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已成中国足球核心矛盾,是时候全面整肃欠薪现象了

H
Hastur
楼主 (未名空间)

近期的中国足球的确乏善可陈:首先,国足12强赛此前4轮1胜3平的战绩及其过程中的
表现让外界诟病颇多;其次,国足和联赛的矛盾仍旧是个大问题,11月份国足主场落空西征在即,联赛第二阶段也将被迫推迟,赛程将再次大幅度压缩,届时国脚恐怕仍旧是身心俱疲,进而影响到明年1月份的12强赛;再次,职业俱乐部又不断暴露问题,广州
足球俱乐部尚在“停工休假”中,河北足球俱乐部又加入了“停工休假”行列,俱乐部的经济危机和欠薪情况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或者可以这么说,就中国足球而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足的表现让人无奈,作为根基的职业俱乐部也全面陷入困境,就中国球迷而言,这种情况也让他们的信心备受打击。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确定了“男足要力争达到世界一流”等一系列目标,与目前中国足球的发展状况“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足球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当前的核心矛盾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在这一团乱麻中抽出那根最关键的线头呢?

答案很简单:欠薪是中国足球的核心矛盾。只有用3年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欠薪问题,
中国足球才可以谈重启。

足协杯和联赛也清晰证明了这一点,以足协杯来说,目前晋级四强的泰山、河南、申花和海港都是运营比较稳定的俱乐部,至少不存在严重的欠薪情况。往前推中超,广州和苏州赛区的前两名球队,泰山、广州、海港和亚泰,当时也基本不存在欠薪情况,广州队的经济问题是中超第一阶段结束之后才全面爆发的。

甚至这么说,目前的中国足球,不欠薪才是第一战斗力,如果能够全面解决欠薪问题,中国足球的发展自然也就可以进入正轨,包括青训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让我们很欣慰的是,关心中国足球发展的更高层面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个核心矛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动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滞,相关机构及权威媒体也针对多元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先后有俱乐部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一个多月前刚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陕西长安竞技俱乐部。本报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调研目前仍旧在进行中。

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动,仍旧需要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因为改革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体育主管部门,至少目前重庆、青岛以及河北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出现困难或者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和当地政府的不同情况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也和缺乏明确的国家政策指令有关。

我们必须要对中国足协说的是:即便国足的战绩是球迷们最关心的,即便因为国足战绩不佳让足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但足协要想真正有所作为,着眼点肯定不能单单放在国足身上,而应该在解决欠薪问题的基础上有整体的规划,有明确的时间表。

欠薪是中国足球泡沫破灭带来的后果,足球泡沫破灭之后实际上还会有恐慌心理,会导致投资人恐慌性出逃,在这种情况下,遏制恐慌性出逃自然是当前主要的应对之策,实际上,从去年到今年,相关部门及足协所做的工作很多都是在遏制投资人的离场,为此不惜在欠薪方面对投资人和俱乐部网开一面。

稳住阵脚是没问题的,毕竟解决欠薪需要一个过程,但发展才是更重要的,不能为了稳而稳,不能为了维稳而无底线无原则地妥协退让、罔顾制度,更不能因为表面平稳就得过且过,要知道,在遏制恐慌性出逃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变了:全力解决欠薪问题。

更简单来说,在国家层面的配合下,足协需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表来解决欠薪问题:

2022年,足协应该以解决欠薪为核心工作任务,就欠薪问题全面和俱乐部、地方体育局及地方政府沟通,尽快帮助俱乐部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前欠薪由分立公司完成,让每家欠薪的俱乐部都给出欠薪解决方案时间表,比如明确规定2024年将不允许存在欠薪情况,同时对欠薪的惩罚措施进行梳理和完善;

2023年,足协要收紧对欠薪俱乐部的惩罚措施,比如对多年多次欠薪,或者连续欠薪超过6个月以上的的俱乐部予以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同时,这也是历史性欠薪最后一
年的清理时间;

2024年,严禁欠薪。更重要的是,不再拘泥于所谓的“工资奖金确认表”,而是每年两次对俱乐部进行财务审计,发现欠薪现象便根据轻重予以扣分、降级、取消资格等处罚。

不破不立,哪怕最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留下的不欠薪的俱乐部只剩下一半,那至少也是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一个健康的中国足球。更重要的是,国家重视足球,体育产业(包括足球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相关方面及中国足协都应该有底气有勇气整肃欠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