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藏在悬空寺里的秘密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2月23日 21点41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5
接近 3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在金龙峡转个弯,便远远地看到重檐殿阁、红墙黄顶的悬空寺,像一幅浮雕镶嵌在万仞绝壁间。二十余根筷子似的木柱顺着嵯峨山势,顺高就低地支撑在底部。整座寺院背贴恒山,上载悬崖,下俯河谷,集合了“奇、险、巧、奥”,融会了历史、文化、地理、建筑于一体,可谓是宏图巨制。虽然离地60多米高的悬空寺,与刀削般寸草难生的翠屏峰相比,渺小的如一只小鸟,但那随时跌下的险要情形却令到访的所有人震惊。谁也没有想到,这令人心悬的“危楼”,一挂就是1500多年。
随着摩肩接踵的行人,我们过了河,便到了悬空寺脚下。悬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整个寺庙上下双层回路,共有楼阁41间,主要殿堂17处,可谓设计巧妙。近观悬空寺,其实真正“悬空”的只是连接中东部的那一段,受力主要是靠嵌入石壁的横梁支撑,后来加上去的立柱仅为辅助和安抚人心,这从那些没有任何防护的柱基便可以看清。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配以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而撑,让悬空寺稳稳当当地挂在半山上。
大多数佛寺,都是建在高大的平台上,让信众仰视圣者。道家好奇幻,所以建造的悬空寺挂在半山上,即使百般炼丹升不了天,离天近一些也好!民谚曰:“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抬头仰望,整座寺院如燕窝般紧贴在陡崖峭壁上,依崖凹凸、依势而升,甚是壮观,唯有用仰视的心境和姿势来感受这座旷世寺庙。就连狂放不羁的唐代诗人李白也钦佩地写下“壮观”两个大字,看遍名山古迹的徐霞客并增名“天下巨观”。不管是李白的字,还是徐霞客的观,都难以述尽悬空寺的壮哉。
随着鱼贯前行的队伍,穿过半个身子挤进山体的圆拱寺门,我们进入了悬空寺。“一入佛门深似海,一入悬空寺方知险。”作为世界“十险”之一的建筑,悬空寺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虽然路边有一道木栏护着,但那斑驳失色的久远年代,任我怎么也不敢凭栏远眺,只是将身子紧紧地贴在石壁上,心无旁骛地一味前行。因为地势险要,所以悬空寺修建的特别狭小,许多过道和楼梯只容一人通过。好不容易碰到一处宽敞的殿宇之地,才大饱寺景。整个寺,无论从门窗到柱墙,还是屋顶,基本上全部是用木头做成的。斑驳褪色的柱体告诉世人这里已沉食了千年的岁月,窗间精美的雕花图案佐证着当年设计者和工匠们的考究。朱红的门窗,金色的琉璃瓦,墨绿的瓦当,精致的雕刻,浓墨重彩的壁画、泥塑,都让这座传世的建筑变的丰富多彩。随着行人,我们一会儿钻天窗,一会儿走飞栈,尽管有路标,但仍有一种进入迷宫的感觉。最让人揪心的,还是生怕一不小心摔倒,因为楼梯实在太陡了。
悬空寺让人称奇的除了悬之外,还有三教同堂共处的怪象。在寺中,即有佛堂11处,又有道观5处,还有三教合一1处。最后,我们便登到了悬空寺北端的最高层三教殿,殿内供奉着“佛、儒、道”三教的最高领袖,居中的是释迦牟尼,左为老子,右为孔子。除了这座被人戏称为“统战部”的三教殿,悬空寺还有带有多重性格的关帝殿,只不过面如赤枣的大刀关羽变成了正襟危坐的关圣帝君。在这里,他不仅是儒家推崇的武圣人,还是佛教护佑寺院的伽蓝神、道教伏魔镇邪的天将。
有道是自古佛道不同山,而悬空寺却一堂三教同结义,且千年不倒?当地的朋友介绍道,要揭晓这些秘密还得从北魏说起。北魏太武帝执掌朝政时,让道教成为国教,受宠嵩岳道士寇谦之力劝太武帝在京都平城(今大同)附近造一座“静轮天宫”,“必令其高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欲上与天神交接。”这么一个“空中楼阁”式的设计,当然无法实现。到了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执政的孝文帝决定把皇家道坛迁移到桑干之阴、
岳山之阳的“东山万仞之上”,这就是现在的悬空寺。悬空寺背西向东,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之下,不经风雨少有阳光照射,加之历朝历代的修葺与保护,以及严格控制入寺人数,所以才千年不倒。同时,建设时,此起彼伏的战争和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让颇具雄韬大略的孝文帝意识到,国家的安定祥和除了政治、经济建设之外,还需进行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包容,于是,这就有了悬空寺。三家祖师同处一室,大家各敬各的神、各烧各的香。看似怪诞,却在情理之中。
一个来回走完了悬空寺,一次探访参悟了大同世界的奥秘。悬空寺的奇,是一种跨越、脱俗,令人拍案的奇;悬空寺的美,是一种伟岸、傲然,令人惊叹的美。这种奇、这种美,历经千年依如这寺一样,影响和光耀着我们这个民族。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在金龙峡转个弯,便远远地看到重檐殿阁、红墙黄顶的悬空寺,像一幅浮雕镶嵌在万仞绝壁间。二十余根筷子似的木柱顺着嵯峨山势,顺高就低地支撑在底部。整座寺院背贴恒山,上载悬崖,下俯河谷,集合了“奇、险、巧、奥”,融会了历史、文化、地理、建筑于一体,可谓是宏图巨制。虽然离地60多米高的悬空寺,与刀削般寸草难生的翠屏峰相比,渺小的如一只小鸟,但那随时跌下的险要情形却令到访的所有人震惊。谁也没有想到,这令人心悬的“危楼”,一挂就是1500多年。
随着摩肩接踵的行人,我们过了河,便到了悬空寺脚下。悬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整个寺庙上下双层回路,共有楼阁41间,主要殿堂17处,可谓设计巧妙。近观悬空寺,其实真正“悬空”的只是连接中东部的那一段,受力主要是靠嵌入石壁的横梁支撑,后来加上去的立柱仅为辅助和安抚人心,这从那些没有任何防护的柱基便可以看清。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配以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而撑,让悬空寺稳稳当当地挂在半山上。
大多数佛寺,都是建在高大的平台上,让信众仰视圣者。道家好奇幻,所以建造的悬空寺挂在半山上,即使百般炼丹升不了天,离天近一些也好!民谚曰:“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抬头仰望,整座寺院如燕窝般紧贴在陡崖峭壁上,依崖凹凸、依势而升,甚是壮观,唯有用仰视的心境和姿势来感受这座旷世寺庙。就连狂放不羁的唐代诗人李白也钦佩地写下“壮观”两个大字,看遍名山古迹的徐霞客并增名“天下巨观”。不管是李白的字,还是徐霞客的观,都难以述尽悬空寺的壮哉。
随着鱼贯前行的队伍,穿过半个身子挤进山体的圆拱寺门,我们进入了悬空寺。“一入佛门深似海,一入悬空寺方知险。”作为世界“十险”之一的建筑,悬空寺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虽然路边有一道木栏护着,但那斑驳失色的久远年代,任我怎么也不敢凭栏远眺,只是将身子紧紧地贴在石壁上,心无旁骛地一味前行。因为地势险要,所以悬空寺修建的特别狭小,许多过道和楼梯只容一人通过。好不容易碰到一处宽敞的殿宇之地,才大饱寺景。整个寺,无论从门窗到柱墙,还是屋顶,基本上全部是用木头做成的。斑驳褪色的柱体告诉世人这里已沉食了千年的岁月,窗间精美的雕花图案佐证着当年设计者和工匠们的考究。朱红的门窗,金色的琉璃瓦,墨绿的瓦当,精致的雕刻,浓墨重彩的壁画、泥塑,都让这座传世的建筑变的丰富多彩。随着行人,我们一会儿钻天窗,一会儿走飞栈,尽管有路标,但仍有一种进入迷宫的感觉。最让人揪心的,还是生怕一不小心摔倒,因为楼梯实在太陡了。
悬空寺让人称奇的除了悬之外,还有三教同堂共处的怪象。在寺中,即有佛堂11处,又有道观5处,还有三教合一1处。最后,我们便登到了悬空寺北端的最高层三教殿,殿内供奉着“佛、儒、道”三教的最高领袖,居中的是释迦牟尼,左为老子,右为孔子。除了这座被人戏称为“统战部”的三教殿,悬空寺还有带有多重性格的关帝殿,只不过面如赤枣的大刀关羽变成了正襟危坐的关圣帝君。在这里,他不仅是儒家推崇的武圣人,还是佛教护佑寺院的伽蓝神、道教伏魔镇邪的天将。
有道是自古佛道不同山,而悬空寺却一堂三教同结义,且千年不倒?当地的朋友介绍道,要揭晓这些秘密还得从北魏说起。北魏太武帝执掌朝政时,让道教成为国教,受宠嵩岳道士寇谦之力劝太武帝在京都平城(今大同)附近造一座“静轮天宫”,“必令其高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欲上与天神交接。”这么一个“空中楼阁”式的设计,当然无法实现。到了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执政的孝文帝决定把皇家道坛迁移到桑干之阴、
岳山之阳的“东山万仞之上”,这就是现在的悬空寺。悬空寺背西向东,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之下,不经风雨少有阳光照射,加之历朝历代的修葺与保护,以及严格控制入寺人数,所以才千年不倒。同时,建设时,此起彼伏的战争和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让颇具雄韬大略的孝文帝意识到,国家的安定祥和除了政治、经济建设之外,还需进行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包容,于是,这就有了悬空寺。三家祖师同处一室,大家各敬各的神、各烧各的香。看似怪诞,却在情理之中。
一个来回走完了悬空寺,一次探访参悟了大同世界的奥秘。悬空寺的奇,是一种跨越、脱俗,令人拍案的奇;悬空寺的美,是一种伟岸、傲然,令人惊叹的美。这种奇、这种美,历经千年依如这寺一样,影响和光耀着我们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