚,最开始的名称就是
“元朗袭击事件”。几个小时后,同情黑衣暴徒的用户就把词条的名称改成了“2019年7月21日元朗恐怖袭击事件”和“元朗721恐怖”,不久后又被其他用户改为了“2019年7月元朗袭击事件”。

围绕元朗事件词条的“正名”之战(Wikipedia)

在之后的几天里,多名用户在词条的讨论页就词条的命名爆发了激烈论战。支持暴乱的编辑认为这起针对示威者的袭击就是“无差别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反对暴乱的编辑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元朗事件远远没有达到“滥杀”的程度。两方围绕这个主要矛盾来回拉锯。到现在为止,“元朗袭击事件”的条目总共被编辑了高达1900多次。

通常来讲,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有足够的权威认定某次袭击事件是否属于“恐怖主义活动”。香港政府直到现在为止从未将元朗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而且香港警方已经对事件进过澄清:“市民对7月21日事件的观感被误导,包括把元朗站内的事件认定
为单方面、无差别的恐怖袭击,而实际上是当时双方都有大量参与者进行集体殴斗引发”。

但是不少支持暴乱的维基编辑无视政府的声明,执意用“恐怖袭击”定性元朗事件。用户 Uranus1781 在词条的讨论页称“赞成可使用恐怖袭击(形容这件事),(因为其)并非只是少数人的观点,而是被本地媒体、记者及学者所引用”,随后粘贴了11个新闻报道的链接支持这一观点。

他引用的“报道”来源包括现在已经被查封的乱港媒体《苹果日报》、同情反政府示威活动的《明报》和立场新闻、台湾的《自由时报》以及英国的BBC等境外媒体。在词条
的讨论页,一名权限较高的编辑指出《苹果日报》等媒体不是可靠的来源,因此不同意采用恐袭的说法。

这就牵扯到了维基百科编辑战的核心——什么是可靠来源。

二、“可信来源”之争

维基百科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编辑的开放网络百科全书,但这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随便上去乱写。为了确保编辑的质量,维基百科社区政策规定词条应该采纳“可靠的已经出版的来源”(reliable, published sources)。任何没有标记可靠来源的编辑内容都有
可能被其他编辑者移除。

维基百科的来源分为五类,第一级为禁止引用的黑名单来源,第二级为不可靠来源,第三类为无共识、不确定是否可靠,第四级为可靠来源,第五级为非常可靠来源(
Wikipedia)

在维基百科上什么来源可靠,什么来源不可靠,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完全是由编辑和管理员“讨论”定下来的。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大量来自港台地区和海外,因此平台对于来源的归类显示出了非常鲜明而偏颇的政治立场。

目前《苹果日报》、《明报》、香港电台、立场新闻以及台湾所谓“中央通讯社”等长期反华或倾向自由主义的媒体被认定为“可靠来源”(第四级)。

中文维基百科的部分“可靠来源”(Wikipedia)

而大家熟悉的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观察者网等内地主流媒体,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和阿里控股的《南华早报》等“亲建制派”媒体,以及台湾的《联合报》和中天新闻台等“统派”媒体都被认定为“无共识来源”。

中文维基百科的部分“无共识来源”(Wikipedia)

维基百科对“可靠来源”的认定从根本上决定了话语权的归属。编辑在撰文中引用的来源“可靠”与否往往会成为左右编辑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大量反华媒体被认定为“可靠来源”,内地媒体被认定为“无共识来源”,意味着亲中言论相比反华言论有更高的概率被移除。这必然会导致维基百科上反华言论占上风,时事政治类条目对中国充满歧视和偏见。

在上文提到的“元朗袭击事件”条目的编辑战中,有多位来自内地的编辑曾经试图加入《人民日报》等内地主流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但是绝大部分都被其他编辑撤销,最终只有在后续何君尧祖坟被暴徒破坏事件部分出现了两篇观察者网的报道。

目前“元朗袭击事件”整个词条总共493条参考文献,有多达42条来自《苹果日报》的
报道,但没有一条来自《大公报》、《文汇报》和《香港商报》这几家亲建制的香港主流媒体。这则词条的编辑在材料选取中依赖乱港媒体、排斥爱国媒体,词条的内容自然不可能做到公正客观。这也导致了试图通过阅读维基百科了解这件事前因后果的人不可避免地会被这种价值取向所误导。

关于元朗事件性质的认定,词条的正文第一句话就将事件称之为“元朗恐怖袭击”,后面引用了五条黄媒的链接。

但是这则条目的题目最终仍被定为“元朗袭击事件”而非“元朗恐怖袭击事件”,这和管理员对词条的保护有一定的关系。

“元朗袭击事件”词条,标题仍为“袭击”,正文则称为“恐怖袭击”

维基百科的管理员相比普通用户有很多额外的权力,比如删除和恢复页面、保护页面防止其受破坏以及封禁和解封用户,此外关于词条讨论的最终操作权也属于管理员。

成为管理员候选人的要求较高,需要用户至少进行过3000次编辑,保持长期活跃以及为维基百科运作贡献大量的精力。满足以上条件之后,还要获得80%其他资深用户的选票
才能当选。

通过查看“元朗袭击事件”词条的编辑历史可以发现,有三名管理员为了避免词条被破坏多次对页面施加了保护。在词条被“保护”期间资历较浅的新用户(非自动确认用户)无法修改词条的内容。

然而遗憾的是,参与保护“元朗袭击事件”词条的两名反黑暴管理员这次都成了这次维基媒体基金会大清洗的受害者,“Manchiu”被剥夺管理员权限,“虫虫飞”被直接封
号。

三、政治清洗

反黑暴的管理员这次被清洗并不是巧合。基金会这次的行动和“香港自由新闻”(HKFP)等反华媒体的煽动和渲染有很大关系。HKFP 在前几天的报道中,毫不掩饰地炫耀该
媒体于今年7月举报“香港用户受到内地编辑威胁”之后,维基媒体基金会就发动了大
清洗。

而 HKFP 所谓的“威胁”实际上主要指的就是一张QQ群聊的截图。在聊天中疑似几名来自内地的维基百科管理员讨论,是否可以依照新通过的《国安法》举报鼓吹“港独”的编辑。

随后这个聊天记录截图不知道被什么人给送到了港媒的手上,然后香港的维基群组在“港独”编辑的带领下立刻将这件事举报给了维基基金会,最终导致了后者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封杀内地编辑。

香港媒体收集到的疑似内地管理员的聊天记录(HKFP)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目前“中国大陆维基人”尚未承认这张截图的真实性。其次,即便确实有内地管理员在群聊中提到了举报“港独”编辑,我认为他们的主张也是完全正当的。

维基百科想要在香港继续运作下去,当然必须遵守香港法律。某些香港编辑运用维基百科作为平台鼓吹港独、破坏国安,理所当然地应该被《国安法》制裁。

实际上维基百科的管理员根本就没有能力查看其他用户的IP地址或者其他个人信息,他们只能限制用户在维基百科上的编辑活动。

最终也没有证据证明有任何香港的编辑因为在维基百科上的活动被逮捕或者遭受任何肉体伤害。维基媒体基金会以此作为依据封杀多名“中国大陆维基人相关成员”的做法就是在借题发挥,以达到剥夺内地用户管理权的政治目的。

“中国大陆维基人”是一个拥有300多名成员的非官方编辑群体。其成员在维基百科上
创建了12000多个条目,进行过17万次词条编辑,添加了4600多个参考文献,对于提高
中国人在维基百科上的话语权有很大的功劳。

自香港发生暴乱以来,中国大陆维基人在《国安法》等多个词条和“港独”分子进行长期抗争,努力维护事实和真相。

疫情爆发后,一些港台编辑急于推广“武汉肺炎”等污名化中国的内容,也遭到了中国大陆维基人的阻击。

中国大陆维基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我国新疆真实的繁荣发展发起了“新疆计划”。该计划总召集人在这次清洗中被封号(Wikipedia)

正因如此,这个组织成了中文世界“独派”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例如香港编辑“1233”(香港理工大学的 William Chan)和来自内地的“菲菇”(斯坦福大学的邹磊)等
“港独”“台独”或“疆独”分子长期收集中国大陆维基人的黑材料,锲而不舍地向各家媒体和维基官方举报。

维基百科在很多政策上号称尊重“社区共识”,但是在维基基金会眼里,中国内地用户的社区共识根本一文不值。

中国大陆维基人成员对媒体解释道:“我们给维基基金会发很多请求,他们都爱答不理。但是,‘港独’分子的请求却受理得格外通畅。”这次对十几个高权限编辑的大清洗完全是基金会专断独行,没有给当事人任何申辩和复核的余地。

实际上此次被清洗的19名编辑并非全都属于“中国大陆维基人”这个群组。上面提到保护元朗事件词条的前管理员“虫虫飞”是一位总编辑数高达86000多次的优秀贡献者。

他既不是内地人、也没加入过“中国大陆维基人”。至于“虫虫飞”为什么会被维基基金会大手一挥认定和“中国大陆维基人”组织有联系、“涉嫌渗透”、“存在安全风险”然后全平台封杀,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我们知道的是“虫虫飞”不支持暴乱,而且过去曾经试图让内地媒体进入可靠来源清单,也许这些才是他被禁的真正原因。

除了“虫虫飞”等6名不属于中国大陆维基人的管理员被无故封杀,还有人因为在维基
上的用户名碰巧和网传聊天记录截图里的QQ昵称一样被基金会给封了,在其自证是台湾人之后又被基金会解封了。

出现此类荒唐的事情,足以说明这次维基基金会采取行动并非依据用户在维基百科上的言行,而是完全凭借维基平台以外的蛛丝马迹和港台社群的谗言蜚语来肆意定罪。

我留意到最近几天有一些维基人(包括几名来自内地的管理员)因为个人恩怨、政见不同或其他原因对基金会封杀“中国大陆维基人”的做法拍手叫好。

还有内地管理员A某在网络上给基金会洗地,说副主席丹尼斯的邮件里只提到“中国大
陆维基人的渗透”,没说“中国的渗透”,言下之意没加入中国大陆维基人的内地编辑都可以高枕无忧。我无意介入中文维基百科编辑之间的派系斗争,但不得不说,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是非常幼稚的。

首先,基金会从未公开透明地拿出任何切实证据罗列被封禁和降权的用户分别犯了什么错,惩罚他们依据什么规章制度,而且至今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虫虫飞”等没有加入中国大陆维基人的管理员会被清洗。

其次,虽然丹尼斯在发给社区的邮件里没有提到亲中的问题,但是她在 BBC 的采访中
直言不讳地指责“渗透者”试图在维基百科“宣传中国的目标”。

多少年来,港台编辑在维基百科上明目张胆宣传分裂主义,基金会不作声;港台编辑系统性地将中国内地主流媒体和香港亲建制媒体排挤出了“可靠来源”清单,基金会不做声;几个内地编辑在维基百科上讲几句公道话就成了“政治宣传”。这不是政治清洗,什么是政治清洗?

对于这种纯粹由政治驱动的清洗行动,所有维基人都应该站出来坚决抵制。基金会作为维基百科的运营者,如此武断的执法不仅违背了维基百科所谓“开放”“自由”的精神,也严重损害了中文维基社群对平台的信任。

他们今天可以清洗这十几个人,明天也可以在某些港台组织和平台外部势力的煽风点火下,随便捏造一个什么别的罪名清洗其他用户。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会关心你。

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在两个月前,中文维基百科有76名管理员,其中17人来自香港,1人来自澳门,20人来
自台湾,38人来自内地。这次十几名内地管理员同时遭到清洗,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内地用户在维基百科上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剥夺,内地信息来源也会变得更加边缘化。

面对当下严峻的局势,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三条战线予以反击。

第一,在中文维基平台内继续抗争。中文维基百科现在依然是全球很多汉语使用者和学习者认识世界的窗口。

对于不愿意放弃这个重要阵地的爱国用户,无论是否属于某些群组,此时此刻都应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政治警觉,增强斗争意识,积极参与社区运作和管理员的推选。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二,国内应该尽快完善网络百科平台的建设。目前国内相关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复制粘贴而且不加引用的现象,个人或公司的相关条目经常被当事人直接编辑成广告营销的文案,还有大量的恶搞内容误导读者。

此外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也乏善可陈,管理人员大多由公司直接任命,决策经常和社区脱节。以上这些都是国内网络百科平台发展的阻碍。

维基百科虽然通过此次的大清洗暴露出其独断专行的一面,但是在发动社区力量和激励用户参与等方面,维基百科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最后,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渠道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的体制、文化和社会现实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据我这些年来在国外的观察,很多西方的老百姓对于新疆和香港等中国国内事务的认知完全来自西方的宣传机器对中国长期的抹黑,他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事实和真相与他们接受的信息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西方媒体包括维基百科在内的各类媒体的反华宣传,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目前在话语权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此次内地维基人遭到大清洗的事件绝不会是西方互联网平台反华行动的终点。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未来的舆论形势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引用一句伟人的话与大家共勉:“让我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H
Huangchong

现在国内可以合法访问中英文wikipedia吗?

H
Huangchong


On 23 April 2019, all versions of Wikipedia were blocked in China.

On September 23, 2020, Wikimedia's application for the status as an official observer at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as rejec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cause China's representative claimed that they had “spotted a large amount of content and disinformation in violation of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on webpages affiliated with Wikimedia, and Wikimedia's Taiwan branch has been “carrying out political activities ... which could undermine the state’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n 24 October 2020, a Chinese citizen in Zhoushan, Zhejiang was penalized by the local police for "illegally visiting Wikipedia".

【 在 Huangchong (净坛使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国内可以合法访问中英文wikipedi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