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在北大当废物,真爽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3月3日 21点40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w
wmrencai
3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当我大一的第一门高数出分那一刻,我就意识到,学术道路今后与我无关了。
竞赛出身的理科大佬拿满分我能接受,但看到同为高考文科出身的同学都考了95+,我
彻底绷不住了。在这群接近满分的大佬面前,要是因为高数差点不及格被劝退,我怕不是要成为元培学院最大的笑话。
在大佬云集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科竞赛得奖是家常便饭,省、市状元更比比皆是。如果你在北大随便拦住一个学生,问他对元培的印象时,他的第一反应必是这么几点:
1、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真爽
2、男女混住,有两层“人上人”地下室,真爽
3、省状元过半,竞赛金牌选手扎堆,真酸爽
而我在这一堆金闪闪的奖牌得主中间,显得尤其普通。因为超常发挥考了全省文科第7
名的我,没有任何竞赛经历,也没有任何学术特长,报考前更没有任何关于各专业的了解。招生组老师推荐我来元培,我还吓得差点以为他们要打发我去学园林培育。
来了元培后,我的“普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学科竞赛世界第一、高二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论文、16岁成为网文签约写手、初中考过英语专八……要是柯洁当初也来元培,差不多就能凑出一本元培异闻录了。当时我还有点冲劲儿,觉得自己虽然起点极低,努努力该也不会太差。
而我现在已经决定彻底躺平了。高数只是一个导火索,我决定做一条北大咸鱼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
入学时,元培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做选择。
在为期一周的新生训练营里,元培找来各院系的资深教授和学长学姐,讲解各专业的魅力和专业选择的经验。不过大多数人听过这些五花八门的讲座,反而更困惑了:听起来每个专业都热门,师资都雄厚,前景也都极好。要单凭兴趣呢,总不能因为雷兴山老师讲了几个段子,就都拿起小铁锹去学考古了吧。
所以,在几百页的专业培养计划面前,大部分元培人都很迷茫。我不知道那时的我究竟听到了多少有用的信息,如今回想起来,脑子里还清晰的就只有一句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结果我们这一级将近300人里,只有不到10个选了生科。
纠结了几天,最终我很不自量力地选择了火爆多年的光华方向,以为能凭借自己还不错的 social 能力站稳脚跟,结果一门高数送走了我的绩点,也差点送走我的后三年——就算我接下来三年的40多门课全拿90+,也只能勉强过保研的绩点线。
我是有一些倔脾气在身上的,觉得自己可以努力把绩点拉上来。结果在线代、概统、微观上又连摔三个跟头之后,我放弃了,灰溜溜跑去了压力稍小的经济方向,然后美其名曰“觉得自己不太有光华那种世俗的欲望”。
从光华转到经济,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由:终于不用再硬撑着学不擅长的东西,能自由地选择给自己留一条舒服的退路。在元培,有的人自由地选择学科,而我自由地选择了放弃。
换专业在元培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比如我室友,本来是学心理的,可自从大一暑假开始,他桌上莫名其妙多了一排红色法条小本。果然,大二他转去法学了。在两个毫不搭边且都很硬核的专业间横跳,他现在竟然还能过得很滋润,显然已经看淡了绩点里的风尘。
再比如,一个生物竞赛出身的学弟,因为数理基础薄弱,卷不过其他大佬,不得不放弃自己擅长的理工科。后来,他转向了亚非古典班,并准备去做人类学相关研究。而他也完全不担心小众专业找不到工作,说大不了“就去应聘游戏文案策划,反正文史哲正对口”。
转了专业之后,一些元培人会过得更轻松,绩点也更好看些。但这往往伴随着成本,比如大二转了新专业的同学,得在三年之内修完四年的课程;还有一类同学,一学期选了三四个专业的课,学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该选哪个。比起“自由选择”,他们更像是“漫无目的”。
为了降低转换专业的成本、缓解我们的学业压力,元培准许我们延长学习年限,俗称“延毕”。学院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方面,延毕与不延毕的权衡,往往容易让人在纠结中迷失;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把延毕当成加大内卷力度的工具。
道理很简单,不同年级绩点水平、保研压力各异,这就存在跨期套利的空间——在绩点、课程、制度上有更深阅历的学长学姐,利用信息优势跳到下一级,争抢为数不多的保研名额。当然,延毕并不总是好事:出国申请时,延毕往往意味着对学习能力的质疑;工作岗位上,延毕则代表着年龄、精力上的劣势。
所以元培在赋予你自由选择特权的同时,也给你出了一道难题。这无异于把高考报志愿时的纠结场景重新搬回到大学生活里,只不过你在报志愿的时候,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宣传册和招生组天花乱坠的美言;而到了大学再做选择,感受到的只有现实不断打给你的耳光子。
元培这样的做法毕竟还是好的。高考报志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纠结和迷惑的过程。哪怕是状元,都未必能在大学之前就清楚了解各学科情况,和自己的未来规划。而元培在让你能亲身了解不同专业的同时,也给你留了一条体面的退路。
有人说,元培是一个“微缩的北大”。在一个完整大学里才有的各种生活体验,在元培的这栋宿舍楼里几乎都能感受到。
比如宿舍生活。元培所有同学都住同一栋宿舍楼,不按专业分寝,因此一间宿舍4个人
很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在学院的设想中,学化学的能与学古生物的室友畅谈文物保护的化学应用,学数学的则可以和学中文的室友畅想语言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经济的我和学计算机、法学的室友们在火锅店研究吃猪脑花到底符不符合道德伦理。
恋爱生活也是一大特色。元培所在的35楼,是全校唯一一栋男女混住的宿舍楼。这意味着元培的情侣们可以在宿舍楼的楼道里、在地下室沙发上,甚至在自习室里大秀恩爱。而其他宿舍楼的同学就比较惨,只能顶着冷风在楼外艰难送别。
我在恋爱上还挺自卑的,和人约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元培的,生怕被人误认为是大佬,实际上发现我是个元培赘婿。一些元培同学格外喜欢强调自己是“PKU yper”,我是不太赞成,这要是给外校同学看到了,很可能会把 yp 理解成另一个意思。
元培人在学术上就更典型了。在普通的院系你可能只会感受到“大佬竟在我身边”,而在元培,情况却是“各专业大佬竟然都在我身边”。因此“微缩的北大”,有时往往意味着“放大的焦虑”。
比如说,我们级有间宿舍,4个人中有3个都拿过国家奖学金,而剩下的那位,大一就已经去中金实习了——一个学经管的研究生,都很难通过中金的简历关,而更多人的大一生活里根本不会出现“实习”二字。我大一的时候连中金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是什么重工企业。
大佬们不但绩点高悬,内卷起来也毫无松懈。有门政治课,老师在期末前一晚突然宣布,在教学网发帖要计入成绩,且按发言量赋分。一夜之间,空白的教学网上灌进了几千条讨论。小组展示更是群魔乱舞:讲相声的、演小品的、打辩论的,甚至有同学专门写了首歌在课上唱。
在座位里凌乱的我,已然明白为什么我只拿了正态84分,而他们的90+遍地开花。
“清华学堂路车神”事发当晚,全元培甚至全北大都沸腾了。有人批评说这是一场焦虑泛滥的无意义狂欢,但狂欢背后,确实说明大家对内卷都是积怒已久的。在元培以外,这所学校里还有众多我想都不敢想的内卷传奇。
比如某同学在论文上限4000字的情况下,硬把多出的8000字塞进了角注;有大佬为刷高绩点,特意先学高级课程,再到低级课上虐菜;和我同上高数的学长,期中考后每周缠着助教查卷改分,从期中缠到期末,硬是把试卷从80多分提到95+;而某学姐为了拿到
海外名校的交换名额,和资深老教授苦苦央求,痛陈自己厌恶业界、只想和教授做学术,而在拿到名额的第二天,她在实习群里投起了简历。
这些故事或许很离谱,听起来甚至都不像是内卷,但为了更好地内卷想尽奇招,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也难逃其卷,但卷得很普通——在大佬面前,我连卷都卷不出花样来。
元培有门社会学的基础通识课,我一个学数据科学的好朋友拉数据跑回归,讲了一堆专业术语,最后拿了95+,还跟我抱怨说是自己绩点最低的一门课,我气得一个礼拜没和
他说话;而另一个扬言要卷20000字论文的大佬,最后出成绩时比我还低了几分,我看
着她在朋友圈怒怼老师和助教,偷着乐了半宿。
果然人和人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但转念过来我又在想,这样的状态好病态啊。我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内卷之路,不过就是自我麻痹的虚妄幻想。头戴“学术之光”桂冠的卷王们在绩点制度的浪潮里乐此不疲,而我就算挤破头也只是成绩平平,偶尔出现一门90+,要么是因为有大佬带飞,要么
是完全 dumb luck,毕竟自己几斤几两,我再清楚不过。
一个通宵复习的期末季,考完最后一科后,我打开朋友圈,发现自己已经一个月没发过任何内容了。内卷有让我快乐吗?没有。内卷或许能带给我一些自我宽慰,但它产生的快乐和效用却微乎其微。比起成绩单上的90+,我更想要一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生
活,而朋友圈里这一长段空白,本该用更多有意义的事填满,而不是每天死守在自习室看书做题到后半夜。
我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学期所有学习资料都扔掉,然后打开电脑,买了第二天去泰国的机票。
我想马上逃离这里,马上逃离与内卷有关的一切。
在北大,内卷的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立志于走业界,为了更好的就业和顶尖的薪水而卷;而另一种则热爱学术,但因为有限的保研、出国名额而不得不卷。既不想走业界、又无心学术的我,大概是北大里最小众的那一撮,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出路。不过,既然是教育学资深教授都解决不了的内卷难题,我又何必煞费苦心去琢磨,不如乖乖躺平。
决定躺平后,我的生活简单多了。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准备修双学位时,我摆摆手,学不来,告辞;所有人都在你追我赶地准备暑校课程时,我摇摇头,坐上飞机跑去泰国,手机一关,谁也别想找我约学习。
在泰国玩了大半个月的我,用手机原相机和现学的剪辑技术,剪出了我人生第一支旅游 vlog。我随即感觉到,人生的路在学术的节点上迅速收窄,但很快在下一个节点又豁
然展开——原来除去学术,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未知领域。
我开始在各个可能的兴趣点和发展道路上做出尝试:把大一时和同学一起做的校园公众号捡了起来,做到现在也有了不小的粉丝群体;大二时接手了一个时尚自媒体,和十几名同好一起搞街拍、做美妆讲座;和几位元培学长创办了做设计的兴趣组,作品广受老师同学的喜爱;疫情期间我又去了某视频平台做博主,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和成千上百条留言,感觉,就挺爽的。
我不确定元培有没有让我活得更好,但元培起码让我有了选择的勇气:如何选择、怎么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我在元培用一整年的摸爬滚打学会的。承认自己的失败没有让我丢面子,反而让我对自己的接纳变得坦然。在焦虑和抑郁愈发普遍的今天,拥有全然看开的勇气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元培有很多和我类似的人,比如你会发现一位学经济的女孩其实钟情于登山,而一位学社会学的学长其实是饭圈有名的 kol。最传奇的故事大概是一位学姐“在拿到众多世界名校的 offer 之后,选择 gap 一年,去三江源最艰苦的环境里做动物保护,现在她则在牛津继续追求她的学术梦想”。
类似的故事其实数不胜数,你总能在元培找到很多独特的人和事,也总能在元培人的身上看到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故事,在元培,都在质疑声和鼓励声的交错中,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不过,金光闪闪的故事并不出现在每个人身上,更多人可能只是和我一样,曾经戴着高考桂冠、怀着抱负或是漫无目的地来到这里,经历了平平凡凡的4年后,变成与所有大
学生一样焦虑着保研、出国、就业的普通人。
而普通人在这里很少被关注。决定躺平之后,身边的朋友没有问起过原因,我在不同兴趣领域的尝试与努力,在得到他们一句“好厉害”之后也迅速回归平静,再无波澜。我一直奉为北大至上精神的“自由包容”,原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在乎——大部分人并不会对弱者有太多关心和同情,我的躺平在他们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一般。
在这样一所大佬云集的元培学院里躺平,让我慢慢发现,我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前沿的学术理论或骄人的学术成绩,只是一个自由、自主、自信地做选择的空间,和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的勇气。而元培恰好教会了我这些。
至于我的选择到底好不好?谁知道呢,先冲再说。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当我大一的第一门高数出分那一刻,我就意识到,学术道路今后与我无关了。
竞赛出身的理科大佬拿满分我能接受,但看到同为高考文科出身的同学都考了95+,我
彻底绷不住了。在这群接近满分的大佬面前,要是因为高数差点不及格被劝退,我怕不是要成为元培学院最大的笑话。
在大佬云集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科竞赛得奖是家常便饭,省、市状元更比比皆是。如果你在北大随便拦住一个学生,问他对元培的印象时,他的第一反应必是这么几点:
1、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真爽
2、男女混住,有两层“人上人”地下室,真爽
3、省状元过半,竞赛金牌选手扎堆,真酸爽
而我在这一堆金闪闪的奖牌得主中间,显得尤其普通。因为超常发挥考了全省文科第7
名的我,没有任何竞赛经历,也没有任何学术特长,报考前更没有任何关于各专业的了解。招生组老师推荐我来元培,我还吓得差点以为他们要打发我去学园林培育。
来了元培后,我的“普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学科竞赛世界第一、高二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论文、16岁成为网文签约写手、初中考过英语专八……要是柯洁当初也来元培,差不多就能凑出一本元培异闻录了。当时我还有点冲劲儿,觉得自己虽然起点极低,努努力该也不会太差。
而我现在已经决定彻底躺平了。高数只是一个导火索,我决定做一条北大咸鱼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
入学时,元培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做选择。
在为期一周的新生训练营里,元培找来各院系的资深教授和学长学姐,讲解各专业的魅力和专业选择的经验。不过大多数人听过这些五花八门的讲座,反而更困惑了:听起来每个专业都热门,师资都雄厚,前景也都极好。要单凭兴趣呢,总不能因为雷兴山老师讲了几个段子,就都拿起小铁锹去学考古了吧。
所以,在几百页的专业培养计划面前,大部分元培人都很迷茫。我不知道那时的我究竟听到了多少有用的信息,如今回想起来,脑子里还清晰的就只有一句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结果我们这一级将近300人里,只有不到10个选了生科。
纠结了几天,最终我很不自量力地选择了火爆多年的光华方向,以为能凭借自己还不错的 social 能力站稳脚跟,结果一门高数送走了我的绩点,也差点送走我的后三年——就算我接下来三年的40多门课全拿90+,也只能勉强过保研的绩点线。
我是有一些倔脾气在身上的,觉得自己可以努力把绩点拉上来。结果在线代、概统、微观上又连摔三个跟头之后,我放弃了,灰溜溜跑去了压力稍小的经济方向,然后美其名曰“觉得自己不太有光华那种世俗的欲望”。
从光华转到经济,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由:终于不用再硬撑着学不擅长的东西,能自由地选择给自己留一条舒服的退路。在元培,有的人自由地选择学科,而我自由地选择了放弃。
换专业在元培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比如我室友,本来是学心理的,可自从大一暑假开始,他桌上莫名其妙多了一排红色法条小本。果然,大二他转去法学了。在两个毫不搭边且都很硬核的专业间横跳,他现在竟然还能过得很滋润,显然已经看淡了绩点里的风尘。
再比如,一个生物竞赛出身的学弟,因为数理基础薄弱,卷不过其他大佬,不得不放弃自己擅长的理工科。后来,他转向了亚非古典班,并准备去做人类学相关研究。而他也完全不担心小众专业找不到工作,说大不了“就去应聘游戏文案策划,反正文史哲正对口”。
转了专业之后,一些元培人会过得更轻松,绩点也更好看些。但这往往伴随着成本,比如大二转了新专业的同学,得在三年之内修完四年的课程;还有一类同学,一学期选了三四个专业的课,学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该选哪个。比起“自由选择”,他们更像是“漫无目的”。
为了降低转换专业的成本、缓解我们的学业压力,元培准许我们延长学习年限,俗称“延毕”。学院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方面,延毕与不延毕的权衡,往往容易让人在纠结中迷失;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把延毕当成加大内卷力度的工具。
道理很简单,不同年级绩点水平、保研压力各异,这就存在跨期套利的空间——在绩点、课程、制度上有更深阅历的学长学姐,利用信息优势跳到下一级,争抢为数不多的保研名额。当然,延毕并不总是好事:出国申请时,延毕往往意味着对学习能力的质疑;工作岗位上,延毕则代表着年龄、精力上的劣势。
所以元培在赋予你自由选择特权的同时,也给你出了一道难题。这无异于把高考报志愿时的纠结场景重新搬回到大学生活里,只不过你在报志愿的时候,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宣传册和招生组天花乱坠的美言;而到了大学再做选择,感受到的只有现实不断打给你的耳光子。
元培这样的做法毕竟还是好的。高考报志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纠结和迷惑的过程。哪怕是状元,都未必能在大学之前就清楚了解各学科情况,和自己的未来规划。而元培在让你能亲身了解不同专业的同时,也给你留了一条体面的退路。
有人说,元培是一个“微缩的北大”。在一个完整大学里才有的各种生活体验,在元培的这栋宿舍楼里几乎都能感受到。
比如宿舍生活。元培所有同学都住同一栋宿舍楼,不按专业分寝,因此一间宿舍4个人
很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在学院的设想中,学化学的能与学古生物的室友畅谈文物保护的化学应用,学数学的则可以和学中文的室友畅想语言研究的统计学方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经济的我和学计算机、法学的室友们在火锅店研究吃猪脑花到底符不符合道德伦理。
恋爱生活也是一大特色。元培所在的35楼,是全校唯一一栋男女混住的宿舍楼。这意味着元培的情侣们可以在宿舍楼的楼道里、在地下室沙发上,甚至在自习室里大秀恩爱。而其他宿舍楼的同学就比较惨,只能顶着冷风在楼外艰难送别。
我在恋爱上还挺自卑的,和人约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元培的,生怕被人误认为是大佬,实际上发现我是个元培赘婿。一些元培同学格外喜欢强调自己是“PKU yper”,我是不太赞成,这要是给外校同学看到了,很可能会把 yp 理解成另一个意思。
元培人在学术上就更典型了。在普通的院系你可能只会感受到“大佬竟在我身边”,而在元培,情况却是“各专业大佬竟然都在我身边”。因此“微缩的北大”,有时往往意味着“放大的焦虑”。
比如说,我们级有间宿舍,4个人中有3个都拿过国家奖学金,而剩下的那位,大一就已经去中金实习了——一个学经管的研究生,都很难通过中金的简历关,而更多人的大一生活里根本不会出现“实习”二字。我大一的时候连中金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是什么重工企业。
大佬们不但绩点高悬,内卷起来也毫无松懈。有门政治课,老师在期末前一晚突然宣布,在教学网发帖要计入成绩,且按发言量赋分。一夜之间,空白的教学网上灌进了几千条讨论。小组展示更是群魔乱舞:讲相声的、演小品的、打辩论的,甚至有同学专门写了首歌在课上唱。
在座位里凌乱的我,已然明白为什么我只拿了正态84分,而他们的90+遍地开花。
“清华学堂路车神”事发当晚,全元培甚至全北大都沸腾了。有人批评说这是一场焦虑泛滥的无意义狂欢,但狂欢背后,确实说明大家对内卷都是积怒已久的。在元培以外,这所学校里还有众多我想都不敢想的内卷传奇。
比如某同学在论文上限4000字的情况下,硬把多出的8000字塞进了角注;有大佬为刷高绩点,特意先学高级课程,再到低级课上虐菜;和我同上高数的学长,期中考后每周缠着助教查卷改分,从期中缠到期末,硬是把试卷从80多分提到95+;而某学姐为了拿到
海外名校的交换名额,和资深老教授苦苦央求,痛陈自己厌恶业界、只想和教授做学术,而在拿到名额的第二天,她在实习群里投起了简历。
这些故事或许很离谱,听起来甚至都不像是内卷,但为了更好地内卷想尽奇招,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也难逃其卷,但卷得很普通——在大佬面前,我连卷都卷不出花样来。
元培有门社会学的基础通识课,我一个学数据科学的好朋友拉数据跑回归,讲了一堆专业术语,最后拿了95+,还跟我抱怨说是自己绩点最低的一门课,我气得一个礼拜没和
他说话;而另一个扬言要卷20000字论文的大佬,最后出成绩时比我还低了几分,我看
着她在朋友圈怒怼老师和助教,偷着乐了半宿。
果然人和人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但转念过来我又在想,这样的状态好病态啊。我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内卷之路,不过就是自我麻痹的虚妄幻想。头戴“学术之光”桂冠的卷王们在绩点制度的浪潮里乐此不疲,而我就算挤破头也只是成绩平平,偶尔出现一门90+,要么是因为有大佬带飞,要么
是完全 dumb luck,毕竟自己几斤几两,我再清楚不过。
一个通宵复习的期末季,考完最后一科后,我打开朋友圈,发现自己已经一个月没发过任何内容了。内卷有让我快乐吗?没有。内卷或许能带给我一些自我宽慰,但它产生的快乐和效用却微乎其微。比起成绩单上的90+,我更想要一个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生
活,而朋友圈里这一长段空白,本该用更多有意义的事填满,而不是每天死守在自习室看书做题到后半夜。
我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学期所有学习资料都扔掉,然后打开电脑,买了第二天去泰国的机票。
我想马上逃离这里,马上逃离与内卷有关的一切。
在北大,内卷的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立志于走业界,为了更好的就业和顶尖的薪水而卷;而另一种则热爱学术,但因为有限的保研、出国名额而不得不卷。既不想走业界、又无心学术的我,大概是北大里最小众的那一撮,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出路。不过,既然是教育学资深教授都解决不了的内卷难题,我又何必煞费苦心去琢磨,不如乖乖躺平。
决定躺平后,我的生活简单多了。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准备修双学位时,我摆摆手,学不来,告辞;所有人都在你追我赶地准备暑校课程时,我摇摇头,坐上飞机跑去泰国,手机一关,谁也别想找我约学习。
在泰国玩了大半个月的我,用手机原相机和现学的剪辑技术,剪出了我人生第一支旅游 vlog。我随即感觉到,人生的路在学术的节点上迅速收窄,但很快在下一个节点又豁
然展开——原来除去学术,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未知领域。
我开始在各个可能的兴趣点和发展道路上做出尝试:把大一时和同学一起做的校园公众号捡了起来,做到现在也有了不小的粉丝群体;大二时接手了一个时尚自媒体,和十几名同好一起搞街拍、做美妆讲座;和几位元培学长创办了做设计的兴趣组,作品广受老师同学的喜爱;疫情期间我又去了某视频平台做博主,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和成千上百条留言,感觉,就挺爽的。
我不确定元培有没有让我活得更好,但元培起码让我有了选择的勇气:如何选择、怎么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是我在元培用一整年的摸爬滚打学会的。承认自己的失败没有让我丢面子,反而让我对自己的接纳变得坦然。在焦虑和抑郁愈发普遍的今天,拥有全然看开的勇气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元培有很多和我类似的人,比如你会发现一位学经济的女孩其实钟情于登山,而一位学社会学的学长其实是饭圈有名的 kol。最传奇的故事大概是一位学姐“在拿到众多世界名校的 offer 之后,选择 gap 一年,去三江源最艰苦的环境里做动物保护,现在她则在牛津继续追求她的学术梦想”。
类似的故事其实数不胜数,你总能在元培找到很多独特的人和事,也总能在元培人的身上看到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故事,在元培,都在质疑声和鼓励声的交错中,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不过,金光闪闪的故事并不出现在每个人身上,更多人可能只是和我一样,曾经戴着高考桂冠、怀着抱负或是漫无目的地来到这里,经历了平平凡凡的4年后,变成与所有大
学生一样焦虑着保研、出国、就业的普通人。
而普通人在这里很少被关注。决定躺平之后,身边的朋友没有问起过原因,我在不同兴趣领域的尝试与努力,在得到他们一句“好厉害”之后也迅速回归平静,再无波澜。我一直奉为北大至上精神的“自由包容”,原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在乎——大部分人并不会对弱者有太多关心和同情,我的躺平在他们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一般。
在这样一所大佬云集的元培学院里躺平,让我慢慢发现,我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前沿的学术理论或骄人的学术成绩,只是一个自由、自主、自信地做选择的空间,和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的勇气。而元培恰好教会了我这些。
至于我的选择到底好不好?谁知道呢,先冲再说。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