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更新的interviewer角度经验分享

y
yutuo
楼主 (未名空间)

因为最近组里在招人,我被老板催了好几次参与面试,所以今天终于联系recruiter参
与面试loop了。不定期更新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人来面。

1. 聊聊behavior question怎么答。

首先要明确需要准备几个故事:一般60分钟的面试会问1-2个bq问题。一个四轮的
onsite,至少要准备10个故事。因为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精准代入到问题中。

讲故事尽量遵循STAR大法:situation - task - action - results。大家一般都会注
重在讲action上,results会被忘记。所以interviewer的follow up question经常会问的一个是“what is the outcome of this approach?” 另外就是尽量quantify
results。包括简历也一样,一个副词形容词不如一个数据来得直接。

star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故事的逻辑很清晰。另外interviewer也需要做笔记,在听
到很清晰的star结构故事的时候,也会对interviewee有一个好印象。

另外一个很常见的follow up question就是“what could you’ve done differently?” 在准备故事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retrospective。主要是体现反思精神,尤其是讲一个失败的经历时。

2. Thinking out loud. 尽量不要让面试过程出现大面积的沉默。

如果做题没有思路,不要卡在那里做苦思冥想状,尽量把自己在想的东西说出来,一边说一边想。因为其实interviewer是可以给一些解释甚至提示的。如果不知道你想到哪
一步,很难给你提示。毕竟也没办法直接问你在想啥呢。沉默越久可能会越紧张,所以尽量不要出现大段的沉默。你在想什么,可以跟面试官说,因为也许你想的问题不在这个问题的scope里。又或许你想的方向不对,interviewer可以帮助你回到正确的方向。如果不习惯一边说一边写代码,可以练习一下。

3. 不要害怕问问题,问问题是沟通的一种方式,从interviewer的补充上,也许可以提供答题思路。

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问题,一定要多问interviewer问题来明确想问什么。不要听到题上
来就开始写,卡住了就作苦思冥想状。bq也一样,如果没有什么例子,可以问一下是想问哪方面的经历,从interviewer的回答中,也可以大致揣测出想问的点。工作之后愈
发觉得,代码能力只是一个方面,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估计也有人在论坛见过类似的吐槽,“秒了xx题,结果还是挂了,垃圾公司浪费时间”。毕竟公司又不是招leetcode解题机器。在解题之前确认自己理解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4. Take the hint.

这个不知道会不会因公司而异。前面说到一个小时的面试一般会问1-2个bq问题。如果
问到了第三个,说明从之前的回答中,interviewer没有得到想要的数据点。那就需要
调整方向换一个故事了。

在coding期间,如果whiteboard写完让你拿一个例子run一遍,很可能是有bug,这个时候不要慌,慢慢拿例子跑一遍,能自己找到bug就是还是好样的。(这个不一定准,因
人而异,因为大部分流程是写完code就分析time and space complexity)

5. 一些其他想法:

我觉得面试是一个双向考察的过程。我有点词语洁癖,不喜欢叫“面试官”,“求职者”,“雇主”。这些词潜意识里就把candidate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所以就算“
interviewer”这个词打起来比“面试官”费劲,我还是选择了这个词。

以上的分享都是我的个人理解,如果有不认同的地方欢迎一起探讨
j
johnwolf

其实面试都需要让hiring manager先给你来个interview coaching

hiring manager 想要你的话都会帮忙

盲试的话就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