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真相还原:北洋舰队和长崎事件始末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1日 10点45分 PT
共 (7)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BCNBC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作者:橡树
1876年,满清帝国洋务运动高歌猛进。
仔细打量,这一年,真是好一个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盛世景象。
网络流传,当时满清GDP跃居世界第二,不知真实。不过,在老百姓照样饿肚子的情况
下,满清帝国确实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奇蹟般实现了钢铁、军工飞跃发展。
尤其发展强大的陆军、海军,满清帝国与世界神速接轨。
晚霞灿烂,映照著几乎坍塌的皇家紫禁城更为巍峨。
盛世美景下,在蒙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等大乱后,帝国君臣、军民终于也重拾了煌煌帝国的信心。
是年,川东、皖南等许多地、县,民愤勃勃、自信满满的群众愤然围堵,火烧教堂,殴打驱逐传教士,洗劫虐杀当地教民。
这一年,在华投资的英商修建、开通了中国最早的铁路。
一辆英国的蒸汽列车在仅仅8公里长短的淞沪铁路,幸福而得意地跑来跑去。不过蛮遗
憾,经营不到一月,火车压死了一位行人。
死者的家属哭了。
死者家属的哭声,让当地群众立刻联想到铁路危险和破坏风水。于是,事故演变成天大的祸事。为此,群众激情高涨,围堵英商,衙门。
群众叽叽喳喳的诉求说完,朝廷、地方养尊处优的精英决策者们也为火车呼啸来去可能震动龙脉,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于是,精熟洋务的帝国精英,一等一的官商盛宣怀出面斡旋。
在洋务领袖之一,两江总督沉葆桢亲自授意下,盛宣怀与英商达成了一年期帝国赎买铁路的协议。
期限内,铁路维持经营。期限满时,铁路被帝国花28万馀两白银赎买。
于是,英商发财,欢天喜地离去。
沉葆桢守著赎买回来,产权属于帝国的铁路,一声令下,官民们呼啸而来。
他们万众一心,一拥而上,高效挥镐,于是,这条中国最早的淞沪铁路路轨惨遭扒掉。
路轨拆后,尤嫌晦气,索性远远运往台湾,遗弃海边。
满清裱糊匠李鸿章。
同样也是这一年,日本不声不响正在全国推行维新。
与洋务运动不同,明治天皇执政后推行的明治维新,全盘接受西方文明,勒紧裤腰带普及现代教育,涉及到太多让精英们和群众们不爽的内容。
尤其明治天皇宠信的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海龟新锐们,没日没夜呱噪,把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夸得像花一样。
全盘西化与否,使得明治维新的实权人物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之间,难免矛盾渐生,分歧重重。
总之,相比日本改革一波三折,满清洋务运动人欢马叫,形势大好。
当时,留学英国,坚信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观念,尤其迷信天皇、神教尤为不了然的森有礼出任日本驻清国特命全权公使。
来到天津,年仅30岁的森有礼西装革履,专程拜访了洋务运动权臣,长袍马褂打扮的李鸿章。
李鸿章见到森有礼,寒暄应付后,开始挖苦:
阁下讚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
森有礼答道:
对外来事物的取捨并无他人强迫,完全是我国人民自己喜好的事情。故没有丝毫羞耻之处。
我国古来极力吸收和採用亚洲、欧美及其他各国的长处为己所用。
李鸿章露出自信微笑,说道:
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
只是不得不在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吸收西洋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正是那些国家最优秀之处。
言外之意,李鸿章对改革的认知,对国家的自信,三言两语,便说出了满清帝国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灵魂。
他的这番改革的道理,即便放在今天很多自媒体上,言简意亥,照样是绝不落伍。
转眼,便到了1886年7月。
满清帝国在洋务运动吹动下继续虚胖,急于企图在东方获得出海口的沙俄转而觊觎朝鲜,沙俄舰队游弋日本海。
这让本来就小心警觉沙俄的日本朝野顿然惶惶难安。
于是,围绕在朝鲜势力扩张和压制,日俄两国各自剑拔弩张。
就此,日俄开启了在远东漫长的角力模式直到冷战结束。
两国势力向朝鲜挤压,满清帝国朝鲜总理袁世凯不免一身冷汗。
朝鲜历来是满清帝国保护下的朝贡国,基本体制沿袭满清国体。
出于对明治维新的眼红,朝鲜精英金玉均、徐光范、徐载弼、朴泳孝、洪英植等开化党人发起甲申事变,寻求脱离满清控制,实现国政独立,进行维新改革。
遗憾的是,扛著洋务运动自造的洋枪洋炮的满清大兵们绝不答应。
相比当时装备简陋的日军,袁世凯所部为淮军精锐,当先杀入平壤。
袁世凯督军一面压弹新党,一面震慑驻朝日军,弹指间,朝鲜人独立、改革企图遭遇满清大军镇压,顷刻灰飞烟灭。
——这显然是满清帝国对朝鲜的一次极为霸道的,典型性的强权凌辱和侵略。
随后,袁世凯代表满清帝国,全权干涉朝鲜内政,坐镇朝鲜,担负朝鲜维稳。
满清武装干涉之下,朝鲜大致平定,满清军舰威靖号也就专程将死去的洪钟宇和金玉均遗体送到朝鲜,供朝鲜凌迟、枭首、示众。
——同情朝鲜洪钟宇和金玉均的日本金氏友人会及日本政要,也在东京为洪钟宇和金玉均举行盛大葬礼。
这段历史,撕裂朝鲜民心,对朝鲜影响深远。
朝鲜平息,好景不长,日本和沙俄在朝鲜起簦沟迷揽纫Ω读焦屏费梗辣噶焦糠绲慊稹
有心无力,情况複杂,他只得急报李鸿章决断。
这时,才筹建了堪为亚洲第一的现代化铁甲舰队北洋水师,满洲帝国昌盛强大,正兴致勃勃踏上了洋务运动浪尖上。
得到袁世凯报告,满清帝国信心满满,立刻悉数派出北洋水师全部进口名舰,并抽调了福建船政水师看得过眼的主力战舰,混编了一支铁甲舰队,巡航朝鲜东海岸。
显然,满清帝国自豪满满、自信满满,终于向世界撩起了衣袖:
看,上好的秀肌肉。
这支远东庞大的舰队,以为首的德造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最为打眼。
镇远号铁甲舰。
当时,铁甲舰是威霸四海的终极武器,如同后来的战列舰、航母、原子弹、导弹一般,是象徵著国家实力、武备的国家重器。
庞大的满清帝国舰队浩浩荡荡一路打枪放炮、演习巡航,穿越对马海峡,抵达海参崴。
影视剧裡的北洋舰队。
当时,满清与沙俄正在海参崴谈判边界勘定。
水师提督丁汝昌一声令下,帝国战舰礼炮齐鸣。
礼炮轰鸣中,《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应声签署。
这是满清近代唯一一次通过谈判,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及百馀平方裡的领土,日本海入海口。
——可惜的是,多年以后,朝鲜战争结束,苏联、朝鲜联手在图们江口修了桥梁断了航道,使得《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相关图们江口通航权、百馀平方裡的领土、日本海出海口等,尽成虚话。
苏联,确实厉害。閒话。言归正传。
谈判结束,满清外交官扬眉吐气、大摇大摆登上了定远舰。
在留下超勇号、扬威号两艘巡洋舰驻留海参崴后,按照李鸿章的电令,丁汝昌指挥帝国舰队继续南下,准备友好访问日本长崎。
1886年8月1日,帝国舰队抵达长崎。
帝国舰队长途巡航,需要在长崎供煤、供水、供粮食、蔬菜。
当然,满清舰队到长崎访问,还有一个说来寒碜的原因。
原来,洋务运动风生水起,满清帝国光顾著买军舰,却没有修建大型军舰可用船坞。
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4艘名牌军舰大修期限早过,现在,只能屈尊长崎船坞,交
由三菱船厂进行大修保养。
满清帝国决策人的洋务运动之蠢笨,可见一斑。
此外,日本国穷舰少,却具备供大型军舰停泊的船坞,由此可见,日本在低调中却早有了发展海军,逐鹿远东的雄心。
1886年8月13日,北洋水师有官兵登岸购物。
水师官兵上岸之后三五成群各自逛街。其中,数名水兵酒后逛至长崎丸山游廓寄合町的一个叫贷座敷的妓院嫖妓。
因言语不通,这些水兵与妓院发生争执。
盛怒之下,在国内吃了抹嘴就走的水兵那裡服气。于是,大爷们拉开把式,动手开砸了这家婊子店。
店家大惊,即刻报警。
丸山游廓警署派出所派出两名巡警赶到现场后,还是因为言语不通,双方怒目相对,各不相让。
很自然,怒骂加推搡后,语言误会就演变成全武行。
北洋水师官兵们历来好酒好肉好自在地活在满洲帝国,玩了洋务运动,走南闯北,收入既高,算是帝国最潮流的潮人。
然而,潮人也好,有钱也罢,以当时满清臣民们素质而言,普通水兵哪裡知道警察是什麽玩意。
打得眼红,一名水兵拔出军刀,顺手就向日本警察砍去。
这算是跨国袭警了。
殴斗之后,多名水兵拳打脚踢虽然破门而逃。
然而,在日本不明真相的群众们一拥而上的配合下,赶来支援的日本警察还是当场逮捕了两名水兵,收缴了他们的军刀。
回到派出所,就在日本警察准备讯问时,10多名水兵在脱逃的水兵带领下,再次转身衝进了派出所。
放人?!
不放!
于是,大家怒火衝天,拔刀就在派出所内再次上演规模更大、更激烈的全武行。
派出所内的械斗惊动了更高级的滨町警署。于是,更多警察赶来支援。
双方胡乱拳打脚踢外带刀捅之后,一名日本警察被捅翻在地,身负重伤,多名水兵也被制服拘押。
事件发展到目前为止,史料上,却找不到舰队提督丁汝昌及刘步蟾、林泰曾等有严明军纪、约束部属的记载。
总之,排名世界第九的强大的北洋水师确实没有把小小的一个日本派出所放在眼裡。
李鸿章接到这起嫖妓引起的纠纷报告,也并没有重视,不过哈哈一笑。
后人想像绘製的长崎械斗图。
次日,这些被拘禁的水兵由日本警方交给满洲驻长崎领事馆。
原以为,这起弁兵登岸为狭邪游生事的两国纠纷告一段落,谁也没有想到,水兵们大国情怀出乎预料地按耐不住,开始沸腾、发酵。
8月15日,下午5时,在接受程序性训诫和收缴武器后,丁汝昌同意了水兵上岸购物、休假。
大约有420多名满清水兵走向长崎街头。
北洋水师服役的水兵,绝对不像电影《甲午海战》裡的模范水兵。他们多为老乡、亲友、兄弟一起从军,文化不高,既讲义气,也要面子。
当天,长崎警方为防止意外,早已派出更多警察巡逻街头。日本巡警和水兵们街头相遇不免怒目对视,都不服气。
于是,一场谁也说不清楚谁先动手的更大规模的械斗,开始了。
按日方记载,数名水兵伏击并杀死一名警察。
日本警方早有预案。械斗中日本警察突出分割包围数百名水兵,街边市民也以沸水、石块帮忙攻击。
事后,北洋水师水兵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
日本警察5人死亡,日本警民30多人受伤。
按照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记载,部分水兵在街町刀具商店购买了日本刀之外,械斗时大部分水兵没有器械。
长崎巡警主要配备警棍,但参与械斗的日本浪人随身带有日本刀,对赤手空拳的水兵杀伤力较大。
参与械斗的双方人数合计达到近千人。
日本巡警死亡2人,伤27人,满清水兵死亡8人,伤45人。
北洋舰队官兵合影。
16日,数千日本人到长崎清国领事馆前抗议示威。
这时,在国内当大爷,出国却满受憋屈的水兵们热血沸腾,大国情怀更是难以自抑。
于是,刘步蟾、林泰曾等管带一声令下,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四艘世界名优战舰一起驶向长崎外海,情绪激动北洋官兵褪去炮衣进入临战状态,将炮口对准市区。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爱国。
当时不少北洋水师官兵们在军舰上高呼口号,要求与日本断交,开战。
堂堂帝国舰队,为几个破坏军纪愤青去强自出头,不惜炮击邦交邻国。想来,任何稍微清醒的指挥官绝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是以,闻讯之后,水师提督丁汝昌一面紧急电报李鸿章,一面严令、呵斥刘步蟾、林泰曾等人约束部众,不得生事。
就在丁汝昌口沫快要说干时,李鸿章也发来电令,要求各舰管带约束部众。
于是,这一几乎炮击长崎的事件这才在众人恨恨声中,终于平息。
丁汝昌虽为帝国水师最高统帅,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得出来,没有李鸿章的电令,他实则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名舰上的骄横的船政系管带们。
茫茫大海作战联络不便,海军纪律尤为重要。如此军令不畅,北洋海军后来惨败,倒也不是事出意外。
北洋水师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长崎市区这一事件,后人写史,多有不顾逻辑,仅凭意气,谎称当时总教习琅威理即主张对日开战的故事。
据说,总教习琅威理得知事件发生,就劝丁汝昌:
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
这类文章,豪情满满,夹叙夹议再转而惋惜,让人读后,不免万分遗憾。
为嫖妓水兵出头,真的炮击了长崎,就可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了?
未必。
日本海军不过几艘老旧巡洋舰,就算击沉,价值也不太大。
此外,日本海军基地,以及日本海军工厂位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港,并非长崎。
弔诡的是,这起因为嫖妓、乡党结伙与日方警民械斗,激发到北洋水师多艘战舰下克上,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长崎市区的历史事件,传到现在,倒是在网络上越扶越醉,专门被往爱国主题上挂靠。
确属无聊。
长崎事件爆发时,满清帝国才结束清法战争。
当时,虽然有多年洋务运动垫底,但是战后赔款、重建福建水师、扩建北洋军港等等,财政吃紧,满清根本不想,也无力再战。
总教习琅威理求战故事之外,市面还颇流行李鸿章召见日本领事的传说。据说李鸿章闻讯也是勃然大怒,声称:
开启战端,并非难事。
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诸如此类,其实更像是现代网络江湖混混逗狠的黑话。
逻辑非常简单,当时的满清帝国,要战要和,轮不到贵为北洋大臣,却不过是皇帝奴才的李鸿章多嘴。
何况当时满清与日本都在各自办洋务、搞维新中,接受了列强採用的国际法。
长崎事件事后善后,两国高层相对克制,进行谈判直到1887年2月。
最后,在满清少有的留英海龟伍廷芳维持、斡旋下,满清与日本达成彼此让步的协议。
双方一致认定,事件出于因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所以,肇事者交由本国政府自行处置,死伤人员则由对方予以抚恤。
因为北洋水兵死亡人数大于日方,日方支付抚恤金数额也超过满清廷。
甲午战前,日本海军飞跃发展。
难道,现代人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居然落伍于满清时代的认知水平?
长崎事件画上句号,句号后面,这起水兵违反军纪,嫖妓引发事件,却给满清帝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北洋水师耀武扬威访问日本长崎,对日本朝野刺激,远远超过了1853年美国军舰访日的黑船事件。
当时,各地日本人自带乾粮赶来观看北洋舰队,免费接受现代军备竞赛的启蒙。日本议员们一致认为,清日发生战事,日本舰队将难敌清国舰队。
就此,深受震撼后的日本朝野终于万众一心,开始加速了日本现代海军建设。
表面上看起来,长崎事件和后来发生的甲午战争似乎并没有直接关係。
长崎事件事起北洋水兵违纪嫖妓,急于当权的皇帝、帝师和满清很多大臣、南洋水师等非淮系的势力,也借这一事件起衾詈枵轮尉韬觥
在他们和李鸿章本人看来,北洋海军更像是李鸿章淮系家产。
满清后党、帝党和各路洋务诸侯在攻瑕索垢,李鸿章在有苦难言,大家你推我挡,却都没有注意到在长崎事件之后,日本悄然发生的变化。
长崎事件尚在善后谈判期间,日本朝野很多人上书明治天皇要求发展海军。
日本海军专家、海军大学校长伊东佑亨在评价日本海军战力时,上书陈述:
只要定远和镇远两舰,就能把(日本)全部常备舰队送到海底。
为此,明治天皇下诏:立国之务在海防,一日不可缓。
为了加速日本海军建设,在长崎事件同年,日本内阁即通过了以发行海军公债,筹款大力发展海军,三年建造包括一等铁甲舰在内的各类舰隻54艘,合计66300吨的军备扩张
议案。
就此,日本海军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1888年和1890年,日本议会两次提出海军扩张案。再行购买、建造4艘军舰。
后来在甲午海战中,主炮达320mm口径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舰严岛、松岛、桥立等,
均是在这一时期购回、服役。
1892年,随著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取得成就,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有了自行建造10万吨军舰计划。
这时,在满清洋务运动寥寥无几的铁路上,为保护帝国龙脉,驴子和马继续拖著车厢的「火车」,欢快、绿色出行。
远远看去,围绕国防军事工业为主体的採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企业,依旧是生机勃勃。
运作这些企业的官商们走南闯北,也很精明强干。
然而,他们忙于赚钱,依然没有顾得上建造和1886年长崎港口船坞相当的船坞。
定远和镇远这样的超级巨无霸战舰,维修保养,也仅靠工匠们零星补补修修。
平远号巡洋舰,满清自造最高水平战舰,甲午战争后被日军俘虏。南洋大臣外交索取未遂,编入日本舰队。1904年爆发的日俄海战中,平远号巡洋舰被编入日本第七战队,于战争中触雷沉没。
在自造军舰上,满清在洋务运动时期自造最大军舰平远号巡洋舰,到了十九世纪90年代,于吨位、马力、火力及其他指标上,已经落后于同期日本製造的桥立、秋津洲等巡洋舰了。
长崎事件像是满清帝国花费巨资组建舰队,然后,再以这支天价的舰队,免费向落后的日本,作了一次免费、义务的现代化的海洋战略启蒙。
GDP不及满清十六分之一,人口不及满清十分之一的日本当然倍受启蒙。
虽然还是买不起如定远、镇远这样的铁甲舰,但是,长崎事件到甲午战争不过短短八年,日本励精图治,其海军可以投入作战军舰吨位,已经悄悄超过了号称世界第九的满清北洋海军。
反之,北洋海军自长崎事件次年购回致远、靖远、来远、经远四艘巡洋舰回国后,直至甲午战争爆发,再未购置一舰一炮。
日本海军扩军延续到战争爆发前夜,明治天皇及日本朝野勒紧裤腰带,购回了在甲午黄海海战影响极为重要的快速巡洋舰吉野号。
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以快速巡洋舰吉野号为旗舰,向北洋舰队右翼发起攻击,击中超勇、扬威两舰,冲乱北洋舰队队形并击沉了致远舰。
致远舰沉没,使得北洋舰队无法保持战斗队形,呈溃乱态势。
黄海海战中,满清北洋舰队用散煤续航,拉起漫天黑雾,携带不过半个基数与日本联合舰队作战。
激战时,对日本舰队威慑最大的定远、镇远铁甲舰,305mm主炮炮弹也不过数枚。
看似运气、天命,其实早有注定。
长崎事件后,日本不仅在武备上暗暗赶超满清,日本媒体、文化界也以长崎清国水兵暴行、长崎暴动等名目,以报道、小说等,进行广泛的「爱天皇爱日本」的抒情。
击沉定远、镇远号,大量日清必有一战的文学作品、儿童游戏应运而生。
由此,日本开始流行军国思潮抒情,慢慢地摸顺了日本民众的大脑。日本近代仇华、排华的国民情绪阴影落下。
水兵违反军纪嫖妓、斗殴激发的长崎事件,是北洋水师「曾经阔过」的巅峰时期,干过的最无聊的事情之一。
铁甲舰影视剧照。参考历史,还是演员演得好。
北洋四大主力舰舰长约束部属不严,导致水兵一而再上岸与日本警民衝突,甚至私下架炮,炮口指向长崎市区,叫嚷与日本断交,不仅深度刺激日本反弹扩军,还在其他方面,也给后来的甲午海战带来了重重阴影。
据伊藤博文在《机密日清战争》,宗泽亚在《清日战争》的记载。
在长崎械斗中,北洋水兵参加械斗,混乱中在现场遗失一本小册子。
日本人得到小册子,在由记载的0到9数字规律组合中,很快便认定了是满清电讯密码。
因为满清在洋务运动中发展电讯,却坚持不使用拼音,而以汉字特创建了自己的密码体系。这是一套极为简单的密码。
是以,几次试验,日本根据汉字特点,轻鬆破译了北洋舰队电码,并藉以掌握了满清电讯密码编排规律。
伊藤博文和宗泽亚在著述中认为,甲午战争最早的丰岛海战、北洋舰队出行状况、甚至包括战后李鸿章马关谈判,日本都以破译满清密码而抢得先机。
当然,长崎事件对甲午黄海海战影响最为重要的,还是满清自己好大喜功,愚蠢而主动暴露虚实。
自己没有供大型军舰停泊的船坞,于是,定远、镇远、济远等三艘世界当时顶级名优战舰,一起开进了日本的船坞。
大修期间,日本海军各类专家乔装工人,轮番上阵,对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舰结构、炮位、火力、装甲、动力等等核心部位进行反覆考究。
这些数据,不仅使得日本造船业凭空飞跃、领先满清,更在后来两军海战爆发时,为日军处处争先,提供了最准确、真实的炮击数据。
海战不久,日军抢先一炮,定远旗舰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毁、飞桥垮塌、重伤北洋海军统帅丁汝昌。
其他进入长崎船坞由日本人大修过的镇远、济远两舰,在黄海海战时,其主要炮位、指挥塔等要害,也是倍遭日舰狂轰滥炸,继而,诡异地失去强大的战力。
一而再,再而三,同样的重大失误总在重複。
可见,血战黄海之时,北洋舰队最强大的三大铁甲舰处处挨打,成为摆设,这绝不是日本海军快船、神炮的运气。
1895年2月17日。
长崎事件不到十年。
这天上午8点半,日本联合舰队军舰耀武扬威驶入亚洲最大的军港威海港。
汽笛长鸣中,日本军舰上的日本水兵整肃列队,趾高气昂登上满清帝国北洋海军的战舰。
他们用生疏的汉语,喝令沉默不语的北洋海军官兵降旗、列队、离舰。
铁甲战列舰镇远、铁甲巡洋舰济远以下,满清帝国北洋舰队平远、广丙、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边等十艘主力军舰,全部降下满清龙旗。
Y
YXLM
大约 5 年
2 楼
楼主这种人天天鼓吹西化,和共产党是一路货色,都是想从西方引进左翼思想来祸害中国的。
以学日本论。
袁世凯之镇压朝鲜,左宗棠之镇压新疆,难道不都是在学日本?
至于打不过日本,也只能说中国不如日本厉害。要学,也得学日本怎么变厉害,楼主可愿意?
m
menyaihan
大约 5 年
3 楼
西方馬列主義不是中國人自己主動引進的,是蘇聯以武力擴張共產主義的結果,沒有蘇聯的支持,中共不可能取代中華民國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这种人天天鼓吹西化,和共产党是一路货色,都是想从西方引进左翼思想来祸
: 害中国的。
: 以学日本论。
: 袁世凯之镇压朝鲜,左宗棠之镇压新疆,难道不都是在学日本?
: 至于打不过日本,也只能说中国不如日本厉害。要学,也得学日本怎么变厉害,楼
: 主可愿意?
Y
YXLM
大约 5 年
4 楼
但中国人做内应的情况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知识分子一贯左倾。
【 在 menyaihan (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馬列主義不是中國人自己主動引進的,是蘇聯以武力擴張共產主義的結果,沒有蘇
: 聯的支持,中共不可能取代中華民國
m
menyaihan
大约 5 年
5 楼
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如果蘇聯和美國都不插手,或蘇聯美國都各支持一方,中共都不會奪取天下,不過倒是可能在蘇軍的羽翼下在東北建立武裝割據政權,成為第二滿洲國。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中国人做内应的情况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知识分子一贯左倾。
Y
YXLM
大约 5 年
6 楼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可是两回事。
从五四青年算起,希望颠覆中国政权的知识分子虽然在中国总人口中是少数,但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到最后,国民党确实是因为美国不支持而倒台的(美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但从一开始,国民党就是靠苏联支持上台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连国民党本身都是苏联人的内应,更不用说普遍比国民党更左的中国知识界了。
【 在 menyaihan (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如果蘇聯和美國都不插手,或蘇聯美
: 國都各支持一方,中共都不會奪取天下,不過倒是可能在蘇軍的羽翼下在東北建立武裝
: 割據政權,成為第二滿洲國。
m
menyaihan
大约 5 年
7 楼
中國知識份子的軟弱連老毛都看不上。1927年清黨就是國民黨和蘇聯決裂的標志,1938年為了牽制日本蘇聯短暫支持國民政府,每次國共發生沖突,1927~1937,1946~1950蘇聯都是絕對站在土工一邊的,沒有土工俄爹中共不可能掌權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可是两回事。
: 从五四青年算起,希望颠覆中国政权的知识分子虽然在中国总人口中是少数,但他
: 们掌握着话语权。
: 到最后,国民党确实是因为美国不支持而倒台的(美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但从
: 一开始,国民党就是靠苏联支持上台的。
: 从某种意义上讲,连国民党本身都是苏联人的内应,更不用说普遍比国民党更左的
: 中国知识界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作者:橡树
1876年,满清帝国洋务运动高歌猛进。
仔细打量,这一年,真是好一个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盛世景象。
网络流传,当时满清GDP跃居世界第二,不知真实。不过,在老百姓照样饿肚子的情况
下,满清帝国确实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奇蹟般实现了钢铁、军工飞跃发展。
尤其发展强大的陆军、海军,满清帝国与世界神速接轨。
晚霞灿烂,映照著几乎坍塌的皇家紫禁城更为巍峨。
盛世美景下,在蒙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等大乱后,帝国君臣、军民终于也重拾了煌煌帝国的信心。
是年,川东、皖南等许多地、县,民愤勃勃、自信满满的群众愤然围堵,火烧教堂,殴打驱逐传教士,洗劫虐杀当地教民。
这一年,在华投资的英商修建、开通了中国最早的铁路。
一辆英国的蒸汽列车在仅仅8公里长短的淞沪铁路,幸福而得意地跑来跑去。不过蛮遗
憾,经营不到一月,火车压死了一位行人。
死者的家属哭了。
死者家属的哭声,让当地群众立刻联想到铁路危险和破坏风水。于是,事故演变成天大的祸事。为此,群众激情高涨,围堵英商,衙门。
群众叽叽喳喳的诉求说完,朝廷、地方养尊处优的精英决策者们也为火车呼啸来去可能震动龙脉,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于是,精熟洋务的帝国精英,一等一的官商盛宣怀出面斡旋。
在洋务领袖之一,两江总督沉葆桢亲自授意下,盛宣怀与英商达成了一年期帝国赎买铁路的协议。
期限内,铁路维持经营。期限满时,铁路被帝国花28万馀两白银赎买。
于是,英商发财,欢天喜地离去。
沉葆桢守著赎买回来,产权属于帝国的铁路,一声令下,官民们呼啸而来。
他们万众一心,一拥而上,高效挥镐,于是,这条中国最早的淞沪铁路路轨惨遭扒掉。
路轨拆后,尤嫌晦气,索性远远运往台湾,遗弃海边。
满清裱糊匠李鸿章。
同样也是这一年,日本不声不响正在全国推行维新。
与洋务运动不同,明治天皇执政后推行的明治维新,全盘接受西方文明,勒紧裤腰带普及现代教育,涉及到太多让精英们和群众们不爽的内容。
尤其明治天皇宠信的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海龟新锐们,没日没夜呱噪,把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夸得像花一样。
全盘西化与否,使得明治维新的实权人物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之间,难免矛盾渐生,分歧重重。
总之,相比日本改革一波三折,满清洋务运动人欢马叫,形势大好。
当时,留学英国,坚信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观念,尤其迷信天皇、神教尤为不了然的森有礼出任日本驻清国特命全权公使。
来到天津,年仅30岁的森有礼西装革履,专程拜访了洋务运动权臣,长袍马褂打扮的李鸿章。
李鸿章见到森有礼,寒暄应付后,开始挖苦:
阁下讚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
森有礼答道:
对外来事物的取捨并无他人强迫,完全是我国人民自己喜好的事情。故没有丝毫羞耻之处。
我国古来极力吸收和採用亚洲、欧美及其他各国的长处为己所用。
李鸿章露出自信微笑,说道:
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
只是不得不在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吸收西洋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正是那些国家最优秀之处。
言外之意,李鸿章对改革的认知,对国家的自信,三言两语,便说出了满清帝国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灵魂。
他的这番改革的道理,即便放在今天很多自媒体上,言简意亥,照样是绝不落伍。
转眼,便到了1886年7月。
满清帝国在洋务运动吹动下继续虚胖,急于企图在东方获得出海口的沙俄转而觊觎朝鲜,沙俄舰队游弋日本海。
这让本来就小心警觉沙俄的日本朝野顿然惶惶难安。
于是,围绕在朝鲜势力扩张和压制,日俄两国各自剑拔弩张。
就此,日俄开启了在远东漫长的角力模式直到冷战结束。
两国势力向朝鲜挤压,满清帝国朝鲜总理袁世凯不免一身冷汗。
朝鲜历来是满清帝国保护下的朝贡国,基本体制沿袭满清国体。
出于对明治维新的眼红,朝鲜精英金玉均、徐光范、徐载弼、朴泳孝、洪英植等开化党人发起甲申事变,寻求脱离满清控制,实现国政独立,进行维新改革。
遗憾的是,扛著洋务运动自造的洋枪洋炮的满清大兵们绝不答应。
相比当时装备简陋的日军,袁世凯所部为淮军精锐,当先杀入平壤。
袁世凯督军一面压弹新党,一面震慑驻朝日军,弹指间,朝鲜人独立、改革企图遭遇满清大军镇压,顷刻灰飞烟灭。
——这显然是满清帝国对朝鲜的一次极为霸道的,典型性的强权凌辱和侵略。
随后,袁世凯代表满清帝国,全权干涉朝鲜内政,坐镇朝鲜,担负朝鲜维稳。
满清武装干涉之下,朝鲜大致平定,满清军舰威靖号也就专程将死去的洪钟宇和金玉均遗体送到朝鲜,供朝鲜凌迟、枭首、示众。
——同情朝鲜洪钟宇和金玉均的日本金氏友人会及日本政要,也在东京为洪钟宇和金玉均举行盛大葬礼。
这段历史,撕裂朝鲜民心,对朝鲜影响深远。
朝鲜平息,好景不长,日本和沙俄在朝鲜起簦沟迷揽纫Ω读焦屏费梗辣噶焦糠绲慊稹
有心无力,情况複杂,他只得急报李鸿章决断。
这时,才筹建了堪为亚洲第一的现代化铁甲舰队北洋水师,满洲帝国昌盛强大,正兴致勃勃踏上了洋务运动浪尖上。
得到袁世凯报告,满清帝国信心满满,立刻悉数派出北洋水师全部进口名舰,并抽调了福建船政水师看得过眼的主力战舰,混编了一支铁甲舰队,巡航朝鲜东海岸。
显然,满清帝国自豪满满、自信满满,终于向世界撩起了衣袖:
看,上好的秀肌肉。
这支远东庞大的舰队,以为首的德造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最为打眼。
镇远号铁甲舰。
当时,铁甲舰是威霸四海的终极武器,如同后来的战列舰、航母、原子弹、导弹一般,是象徵著国家实力、武备的国家重器。
庞大的满清帝国舰队浩浩荡荡一路打枪放炮、演习巡航,穿越对马海峡,抵达海参崴。
影视剧裡的北洋舰队。
当时,满清与沙俄正在海参崴谈判边界勘定。
水师提督丁汝昌一声令下,帝国战舰礼炮齐鸣。
礼炮轰鸣中,《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应声签署。
这是满清近代唯一一次通过谈判,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及百馀平方裡的领土,日本海入海口。
——可惜的是,多年以后,朝鲜战争结束,苏联、朝鲜联手在图们江口修了桥梁断了航道,使得《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相关图们江口通航权、百馀平方裡的领土、日本海出海口等,尽成虚话。
苏联,确实厉害。閒话。言归正传。
谈判结束,满清外交官扬眉吐气、大摇大摆登上了定远舰。
在留下超勇号、扬威号两艘巡洋舰驻留海参崴后,按照李鸿章的电令,丁汝昌指挥帝国舰队继续南下,准备友好访问日本长崎。
1886年8月1日,帝国舰队抵达长崎。
帝国舰队长途巡航,需要在长崎供煤、供水、供粮食、蔬菜。
当然,满清舰队到长崎访问,还有一个说来寒碜的原因。
原来,洋务运动风生水起,满清帝国光顾著买军舰,却没有修建大型军舰可用船坞。
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4艘名牌军舰大修期限早过,现在,只能屈尊长崎船坞,交
由三菱船厂进行大修保养。
满清帝国决策人的洋务运动之蠢笨,可见一斑。
此外,日本国穷舰少,却具备供大型军舰停泊的船坞,由此可见,日本在低调中却早有了发展海军,逐鹿远东的雄心。
1886年8月13日,北洋水师有官兵登岸购物。
水师官兵上岸之后三五成群各自逛街。其中,数名水兵酒后逛至长崎丸山游廓寄合町的一个叫贷座敷的妓院嫖妓。
因言语不通,这些水兵与妓院发生争执。
盛怒之下,在国内吃了抹嘴就走的水兵那裡服气。于是,大爷们拉开把式,动手开砸了这家婊子店。
店家大惊,即刻报警。
丸山游廓警署派出所派出两名巡警赶到现场后,还是因为言语不通,双方怒目相对,各不相让。
很自然,怒骂加推搡后,语言误会就演变成全武行。
北洋水师官兵们历来好酒好肉好自在地活在满洲帝国,玩了洋务运动,走南闯北,收入既高,算是帝国最潮流的潮人。
然而,潮人也好,有钱也罢,以当时满清臣民们素质而言,普通水兵哪裡知道警察是什麽玩意。
打得眼红,一名水兵拔出军刀,顺手就向日本警察砍去。
这算是跨国袭警了。
殴斗之后,多名水兵拳打脚踢虽然破门而逃。
然而,在日本不明真相的群众们一拥而上的配合下,赶来支援的日本警察还是当场逮捕了两名水兵,收缴了他们的军刀。
回到派出所,就在日本警察准备讯问时,10多名水兵在脱逃的水兵带领下,再次转身衝进了派出所。
放人?!
不放!
于是,大家怒火衝天,拔刀就在派出所内再次上演规模更大、更激烈的全武行。
派出所内的械斗惊动了更高级的滨町警署。于是,更多警察赶来支援。
双方胡乱拳打脚踢外带刀捅之后,一名日本警察被捅翻在地,身负重伤,多名水兵也被制服拘押。
事件发展到目前为止,史料上,却找不到舰队提督丁汝昌及刘步蟾、林泰曾等有严明军纪、约束部属的记载。
总之,排名世界第九的强大的北洋水师确实没有把小小的一个日本派出所放在眼裡。
李鸿章接到这起嫖妓引起的纠纷报告,也并没有重视,不过哈哈一笑。
后人想像绘製的长崎械斗图。
次日,这些被拘禁的水兵由日本警方交给满洲驻长崎领事馆。
原以为,这起弁兵登岸为狭邪游生事的两国纠纷告一段落,谁也没有想到,水兵们大国情怀出乎预料地按耐不住,开始沸腾、发酵。
8月15日,下午5时,在接受程序性训诫和收缴武器后,丁汝昌同意了水兵上岸购物、休假。
大约有420多名满清水兵走向长崎街头。
北洋水师服役的水兵,绝对不像电影《甲午海战》裡的模范水兵。他们多为老乡、亲友、兄弟一起从军,文化不高,既讲义气,也要面子。
当天,长崎警方为防止意外,早已派出更多警察巡逻街头。日本巡警和水兵们街头相遇不免怒目对视,都不服气。
于是,一场谁也说不清楚谁先动手的更大规模的械斗,开始了。
按日方记载,数名水兵伏击并杀死一名警察。
日本警方早有预案。械斗中日本警察突出分割包围数百名水兵,街边市民也以沸水、石块帮忙攻击。
事后,北洋水师水兵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
日本警察5人死亡,日本警民30多人受伤。
按照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记载,部分水兵在街町刀具商店购买了日本刀之外,械斗时大部分水兵没有器械。
长崎巡警主要配备警棍,但参与械斗的日本浪人随身带有日本刀,对赤手空拳的水兵杀伤力较大。
参与械斗的双方人数合计达到近千人。
日本巡警死亡2人,伤27人,满清水兵死亡8人,伤45人。
北洋舰队官兵合影。
16日,数千日本人到长崎清国领事馆前抗议示威。
这时,在国内当大爷,出国却满受憋屈的水兵们热血沸腾,大国情怀更是难以自抑。
于是,刘步蟾、林泰曾等管带一声令下,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四艘世界名优战舰一起驶向长崎外海,情绪激动北洋官兵褪去炮衣进入临战状态,将炮口对准市区。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爱国。
当时不少北洋水师官兵们在军舰上高呼口号,要求与日本断交,开战。
堂堂帝国舰队,为几个破坏军纪愤青去强自出头,不惜炮击邦交邻国。想来,任何稍微清醒的指挥官绝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是以,闻讯之后,水师提督丁汝昌一面紧急电报李鸿章,一面严令、呵斥刘步蟾、林泰曾等人约束部众,不得生事。
就在丁汝昌口沫快要说干时,李鸿章也发来电令,要求各舰管带约束部众。
于是,这一几乎炮击长崎的事件这才在众人恨恨声中,终于平息。
丁汝昌虽为帝国水师最高统帅,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得出来,没有李鸿章的电令,他实则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名舰上的骄横的船政系管带们。
茫茫大海作战联络不便,海军纪律尤为重要。如此军令不畅,北洋海军后来惨败,倒也不是事出意外。
北洋水师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长崎市区这一事件,后人写史,多有不顾逻辑,仅凭意气,谎称当时总教习琅威理即主张对日开战的故事。
据说,总教习琅威理得知事件发生,就劝丁汝昌:
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
这类文章,豪情满满,夹叙夹议再转而惋惜,让人读后,不免万分遗憾。
为嫖妓水兵出头,真的炮击了长崎,就可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了?
未必。
日本海军不过几艘老旧巡洋舰,就算击沉,价值也不太大。
此外,日本海军基地,以及日本海军工厂位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港,并非长崎。
弔诡的是,这起因为嫖妓、乡党结伙与日方警民械斗,激发到北洋水师多艘战舰下克上,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长崎市区的历史事件,传到现在,倒是在网络上越扶越醉,专门被往爱国主题上挂靠。
确属无聊。
长崎事件爆发时,满清帝国才结束清法战争。
当时,虽然有多年洋务运动垫底,但是战后赔款、重建福建水师、扩建北洋军港等等,财政吃紧,满清根本不想,也无力再战。
总教习琅威理求战故事之外,市面还颇流行李鸿章召见日本领事的传说。据说李鸿章闻讯也是勃然大怒,声称:
开启战端,并非难事。
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诸如此类,其实更像是现代网络江湖混混逗狠的黑话。
逻辑非常简单,当时的满清帝国,要战要和,轮不到贵为北洋大臣,却不过是皇帝奴才的李鸿章多嘴。
何况当时满清与日本都在各自办洋务、搞维新中,接受了列强採用的国际法。
长崎事件事后善后,两国高层相对克制,进行谈判直到1887年2月。
最后,在满清少有的留英海龟伍廷芳维持、斡旋下,满清与日本达成彼此让步的协议。
双方一致认定,事件出于因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所以,肇事者交由本国政府自行处置,死伤人员则由对方予以抚恤。
因为北洋水兵死亡人数大于日方,日方支付抚恤金数额也超过满清廷。
甲午战前,日本海军飞跃发展。
难道,现代人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居然落伍于满清时代的认知水平?
长崎事件画上句号,句号后面,这起水兵违反军纪,嫖妓引发事件,却给满清帝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北洋水师耀武扬威访问日本长崎,对日本朝野刺激,远远超过了1853年美国军舰访日的黑船事件。
当时,各地日本人自带乾粮赶来观看北洋舰队,免费接受现代军备竞赛的启蒙。日本议员们一致认为,清日发生战事,日本舰队将难敌清国舰队。
就此,深受震撼后的日本朝野终于万众一心,开始加速了日本现代海军建设。
表面上看起来,长崎事件和后来发生的甲午战争似乎并没有直接关係。
长崎事件事起北洋水兵违纪嫖妓,急于当权的皇帝、帝师和满清很多大臣、南洋水师等非淮系的势力,也借这一事件起衾詈枵轮尉韬觥
在他们和李鸿章本人看来,北洋海军更像是李鸿章淮系家产。
满清后党、帝党和各路洋务诸侯在攻瑕索垢,李鸿章在有苦难言,大家你推我挡,却都没有注意到在长崎事件之后,日本悄然发生的变化。
长崎事件尚在善后谈判期间,日本朝野很多人上书明治天皇要求发展海军。
日本海军专家、海军大学校长伊东佑亨在评价日本海军战力时,上书陈述:
只要定远和镇远两舰,就能把(日本)全部常备舰队送到海底。
为此,明治天皇下诏:立国之务在海防,一日不可缓。
为了加速日本海军建设,在长崎事件同年,日本内阁即通过了以发行海军公债,筹款大力发展海军,三年建造包括一等铁甲舰在内的各类舰隻54艘,合计66300吨的军备扩张
议案。
就此,日本海军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1888年和1890年,日本议会两次提出海军扩张案。再行购买、建造4艘军舰。
后来在甲午海战中,主炮达320mm口径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舰严岛、松岛、桥立等,
均是在这一时期购回、服役。
1892年,随著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取得成就,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有了自行建造10万吨军舰计划。
这时,在满清洋务运动寥寥无几的铁路上,为保护帝国龙脉,驴子和马继续拖著车厢的「火车」,欢快、绿色出行。
远远看去,围绕国防军事工业为主体的採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企业,依旧是生机勃勃。
运作这些企业的官商们走南闯北,也很精明强干。
然而,他们忙于赚钱,依然没有顾得上建造和1886年长崎港口船坞相当的船坞。
定远和镇远这样的超级巨无霸战舰,维修保养,也仅靠工匠们零星补补修修。
平远号巡洋舰,满清自造最高水平战舰,甲午战争后被日军俘虏。南洋大臣外交索取未遂,编入日本舰队。1904年爆发的日俄海战中,平远号巡洋舰被编入日本第七战队,于战争中触雷沉没。
在自造军舰上,满清在洋务运动时期自造最大军舰平远号巡洋舰,到了十九世纪90年代,于吨位、马力、火力及其他指标上,已经落后于同期日本製造的桥立、秋津洲等巡洋舰了。
长崎事件像是满清帝国花费巨资组建舰队,然后,再以这支天价的舰队,免费向落后的日本,作了一次免费、义务的现代化的海洋战略启蒙。
GDP不及满清十六分之一,人口不及满清十分之一的日本当然倍受启蒙。
虽然还是买不起如定远、镇远这样的铁甲舰,但是,长崎事件到甲午战争不过短短八年,日本励精图治,其海军可以投入作战军舰吨位,已经悄悄超过了号称世界第九的满清北洋海军。
反之,北洋海军自长崎事件次年购回致远、靖远、来远、经远四艘巡洋舰回国后,直至甲午战争爆发,再未购置一舰一炮。
日本海军扩军延续到战争爆发前夜,明治天皇及日本朝野勒紧裤腰带,购回了在甲午黄海海战影响极为重要的快速巡洋舰吉野号。
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以快速巡洋舰吉野号为旗舰,向北洋舰队右翼发起攻击,击中超勇、扬威两舰,冲乱北洋舰队队形并击沉了致远舰。
致远舰沉没,使得北洋舰队无法保持战斗队形,呈溃乱态势。
黄海海战中,满清北洋舰队用散煤续航,拉起漫天黑雾,携带不过半个基数与日本联合舰队作战。
激战时,对日本舰队威慑最大的定远、镇远铁甲舰,305mm主炮炮弹也不过数枚。
看似运气、天命,其实早有注定。
长崎事件后,日本不仅在武备上暗暗赶超满清,日本媒体、文化界也以长崎清国水兵暴行、长崎暴动等名目,以报道、小说等,进行广泛的「爱天皇爱日本」的抒情。
击沉定远、镇远号,大量日清必有一战的文学作品、儿童游戏应运而生。
由此,日本开始流行军国思潮抒情,慢慢地摸顺了日本民众的大脑。日本近代仇华、排华的国民情绪阴影落下。
水兵违反军纪嫖妓、斗殴激发的长崎事件,是北洋水师「曾经阔过」的巅峰时期,干过的最无聊的事情之一。
铁甲舰影视剧照。参考历史,还是演员演得好。
北洋四大主力舰舰长约束部属不严,导致水兵一而再上岸与日本警民衝突,甚至私下架炮,炮口指向长崎市区,叫嚷与日本断交,不仅深度刺激日本反弹扩军,还在其他方面,也给后来的甲午海战带来了重重阴影。
据伊藤博文在《机密日清战争》,宗泽亚在《清日战争》的记载。
在长崎械斗中,北洋水兵参加械斗,混乱中在现场遗失一本小册子。
日本人得到小册子,在由记载的0到9数字规律组合中,很快便认定了是满清电讯密码。
因为满清在洋务运动中发展电讯,却坚持不使用拼音,而以汉字特创建了自己的密码体系。这是一套极为简单的密码。
是以,几次试验,日本根据汉字特点,轻鬆破译了北洋舰队电码,并藉以掌握了满清电讯密码编排规律。
伊藤博文和宗泽亚在著述中认为,甲午战争最早的丰岛海战、北洋舰队出行状况、甚至包括战后李鸿章马关谈判,日本都以破译满清密码而抢得先机。
当然,长崎事件对甲午黄海海战影响最为重要的,还是满清自己好大喜功,愚蠢而主动暴露虚实。
自己没有供大型军舰停泊的船坞,于是,定远、镇远、济远等三艘世界当时顶级名优战舰,一起开进了日本的船坞。
大修期间,日本海军各类专家乔装工人,轮番上阵,对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舰结构、炮位、火力、装甲、动力等等核心部位进行反覆考究。
这些数据,不仅使得日本造船业凭空飞跃、领先满清,更在后来两军海战爆发时,为日军处处争先,提供了最准确、真实的炮击数据。
海战不久,日军抢先一炮,定远旗舰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毁、飞桥垮塌、重伤北洋海军统帅丁汝昌。
其他进入长崎船坞由日本人大修过的镇远、济远两舰,在黄海海战时,其主要炮位、指挥塔等要害,也是倍遭日舰狂轰滥炸,继而,诡异地失去强大的战力。
一而再,再而三,同样的重大失误总在重複。
可见,血战黄海之时,北洋舰队最强大的三大铁甲舰处处挨打,成为摆设,这绝不是日本海军快船、神炮的运气。
1895年2月17日。
长崎事件不到十年。
这天上午8点半,日本联合舰队军舰耀武扬威驶入亚洲最大的军港威海港。
汽笛长鸣中,日本军舰上的日本水兵整肃列队,趾高气昂登上满清帝国北洋海军的战舰。
他们用生疏的汉语,喝令沉默不语的北洋海军官兵降旗、列队、离舰。
铁甲战列舰镇远、铁甲巡洋舰济远以下,满清帝国北洋舰队平远、广丙、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边等十艘主力军舰,全部降下满清龙旗。
楼主这种人天天鼓吹西化,和共产党是一路货色,都是想从西方引进左翼思想来祸害中国的。
以学日本论。
袁世凯之镇压朝鲜,左宗棠之镇压新疆,难道不都是在学日本?
至于打不过日本,也只能说中国不如日本厉害。要学,也得学日本怎么变厉害,楼主可愿意?
西方馬列主義不是中國人自己主動引進的,是蘇聯以武力擴張共產主義的結果,沒有蘇聯的支持,中共不可能取代中華民國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这种人天天鼓吹西化,和共产党是一路货色,都是想从西方引进左翼思想来祸
: 害中国的。
: 以学日本论。
: 袁世凯之镇压朝鲜,左宗棠之镇压新疆,难道不都是在学日本?
: 至于打不过日本,也只能说中国不如日本厉害。要学,也得学日本怎么变厉害,楼
: 主可愿意?
但中国人做内应的情况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知识分子一贯左倾。
【 在 menyaihan (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馬列主義不是中國人自己主動引進的,是蘇聯以武力擴張共產主義的結果,沒有蘇
: 聯的支持,中共不可能取代中華民國
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如果蘇聯和美國都不插手,或蘇聯美國都各支持一方,中共都不會奪取天下,不過倒是可能在蘇軍的羽翼下在東北建立武裝割據政權,成為第二滿洲國。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中国人做内应的情况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知识分子一贯左倾。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可是两回事。
从五四青年算起,希望颠覆中国政权的知识分子虽然在中国总人口中是少数,但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到最后,国民党确实是因为美国不支持而倒台的(美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但从一开始,国民党就是靠苏联支持上台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连国民党本身都是苏联人的内应,更不用说普遍比国民党更左的中国知识界了。
【 在 menyaihan (my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如果蘇聯和美國都不插手,或蘇聯美
: 國都各支持一方,中共都不會奪取天下,不過倒是可能在蘇軍的羽翼下在東北建立武裝
: 割據政權,成為第二滿洲國。
中國知識份子的軟弱連老毛都看不上。1927年清黨就是國民黨和蘇聯決裂的標志,1938年為了牽制日本蘇聯短暫支持國民政府,每次國共發生沖突,1927~1937,1946~1950蘇聯都是絕對站在土工一邊的,沒有土工俄爹中共不可能掌權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知識份子打不了天下”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做內應”可是两回事。
: 从五四青年算起,希望颠覆中国政权的知识分子虽然在中国总人口中是少数,但他
: 们掌握着话语权。
: 到最后,国民党确实是因为美国不支持而倒台的(美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但从
: 一开始,国民党就是靠苏联支持上台的。
: 从某种意义上讲,连国民党本身都是苏联人的内应,更不用说普遍比国民党更左的
: 中国知识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