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粉和真辱华人士的辩论之道

Y
YXLM
楼主 (未名空间)

  因为本版有人提及品葱那个姨粉网站,我再批判一次姨粉。

  首先说下“辱华”这个事。
  “辱华”这个词经常有假,没少了被滥用作大帽子,扣在别人脑袋上。正如“黄俄犹太狗”没少了骂别人“日杂”。
  不过,姨粉之辱华,大多数是自认的,他自己都认了,我们再不认为他是“真”,岂不是自作多情?至于少数不认的,如果说理,难免也有破绽,何止有破绽,根本就是在卖破绽。
  这里的辱华逻辑是这样的:你说华人不好,有理,不算辱华;没理,又不是偶尔说说无心之失,而是揪住不放没完没了,肯定就是故意辱华了。

  有些真辱华人士根本不辩论,骂了就走,这个自然不是辩论之道,不论。姨粉和真辱华人士的辩论之道如何?

  例如,他们喜欢把中国几千年历史骂得一钱不值。
  表面上看,他们骂的越狠,反驳越容易。以中国历史论,我们大可以说:中国历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个事实太明显,根本无法反驳。
  注:不幸的是,总有些人标榜“中国历史属于世界最高水平”,这难免会在具体议题中被挫败,然后因为失败而给围观群众留下“中国历史最不堪”的错误印象。

  而且,只要我们咬死“任何优劣都是比较的结果”,同时坚决不接受“中国与世界最高水平(之类)相比较”的议题,不仅泛泛而论我们必胜,而且在针对具体议题的辩论上,我们也必胜。
  注:他们贬低中国太狠,手里站得住脚的论据却只有“中国不如世界最高水平(之类)”的案例,只要我们不上当,他们怎么赢呢?

  上述的我方策略其实是最简单的辩论策略,只要揪住对方的错误,不转移话题即可。不过,他们实际上还另有辩论之道。他们的辩论之道,就是用“无逻辑”来占“有逻辑”的便宜。

  他们对华人、汉族进行大范围、多案例的侮辱性指责。如果你挑出其中一个议题进行针对性反驳,他们只做形式上的否定。
  例如,他们说“汉人都是白痴,因为A案例”。
  你反对,论证“A案例不成立”。
  他们会反驳“A案例成立,因为B案例”。
  注: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只需要有“辱华”,一般而言,我们很难从一个案例去论证另一个案例,姨粉当然也不例外。但至少从形式上看,他们是可以这么论证的。
  如果你继续反对:“B案例也不成立”。
  他们就会反驳“B案例成立,因为C案例”。
  接下来是D、E、F等,等到辩论被拖长,他们随时还可以重提A、B、C。

  这种辩论的要点是:
  如果你揪住一个或几个案例不放,拒绝转移话题。姨粉就要制造一种氛围:华人总的来说是坏的,只是在个别案例上不成立。
  如果你跟着姨粉转移话题,就等于被姨粉牵着鼻子走,永远在他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阵地上作战。以姨粉的白痴,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能一直赢。但是有两点:
  一、我们不能获得一个明显的胜利,而这也不是“辩论本来就很难获得明显胜利”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就先跟着姨粉的思路跑。
  二、姨粉没费什么力气。他们也许时刻处于下风,但他们所干的事,只不过是把他们津津乐道的辱华言论翻过来调过去重复说N遍,完全不用动脑子。结果就是:我们费
了力气,他们爽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姨粉就无懈可击。
  首先,姨粉需要“氛围”。如前所述,只要我们严守辩论的一般原则,拒绝随时转移话题,揪住姨粉的错误不放(他们承认错误,我们当然可以放,但他们肯定不会承认错误,他们承认错误就不是姨粉了);他们能反击的方式,就只有“制造氛围”。而如果网站的整体氛围对姨粉不利(例如本站),他们也制造不出氛围来。
  而即便网站的氛围对姨粉有利,只要我们用更简明也更带侮辱性的方式,把上述的逻辑讲清楚,姨粉也没办法反驳,只能唾面自干。

  不过,他们可以封我们的嘴,例如在眼下那个品葱。

Y
YXLM

  这边刚说完,军版那边就出了一个类似案例。
  这里要说的是,其人大概率不是姨粉、辱华,不过,很多人都难免会受阿姨、黄左自由派的辱华套路影响。

  原文1楼是《中国人是最容易恐慌的群体》,至少1楼的内容也只是讲“最容易恐慌”。在我对“最容易恐慌”做出解释以后。coldstar就引入了另一个概念“不关心社会”。

coldstar:
所以说,大部分人怎么行动,现实就会怎么被造出来。
病毒出现以后的情况怎么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大家造出来的。挤兑医院,超市,恐慌的要命。但同时也是从不关心社会的一群人。 可悲。
p.s. 我没说你。
【 在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民族是“没心没肺”,酗酒吸毒犯罪都乐此不疲,等于热爱慢性甚至半急性自
: 杀,他们当然不会恐慌。
:   另一些民族是好日子过得太久,没危机感。
:   中国人正好两头都不是。
:   囤积物资的特点,在于它对囤积者而言成本太低,而对于不囤积者而言,很容易造
: 成不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的公德心确实略有缺陷。
:   我说“略有”,有两个原因。
:   一是,跟喜欢犯罪的民族比,这个不算什么。
:   二是,其实大多数中国人,例如本人,也知道不该囤积。问题是,作为中国人,我
: 很清楚中国人肯定会囤积。如果别人囤积我不囤积,就很容易给我造成不便,所以有机
: ...................
Y
YXLM

  接2楼。
  为了方便大家看清这种转移话题的套路,把原文1楼也贴来,以切实说明原文本来只讨论了“容易恐慌”这一属性。

razr:《中国人是最容易恐慌的群体》

洛杉矶华人聚居区的Costco几个货架都抢空了。朋友发的照片过来,让我赶快去抢货。于是刚才提前下班,赶到我家附近的Costco,以为人山人海呢。结果根本没多少人,没
有哄抢,各种货物供应充足,每个人的购物车里看去都是一个星期的量。

所以中国人是最容易恐慌的,包括我自己,听别人一说,急忙就去了。

这个和武汉人民一样,一说新冠病毒了,咳嗽的,流鼻涕的,打摆子的,发冷的,头痛的,大家都往医院跑,结果本来没有事的,却产生了聚集性传染,引发病毒大传播大爆发,还把医院给搞崩溃了。

中国人这个恐慌性从众心理,是不是挺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