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楔形文字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转载)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0月10日 10点35分 PT
共 (2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F
FoxMe
3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文章节选自《以图证史: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四则)(一)》
https://new.shuge.org/meet/topic/17144/page/2/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据介绍,泥板楔形文字都是趁泥板潮湿状态,“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字,然后把泥板晾干……
也有一些泥板说是被莫名其妙的宫殿大火烤干,但绝大多数泥板都是自然晾干。
这些泥板,据说在地底下埋了5000多年,坚强抵御了地下的潮湿和地上雨水,依然没有松化为泥,焕然如新。这符合物理常识么?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泥板的粘合完全是靠水,没有加入特殊的胶,也没有烧烤陶化。只是用普通的水,用水和泥,趁湿刻字,自然干结成块。这样的泥板牢么?物理常识告诉我们,在塑料袋和橡胶布发明之前,地下空间做不到完全密封。这样的泥板在地底下,必然会受潮。不用多少时间,就会酥化成泥。
来看一段百度伊拉克(两河流域)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伊拉克南部干旱,姑且不论。伊拉克北部,就是发现大量泥板
的“亚述地区”,还是有相当降雨。
再看土耳其“赫梯地区”的降雨量:“峡谷地区全年降水量600至 800毫米,沿海地区
全年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
就是说,在亚述和赫梯这两个盛产泥板文字的地区,并非干旱无雨,而是有相当的降雨量。这些雨水必然渗透到地底下,以地下水或潮气,化解这些泥块。
这些泥板小块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北部的潮湿地底下埋藏,不管封闭在什么地下空间或陶罐(盖子不可能绝对密封),不要说5000年,就是500年也熬不过,一定会受潮松散化
解,重新化为泥土!
泥板埋在多雨地区的地下不受潮,历数千年而不化,只能是一个骗人的神话。
5000年前,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苏美尔的乌鲁克当时在波斯湾的大海里。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河,是合并成一条阿拉伯河(图1),注入波斯湾。而早先两河并不
合流,直接注入波斯湾。两河最早的入海口是在巴格达北部,两河的细腰位置(图2)
。巴格达也是8世纪中才新建的城市,建在两河冲积新形成的土地上。在图2人们还可以明显看出,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1)两河流域两河交汇合成一条阿拉伯河
(图2)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是低地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2显示,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巴比伦平原,是两河冲积低地
。这个巴比伦平原与我们想象的截然相反,一点不肥沃,部分地区有相当的盐碱性,基本不适合种小麦,只能种耐旱的椰枣。伊拉克是全世界最大的椰枣生产出口国。而且,巴比伦平原属于高温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高温,7-8月气温高达45-50度。
听上去,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土地肥沃啊,盛产粮食啊。但拥有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平原的伊拉克,竟然严重缺粮。今天伊拉克大部分、甚至90%的粮食需要进口。伊
拉克的主要产粮区是东北库尔德地区。讲这些,是为了破一破我们被长期灌输,两河地区是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两河流域,根本就不是“农业文明”的适宜之地,更不要说早先巴比伦在海中央。
两河流经沙漠,携带大量泥沙。每年有6000万立方米泥沙填入波斯湾,不断往南增加冲积平原(图3)。图3上曾经的伊朗马赫夏赫尔“港”,如今已成为内陆城市。霍梅尼港也指日可待,很快变成内陆城市。
(图3)阿拉伯河口,每年填海6000万立方米泥沙,海岸南移
一些老地图显示,两河交汇合流形成阿拉伯河,不过500多年左右。冲积平原往南推移
了17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从两河交汇点到巴格达直线距离390公里,4000年前,巴格达即使不是在海里,也是处在新形成的两河冲积土地上。
苏美尔的乌尔和乌鲁克,是两河文明最古老、最核心、最关键的地方。
西方故事学告诉我们,乌尔是人类最早的城市(百度有曰:“约于70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乌尔建造城市初型并定居……形成系统的城市体系”)。乌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乌鲁克则是人类最早文字——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还创作了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史诗《吉尔伽美什》(西元前1800年)……
而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尔,发明人类最古老文字的乌鲁克,都离两河交汇点不远。在两河交汇处附近,长期有一个名叫哈马尔的“堰塞湖”,早先就是海。现代伊拉克地图显示,乌尔离这个湖非常近(图4)
(图4)现代伊拉克地图乌尔也紧邻两河交汇处的“堰塞湖”——哈马尔湖
两河巨大的含泥沙量,1922年英国人查尔斯·莱纳德·伍莱(Charles Leonard
Woolley)伪造乌尔和乌鲁克遗址(另文专论)之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西方人
明白过来,不得不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曾经是大海,早先两河是直接入海(图5、图6)。三幅地图都显示两河交汇之前,直接入海。
(图5)西方人也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是大海,两河直接入海,乌尔紧濒大海
(图6) 西方古巴比伦地图:波斯湾北移两河没有交汇,直接入海
那么,两河交汇处附近的乌尔和乌鲁克呢?万幸,乌尔刚好在海岸边,紧濒大海。西方人只能设定,要等乌鲁克和乌尔创造出人类最古老的的文明之后,海岸才南移。
那么人们要问:难道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起源于一片刚刚形成的海滩滩涂上?这好比是问:中华文明是起源于上海?或起源于东海之滨的盐城(早先濒海)?实在是太荒诞
无稽了!
以两河交汇后阿拉伯河形成的速度,算得紧一些,2000年前,乌尔(海拔6米)和乌鲁
克(海拔9米)已经是大海。算得宽松些,退一万步,5000年前,乌尔和乌鲁克断然在
海里!
呵呵,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啊!很可惜,呜乎尔…呜噜噜…克,它不仅是泥巴捏的,而且在海里!
泥板楔形文字的发源地在海里,泥板不可能埋地下数千年不化,泥板楔形文字可以胡乱释读……种种理由证明:泥板楔形文字就是一个骗局。
结论是: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两河文明是虚构,同样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赫梯铁器文明,也子虚乌有。
F
FoxMe
3 年多
2 楼
中东的考古是西人搞的,造假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泥板确实太假,即使是石板刻的,如果保护不好,几千年下来也风化了。
m
motrin
3 年多
3 楼
埃及的好多文物也是造假出来骗人钱的
r
rihai
3 年多
4 楼
像古希腊伪史那样造雕塑的假容易,
造出一种文字,然后还大量刻泥板,刻上去的东西要consistent
还到处掩埋, 这文物造假难度和广度完全不是古希腊伪史一个级别的,
差了一百万个痢疾味吧
古希腊伪史动机是为了白皮猪认爹,古巴比伦造假动机是啥?
无论从造假成本和造假动机角度说, 古巴比伦根本不存在作假的可能。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章节选自《以图证史: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
: ,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四则)(一)》
: https://new.shuge.org/meet/topic/17144/page/2/
: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 据介绍,泥板楔形文字都是趁泥板潮湿状态,“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
: 面刻字,然后把泥板晾干……
: 也有一些泥板说是被莫名其妙的宫殿大火烤干,但绝大多数泥板都是自然晾干。
: 这些泥板,据说在地底下埋了5000多年,坚强抵御了地下的潮湿和地上雨水,依然没有
: 松化为泥,焕然如新。这符合物理常识么?
: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泥板的粘合完全是靠水,没有加入特殊的胶,也没有烧烤陶化。只
: ...................
a
allienpig
3 年多
5 楼
煞笔真鸡吧多
正常的泥板自然风干的
风干后存在 图书馆
图书馆失火 相当于窑炉
把泥板烧成陶器了
就跟你看到的恐龙化石一样, 因为保存条件特殊 骨骼完全石化了
r
rockfish
3 年多
6 楼
傻逼民科一样证明1加1等于2
s
sutton999
3 年多
7 楼
神经病又来了, 浙大丢人.
F
FoxMe
3 年多
8 楼
挖了老逼将(认错)的祖坟。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煞笔真鸡吧多
: 正常的泥板自然风干的
: 风干后存在 图书馆
: 图书馆失火 相当于窑炉
: 把泥板烧成陶器了
: 就跟你看到的恐龙化石一样, 因为保存条件特殊 骨骼完全石化了
F
FoxMe
3 年多
9 楼
我是将信将疑。这里的关键是西人考古,要重新审视。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古希腊伪史那样造雕塑的假容易,
: 造出一种文字,然后还大量刻泥板,刻上去的东西要consistent
: 还到处掩埋, 这文物造假难度和广度完全不是古希腊伪史一个级别的,
: 差了一百万个痢疾味吧
: 古希腊伪史动机是为了白皮猪认爹,古巴比伦造假动机是啥?
: 无论从造假成本和造假动机角度说, 古巴比伦根本不存在作假的可能。
b
bobolan88
3 年多
10 楼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质疑?
n
novawt
3 年多
11 楼
懂甲骨文的人很多吗?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 质疑?
n
novawt
3 年多
12 楼
河南出土的文物,要不要也重新审视一下?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将信将疑。这里的关键是西人考古,要重新审视。
n
novawt
3 年多
13 楼
历史上记载了某人管斯大林叫爸爸,但是管希腊人或者中东人叫爸爸的人倒还没有出现过。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挖了老逼将(认错)的祖坟。
n
novawt
3 年多
14 楼
建议对比一下陕北的降雨量,想想当地人住在窑洞里为啥不担心下雨天会塌了。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东的考古是西人搞的,造假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泥板确实太假,即使是石板刻的,如
: 果保护不好,几千年下来也风化了。
r
rihai
3 年多
15 楼
这个现在都要经过机器学习检验的
就像清华简, 如果文字的flavor和对应时代不符合, 很容易被AI检测出来
盹盹盹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楔形文字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7 11:23:28 2021, 美东)
:
: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 质疑?
: --
b
bobolan88
3 年多
16 楼
也不多。但很多字还多少跟现在汉字有点像。楔形文字完全没有后继。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甲骨文的人很多吗?
b
bobolan88
3 年多
17 楼
这个受政治和资本影响很大,很难公正公开研究。比如研究那些有名画家的奇怪画作和小孩涂鸦到底有没有区别。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现在都要经过机器学习检验的
: 就像清华简, 如果文字的flavor和对应时代不符合, 很容易被AI检测出来
: 盹盹盹
F
FoxMe
3 年多
18 楼
西方殖民主义者搞的考古,估计骗人的鬼话很多,需要用自己的判断去鉴别。
n
novawt
3 年多
19 楼
楔形文字并不是苏美尔人的专利。如果是后人伪造的话,工作量有点大。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多。但很多字还多少跟现在汉字有点像。楔形文字完全没有后继。
n
novawt
3 年多
20 楼
西方殖民者通过造假来为殖民地人民增光添彩,是图什么?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殖民主义者搞的考古,估计骗人的鬼话很多,需要用自己的判断去鉴别。
F
FoxMe
3 年多
21 楼
老逼将无脑,自然照单全收。
r
rihai
3 年多
22 楼
苏美尔泥板发现的晚, 有一定伪造的可能
但楔形文字本身不可能是伪造, 用这个的古代民族太多, 跨越的时间段太长,
煞笔才会伪造这个, 耗资巨大, 人力巨大, 根本收不回成本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楔形文字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0 09:46:51 2021, 美东)
:
: 老逼将无脑,自然照单全收。
: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文章节选自《以图证史: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四则)(一)》
https://new.shuge.org/meet/topic/17144/page/2/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据介绍,泥板楔形文字都是趁泥板潮湿状态,“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字,然后把泥板晾干……
也有一些泥板说是被莫名其妙的宫殿大火烤干,但绝大多数泥板都是自然晾干。
这些泥板,据说在地底下埋了5000多年,坚强抵御了地下的潮湿和地上雨水,依然没有松化为泥,焕然如新。这符合物理常识么?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泥板的粘合完全是靠水,没有加入特殊的胶,也没有烧烤陶化。只是用普通的水,用水和泥,趁湿刻字,自然干结成块。这样的泥板牢么?物理常识告诉我们,在塑料袋和橡胶布发明之前,地下空间做不到完全密封。这样的泥板在地底下,必然会受潮。不用多少时间,就会酥化成泥。
来看一段百度伊拉克(两河流域)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伊拉克南部干旱,姑且不论。伊拉克北部,就是发现大量泥板
的“亚述地区”,还是有相当降雨。
再看土耳其“赫梯地区”的降雨量:“峡谷地区全年降水量600至 800毫米,沿海地区
全年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
就是说,在亚述和赫梯这两个盛产泥板文字的地区,并非干旱无雨,而是有相当的降雨量。这些雨水必然渗透到地底下,以地下水或潮气,化解这些泥块。
这些泥板小块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北部的潮湿地底下埋藏,不管封闭在什么地下空间或陶罐(盖子不可能绝对密封),不要说5000年,就是500年也熬不过,一定会受潮松散化
解,重新化为泥土!
泥板埋在多雨地区的地下不受潮,历数千年而不化,只能是一个骗人的神话。
5000年前,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苏美尔的乌鲁克当时在波斯湾的大海里。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河,是合并成一条阿拉伯河(图1),注入波斯湾。而早先两河并不
合流,直接注入波斯湾。两河最早的入海口是在巴格达北部,两河的细腰位置(图2)
。巴格达也是8世纪中才新建的城市,建在两河冲积新形成的土地上。在图2人们还可以明显看出,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1)两河流域两河交汇合成一条阿拉伯河
(图2)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是低地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2显示,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巴比伦平原,是两河冲积低地
。这个巴比伦平原与我们想象的截然相反,一点不肥沃,部分地区有相当的盐碱性,基本不适合种小麦,只能种耐旱的椰枣。伊拉克是全世界最大的椰枣生产出口国。而且,巴比伦平原属于高温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高温,7-8月气温高达45-50度。
听上去,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土地肥沃啊,盛产粮食啊。但拥有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平原的伊拉克,竟然严重缺粮。今天伊拉克大部分、甚至90%的粮食需要进口。伊
拉克的主要产粮区是东北库尔德地区。讲这些,是为了破一破我们被长期灌输,两河地区是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两河流域,根本就不是“农业文明”的适宜之地,更不要说早先巴比伦在海中央。
两河流经沙漠,携带大量泥沙。每年有6000万立方米泥沙填入波斯湾,不断往南增加冲积平原(图3)。图3上曾经的伊朗马赫夏赫尔“港”,如今已成为内陆城市。霍梅尼港也指日可待,很快变成内陆城市。
(图3)阿拉伯河口,每年填海6000万立方米泥沙,海岸南移
一些老地图显示,两河交汇合流形成阿拉伯河,不过500多年左右。冲积平原往南推移
了17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从两河交汇点到巴格达直线距离390公里,4000年前,巴格达即使不是在海里,也是处在新形成的两河冲积土地上。
苏美尔的乌尔和乌鲁克,是两河文明最古老、最核心、最关键的地方。
西方故事学告诉我们,乌尔是人类最早的城市(百度有曰:“约于70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乌尔建造城市初型并定居……形成系统的城市体系”)。乌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乌鲁克则是人类最早文字——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还创作了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史诗《吉尔伽美什》(西元前1800年)……
而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尔,发明人类最古老文字的乌鲁克,都离两河交汇点不远。在两河交汇处附近,长期有一个名叫哈马尔的“堰塞湖”,早先就是海。现代伊拉克地图显示,乌尔离这个湖非常近(图4)
(图4)现代伊拉克地图乌尔也紧邻两河交汇处的“堰塞湖”——哈马尔湖
两河巨大的含泥沙量,1922年英国人查尔斯·莱纳德·伍莱(Charles Leonard
Woolley)伪造乌尔和乌鲁克遗址(另文专论)之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西方人
明白过来,不得不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曾经是大海,早先两河是直接入海(图5、图6)。三幅地图都显示两河交汇之前,直接入海。
(图5)西方人也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是大海,两河直接入海,乌尔紧濒大海
(图6) 西方古巴比伦地图:波斯湾北移两河没有交汇,直接入海
那么,两河交汇处附近的乌尔和乌鲁克呢?万幸,乌尔刚好在海岸边,紧濒大海。西方人只能设定,要等乌鲁克和乌尔创造出人类最古老的的文明之后,海岸才南移。
那么人们要问:难道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起源于一片刚刚形成的海滩滩涂上?这好比是问:中华文明是起源于上海?或起源于东海之滨的盐城(早先濒海)?实在是太荒诞
无稽了!
以两河交汇后阿拉伯河形成的速度,算得紧一些,2000年前,乌尔(海拔6米)和乌鲁
克(海拔9米)已经是大海。算得宽松些,退一万步,5000年前,乌尔和乌鲁克断然在
海里!
呵呵,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啊!很可惜,呜乎尔…呜噜噜…克,它不仅是泥巴捏的,而且在海里!
泥板楔形文字的发源地在海里,泥板不可能埋地下数千年不化,泥板楔形文字可以胡乱释读……种种理由证明:泥板楔形文字就是一个骗局。
结论是: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两河文明是虚构,同样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赫梯铁器文明,也子虚乌有。
中东的考古是西人搞的,造假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泥板确实太假,即使是石板刻的,如果保护不好,几千年下来也风化了。
埃及的好多文物也是造假出来骗人钱的
像古希腊伪史那样造雕塑的假容易,
造出一种文字,然后还大量刻泥板,刻上去的东西要consistent
还到处掩埋, 这文物造假难度和广度完全不是古希腊伪史一个级别的,
差了一百万个痢疾味吧
古希腊伪史动机是为了白皮猪认爹,古巴比伦造假动机是啥?
无论从造假成本和造假动机角度说, 古巴比伦根本不存在作假的可能。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章节选自《以图证史: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
: ,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四则)(一)》
: https://new.shuge.org/meet/topic/17144/page/2/
: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 据介绍,泥板楔形文字都是趁泥板潮湿状态,“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
: 面刻字,然后把泥板晾干……
: 也有一些泥板说是被莫名其妙的宫殿大火烤干,但绝大多数泥板都是自然晾干。
: 这些泥板,据说在地底下埋了5000多年,坚强抵御了地下的潮湿和地上雨水,依然没有
: 松化为泥,焕然如新。这符合物理常识么?
: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泥板的粘合完全是靠水,没有加入特殊的胶,也没有烧烤陶化。只
: ...................
煞笔真鸡吧多
正常的泥板自然风干的
风干后存在 图书馆
图书馆失火 相当于窑炉
把泥板烧成陶器了
就跟你看到的恐龙化石一样, 因为保存条件特殊 骨骼完全石化了
傻逼民科一样证明1加1等于2
神经病又来了, 浙大丢人.
挖了老逼将(认错)的祖坟。
【 在 allienpig (猪 in bl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煞笔真鸡吧多
: 正常的泥板自然风干的
: 风干后存在 图书馆
: 图书馆失火 相当于窑炉
: 把泥板烧成陶器了
: 就跟你看到的恐龙化石一样, 因为保存条件特殊 骨骼完全石化了
我是将信将疑。这里的关键是西人考古,要重新审视。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古希腊伪史那样造雕塑的假容易,
: 造出一种文字,然后还大量刻泥板,刻上去的东西要consistent
: 还到处掩埋, 这文物造假难度和广度完全不是古希腊伪史一个级别的,
: 差了一百万个痢疾味吧
: 古希腊伪史动机是为了白皮猪认爹,古巴比伦造假动机是啥?
: 无论从造假成本和造假动机角度说, 古巴比伦根本不存在作假的可能。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质疑?
懂甲骨文的人很多吗?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 质疑?
河南出土的文物,要不要也重新审视一下?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将信将疑。这里的关键是西人考古,要重新审视。
历史上记载了某人管斯大林叫爸爸,但是管希腊人或者中东人叫爸爸的人倒还没有出现过。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挖了老逼将(认错)的祖坟。
建议对比一下陕北的降雨量,想想当地人住在窑洞里为啥不担心下雨天会塌了。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东的考古是西人搞的,造假的可能性很大。这个泥板确实太假,即使是石板刻的,如
: 果保护不好,几千年下来也风化了。
这个现在都要经过机器学习检验的
就像清华简, 如果文字的flavor和对应时代不符合, 很容易被AI检测出来
盹盹盹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楔形文字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7 11:23:28 2021, 美东)
:
: Consistency一点都不难,因为根本不是开放研究,就几个学者号称能懂,普通人哪能
: 质疑?
: --
也不多。但很多字还多少跟现在汉字有点像。楔形文字完全没有后继。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甲骨文的人很多吗?
这个受政治和资本影响很大,很难公正公开研究。比如研究那些有名画家的奇怪画作和小孩涂鸦到底有没有区别。
【 在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现在都要经过机器学习检验的
: 就像清华简, 如果文字的flavor和对应时代不符合, 很容易被AI检测出来
: 盹盹盹
西方殖民主义者搞的考古,估计骗人的鬼话很多,需要用自己的判断去鉴别。
楔形文字并不是苏美尔人的专利。如果是后人伪造的话,工作量有点大。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多。但很多字还多少跟现在汉字有点像。楔形文字完全没有后继。
西方殖民者通过造假来为殖民地人民增光添彩,是图什么?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殖民主义者搞的考古,估计骗人的鬼话很多,需要用自己的判断去鉴别。
老逼将无脑,自然照单全收。
苏美尔泥板发现的晚, 有一定伪造的可能
但楔形文字本身不可能是伪造, 用这个的古代民族太多, 跨越的时间段太长,
煞笔才会伪造这个, 耗资巨大, 人力巨大, 根本收不回成本
【 在 FoxMe (Fox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楔形文字是一个骗人的神话(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0 09:46:51 2021, 美东)
:
: 老逼将无脑,自然照单全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