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真情奉劝各位不要进营销行业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2日 22点54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ailu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LZ海归,学历OK,海外学习工作后回国进了某外企大厂做营销。
因为是外企,所以工资社保方面没有问题,工作强度大概是975,无加班费,但内容无
聊和重复简直让人怀疑人生。不好多透露细节。新人一般都是在看设计,和广告公司对稿,这些工作内容完全无需高学历、留学生来做。公司很多时间都是假装在忙,说一套中英夹杂的语言,自以为忙碌的开各种低效会议。
大公司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拼,自我剥削是常态,遇到鸡血老板也是天天加班的节奏。大公司喜欢招异地上岗的老板,这样老板就能全天候指挥你投入工作了……
营销公司的方案主观性太强(设计好不好,用哪个KOL),最后不可避免变成人际斗争
。LZ已经心灰意冷,准备转行。
简而言之:营销乙方当畜生用,甲方会在重复劳动和人际斗争中怀疑自己人生价值。这行业的工作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说一点工作常态。
- 没有WLB
如果你有国外工作经历,千万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这里的默认工作待遇及强度和海外是不同的。假期接到工作电话是常态;老板要你感恩公司按时给薪……
乙方是狗,和乙方对接的小朋友也要连轴转做内部外部的chat bot。营销行业早就过了上升期,最聪明的人也不在这行,不赘述了。
- 为什么说工作无意义
很多听上去的高大上的”战略制定“、”分析“,都是比拼PPT技巧。营销公司的PPT和咨询公司的成果拿出来一比就知道,同样是吹水营销行业所谓的分析到底多水。模型:基本是权重平均数,分析:取极值,看平均数。大部分营销工作都花在”沟通方案“上——设计、线上物料、线下执行工具发展。相当落地,相当接地气。
PPT展示大赛占据了日常表的大部分,使得你既没有很认真在开会也没有很认真在处理
杂务(回邮件),势必有些重要不容分神的任务要在下班时间完成。
高层永远在开会、争论。采取什么策略是个很主观的决定,加上营销方案对销量的影响并不直观,评判你的“领导力”的标志就是要让系统听你的话,于是久而久之,做实事不如搞人情重要。
而你我多半就是那些帮老板清洗数据做图表写屁屁踢忙的累死累活的人。
- 上升渠道狭窄
这行进门容易,跳槽转行都难。营销从业者积累的经验很廉价,可替代性强,导致这行抗风险能力差。机遇在这行很重要,因为营销行业不缺聪明人,换句话说,“聪明人”的要求太低了——这社会谁还不是嘴甜,懂两句洋文呢。其他商科生聚集的行业比如咨询、金融当然也是这样,但人家的活儿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而且转行的选择面比营销广太多。
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营销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低(甚至说没技术)的行业,所以不可避免变成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可用两个方面衡量:1)学习技术容易程
度。比如同为商科的金融、会计,毫无经验的人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学会基础知识,营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0??其他理工科更是文科生想学都学不会的,因此市场给营销
行业的劳动回报定价低也是有道理。2)技术变现难易度。比如音乐绘画人文社科类知
时虽然学习门槛高,但不容易变现。所以人还是要尽可能选择那条难走的路啊!
如果你是个没啥想法的人,追求物质的人,的确营销公司会给你一种奇怪的充实感:永远在开会,永远要align,操着一口半中半英的蜜汁语言。但凡你有点思考,就无法忍
受这种枯燥、无意义和连轴转的生活。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LZ海归,学历OK,海外学习工作后回国进了某外企大厂做营销。
因为是外企,所以工资社保方面没有问题,工作强度大概是975,无加班费,但内容无
聊和重复简直让人怀疑人生。不好多透露细节。新人一般都是在看设计,和广告公司对稿,这些工作内容完全无需高学历、留学生来做。公司很多时间都是假装在忙,说一套中英夹杂的语言,自以为忙碌的开各种低效会议。
大公司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拼,自我剥削是常态,遇到鸡血老板也是天天加班的节奏。大公司喜欢招异地上岗的老板,这样老板就能全天候指挥你投入工作了……
营销公司的方案主观性太强(设计好不好,用哪个KOL),最后不可避免变成人际斗争
。LZ已经心灰意冷,准备转行。
简而言之:营销乙方当畜生用,甲方会在重复劳动和人际斗争中怀疑自己人生价值。这行业的工作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说一点工作常态。
- 没有WLB
如果你有国外工作经历,千万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这里的默认工作待遇及强度和海外是不同的。假期接到工作电话是常态;老板要你感恩公司按时给薪……
乙方是狗,和乙方对接的小朋友也要连轴转做内部外部的chat bot。营销行业早就过了上升期,最聪明的人也不在这行,不赘述了。
- 为什么说工作无意义
很多听上去的高大上的”战略制定“、”分析“,都是比拼PPT技巧。营销公司的PPT和咨询公司的成果拿出来一比就知道,同样是吹水营销行业所谓的分析到底多水。模型:基本是权重平均数,分析:取极值,看平均数。大部分营销工作都花在”沟通方案“上——设计、线上物料、线下执行工具发展。相当落地,相当接地气。
PPT展示大赛占据了日常表的大部分,使得你既没有很认真在开会也没有很认真在处理
杂务(回邮件),势必有些重要不容分神的任务要在下班时间完成。
高层永远在开会、争论。采取什么策略是个很主观的决定,加上营销方案对销量的影响并不直观,评判你的“领导力”的标志就是要让系统听你的话,于是久而久之,做实事不如搞人情重要。
而你我多半就是那些帮老板清洗数据做图表写屁屁踢忙的累死累活的人。
- 上升渠道狭窄
这行进门容易,跳槽转行都难。营销从业者积累的经验很廉价,可替代性强,导致这行抗风险能力差。机遇在这行很重要,因为营销行业不缺聪明人,换句话说,“聪明人”的要求太低了——这社会谁还不是嘴甜,懂两句洋文呢。其他商科生聚集的行业比如咨询、金融当然也是这样,但人家的活儿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而且转行的选择面比营销广太多。
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营销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低(甚至说没技术)的行业,所以不可避免变成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可用两个方面衡量:1)学习技术容易程
度。比如同为商科的金融、会计,毫无经验的人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学会基础知识,营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0??其他理工科更是文科生想学都学不会的,因此市场给营销
行业的劳动回报定价低也是有道理。2)技术变现难易度。比如音乐绘画人文社科类知
时虽然学习门槛高,但不容易变现。所以人还是要尽可能选择那条难走的路啊!
如果你是个没啥想法的人,追求物质的人,的确营销公司会给你一种奇怪的充实感:永远在开会,永远要align,操着一口半中半英的蜜汁语言。但凡你有点思考,就无法忍
受这种枯燥、无意义和连轴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