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音乐和电影等带出来的情绪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1月16日 8点53分 PT
共 (3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dao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d
dbdgy
接近 5 年
2 楼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r
robbin
接近 5 年
3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我酷爱音乐竞技节目。现在看街舞啥的。爽。
s
sdao
接近 5 年
4 楼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了呢?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酷爱音乐竞技节目。现在看街舞啥的。爽。
s
sdao
接近 5 年
5 楼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 在 dbdgy (Wy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
: 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
: 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
: 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d
dreamfIy
接近 5 年
6 楼
对境有外境有內境吧
歌唤起的记忆情感也属于名色,也就是心所,不是心本身
以上是对于尚处二元的凡夫而言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d
dreamfIy
接近 5 年
7 楼
饥来吃饭困来眠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s
sdao
接近 5 年
8 楼
很好很好,"be who you are". 音乐电影对我从来不是必需品,也难怪我不理解。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饥来吃饭困来眠
s
sdao
接近 5 年
9 楼
那对于”无”元的菩萨而言呢?(不知道说菩萨是“无”元对不对?)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境有外境有內境吧
: 歌唤起的记忆情感也属于名色,也就是心所,不是心本身
: 以上是对于尚处二元的凡夫而言
d
dreamfIy
接近 5 年
10 楼
不二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对于”无”元的菩萨而言呢?(不知道说菩萨是“无”元对不对?)
d
dreamfIy
接近 5 年
11 楼
我帮你翻译一下:
robbin,你看街舞爽的时候佛号还在吗?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d
dreamfIy
接近 5 年
12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好很好,"be who you are". 音乐电影对我从来不是必需品,也难怪我不理解。
我最近迷上了许巍的蓝莲花,可以循环播放几百遍都听不腻,比完成念佛功课还来劲
f
fivestone
接近 5 年
13 楼
前两年,我把我以前攒下来的所有音乐CD和movie的DVD等,连同存储包都一起送人了,应该有几百张吧,还把我从小就保存的很多邮票也基本送人了。
现在也很少看普通的电影和音乐,比如前段时间看了个连续剧,了凡的故事,很不错,推荐一下。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f
fivestone
接近 5 年
14 楼
说的好。减少娱乐,是属于守戒的一部分。当守到八戒时,就不能有娱乐活动了。想想猪八戒还是挺不容易的。
【 在 dbdgy (Wy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
: 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
: 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
: 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r
robbin
接近 5 年
15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我做不到随时觉知。
但觉知和觉受不相违。
r
robbin
接近 5 年
16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你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s
sdao
接近 5 年
17 楼
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也常常问自己。其实不是我“要”活着,是我“被”活着。
既然我是被活着,所谓的“活着的意义”还有意义吗?好比小孩被妈妈逼着吃饭,对妈妈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小孩来没有意义。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s
sdao
接近 5 年
18 楼
八戒开始应该只是天人吧,结果跟着师傅吃吃喝喝偷偷懒就直接成佛了。。。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减少娱乐,是属于守戒的一部分。当守到八戒时,就不能有娱乐活动了。想想
: 猪八戒还是挺不容易的。
s
sdao
接近 5 年
19 楼
各种法门无非就是不同的方式专注心念,所以你是不是可以钻研一个”蓝莲花法门"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近迷上了许巍的蓝莲花,可以循环播放几百遍都听不腻,比完成念佛功课还来劲
r
robbin
接近 5 年
20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也常常问自己。其实不是我“要”活着,是我“被”活着。: 既然我是被活着,所谓的“活着的意义”还有意义吗?好比小孩被妈妈逼着吃饭,对妈
: 妈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小孩来没有意义。
你为啥认为自己是“被”活着?
s
sdao
接近 5 年
21 楼
大家都是被活着 被迫六道轮回啊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为啥认为自己是“被”活着?
r
robbin
接近 5 年
22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都是被活着 被迫六道轮回啊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s
sdao
接近 5 年
23 楼
不知道
但我看大多人都有烦恼
有烦恼的应该不是大菩萨吧
你一问 我的问题更多了 倒驾慈航的菩萨 知道自己是大菩萨吗?
金刚经说菩萨应该无相
真正的大菩萨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是大菩萨
但大菩萨应该没有烦恼
那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烦恼 是不是可以推断自己就是大菩萨?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br>: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br>
r
robbin
接近 5 年
24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 但我看大多人都有烦恼
: 有烦恼的应该不是大菩萨吧
: 你一问 我的问题更多了 倒驾慈航的菩萨 知道自己是大菩萨吗?
: 金刚经说菩萨应该无相
: 真正的大菩萨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是大菩萨
: 但大菩萨应该没有烦恼
: 那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烦恼 是不是可以推断自己就是大菩萨?
:
: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
s
sdao
接近 5 年
25 楼
因为我有烦恼
所以我既不是菩萨也不是佛
那就是被迫在六道里轮回的人
这个逻辑不对?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r
robbin
接近 5 年
26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我有烦恼
: 所以我既不是菩萨也不是佛
: 那就是被迫在六道里轮回的人
: 这个逻辑不对?
:
: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
逻辑又不是事实。
s
sdao
接近 5 年
27 楼
不明白,详细说说?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又不是事实。
r
robbin
接近 5 年
28 楼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明白,详细说说?
不用逻辑,你为啥认为自己‘被活着’?
S
Santong
接近 5 年
29 楼
换个角度,看电影也可以修行,仅供您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y4VXDiM-oIz9C_qRP2pGKA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l
lce53
4 年多
30 楼
只要守住本心,听音乐或看电影不过是生活中的日常罢了。
S
SeeU
4 年多
31 楼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3.htm
雜阿含493經
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
「若阿練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淨想,還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不得淳淨,是故還為愛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淨相隨生愛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
譬如:鳥翮入火,則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淨相,即順遠離,流注、浚輸,比丘當如是知:於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靜,寂止息樂,淳淨一心,謂:我思惟已,於淨相順於遠離,隨順修道,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這是解脫道的態度。
若是大乘,好的音乐和电影是深入了知眾生情绪的一種方式,可以作為渡眾生的方便。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r
robbin
4 年多
32 楼
test
c
cpath
4 年多
33 楼
【 在 SeeU (See 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3.htm
: 雜阿含493經
: 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
: 「若阿練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
: 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
: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
: 惟淨想,還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不得淳淨,是故還為愛欲所漂
: ,不得法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淨相隨生愛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
: 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 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
: ...................
花很多时间才体会
这段经是直接、正向、面向涅盘
佛陀与舍利弗,同句同味,无差别
就在自己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不搞神秘。
简单、直白的文字,谆谆嘱咐
却是非常强大的说法,像惊雷一样
顶礼。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我酷爱音乐竞技节目。现在看街舞啥的。爽。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了呢?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酷爱音乐竞技节目。现在看街舞啥的。爽。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 在 dbdgy (Wy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
: 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
: 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
: 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对境有外境有內境吧
歌唤起的记忆情感也属于名色,也就是心所,不是心本身
以上是对于尚处二元的凡夫而言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饥来吃饭困来眠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很好很好,"be who you are". 音乐电影对我从来不是必需品,也难怪我不理解。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饥来吃饭困来眠
那对于”无”元的菩萨而言呢?(不知道说菩萨是“无”元对不对?)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境有外境有內境吧
: 歌唤起的记忆情感也属于名色,也就是心所,不是心本身
: 以上是对于尚处二元的凡夫而言
不二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对于”无”元的菩萨而言呢?(不知道说菩萨是“无”元对不对?)
我帮你翻译一下:
robbin,你看街舞爽的时候佛号还在吗?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好很好,"be who you are". 音乐电影对我从来不是必需品,也难怪我不理解。
我最近迷上了许巍的蓝莲花,可以循环播放几百遍都听不腻,比完成念佛功课还来劲
前两年,我把我以前攒下来的所有音乐CD和movie的DVD等,连同存储包都一起送人了,应该有几百张吧,还把我从小就保存的很多邮票也基本送人了。
现在也很少看普通的电影和音乐,比如前段时间看了个连续剧,了凡的故事,很不错,推荐一下。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说的好。减少娱乐,是属于守戒的一部分。当守到八戒时,就不能有娱乐活动了。想想猪八戒还是挺不容易的。
【 在 dbdgy (Wy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也是少看,和少做交易一样,除非能如如不动。
: 人想看电影,想听音乐,想上网,想吃某些东西的根源是追求某些感觉,人想要的是那
: 些感觉,也就是欲。相反,人讨厌干某些事,就是讨厌某些感觉,也是欲。人的快乐和
: 苦终究还是在定义并追求和避免某些感觉。感觉属于五蕴里的一部分。
: 不管干喜欢不喜欢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产生什么情绪(不要去排斥产生情绪这件
: 事),明白这只是感觉/情绪本身,不要去定义好坏,接受一切,让它流过,念头不要
: 去跟随,心不要被境转。觉得快要控制不住时,默念佛号也挺有用。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在听音乐,或者看节目时,你在”觉知“吗?如果心念在”觉知“,感觉知道自己
: 在听音乐,看节目,那听什么音乐,或者看什么节目,实际上,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
: 如果一首歌唤起了你对以前某个时刻的记忆和情感,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觉知
: “了呢?
我做不到随时觉知。
但觉知和觉受不相违。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你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也常常问自己。其实不是我“要”活着,是我“被”活着。
既然我是被活着,所谓的“活着的意义”还有意义吗?好比小孩被妈妈逼着吃饭,对妈妈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小孩来没有意义。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
八戒开始应该只是天人吧,结果跟着师傅吃吃喝喝偷偷懒就直接成佛了。。。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减少娱乐,是属于守戒的一部分。当守到八戒时,就不能有娱乐活动了。想想
: 猪八戒还是挺不容易的。
各种法门无非就是不同的方式专注心念,所以你是不是可以钻研一个”蓝莲花法门"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近迷上了许巍的蓝莲花,可以循环播放几百遍都听不腻,比完成念佛功课还来劲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也常常问自己。其实不是我“要”活着,是我“被”活着。: 既然我是被活着,所谓的“活着的意义”还有意义吗?好比小孩被妈妈逼着吃饭,对妈
: 妈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小孩来没有意义。
你为啥认为自己是“被”活着?
大家都是被活着 被迫六道轮回啊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为啥认为自己是“被”活着?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都是被活着 被迫六道轮回啊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不知道
但我看大多人都有烦恼
有烦恼的应该不是大菩萨吧
你一问 我的问题更多了 倒驾慈航的菩萨 知道自己是大菩萨吗?
金刚经说菩萨应该无相
真正的大菩萨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是大菩萨
但大菩萨应该没有烦恼
那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烦恼 是不是可以推断自己就是大菩萨?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br>: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br>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 但我看大多人都有烦恼
: 有烦恼的应该不是大菩萨吧
: 你一问 我的问题更多了 倒驾慈航的菩萨 知道自己是大菩萨吗?
: 金刚经说菩萨应该无相
: 真正的大菩萨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是大菩萨
: 但大菩萨应该没有烦恼
: 那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烦恼 是不是可以推断自己就是大菩萨?
:
: 你咋知道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
因为我有烦恼
所以我既不是菩萨也不是佛
那就是被迫在六道里轮回的人
这个逻辑不对?
【 在 robbin(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我有烦恼
: 所以我既不是菩萨也不是佛
: 那就是被迫在六道里轮回的人
: 这个逻辑不对?
:
: 那你咋知道你自己是‘被’活着的?
:
逻辑又不是事实。
不明白,详细说说?
【 在 robbin (立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又不是事实。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明白,详细说说?
不用逻辑,你为啥认为自己‘被活着’?
换个角度,看电影也可以修行,仅供您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y4VXDiM-oIz9C_qRP2pGKA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身是个单调乏味木讷的人,所以本来音乐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学佛后,
: 我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避免电影、音乐,更别说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节目,因为不想
: 被其带出情绪来,开心的也好,伤心的也好,都不想要。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综艺节目,
: 要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聊,当然这也是一种“见”,我好像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娱乐
: 的东西,所以常常发现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当然,不听歌不看电视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 。我更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而且都是佛法或者炒股相关的书,其他的小说之类的我也
: 不看,谈不上避免,就是没什么兴趣。
: 只是有点好奇,诸位修佛的朋友,你们平时还听歌看电影吗,尤其是学佛之前就喜欢音
: 乐或者电影的,你是如何对待被带出来的情绪呢?
只要守住本心,听音乐或看电影不过是生活中的日常罢了。
雜阿含493經
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
「若阿練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淨想,還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不得淳淨,是故還為愛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淨相隨生愛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
譬如:鳥翮入火,則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淨相,即順遠離,流注、浚輸,比丘當如是知:於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靜,寂止息樂,淳淨一心,謂:我思惟已,於淨相順於遠離,隨順修道,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這是解脫道的態度。
若是大乘,好的音乐和电影是深入了知眾生情绪的一種方式,可以作為渡眾生的方便。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所以我很好奇,修佛的人,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意义在哪里呢?(除了陪家人)
test
【 在 SeeU (See 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3.htm
: 雜阿含493經
: 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
: 「若阿練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
: 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
: 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
: 惟淨想,還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不得淳淨,是故還為愛欲所漂
: ,不得法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淨相隨生愛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
: 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 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
: ...................
花很多时间才体会
这段经是直接、正向、面向涅盘
佛陀与舍利弗,同句同味,无差别
就在自己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不搞神秘。
简单、直白的文字,谆谆嘱咐
却是非常强大的说法,像惊雷一样
顶礼。