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 电影与媒介研究 文科Ph.D.申请总结

G
GYCS
楼主 (未名空间)

写下这篇总结的初衷很简单,希望通过申请季的回顾得到对北美文科博士申请策略的新思考,并希望这种叙述能够有机会触碰到同样在经历或者准备要经历这个过程的同学。作为一个媒介研究的学生,我一直相信Open Access和Information Network的重要性,而文科博士申请的信息板块,可能仍然是现有的(尤其中文)网络平台里面最欠缺的部分。我因为拥有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而深感自己拥有了一种奇特的、专属于网络时代的“特权”。但也因为网络的存在及其媒介的自反性,它给予了我们乌托邦式的去建筑开放环境的可能性。而“申请北美文科博士的分享”(包括我这个日记)可能是这个设想中,最现实的、微小的、可行的实践。

在这个实践中,我会分析每个申请component的重要性,并想要论述的是:1、考北美文科博士大多数时候不需要你是天才,也不需要你是全才,但需要你是有调查能力的可塑之才;2、考北美文科博士需要100分的话,假设每个人都不是天才型选手可以不断给自己无上限加分的前提下,自己的硬件软件拿满可能也就50分,而另外的50分大多数时候是看你的“运气”--但是通过精细的学校/院系/老师和自己研究方向的匹配参照,可以大大提高“运气”部分拿高分的可能性;3、无论你是多么天才型的选手,参与北美至
top的文科项目申请仍旧跟参与“大乐透“一样有相似的精神体验。

这是一个,不天才也不全才的选手,用不华丽的背景,考上合宜的(甚至附加惊喜的)学校的故事。

申请背景:

本科学历:B.A. in English / B.A. in Economics, 国内语言类院校+哥大交换学习经历
硕士学历:M.A. in Film and Media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标化成绩:M.A. GPA 3.9; GRE V165, Q (nbdc), AW5.0; TOEFL 110+
推荐信:四位哥大本系教授,其中两位学界大牛级人物
Writing Sample:我的硕士论文或其节选
会议及发表:无论文发表;四个北美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s
工作经历:北美电影节策展部门实习;哥大学术活动及会议助理;无助教经历

申请结果:

Offer: USC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 Northwestern (Screen Cultures); UCSB (Film and Med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 Concordia (Film and Moving Image Studies)
Waitlist: University of Toronto (Cinema Studies)
Rejection: NYU (Media,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Yale (Film and Media
Studies/History of Art); Harvard (Film and Visu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story of Art)

教育经历:

非常遗憾,北美的本科或硕士学历仍然在北美文科博士申请中占据了较大的先天优势--这不仅体现在那些非常直接的显而易见的环节中,如推荐人能够真正发挥“推荐”的作用;还更体现在其他隐藏的“软背景”,“软环境”对一个学生的塑造当中,如培养体系内的思考模式与特征,了解学术领域的走向,精确把握北美语境下相关学科所着重的问题域。后者在我看来是学术圈自然生态的选择结果,也是我们暂时没法突破、但又恰恰是(我认为的)在申请中有很大影响的规则--尤其是对于我所申请的这些没有带有强烈区域研究色彩的专业而言(注意!这里并不是说申请者不需要一个区域意识。恰恰相反,有特定的区域研究意识是加分项。但是太强烈的和太少的区域/历史时段意识都不
会是一件对申请有利的事情,前者极度压缩了自身的领域范围即申请空间,后者带来非常多的不稳定性)。

如果你是复旦中文系的硕士想要申请伯克利的东亚研究,或者国内特定时段的历史系学生申请北美有东亚史学的历史系或东亚系,再或者是在欧洲修炼了极强的当地语言文学背景,那你完全可以忽略北美学历优势论。但除此以外,我还是建议有条件的、非美本同学,争取在北美获得一个硕士学位--这会是很好的一个跳板。就我本专业而言,几个很适合作为跳板的硕士项目有:我毕业的哥大Film and Media Studies,南加大的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UCLA的Cinema and Media Studies (Research Track),
芝加哥的MAPH,加拿大的几所优秀的(难进的)也经常被忽略的项目--Concordia的
Film and Moving Image Studies,多大的Cinema Studies,麦吉尔的Communication
Studies,英国的极度难考的牛津 Film Aesthetics,实力不错的爱丁堡和KCL的Film
Studies,和最后,大家又爱又恨的NYU Tisch Cinema Studies(此处略去不表)。隔
壁东亚系也有很多跳板项目,哥大、哈佛、杜克、斯坦福、耶鲁、UCLA、密歇根、华盛顿大学的东亚系都是不必多说的好项目(由于我不是东亚方向的,对这方面还不是非常了解,可能还忽略了一些宝藏项目)。

标化成绩:

GPA当然不能太低,但一般要申请博士的同学这一项都不是什么问题。
标化考试不是不重要,只是当你达到一定条件,没那么重要。耶鲁大学官网上对于标化考试成绩的看法是这样的,"individual departments and programs use test scores as a part of their holistic review of your application." 这几乎也是所有我看到的博士项目对于这些成绩的看法,我个人的翻译是,有就行,别太差(虽然纽大的
MCC有一个潜在的v160 aw4.5的minimum 但是 fuck'em alright!?)。今年哥大艺术史
系招了一个GRE的verbal只有155的人,更加说明标化成绩不会成为拒你的那个理由。我个人是十足的标准化考试反对者和抗议者,它们不仅不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学生的学术水平,还potentially在助长教育阶级分化。其中GRE更是如此,所以我希望以后的文科硕/博士项目可以渐渐取消对于标准化考试的要求(例子:哥大电影媒介研究MA,斯坦福
和耶鲁的艺术史系PhD,纽大的电影学MA/PhD都已经纷纷不要求递交GRE成绩)。准备标化考试的时间是我认为整个申请季里面耗时前茅,回报率却最低的一段时间。Save our time, money and sanity!!!

选校选校选校!:

选校简直太重要了,重要到我要说三遍再加感叹号!
选校其实应该被理解为选择匹配的老师、考察在读学生或毕业学生的研究方向,再附加一点整体的学术氛围(重要程度当然是分了先后)。

如何选择匹配的老师是我认为所有文科博士申请者都必须精修的课题。而这其中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需要在申博之前已经(最好)有一个完整的/可发展的博士project,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方向;另一方面在于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mindset--申请是根据导师/研究方向选校而不是根据学校名气声望选校(博士申请最不缺的就是top programs盲投一气,最后一个项目都没考到的例子)。那如何找到自己合适的导师呢,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主要是有这么一些路径:
1.首先,最系统的方式是先从自己的research出发。在自己的研究中,哪位学者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哪本书/文章让自己受益匪浅?书或文章里面重要的引用的作者是什么人
?这些学者是哪里毕业的,这位学者还在教书吗,还在哪里教书?他们的老师有谁,他们的学生有谁?相信我,当开始做一个research的时候,这些都将会是需要挖掘的重要一环,这样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学者网络。而找到自己最想跟的老师,然后发现这个老师还在招学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2.了解会议。在我们Film and Media Studies的专业里面,每年有大大小小各种学术会议,大至Society for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Visible Evidence的年会(前者为整个电影媒介学学界上至大牛教授下至本科生都可以/可能参加的年度学术成果大展示
;后者为侧重于纪录片研究的大会),小至每个学校自己举办的Graduate Student
Conference/Symposium。每年的这些会议的会议题目/或panel主题都是很好的切入点,从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和自己研究方向/题目相符合的主题或题目,然后扫描
里面的参会者(主要为参会的教授--大会议的话请参考教授组,小会议请关注keynote speaker)。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你未来的导师。

3. 最后还有个死脑筋的办法,就是把出名的program都查一遍,然后不出名的program
也查一遍,北美有电影媒介学博士的也没多少家了,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花多少时间都值得!

最后强调一句:不推荐盲目全申top校top programs!!不盲目申请跨专业项目--毫无
艺术史背景的我还胆敢申请艺术史就是自己找拒。

套磁:

我总共只套了加拿大的两所学校,因为他们要求先套磁。两所的回应都很积极,结果是一个录了一个没有。剩下的美国学校都没有套磁,结果也看到了--套磁(尤其是文科)意义不大。还是那句,文科申请都是以committee制进行录取。其中ucsb和西北两所我
得知是几乎全体faculty进行选人,一个两个老师的话语权真的不大。但是如果有一个
你非常想跟的老师,你可以发个邮件问问看他们有没有on leave还有没有在收学生--有些时候被拒其实就是因为你的poi当年不在学校/准备退休不招人呢(今年发生在自己和身边同学身上都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就可以考虑是不是不要浪费申请费了。

推荐信:

首选,你上过课的,成绩不错的,了解你的大牛教授;次选,你上过课的,成绩不错的,了解你的教授老师;最后,一般了解的大牛教授,熟悉的相关系主任教授,能够补充你的弱势或突出自己其他背景优势的老师。避免课程成绩一般的授课老师(A-以下)或只有过见面之缘没有深入了解的教授。

Statement of Purpose:

我认为(我argue)Statement of Purpose是博士要求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最最重要的文
章。从我自身了解的情况中得知,这篇文章也是被反复阅读、讨论、对比得最为仔细的材料--在很多时候,admission committee用sop充当鉴别学生的identification file
。很多同学会有一个疑惑,博士申请的文书里面是否应该提出一个完整的project构思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在不同学科、甚至是在不同申请人的情况下,答案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状况。像据我了解,东亚研究系的申请文书sop基本上都是开门见山直接上来一
篇完整的研究计划。但是在我们电影与媒介研究系,情况往往是多样化的--我见过完全是书写自身生长环境与电影等媒介的亲密关系的,也有抒发对于某种国别电影的研究或某类电影历史的缺失的遗憾的,当然也有情感色彩较弱、完完整整地提出一个研究计划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可能让你被录取。

但作为一个国际生,我个人的建议是,我们仍然应该以提出一个结构完整、思考成熟的研究项目作为自己sop的书写目标。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情感色彩更强的sop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之处,他们能够在情感的连结之中穿插智识的连结--对自己的个人/亲密经历
的再描述和再思考是如何挑战并重塑自己既成的一个认知论的。这种文章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很多情况下,都是native speaker的语言水平和能力才能在叙事中完整展现其思考能力,而这恰恰是非母语者非常欠缺的。所以我会建议国际生申请者,还是尽量通过比较扎实的语言去呈现自己细致构思的一个项目,可以弥补/掩盖非母语者的一些语
言劣势,而且反过来也可以直接突出项目深度、自身思考能力、和阅读累积。

而我认为,这种风格的SOP最好是即能体现自己proposed project的深度,也能体现自
己academic interests的广度的。换句话说,你应该在文书里面提出一个半开放性的
project构思,前半段回答“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和这个题目的学术研究必要性/紧迫性,然后再用部分篇幅去书写你对这个题目已做的研究和思考--这个部分需要“精”,亮出自己的理论实力;后半段再提出至少2个,最好3个题目自己构想的发展方向--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去走,有哪些potential的archive可以挖掘,研究可以触及到的什么其它感兴趣领域的问题--这里就体现一个自己想象project的能力,所以要尽可能展现出
自己更“广”的研究兴趣。

Writing Sample:

选择一篇你觉得你写的最好的或者跟你研究题目高度相关的文章作为writing sample。而这个writing sample的关键,在于writing。writing真的是每个同学都有很多疑难杂症,而我个人认为最“临时抱佛脚”改writing sample的方法,就是找一篇你觉得结构非常清晰,行文也流畅,用词也直接的native speaker发表的论文,来对照学习。尤其需要学习的是他们怎么开头,怎么从开头引入自己的argument,再怎么从前面开始暗示后面正文的结构,然后再看看正文里面每一章节之间的过渡是怎么样的,最后学习参考结尾的风格。我始终相信,通过行文结构的反复锤炼,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作文过程中的思考盲区和论证漏洞。这个方法既可让文章对于读者而言更approachable,也可以顺便修正文章理论使用和论证逻辑。在这个完成之后,可以再去writing center或者上网找tutors和freelancers对自己的语法进行最后的一个修改整理。

会议与发表:

这个在申请中应该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行的要素。我身边有不少即没参加过会议也没有发表却申请得非常好的同学。我个人也并没有发表--事实上,grad school的老师也
不会期待一个刚读完硕士的学生能有什么发表。当然有机会的话,参加一些会议还是有帮助的。你即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学术趋势,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学术社交能力,甚至有可能遇上自己的potential supervisor混混脸熟。

有且仅有此生难忘的西北面试:

在这里只是想要单纯分享一下2020年了居然还能遇到on-site interview要跟全体七个
faculty在一天之内分别一对一面试的项目!面完之后我有大概十天不想再讲英文。(
幸好整个申请季下来就西北认真面试,华大稍微面试了一下,不然可能到最后会被摧残。)

但也因为一天长时间的面试,所以我也基本上了解到面试会被问到的一些高频问题:
1、你这个project的灵感来自哪里?(你为什么要做这个project?)
2、你如何想象你这个project的发展方向?
3、你的archive是什么/在哪里?你如何去找你的archive?
4、最影响你的几个理论家是谁?你的project受哪些theories的影响很大?
5、xxx的作品你读过吗?(你要是回答读过)你怎么看待xxx和xxx的区别?
6、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学术兴趣?你还有什么别的projects吗?
7、你在做这个research/写这个thesis/你的ws里面遇到的/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基本上围绕着这些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更细的东西延展出来进行讨论,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了解自己提出的project是什么一个样子的。我的准备方法就是写了一个大纲来
介绍自己的项目,然后从中提炼出可以触及到的知识点,然后熟记,面试的时候有个底稿在心里面,就算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个问题还可以东拉西扯一下orz

在申请的过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鼓舞,希望这个复盘能够对一些想要申请的同学有所启发。
(在疫情被quarantined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和幸运。)
j
jiangyong

费这么大力气就为了读一个找不到工作的PHD?
【 在 GYCS (天空之城)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下这篇总结的初衷很简单,希望通过申请季的回顾得到对北美文科博士申请策略的新
: 思考,并希望这种叙述能够有机会触碰到同样在经历或者准备要经历这个过程的同学。
: 作为一个媒介研究的学生,我一直相信Open Access和Information Network的重要性,
: 而文科博士申请的信息板块,可能仍然是现有的(尤其中文)网络平台里面最欠缺的部
: 分。我因为拥有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而深感自己拥有了一种奇特的、专属于网络时代的
: “特权”。但也因为网络的存在及其媒介的自反性,它给予了我们乌托邦式的去建筑开
: 放环境的可能性。而“申请北美文科博士的分享”(包括我这个日记)可能是这个设想
: 中,最现实的、微小的、可行的实践。
: 在这个实践中,我会分析每个申请component的重要性,并想要论述的是:1、考北美文
: 科博士大多数时候不需要你是天才,也不需要你是全才,但需要你是有调查能力的可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