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稹的经历看 鲜卑出身在唐朝就是个屁 (转载)

d
dnls
楼主 (未名空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nls (三宝门中福好修 一文付出万文收),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元稹的经历看 鲜卑出身在唐朝就是个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8 15:17:58 2021, 美东)

“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
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在;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元稹虽然出身于虏姓(这个名称本身侮辱性就极强)排名第一的元,但是元氏显然在唐
朝的门阀鄙视链序列中处于末流。
他这个出身和前面的汉族大姓结婚,是不折不扣的高攀。
不信先看他的名句“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
他老婆出身关中郡姓中的韦氏,在他眼里就是东晋高门谢安的小女儿的存在,他自己则是卑微的寒士。读过五柳先生传就该知道黔娄是谁,陶渊明为啥以此自比。元稹打比方虽然有夸张,但大体不差。

再看他写的名场面《莺莺传》,女主姓崔,北方第一大姓。那个搞始乱终弃的穷小子男主就是他自己的写照。从来没有谁因为他是拓跋皇族元氏的后代而高看元稹一眼。
m
molen


除了虏姓,那些高门上族基本都是东汉甚至西汉以来的高门大族,

江南的顾(顾雍)、陆(陆逊)、朱(朱然)、张

山东的博陵崔氏,北京的卢氏、河东的太原王氏,关中的杨氏(杨修),

都是千年大族,从西汉开始就是高门巨户,在地方他们一直是土皇帝,在中央也经常有人爬上来当大官,当地土地是他们的,别人是他们家的佃户;工商业是他们家子弟在管理经营,别人是他们家的雇工,最多当掌柜;甚至文化也是他们家的,学校和书店是他们家开的,老师是他们家的长老们在教书。

主要变化就两个,多了一些虏姓,然后就是南方多了一些侨姓,原本是北方大族,四海南奔的时候逃亡去了南方,

王(王导)、谢(谢安)、袁(袁术)、萧(粱朝皇族)

s
sansudaoist

有道理。 元姓(拓跋)和崔莺莺(崔氏)的相爱屠杀,
早在北魏太武帝和崔浩,就开始了。

始乱终弃。 还真有点渣影。

m
molen


崔浩是清河崔氏,不是博陵崔氏

清河崔比博陵崔要低一个大档次

甚至还比不上范阳卢氏等,只能和辽西李氏等并列

【 在 sansudaoist (三俗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 元姓(拓跋)和崔莺莺(崔氏)的相爱屠杀,
: 早在北魏太武帝和崔浩,就开始了。
: 始乱终弃。 还真有点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