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顾炎武学术大要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4月17日 16点5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c
cxc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以下整理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章 顾亭林-学术大要》:
亭林论学宗旨,大要尽于两语,一曰「行己有耻」,一曰「博学于文」,其意备见于与友人论学书。
…...
明末诸老,尚多守理学藩篱,究言心性,亭林不然,此亭林之卓也。亭林持守方严,行己整峻,真所谓有耻无愧者。…...清廷开明史馆,大学士孝感熊赐履主馆事,以书招
亭林。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熊惧而止。…...次年,大修明史
。叶又欲招致,亭林贻书却之,曰:「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遂得免。自是绝迹不复至京师。
…...
其志意之切挚,风格之严峻,使三百年后学者读之,如承面命,何其感人之深耶!
…...
凡此所举,皆可见亭林「行己有耻」之精神也。此虽不谈身心性命,而足为一辈高谈身心性命者树一至坚实之模范矣。亭林之发而为此,盖不徒其狷介之性,亦深感于世变而然。其与人书有云:
“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网为不可阙矣。”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
而归极于尚廉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而四者之中,耻为尤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
振清议。
[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
故曰:匹夫之心,天下人之心也。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故晋之乱归罪于林下,而明之亡溯源于阳明。而曰:
“一治一乱,拨乱世,反之正,岂不在于后贤乎?”以上俱见日知录卷十三
C
Caravel
大约 4 年
2 楼
王夫之也是这个调调
王夫之认为阳明学害道误国:“王氏之学,一传而为王畿,再传而为李贽,无忌惮之教立,而廉耻丧,盗贼兴,中国沦没,皆惟怠于明伦察物而求逸获。”(《张子正蒙注》卷九)
这和清末中国不行怪儒家不行,民族劣根性一样的道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以下整理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章 顾亭林-学术大要》:
亭林论学宗旨,大要尽于两语,一曰「行己有耻」,一曰「博学于文」,其意备见于与友人论学书。
…...
明末诸老,尚多守理学藩篱,究言心性,亭林不然,此亭林之卓也。亭林持守方严,行己整峻,真所谓有耻无愧者。…...清廷开明史馆,大学士孝感熊赐履主馆事,以书招
亭林。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熊惧而止。…...次年,大修明史
。叶又欲招致,亭林贻书却之,曰:「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遂得免。自是绝迹不复至京师。
…...
其志意之切挚,风格之严峻,使三百年后学者读之,如承面命,何其感人之深耶!
…...
凡此所举,皆可见亭林「行己有耻」之精神也。此虽不谈身心性命,而足为一辈高谈身心性命者树一至坚实之模范矣。亭林之发而为此,盖不徒其狷介之性,亦深感于世变而然。其与人书有云:
“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网为不可阙矣。”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
而归极于尚廉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而四者之中,耻为尤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
振清议。
[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
故曰:匹夫之心,天下人之心也。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故晋之乱归罪于林下,而明之亡溯源于阳明。而曰:
“一治一乱,拨乱世,反之正,岂不在于后贤乎?”以上俱见日知录卷十三
王夫之也是这个调调
王夫之认为阳明学害道误国:“王氏之学,一传而为王畿,再传而为李贽,无忌惮之教立,而廉耻丧,盗贼兴,中国沦没,皆惟怠于明伦察物而求逸获。”(《张子正蒙注》卷九)
这和清末中国不行怪儒家不行,民族劣根性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