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深海生存方案:当一条比黑更黑的鱼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2日 7点40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5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如何在黑暗无光的深海里生存?一种方案: 拥有比黑更黑的皮肤。
一种“超黑鱼” 穴口奇棘鱼(Idiacanthus antrostomus )|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超黑鱼”
只有不到 1% 的阳光,能够照射到超过 200 米的深海里;这里除了发光生物,几乎一
片漆黑。为了在深海里隐身、不被捕食者或猎物发现,一些鱼会演化出“超黑”的皮肤——这是 目前已知的最黑的几种材料之一。
例如,梦角𩽾𩾌属( Oneirodes )的一种鱼, 对光的反射率只有 0.
051%。这比普通黑纸 10% 的反射率低得多,而目前最黑的合成材料(垂直排列的碳纳
米管),对光的反射率则为 0.045%。
另一种“超黑鱼”角高体金眼鲷( Anoplogaster cornuta ),在普通条件下拍摄出来就是黑漆漆一条鱼(右图)|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在最近的《当代生物学》期刊上,来自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杜克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 18 种“超黑”的鱼,梦角𩽾𩾌属的这种鱼是其中最黑的。这 18 种鱼的皮肤,对整个可见光波段的平均吸收率超过 98.96%;对深海中存留最多的
480nm 光线,有超过 99.4%的吸收率。
皮肤中的黑素体
之前在鸟类、蝴蝶、蜘蛛等动物上也发现了超黑表面,它们多是通过角蛋白或甲壳素,在表面形成了特殊的结构。这些鱼则不同, 它们仅仅依靠皮肤中黑素体的排列,就实
现了超黑。
一些雄性极乐鸟也有着超黑的羽毛 | Ed Scholes
黑素体是一种含有黑色素的细胞器。科学家使用电子显微镜对 9 种超黑鱼的皮肤进行
观察,发现它们的皮肤中都有一层密密麻麻堆积的黑素体;而且,经过与模型的对比,研究者发现, 这些黑素体的排列方式与最优状态非常接近,从而达到了极低的反射率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特征:
1)根据模型,当黑素体的等效直径为 600~800nm、长宽比为 2 时,黑素体层对光有
最低的反射率。而这些超黑鱼的黑素体, 等效直径为 612nm,长宽比平均为 2.1。
2)当黑素体层厚度增加时,反射率会快速衰减;但当厚度增加到 7μm 以上时,受限
于最表层的反光,反射率则将不再继续降低。而超黑鱼的黑素体层, 平均厚度约为 8
μm。
研究中用到的另一种“超黑鱼” 厚头犀孔鲷(Poromitra crassiceps)|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模仿这种“鱼中黑洞”的皮肤,人们可能开发出更便宜、灵活和耐用的超黑材料,应用于光学设施、军事制造等,可以防止反射光对性能造成影响。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如何在黑暗无光的深海里生存?一种方案: 拥有比黑更黑的皮肤。
一种“超黑鱼” 穴口奇棘鱼(Idiacanthus antrostomus )|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超黑鱼”
只有不到 1% 的阳光,能够照射到超过 200 米的深海里;这里除了发光生物,几乎一
片漆黑。为了在深海里隐身、不被捕食者或猎物发现,一些鱼会演化出“超黑”的皮肤——这是 目前已知的最黑的几种材料之一。
例如,梦角𩽾𩾌属( Oneirodes )的一种鱼, 对光的反射率只有 0.
051%。这比普通黑纸 10% 的反射率低得多,而目前最黑的合成材料(垂直排列的碳纳
米管),对光的反射率则为 0.045%。
另一种“超黑鱼”角高体金眼鲷( Anoplogaster cornuta ),在普通条件下拍摄出来就是黑漆漆一条鱼(右图)|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在最近的《当代生物学》期刊上,来自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杜克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 18 种“超黑”的鱼,梦角𩽾𩾌属的这种鱼是其中最黑的。这 18 种鱼的皮肤,对整个可见光波段的平均吸收率超过 98.96%;对深海中存留最多的
480nm 光线,有超过 99.4%的吸收率。
皮肤中的黑素体
之前在鸟类、蝴蝶、蜘蛛等动物上也发现了超黑表面,它们多是通过角蛋白或甲壳素,在表面形成了特殊的结构。这些鱼则不同, 它们仅仅依靠皮肤中黑素体的排列,就实
现了超黑。
一些雄性极乐鸟也有着超黑的羽毛 | Ed Scholes
黑素体是一种含有黑色素的细胞器。科学家使用电子显微镜对 9 种超黑鱼的皮肤进行
观察,发现它们的皮肤中都有一层密密麻麻堆积的黑素体;而且,经过与模型的对比,研究者发现, 这些黑素体的排列方式与最优状态非常接近,从而达到了极低的反射率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特征:
1)根据模型,当黑素体的等效直径为 600~800nm、长宽比为 2 时,黑素体层对光有
最低的反射率。而这些超黑鱼的黑素体, 等效直径为 612nm,长宽比平均为 2.1。
2)当黑素体层厚度增加时,反射率会快速衰减;但当厚度增加到 7μm 以上时,受限
于最表层的反光,反射率则将不再继续降低。而超黑鱼的黑素体层, 平均厚度约为 8
μm。
研究中用到的另一种“超黑鱼” 厚头犀孔鲷(Poromitra crassiceps)| Karen
Osborn, Smithsonian
模仿这种“鱼中黑洞”的皮肤,人们可能开发出更便宜、灵活和耐用的超黑材料,应用于光学设施、军事制造等,可以防止反射光对性能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